论高职院校体育活动中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2013-11-25 03:29周波文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大学生

周波文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加广泛而深入的联系与协作,因而人际交往能力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体育活动在人的社会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 它在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重视体育活动, 并善于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通过人际交往, 人们可以交换信息与思想,表达情感与需要,交流经验与技能,从而实现相互认识、理解、合作与促进。本文正是从这方面入手,探讨论如何利用高职院校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1.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1.1 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的交际方式

进入大学, 高职院校大学生朋友们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亲人的呵护,开始独立生活,他们强烈地渴望结交到能够互相帮助、互吐心声、互相信赖的朋友。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大学里能够顺利进行人际交往, 但仍有少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因为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种种困惑。 还存在着诸如缺少知心朋友、疏于与同学交往、难于与同学交往、社交恐惧等问题。 据有关资料研究表明,目前打电话,发短信聊天是高职院校大学生联络感情的主要途径, 其中短信聊天交流方式因为方便,成本较低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青睐。 此外,选择与友人“结伴游乐”的同学比例也不在少数:QQ、E-MAIL 等快捷便利是相当多的同学选择网络作为交流方式。 一些传统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在网络时代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如通过校园社团活动,尤其是体育活动进行人际交往的现状呈下降趋势。

1.2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渠道多元

在调查中,有近80%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有“扩大人际交往圈,使自己的交际不限于校园”的愿望。在拓展校外交际网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交友途径和方法也多种多样, 主要由如下几个方面(表一)。

网络交友 校外兼职实习校园社团活动40.8% 68.7% 24.5% 30.6% 58.5%亲戚朋友介绍课余一般活动

从上表可知,通过“校外兼职、实习”的交友比例最大。出现这一比例的原因是因为就业压力的增加,很多高职院校大学生表示“可以为将来踏上社会做好人际关系的准备”。 在这种想法中,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多。

2.体育在人际交往中的意义

2.1 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起点和必经之路

社会化即个人学习社会知识、生存技能和文化,从而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开始发展自己的过程。如果没有其他个体的合作, 个人是无法完成这个过程的。 人只要活着,不管你愿意或自觉与否,都必须与人进行交往。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无不与同他人的交往相联系。 从人际关系中得到信息、机遇、扶助就可能助你走上一条成功之路。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越来越依靠群体的力量,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和智力交往使某些工作出现质的飞跃,这种"群体效应"已越来越成为各项工作的推动力。 这种效应的出现主要是在人际互动和交往中实现的。在交往过程中,彼此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可产生1+1>2 的智力共振。 西方心理学家克林格做了一个广泛的调查,结果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生活的幸福具有首要意义。当人们被问到“什么使你的生活富有意义”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回答,亲密的人际关系是首要的; 自己的生活是否幸福取决于自己同生活中其他人的关系是否良好;如果同配偶、恋人、孩子、父母亲、朋友及同事关系良好,有深刻的情感联系,那就会感到生活幸福且富有意义。 反之,则会感到生活缺乏目标、没有动力和不幸。在这些被调查者的回答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成功、名誉和地位,甚至超过了西方人最为尊重的宗教信仰。有一项调查表明,在我国压抑、人际关系和谐度和人际关系压力是导致自杀的三大因素。 法国社会学家指出,社会关系的丧失是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培养参与意识

今天的人具有了更强参与社会的意识, 人们认识到只有融于社会,奉献社会,才具备人生的价值。具有健康人格倾向的必然是热爱生活, 并对社会生活有着浓厚的参与兴趣,而且也具备能力。体育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深刻的寓意和趣味,富有挑战性的魅力, 最适宜生命力旺盛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口味”,满足他们好奇、探究和体验,甚至“冒险”的心理。 体育实践又有宽阔的容纳空间,对不同动机,不同能力,不同年龄的高职院校大学生都具适应性,他们可以参与其中,或体验,或娱乐,或观赏,或竞技,总之都能找到适宜自己的角色地位而受益。体育以其巨大的号召力, 将千千万万的人吸引到参与者的行列之中,使他们贴近生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从而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2.3 培养表现意识及竞争能力

现今时代, 人的价值观最突出的进步在于希望表现自己, 并在竞争中体现价值。 体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表现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的持续发展和实践的过程。体育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有些侧重于表现,如技巧、体操、武术和舞蹈,能体现出人的“美”与个性。 对那些寓意创新变化的内容,如游戏、球类,教师总是启发学生玩出自身的“灵气”,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变化。 对侧重于实力而又有对抗性的跑、跳、投等项目,教师总是激励学生,“煽”起他们竞争的渴望去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 通过大量对体育的参与和实践, 不仅改善了学生机体的质量, 更改变他们怯懦寡断的性格, 孤僻抑郁的性格,树立起勇敢、自信的人生态度,从而使他们敢于接受挑战,勇于竞争。

2.4 磨砺性格,培养意志品质

世界上没有一位冠军不是饱经挫折才得以成功的,也从没有一位冠军能永保桂冠。就参与体育者而言,成功、获胜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而挫折和失败则是永恒的。 基础教育中的体育, 总是在给学生出“难题”、设“障碍”、树“对手”,制造挫折环境;同时又通过表现、表演、评比、测试、竞赛等形式,诱导学生向难题、障碍、对手挑战。 其间,学生倍受肉体之苦,心理冲击之累, 实实在在地感受挫折的经历, 真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学生方法不当时,教给技巧;在体力不佳时勉励其重新振作;在他们表现出怯懦时,督促其继续前进;在其困感厌战时,鼓舞他们要锲而不舍,直至最终取得成功。在这不断地磨练中,学生学会了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困难和挫折,理解和运用体育辩证法则去迎接新的挑战, 从而为健康的人生观奠定基础。 可以说,在青少年生活中,只要有体育内容,就不乏挫折教育的素材。体育内容的实践性与开放性的特点,又使这些素材十分生动和直观,只要运用时机得当,把握好他们所能承受的“度”,就可以磨砺性格,培养意志品质。

2.5 培养处世能力

体育活动有很多是以团队形式参与的。 如团体操、球赛,乃至一场仅几分钟的拔河赛等,每一个成员都置身于一个集体之中,团队胜利了,大家分享集体的荣誉;失利了,每一个成员都承担着责任并进行自省。 团队荣则我荣,团队耻则我耻,从而培养他们为集体而奉献的品质。 一次次的经历,一次次的领悟,他们的心胸越来越开阔,装在其心中的不只是个人,而是集体,乃至国家。 在活动中培养出的善于为人、善于处世、善于助人、乐于奉献的处世态度与技能,可以成为将来融合于社会,参加社会活动的储备。

2.6 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社团是微观的社会, 参与社团是步入社会前最好的磨练。在社团中,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和领导才能,也可以发挥你的专业特长。 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做一个诚心诚意的服务者和志愿者, 或在担任学生工作时主动扮演同学和老师之间沟通桥梁的角色, 并以此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 为同学和老师服务。 这样的学习过程也不会很轻松, 挫折是肯定有的,但是不要灰心,大学社团里的人际交往是一种不用“付学费”的学习,犯了错误也可以重头来过。从周围的人身上学习。 在班级里、社团中,多观察周围的同学, 特别是那些你觉得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特别强的同学,看他们是如何与人相处的。 比如,看他们如何处理交往中的冲突、如何说服他人和影响他人,如何发挥自己的合作和协调能力, 如何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真诚,如何表示赞许或反对,如何在不冒犯他人的情况下充分展示个性等等。通过观察和模仿,你渐渐地会发现, 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会有意想不到的改进。在学校里,每一个朋友都可以成为你的良师,他们的热心、幽默、机智、博学、正直、沟通、礼貌等品德都可以成为你的学习对象。 同时那些你不喜欢的人和事也可以为你敲响警钟, 警告你千万不要做那样的人和事。当然,你也应当慷慨地帮助每一个朋友,试着做他们的良师和模范。

2.7 培养和谐信念,懂得自尊、自爱、自律和自信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教育家、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顾拜旦,在他著名的《体育颂》中写到:“啊!体育,你就是正义,在你身上体现的是社会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正合理……”。 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相信,体育还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片“净土”。当孩子们第一次参加赛跑就被告之,必须站在起跑线之后,只有听到发令枪声才可迈出第一步。 当第一次走进篮球场,就明白了必须依规则行事。 当比赛开始,决不应自以为是, 需尊重裁判的裁决。 以规则约束行为,公开,公正地竞争,尊重客观事实的观念就这样点点滴滴地渗入他们的意识之中, 造就了他们刚正不阿、以“规”律己的优秀品质。

2.8 培养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体育在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良好的社会意识,塑造性格,改善气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影响着他们价值观的形成。 在参与与逃避、个人与集体、循规与投机的种种矛盾中,培养了他们坦荡开放、光明磊落的道德主流。 在激烈对抗,面对对手与困难时,在胜利与荣誉到来时,在挫折与失败时,在受到嘲笑与不公正对待时,他们学会了冷静、容忍和理智。 在表现、表演和竞技中,他们学会了表现美、创造美和鉴赏美。 在体育中,他们远离矫揉造作和粉饰媚态,在他们心目中,只有健康、真实、生命力才是真正的美。体育以其生动而朴实的方式教会人们识别真、 善、美,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

2.9 改善人的仪表和风度获取良好的人力资源

体育运动可以塑造人们良好气质、仪表,而良好的气质与仪表往往是年轻人走向职场的敲门砖,因为阳光而健康身体形态和气质仪表往往可以使人产生美的感受,而这种美感则可以赢得人的亲和感,这种亲和感可能就会成为尔后自己获得人力资源 (他人帮助)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体现的一种方式。

2.10 提高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

如果觉得没有特长、没有爱好,可能会成为自己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的一个障碍,那么,你可以有意识地去选择和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也是你与朋友建立深厚感情的途径之一。 很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都不是只会闭门苦读的书呆子,他们大多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业余爱好不仅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 还可以让大家发掘出自己在读书以外的潜能。例如,体育锻炼既可以发挥你的运动潜能,也可以培养你的团队合作精神。如果真的没有什么兴趣爱好,那么,多读些好书丰富自己的知识也可以改进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因为没有什么比智慧和渊博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了。所以,学会与人相处,这也是大学中的一门“必修课”。

3.体育活动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3.1 体育活动对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在合作和竞争、探索创新能力、交往能力及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自身行为态度的调控都会有所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交往能力能够潜意识地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要想与群体内的成员和睦相处,他们不可避免的受到规范的约束,除了共同的目标、爱好作为联系的纽带外,还需要各个成员之间相互谦让,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又同时调控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照顾集体的想法和利益。 这样才能长久的在群体中拥有自己的地位,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在群体中,每一个人都处在一种被别人牵制的关系网中,没有人能独立出来,否则,就会被群体的成员群起攻之,这样是没人愿意面对的。另外,在组织非正式比赛时,要能与外队进行口头和情感上的交流,对方才愿意参加自己组织的赛事。不论比赛结果如何,都要有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要想成功,要想立足,要想得到其他群体的认可,就必须有良好的交际能力。

3.2 协调人际功能

人际交往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协作的产物,作为一个现代人,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调动各方面的智慧。有助于结识更多的朋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圈的扩大为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这也会为你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4.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途径

4.1 利用体育课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活动对培养人际能力是有作用的。体育课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频繁交流,对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十分有利。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关系,既要养成学生服从命令听指挥的习惯, 又要更多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意识,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集体与个人、小集体之间的交流,增强合作意识,从而使学生的交往能力不断提高。

4.2 利用学生社团活动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

高职院校大学生中的社团组织种类繁多, 为高职院校大学生丰富业余生活, 增长才干提供了场所和机会, 特别有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为高职院校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团一般都是由学生自发组织,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自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只要是有一定社团活动经验的高职院校大学生,都知道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社团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团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结构不太稳定,如果社团活动得不到有关老师正确的指导, 可能会与学校中的正式群体活动及其他社团活动产生冲突。对于社团活动的指导,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注意团体目标的设定,将目标与成员的利益相联系,成员就会把实现目标看成是满足个人需要的主要途径; 二是积极倡导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社团群体氛围;三是发挥社团核心人物的积极作用,信任他们,多给机会,充分锻炼和挖掘他们潜在的人际交往能力, 带领成员主动与学校的正式群体及其他社团密切关系, 共同开展活动,繁荣校园文化。

4.3 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走出了学校这样一个固定的空间,让学生们有多余的时间走进社区、俱乐部、业余体校等地方, 通过这些体育活动拓展出更大的空间,认识更多的人,这样就需要有一定的交往能力来整合这些人力资源。 使其自己在每一个团体中都有地位, 这样在无行中就培养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

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 从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的问题出发,体育活动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为人际交往提供机会,扩大人际交往面,培养人际交往必备的良好个性品质,改善人际交往的仪表和风度,提高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应该得到高校、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作为未来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 更应把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作为一门人生的必修课,借助这门必修课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1]张正民,王林,赵强. 探析体育运动中的人际关系和交往[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4):461-468.

[2]郑姚庆.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4):110-113.

[3]李 静. 体育教学中人际信息沟通的特征及其有效运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4):524-525.

[4]郑 彬.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与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关系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1,(2):89-90.

[5]曹 磊,葛 新. 试论交往教学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4,(5):81-83.

[6]张东喜.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 2005(3).75-77.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大学生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