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友琼 刘 萍 黄秀萍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1]。监测分析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和环节,对建立健全职业暴露,规范管理提供预防措施和依据,对降低急诊护士针刺伤的职业伤害具有重要意义。现总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2013年5月我科急诊护士发生针刺伤17名,男1名,女16名。护士10名,护师3名,主管护师3名。护龄1~10年10名,11~20年4名,21~30年3名。17名均被患者体内拔出的针头刺伤,其中2名暴露源为HBV阳性感染的针刺伤者,按职业暴露流程及原则处理后,24 h内接种高价免疫球蛋白加全套乙肝疫苗。均未发生血源感染性疾病感染。
1.2 方法 调查分析急诊护士职业暴露发生针刺伤的情况,根据“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2],要求急诊护士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生职业暴露针刺伤后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所患疾病及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职业暴露者姓名,发生职业暴露针刺伤的原因及经过,是否戴一次性乳胶手套,针刺伤后的处理及暴露危害程度,发生职业暴露针刺伤后抽血化验监测结果等。
表1 急诊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表
3.1 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提高急诊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上岗前,护士必须进行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安全工作技术和方法的岗前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3]。工作后继续接受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强化安全防护意识,全面掌握安全防护知识及防护措施,护理管理者加强督查力度。
3.2 提倡安全注射,规范锐器针头处理 安全注射的对象不应只针对注射对象,还应包括注射的执行者,以人体的舒适和造成的损伤最少为目的。除了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外,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锐器伤的安全操作规范同样重要[4]。规范操作行为是预防针刺伤的关键,及时将用过的针头放入锐器盒内,禁止徒手直接分离使用过的针头,要使用固定的血管钳分离针头;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手持针头时不要让针头面对自己和他人;盛装针头的锐器盒要加盖,不能装载过满,更不可用手去按压锐器盒中的锐器针头。
3.3 改善工作环境,规范工作流程 设置布局安全的操作空间和操作台,保证抢救室、注射室、病房、救护车光线充足,科学合理地安排护理工作流程,操作时戴手套,对患者合作程度进行评估、判断。用物分类放置,备好锐器盒并妥善放置,针头处理要及时,防范措施要到位。
3.4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弹性排班,备好二线班、三线班。高峰时段及抢救患者时保证人员充足,护理人员操作行为规范,减轻职业紧张,减少因工作忙乱引起的损伤,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急诊护士和患者的安全。
3.5 针刺伤暴露后的职业防护 加强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演练,一旦发生针刺伤,应立即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2%碘酊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立即对受伤者及患者进行 HBV、HIV、HCV抗体进行检测;对于受到HBV感染的针刺伤者24h内接种高价免疫球蛋白加全套乙肝疫苗[3]。
总之,由针刺伤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1],美国CDC的评估表明,62% ~80%锐器伤是可以预防的[4]。提高急诊护士防护意识,规范技术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环境设施和人员配置合理,重视个人保健,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按时预防接种,能使急诊护士积极主动地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远离针刺伤。
[1] 邓 敬.临床护士针刺伤的防护新进展[J].当代护士,2008,(7):9 -11.
[2] 张 敏,李 涛,将 岩,等.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1-15.
[3] 严雪燕.急诊护士在清创手术中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当代护士,2012,(2):126 -127.
[4] 何天兰,姜丽芳,罗丽容,等.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在吸药流程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