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喜霞 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西安710065)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又叫导管扩张症,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是因导管内脂肪性物质堆积、外溢,刺激导管周围引起免疫性反应,导致浆细胞浸润而引起的非细菌性炎性病症[1]。中医药治疗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笔者将62例各个阶段不同表现的浆细胞性乳腺炎分别进行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和常规治疗,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62例患者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疗效标准》确诊为浆细胞性乳腺炎,30岁以下5例,30~50岁39例,50岁以上18例;病程最短2周,最长3年;初诊34例,复发28例;表现为乳头内陷畸形者24例,乳头溢液者47例,红肿脓肿者27例,形成瘘口经久不愈者21例,多发瘘口者7例,皮肤粘连11例,腋窝淋巴结肿大者15例。对其中乳头溢液者进行细胞学检查,未发现癌细胞。肿块大多数均不规则,偏硬,界限不清。剔除治疗过程中因病情需更改治疗计划者,在征求自愿同意前提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2例,2组患者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抗厌氧菌药、糖皮质激素治疗及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内服自拟柴芩消痈汤。组方:柴胡、黄芩各15g,郁金、香附、夏枯草、金银花、蒲公英、路路通、皂角刺、甘草 各12g,当归、桃仁、丹参、赤芍 各9g。共15剂,水煎服。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进行疗效判定。临床治愈:乳痛消失,肿块消失,停药3个月不复发;显效:乳痛消失,乳头无溢液,肿块最大直径缩小21mm以上;有效:乳痛减轻,乳头溢液减少,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21mm;无效:乳痛缓解,肿块未缩小或反而增大、行成脓肿或瘘管者[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疗效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 根据查体、客观检查(主要是B超、红外线乳腺检查仪等)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判定结果,治疗组32例除2例6个月内复发,再次手术治愈外,其余均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30例,未愈及复发者10例,总有效率6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情况比较显示,治疗组症状体征(红肿脓肿、瘘口、乳头内陷畸形、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见表2。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变情况比较
讨 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化学性慢性炎症,发生于非妊娠、非哺乳期,发病年龄高峰不统一,误诊率高,由先天畸形、炎症、激素、吸烟、厌氧菌等多种原因所致[4],其病理基础是乳腺导管阻塞和激素的异常刺激。乳头先天凹陷畸形、或乳腺外伤等原因导致局部导管阻塞,分泌物淤滞引起局部导管扩张,管腔内中性脂肪刺激管壁造成纤维组织增生,进而破坏管壁引起乳腺组织无菌性炎症[5~6]。该病古代文献中无明确记载,应归属中医“乳痈”范畴[6],多因乳头先天发育不足而致畸形,加之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或肝气犯脾,运化失职,若再遇外感邪毒侵犯乳络,形成气滞血瘀,凝聚成块,郁而化热,蒸酿肉腐而成脓肿,溃后成瘘。治宜疏肝清热、活血消肿、软坚散结,以疏通乳络,促使肿块消散。柴芩消痈汤方中柴胡、郁金疏肝解郁;黄芩、夏枯草、蒲公英、金银花清热消痈解毒;当归、赤芍、丹参、香附、桃仁行气活血消肿;路路通通乳散结;皂角刺软坚散结,促进肿块消散;蒲公英清热解毒;桃仁、红花行气活血;路路通,金银花、夏枯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解郁、活血消肿、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诸药合用,使气血通畅,肿块消散,余毒清解,不仅可提高炎性肿块的清除率,且利于病情稳定、创面愈合加快。
[1]陈红风.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26.
[2]王雪琴,陈绍林.自拟消痈汤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26例[J].光明中医,2012,27(5):933-934.
[3]张 青.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59例[J].中国医学科学,2011,1(18):76.
[4]王 方,李玉敏.钼靶摄影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价值[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6,18(3):193.
[5]尹军平,王爱武,李文华,等.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治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5,7(1):109.
[6]何凤贤,石妙利.透脓汤为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54例[J].陕西中医,2007,28(7):82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