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华 余 菁
作为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的主打栏目之一,《道德观察》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全面、深入报道中国道德生态的日播电视栏目。该栏目以记者的视角调查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值得关注的涉及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的事件和人物,主持人在演播室对记者调查的事件和人物做深刻剖析和评述。分析《道德观察》的成功运作,除了准确清晰的栏目定位,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朴实流畅的叙事风格,真实记录的第一现场之外,主持人路一鸣极具个性色彩的评论功不可没。那么《道德观察》评论的魅力究竟从何而来?观察它又能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借鉴和思考?
分析《道德观察》的评论,它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观点,一种态度。记者通过调查、采访,把问题挖掘出来,然后通过主持人的深层次点评,将这个故事的核心道德点折射出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观察的角度决定了评论的深度。
节目《伯父之死》讲述的是 73岁的冯登福老人因被侄女冯海鸥指责猥亵,服毒自尽。在巨大的压力下,冯海鸥也几欲自杀,幸被家人及时发现。真相到底如何?节目一层层抽丝剥茧,试图通过对当事人、亲友及周边群众的大量采访寻求答案。针锋相对的各方说法,一波三折的采访过程,都使得观众迫切地想了解结局,但真相已因当事人的死亡变得不可还原,怎样给观众一个交待?主持人这样评说:“本来有一个正常的方法可以发现真相澄清自己,但现在人死了,无从考证真相了。旁观者的判断依据,往往是谁损失最大就相信谁说的是事实。如果冯海鸥也寻了短见,不知道大家会相信谁的话?如果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反正我觉得:谣言止于智者,而绝不会止于死者。”这一番评论没有就事论事,纠缠于不可能得到的真相,而是另辟蹊径,从另一角度观察悲剧发生的原因,并就“事”说“理”,从谜团中抽出了一个解决类似问题的“线头”,令观众有拨云见日之感。
从 《道德观察》日常播出节目来看,从“事”上升到“理”,通过个体的事件折射出普世的道理,告知观众一些生活经验和哲理思辨,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已成为其评论的一大特色。比如,“其实,给别人带来伤害的爱,不是真正的爱”“法律可以决定谁必须做什么,谁应该受到惩罚,可法律决定不了谁愿意做什么,谁喜欢跟谁亲近”“没有约束惯坏了的孩子会变得自私、霸道、无法无天,惯坏了的大人也一样”等,都道出了朴实而又发人深省的“理”,引起人们的共鸣,增强人们的阅历和人生经验。古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创作者既要走入事件核心深入调查,又要跳出事件本身,换个角度来观察,才可能做出入木三分的评析。就如主持人路一鸣所说的那样:“我做节目不想说观众都知道的话,我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分析,为观众多提供一些思考的途径和空间。”
道德的态度和观点是纷繁复杂的,人物也没有简单的好坏之分,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观察,会得出不一样的视角和结论。因此,《道德观察》并不以教训人的面目出现,也不以道德裁判自居,而是以平民视角、人文关怀,观察世间百态,感受人情冷暖。
81岁的孤寡老人陈金秀靠捡破烂把抱养的女婴辛未带到了15岁。身体大不如前的老人悬赏万元寻找辛未的亲生父母,可找到对方后,却要求经济窘迫的杨家赡养,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未果。为此,祖孙俩反目成仇,辛未也没能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在《寻亲风波》的结尾,主持人这样评论:“我们应该指责辛未的亲生父母冷酷无情吗?可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生存是第一线的,活着都难,亲情成了奢侈品,他们享受不起。那我们应该劝劝陈老太太放弃功利的想法吗?可八十多岁的老人为自己的后事做打算也不算过分啊!纯粹的高尚、无私的牺牲,我们向往;现实的条件、本能的要求,我们得面对……”卷入金钱和亲情漩涡的两家人,谁对谁错?在看节目的过程中,观众也许有自己的判断,但这段充满人情味的评论,让人们对他们多了份理解和同情。这种感情的力量远远大于谴责,节目的品位和品格也得以清晰显现。
事实上,《道德观察》栏目观察的经常都是一些小人物、小事件,但它总是在试图摆脱对简单事实进行披露的局限,深入剖析,注重从被关注者现实生存的环境人手,展示人物的命运,由一个人的命运折射出宏大的社会背景,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在《救救孩子》这期节目中,6个月大的小龙飞因患白血病被狠心的父亲雷某遗弃。为了救活孩子,22位爱心妈妈日夜悉心呵护,但小龙飞仍不幸离世。主持人在评述中并没有停留在谴责雷某的层面,而是将视角深入到了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更多像小龙飞这样家境贫寒又身患重病的孩子得到及时救治,引起观众深刻的道德思索与反省,也使主题得到升华。正是因为将人文思想和法律的理性贯穿于节目的内容和风格之中,《道德观察》栏目的厚度和力度才得以彰显,成为社会与法频道深度和思想性的主力构成者,堪称“心灵的焦点访谈”。
道德很容易变成说教,说教令人心烦,非但起不到引导舆论的效果,反而会引起观众的反感。但凡为人熟知、津津乐道的评论,大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回味悠长,《道德观察》的评论便是如此。
首先,借用俗语、典故、小故事穿插在评论中,增强了评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让主持人的态度倾向表露水到渠成,更容易为人所接受。如“鲁迅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婚姻的内容如果只剩下压迫和反抗,看起来失踪的是人,真正失去踪迹的,是什么呢?”“……苏醒后的蛇却恩将仇报地咬了农夫一口,这个寓言不是让我们吝惜对别人的帮助,而是警示我们人跟蛇存在本质的区别,人具有感情,应该懂得知恩图报。”
其次,妙用反问、设问、比喻、反语、对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不但可以使评论语言富于变化、活泼、有风趣,而且也可以让受众通过联想,深刻地理解新闻评论者对事物的评价和态度。如“孩子身上的烫伤倒是可以让医生来治,可她心里的伤怎么办呢?”“A型RH阴性血型血液因为稀少而显得分外珍贵,但是大家在一家人危难时刻献出的这么多的爱心,这个数量的多同样也显得珍贵,您觉得呢?”“要实在忍不住还是要想传销,那就想想这句话:传销传销,传到最后全报销!”
第三,引用时下最热门的流行语,并根据节目主题 “移花接木”“改头换面”,进行重新解构和演绎,这种手法很容易一下子抓住观众,给人以独具匠心之感。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之时,《道德观察》推出了一期节目《温暖的黄丝带》,讲述的是江苏大学学生陈静为帮助得了白血病的室友丁玉兰,历经艰辛筹集善款。而此后陈静也患上同样的白血病,社会各界纷纷为她捐助,在镇江只要是参与了捐助的出租车都会系着一根黄丝带。主持人这样评道:“……在镇江、盐城、南通,从苏北到苏南,这三个城市在地理位置上刚好连成一条线。一条黄丝带把三座城市的人和两个女大学生连在了一起。……要问什么样的城市最高贵,我看,肯定不是 “满城尽带黄金甲”,恐怕是“满城尽带黄丝带”。“黄金甲”“黄丝带”,这一改动既贴切自然,升华了主题,又利用了电影的热播效应,给观众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在媒介过剩、注意力稀缺的时代,电视社教类节目想要在众多精彩的节目中“突出重围”,引起观众的关注,须做到新闻有态度,评论有尺度。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文章“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一个好的新闻结语,一段好的新闻评论,其价值不仅在其内容本身,更在于它对新闻整体的扩展、放大与延伸。从表面上看,评论是内容或事件的结束,但从深层意义上看,它更应是新内容、新思想、新境界的开始。从这一点而言,《道德观察》的评论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