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英
一、案例展示
有一次上课,我给同学们讲开关机的操作,当我讲完关机的操作后,有一个男同学突然问:“老师,显示器不用关吧。”我反问说:“不用关吗?如果大家用完电脑后都不去关显示器,那全国的显示器指示灯要耗费多少度电呢?大家课后可以去查一查这方面的资料。”脑中忽然想起电视上宣传的一个主题:建设节约型社会,从点滴开始。我想这不就是进行节约用电教育最好的一个切入点吗?于是,我对大家说:“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都习惯于关电脑而不关显示器,其实这是一种浪费的表现。虽然一台显示器、打印机、电视机的指示灯耗费不了多少电,但是,全国的算起来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所以,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食……让节约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让节约成为一种风气、一种时尚。总之,‘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同学们热烈地鼓掌。后来,那个提问题的男同学还真就这个问题上网查出来一些资料,说专家做了一个预算:一个人下班后如果不关闭显示器的电源开关,一晚上将至少待机10个小时,一年下来每台电脑要耗电30多度,同时,关机之后,最好将插头拔出,否则,电脑会有约5瓦左右的能耗。后来,我在其他班上大力表扬了这位同学,表扬他是一个“爱思考,爱提问”的学生,大家都应向这位同学学习。
二、案例分析
在这节课上,我要感谢这位同学,因为他的思考和问题,我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了,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节约用电教育。如果我对这位同学的问题不予理睬,不加以引导,我想是不会有那样的课堂生成和延伸的。因此,从这个教学事件中,我觉得老师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关注课堂生成,因势利导
课堂教学其实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不可能完全按照老师的设计去进行,往往有一些老师无法预料的事件发生,比如:学生提问题,老师是无法知道学生提什么问题的,但是,老师也不能害怕学生提问题,老师能解决学生的问题更好,不能解决的话就一起去研究,“教学相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著名的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因此,教师要关注课堂上的“问题生成”资源,如:课堂上哪些学生提出了问题?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等等,这些不仅反映了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抓住教育机会,精心育人
教育是无时无刻不在的,课堂上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去
教育感化学生。就像在这节课上,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回答一下学生,那么,就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对学生进行节约教育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这样的随机教育,如:有的学生喜欢在上机的时候吃零食,输入一些不文明的语言,删除他人文件等,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认真听讲,每当这时,我就会指出他们的不良行为,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因此,我觉得不失时机地捕捉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表现进行随机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
(作者单位 山西乡宁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