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宋越窑区位及其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

2013-11-25 10:02魏建钢
关键词:瓷业越窑

魏建钢

(绍兴文理学院 上虞分院,浙江 上虞 312300)

越窑是指分布在浙东古越国核心地区、以生产青瓷器为主的古代手工窑场的总称.根据现有考古资料,越窑在东汉时烧制出成熟瓷器,经过连续发展,至南宋初停烧,前后共烧造青瓷器千余年[1],学术界普遍认为越窑是世界上最早生产成熟瓷的窑场[2].从技术传承和原料开发利用的角度来分析,烧造成熟瓷的越窑与当地汉前生产陶器、原始瓷的窑一脉相承.越窑成功生产出成熟瓷并持续昌盛千年之久,与当地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存在必然联系.分析研究越窑形成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可以系统了解各种自然资源对古代手工制瓷业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能发掘总结传统手工业经济发展的成长规律,为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1 相同的地质作用环境为越窑形成发展提供充沛的瓷石原料

天然瓷石矿物一直是古代越窑手工制瓷业的原料,在我国作为制瓷业主要原料的粘土类瓷石多分布在东南诸省,浙江省东部地区的瓷石矿床不仅储量丰富、开采便利,而且分布广泛,成为越窑制瓷业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瓷石矿产的形成则是由当地特殊地质环境所决定的.

1.1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地质环境为瓷石成矿创造条件

地质历史时期,浙江的地壳运动比较强烈,主要表现为早古生代加里东时期的区域变质和中生代阿尔卑斯期的火成岩岩浆活动.其中,中生代三叠纪中期发生的强烈褶皱运动和断裂活动在该地区形成北东向的深大断裂和褶皱山脉.越窑分布地浙东的地质构造主体位于江山—绍兴深大断裂以东,大地构造单元属于华南褶皱系,区内又有丽水—余姚、永嘉—镇海两大断层发育,把3 列山脉分隔开来.该区在中生代以前长期处于稳定上升状态,地表经受强烈剥蚀,有大片古老的变质岩系出露.中生代侏罗纪至白垩纪的燕山运动,岩浆活动剧烈,大量火山岩岩浆喷发,形成巨厚陆相火山岩.侏罗纪之前,该区在山间形成了一定方向排列的白垩纪“火山断陷盆地”.在地质历史上,该区域还发生强烈的岩浆侵入活动,从形成时间来看,以燕山期岩体为主,主要岩石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共占侵入岩的90%以上.白垩纪晚期起,火山喷发活动停止,但刚凝固的火山岩又发生大断裂,地层表面长时期受到风化、流水等外力作用,出现铝硅酸盐类岩石的风化和中低温热液变质蚀变,这为优质瓷石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1.2 丘陵-平原过渡型地貌结构是越窑集群发展的基础

受北东向褶皱和断裂影响,越窑分布地宁绍地区呈现山河相间的地貌结构,龙门、会稽、四明、天台4 列山脉之间分布着浦阳江、曹娥江、奉化江3 条河流.山脉海拔高度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递减,3 条河流经过流水堆积在断陷盆地中形成地势相对平坦的冲积平原,四列山脉之间呈低丘向中部盆地平原过渡带;姚江以东西向把四明山北端切割开,形成海拔较低的翠屏山地和姚江谷地两大地貌单元,北部濒钱塘江口杭州湾地区为海拔不到10 m 的宁绍平原.沿低丘山麓相对高度100 m范围内多为坡度10°~30°缓坡,成为越窑选择窑址的理想场所.

根据现有考古资料,越窑窑址相对集中分布在3 个地区:第一是曹娥江中游两侧沿会稽、四明两山脉的山麓地带,据1985 年上虞县文物普查,这里共发现窑址遗存343 处,自东汉起至北宋间各个时期窑址均有分布;第二是翠屏山地沿上林湖四周地区,共有窑址171 处[3],窑址年代大部分集中在唐宋之间;第三是天台山北端环东钱湖地区,这里共发现窑址遗存37 处[1],窑址集中在五代至北宋初较短时间内.浙东地区4 列山脉的山体大多以火山岩和花岗侵入岩为主,具有岩性构成的相对一致性,经过中生代以来的漫长风化侵蚀,逐渐形成瓷石矿藏.三大窑场沿山临河(湖)集群分布,构成整个越窑体系的主体,见图1.

图1 汉宋越窑区位及其扩展

1.3 广泛分布的瓷石矿产对越窑发展产生巨大促进作用

在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主要由瘠性矿物和可塑性矿物或含有少量熔剂性矿物所组成的微密隐晶状的成瓷岩石称作瓷石[4]40.瓷石不是单一的矿物,而是多种矿物的集合体.瓷石中的瘠性矿物主要是SiO2,而塑性矿物指Al2O3.瓷石呈石状,常与中生代燕山期的中酸性火成岩有着密切关系.仅从矿物组成来看,瓷石与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以及中酸性花岗闪长岩等基本一致(见表1),但即便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中国古代,这种火成岩也不可能直接成为制瓷原料.这是因为作为制瓷材料的瓷石需要独特的矿物构成和物理特征,与母岩相比,瓷石中的瘠性矿物含量较低,可塑性矿物如高岭土、绢云母却占比较高,钠与钾的含量有所降低,其矿物嵌布粒度和硬度都明显下降.也就是说,地表火成母岩只有经过较长时间风化和蚀变,才能使岩石中的铝硅酸盐彻底分解,钠、钾等金属形成可溶性盐类而逐渐流失,才有可能形成瓷石.

表1 我国某些火成岩与日用瓷矿物成分比较[4]42 %

从宁绍各地文化遗存和汉前陶窑、原始瓷窑出土的陶片、原始瓷片的矿物组成可以看出,这里的陶瓷生产与当地瓷石分布存在密切联系(见表2).河姆渡时期,夹炭、夹砂陶使用的是表层完全风化的易熔粘土,原料中SiO2经过淋溶而较瓷石有所下降,Al2O3得到较明显的富集;绍兴富盛战国窑原始瓷标本与历代成熟青瓷矿物组成基本一致.越窑成熟青瓷、原始瓷比早期陶器在原料取材上有明显不同.可以肯定,从制作原始瓷起,瓷胎制作材料已广泛采用瓷石矿物,且对瓷石原料采用粉碎、淘洗、练泥、陈腐等加工过程.

表2 越窑陶片、原始瓷、成熟瓷矿物成分比较[1,5] %

2 发达的自然人工水系为越窑制瓷业发展提供顺畅的交通条件

制瓷业是一种原料密集型产业,制作工序中还需要使用大量淡水,丰富的水资源和廉价的水运是制瓷业生产的重要区位条件.

2.1 全新世海侵奠定浙东自然水系的基础

长三角地区晚更新世起经历过几次较大规模的海侵海退.对该区域自然水文特征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全新世海侵[6],全新世海侵起于距今15 ka BP,在6 ka BP 海侵达到高潮,当时海水直扑浙北宁绍地区北部山麓,濒杭州湾平原出现浅海相沉积,几条山脉间河流冲积盆地形成封闭、半封闭海湾和溩湖[7].全新世的海侵、海退对宁绍平原自然水系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2.2 越窑窑场分布区的自然、人工水系网

宁绍地区自然水系主要位于4 列山地之间的河流和位于北部平原上的河湖群,人工河网以浙东运河、虞甬运河为主体,两者之间用堰坝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网络.

全新世海退时,宁绍平原留下的许多溩湖和南北向潮汐流浅沟,成为后来越地人工河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为了连接山阴大城与东部农业、手工业基地,越地先民开凿东西向的“山阴古水道”;东汉时人们为了大量开发山(阴)会(稽)平原,沿会稽山北麓,修筑蓄积水域面积达206 km2的鉴湖水系,曹娥江以西自然-人工运河网络形成;三国东吴起,曹娥江中游盆地逐渐开发,至刘宋时,《宋书》记载这个地区出现了“土境偏狭,民多田少”的景象,越人只好在曹娥江以东开凿十八里河、四十里河2 条运河,把曹娥江水系与姚江水系联系起来,同时还开挖了东横河,把上林湖与姚江连接起来(见图1);《新唐书》卷四一《地理志》记载,唐开元二十六年(738 年),原越州之鄮县设置明州州治,浙东东部地区从原来的越州中独立出来,宁绍东部地区开始开发.又据《新唐书》记载,唐天宝三年(744 年)、唐贞元九年(793年),鄞州东钱湖得到修竣.唐代后期起,整个宁绍平原自然、人工河流与钱塘江水系、京杭大运河连成一个整体,极大地提高了河运的运输能力.

2.3 河湖水系对越窑发展的促进作用

越地多水.《吴越春秋》记载,“以船为车,以楫为马”.说明越地先民在春秋时期就使用舟船作为交通工具.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古代,水运无疑是农业、手工业生产的重要交通工具.不同时期越窑窑址临水而建,春秋战国时期,越地陶窑多位于会稽山北麓,窑场利用南北流向“三十六源”和东西流向“山阴古水道”进行原料和产品运输;汉晋时期,越窑迁移至曹娥江中游盆地四周,窑场借助曹娥江干流和小舜江、下管江、荫潭江等支流及四十里河、十八里河等人工运河开展原料、产品运输,窑群往西经过浙东运河、翻过钱塘江,与京杭大运河相连接,以拓展市场;唐代起,窑场沿姚江、东横河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姚江谷地窑群和上林湖四周窑群,并利用河道与曹娥江中游窑群连成整体;五代、北宋初,窑场区位再次扩展到明州港附近东钱湖四周,这里的窑群利用东钱湖水系和奉化江支流往西连接姚江,把制瓷业融入到整个浙东越窑产业群体之中,往东直通明州港,让越瓷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3 丰富的亚热带植物为越窑制瓷业发展提供优质的燃料

小黄山遗址出土陶器告诉世人,这里的制陶业可以追溯到10 000 a 前.根据陶瓷烧造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越地聚落迁移发展过程,越地陶瓷装烧经历了“地面裸烧”、“泥质薄壳窑”、“山坡竖穴窑”至“龙窑”的发展过程[1].自然植被一直是越窑陶、瓷器烧制的燃料.

3.1 越地气候、土壤适宜亚热带植被生长

在地质历史上,浙江东北部地区自中生代以来盛行湿热气候,适宜于高大乔木繁殖[8].进入全新世后,大约距今10 000 a 以来,宁绍地区已经形成稳定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征为四季分明、温暖潮湿[9].春秋战国时期,《禹贡》有“厥草惟夭,厥木惟乔”记载;越王勾践时代,越国都城以南会稽山有大片原始森林分布,《吴越春秋》卷九中称这片森林叫“南林”,从当时《会稽记》对南林树种描述来看,松、柏、桧为多,也有檀、柘、棕榈等十几种,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另据《吴越春秋》描述,稽南丘陵拥有“大二十围,长五十寻”参天大树.《入越记》记载鉴湖湖底曾发现刳木为棺的汉墓.东晋时,谢灵运《山居赋》对谢氏山居地附近植被也有“干合抱,杪千仞”的描述;唐代起,一些缓坡山地被广泛开垦植茶,树木分布局限在较高的山地上.另据《水经注》卷四十记载“秦望山(海拔为585 m),……无甚高木”,唐宋时,山地树木仅分布在海拔500 m 以下延伸至山麓的位置.

3.2 自然植被分布及人工砍伐对越窑制瓷业区位的影响

各地遗存窑址的发掘可以证实,越窑是就近运用植被作为燃料来生产瓷器,而且以松木为主,充沛的燃料是越窑制瓷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汉前陶窑窑场生产规模大、时间长,窑址相对集中分布在越国都城以北的会稽山麓,这与附近会稽山麓分布丰富原始植被有密切关联.汉至西晋一段时间,越窑在曹娥江中游地区得到蓬勃发展,河流两侧丘陵的原始森林成为制瓷业发展的重要燃料来源.据1984 年上虞县文物统计,这一带共发现东汉窑址37 处,是以前历代陶窑数量的12 倍多;三国西晋时瓷器种类又比东汉时增加了7 倍[10].唐代起,翠屏山地和天台山北部丘陵分布的大批原始林木资源,确保了上林湖、东钱湖两地窑群生产的燃料供应.

历次人工植被砍伐促使越窑制瓷业区位的迁移和发展.越窑制瓷业自形成到衰落经历过3 次因燃料不足的大转移,第1 次出现在战国末至秦汉间,当时曾有2 次大规模伐木过程,时间是公元前487 年和公元前472 年,地点在木客山(即会稽山北麓),其结果是造成沿会稽山北麓分布的大量原始瓷窑发生燃料短缺.第2 次在东晋时,越窑核心分布地曹娥江中游地区窑址数量出现突然下降的现象,当时北来士族谢家隐居曹娥江中游越窑分布地,由于北方士族十分注重开垦土地发展农业,西晋时这一带十分兴旺的制瓷业,因用能紧张而衰落或迁移.第3 次在北宋中后期,燃料不足成为越窑最终走向异地发展的重要原因.唐代起,民间盛行饮茶之风,农民种茶收入较高,据《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九、食货九记载,当时越州茶叶卖出价“第一号(每500 g)八百八文”,比每斗糯米价还高8 文.北宋早期越窑每年的耗柴量在50 万挑以上[11].大批山地开辟为茶园之后,窑址附近的自然植被肯定无法满足制瓷所需燃料,这也是越窑最终放弃在越地继续发展,选择产业异地“孵化”的原因之一.此后,浙江龙泉窑青瓷生产随之兴起.

3.3 窑炉木柴装烧技术改进促进越窑生产出优质青瓷

在商周之前,越地因为还没有出现成型的窑炉,故人们常常堆柴成窑,把用易熔粘土制作的原始陶坯直接放到火堆中烘烤成陶.越地沿山而建的成型龙窑出现在商代[12],控制窑炉温度成为制陶业的核心技术.汉代起,越窑开始生产成熟瓷器,但由于制瓷时对窑炉温度有最低要求,因此,经常发现在窑尾有生烧瓷器.两晋时,窑匠们研究出一种“火膛移位”新技术才解决了窑身温度不均匀问题.考古证实,当时采用了在窑墙身上每1.3 m 挖一个小窗投放木柴的方法,确保窑炉内的所有瓷坯都在木柴火焰范围内.越窑是一种还原型窑,窑匠主要是通过影响窑炉内木柴燃烧程度来达到控制气氛的目的.从遗存龙窑中可以获悉,影响窑炉木柴燃烧的关键装置是窑头火膛的火门.越窑装好瓷坯开始点火后应畅开火门,让空气在窑炉内顺畅地流动,木柴在充分燃烧时会迅速提高窑炉内的温度,让瓷坯尽快烧结;当瓷坯烧结到一定程度后,窑匠要慢慢关闭火门,木柴因燃烧不彻底而在窑炉内生成一定量的CO 气体,让窑炉内形成还原气氛,通过Fe2O3+CO=2FeO +CO2化学反应,使瓷坯外釉层中的Fe2O3得到还原,越窑瓷器表面的釉色因高价铁变成低价铁从而使颜色变得青绿.中唐起,窑匠们运用匣钵窑具装烧工艺,生产出“嫩荷涵露”色泽、“类冰类玉”质地的秘色越瓷.

4 独特的江南自然环境为越窑制作青瓷提供丰富的装饰素材

浙东越地面海背陆,山河相间,四季分明,温暖湿润,自古形成了不同于巴蜀、荆楚文化的越文化.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着越窑手工制瓷活动.

4.1 人地和谐观念贯穿越窑制瓷业的产品尚青过程

越人长期生活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之间,“尚青”成为越民族原始宗教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被越国大量用作兵器之后,青瓷自然替代青铜器作为主要礼器,祭祀天地神灵.《越绝书》卷十四记载:“春祭三江,秋祭四海”,说明在古代越地用青瓷器来祭祀天地神灵成为常事.

东汉起,越窑生产出成熟青瓷之后,窑匠对瓷器器面施釉的创新已不局限在祭祀需要这一层面上,而更加注重人的审美思想的提升.长期生活在越地的人们,习惯于青(山)绿(水)色之间.比较汉宋千余年越瓷器面釉色,发现越瓷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光波长多为450~600 μm,属于青蓝光,但不同时期越瓷器物表面的釉色还是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地说,由东汉三国的青灰,到南朝初唐时的青黄,又到唐至北宋初期的艾青,直到北宋中后期的青灰.越窑制瓷业在千余年发展过程中,唐至北宋初是颠峰时期,艾青色也就是越瓷的最佳之色,这种釉色被五代诗人徐夤描写成“捩翠融青”,完全符合当地人们长期以来适应自然环境的视觉感受.特别是对于初来江南越地的北方人,看到嫩叶纯真般的青瓷器具,自然给人长年以春天般的生机和活力,让人随时置身于青山绿水、和谐自然的环境之中.

4.2 江南水环境成为越瓷器面装饰的重要素材

一个地域的文化所代表的精髓,总是与其早期的生活环境分不开.越地的文明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越人治水、用水的奋斗史.春秋时期,越人走出“人民山居”的生活环境之后,面对的是《庄子》所谓的一片“天与地卑,山与泽平”的穷山恶水.几千年的发展,历代先民大兴水利,把越地建成鱼米之乡,人们熟悉的水环境自然也成为越窑青瓷装饰的素材.首先,模拟水波的水纹装饰越瓷,水纹始终贯穿在汉宋期间的整个越窑青瓷装饰之中,主要水纹有水波纹、波浪纹和波状纹3种.其次,大量出现水生动植物纹饰和造型.荷花、莲蓬、荷叶出污泥而不染,是越地常见植物,作为饰纹大量刻划在越瓷之中;鱼纹、龟塑件、龟荷纹也成为越窑青瓷装饰的重要素材;水鸟、鸳鸯、蟾、蛙等水生动物不仅在青瓷饰纹中屡见不鲜,而且还制作象形器,使青瓷器皿栩栩如生.第三,青瓷造型总带有水的柔和、宁静、淡雅,并伴有浓重的水乡韵律.越瓷器面装饰多为素面淡妆,画面清洁高雅,内容生动活泼,线条似水流畅,凸显水乡宁静自然环境.

4.3 越人水生习俗和生活情趣助推越瓷造型变化

唐代越地茶道的逐渐形成,刺激越窑制瓷业的创新和发展.唐代越人用煎茶法替代以往的煮茶法制茶,饮茶由过去的大众生活需要变成文人们在生活之余的艺术享受.《茶经》四《茶之器》曰“越瓷青而茶色绿”,徐夤《贡馀秘色茶盏》诗把用越瓷盛茶称作“染春水”和“盛绿云”,这说明在茶道的影响下,越窑在茶具釉色创新中已取得一定成果.同时窑匠还在青瓷茶具造型上孜孜不倦地努力,制作出拟植物荷花型茶盏为代表的品茗茶具,让文人墨客们在品茗的过程中产生“轻旋薄冰盛绿云”之意境.

越地民间饮酒习俗起源于河姆渡时代,这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大量的稻谷和类似酒器的盉、鬶陶器得到证实[13].春秋战国时期,为了鼓励生育、激发士兵斗志,越王经常把酒作为奖品奖励国民和军士.魏晋以来,随着中原士族豪门南迁,饮酒成为文人名流田园隐居生活的重要内容.唐时,越地酒业载入王绩《酒经》之中;吴越时钱镠设立酒务司.到了宋代,陆游在《小圃独酌》中对越地有“酒满街头”的描述.越瓷作为生活必需品,在汉宋之间始终是越人饮酒习俗中的重要器具.贮酒器,东汉时用瓿、钟,三国后被罂代替;倒酒器,在东汉至西晋用酒樽和温酒樽2 种,东晋起鸡首壶盛行,且造型精致多变;饮酒器在汉至东晋以羽觞为多,两侧有耳,又称耳杯,碗也是大众饮酒常用之器皿.唐代起饮酒器制作显得十分复杂,如海棠杯,既有器底、器身刻划花纹,还有口沿镶金镀银的,十分富贵.为了配合不同人群不同意境下饮酒,越瓷饮酒器具常装饰成不同的造型增添生活情趣.

5 结论

越窑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制瓷手工作坊,其形成和兴衰涉及瓷石矿产的开采利用、生产的组织和产品研发、原料的运输和产品的销售,制瓷业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自然环境.瓷石矿产的品位和分布决定着越窑制瓷业的规模和区位演化,松柴植被的分布影响着窑场装烧的数量和质量,河网的疏密、河运的方便程度直接关系到窑场的兴衰,越瓷装烧方式的改进和装饰技艺的创新离不开人们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越窑作为手工制瓷业能在浙东宁绍地区兴旺发展千余年,虽然当地窑匠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作是重要因素,但历代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是最根本的原因.

[1]魏建钢.千年越窑兴衰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林士民.青瓷与越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284.

[3]慈溪市博物馆.上林湖越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229.

[4]刘属兴,刘维良,夏光华.陶瓷矿物原料与坯釉配方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5]余祖球.瓷石在浙江青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J].陶瓷工程,1998,32(1):16-21;32.

[6]王靖泰,汪品先.中国东部晚更新世以来海面升降与气候变化的关系[J].地理学报,1980,35(4):299-312.

[7]周子康,刘为纶.杭州湾南岸全新世温暖期气候的基本特征[J].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3(1):80-86.

[8]段淑英,董传万,潘江,等.中国浙江新昌化石木研究[J].植物学通报,2002,19(1):78-86.

[9]蔡保全.杭州湾两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环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1,40(3):126-133.

[10]李刚.古瓷新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27.

[11]李刚.古瓷发微[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82.

[1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上虞县商代印纹陶窑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7,40(11):984-986;1008.

[13]游修龄.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稻谷试论我国栽培稻的起源、分化与传播[J].作物学报,1979,5(8):1-10.

猜你喜欢
瓷业越窑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基于制度和社会价值的视角分析
近代景德镇瓷业改良路径与实践困境
越窑青釉直颈瓶
影青留芳 手作千年
近代醴陵瓷业自适应发展及其产教融合模式建构
青瓷出越窑
越窑青瓷技艺活态传承与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
明清瓷业宗教信仰下的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唐 越窑秘色瓷八棱瓶
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考古发掘 青瓷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