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琴
(河曲县妇幼保健院,山西河曲 036500)
胎膜早破系产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7%~17%[1],胎膜早破除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及母儿感染等并发症外,还常预示着难产因素的存在。孕周越小,围生儿预后越差。为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儿影响,现将山西省河曲县妇幼保健院2011年收入住院的150例胎膜早破孕产妇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2011年共收治150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胎膜早破孕产妇,年龄20~36岁,初产妇115例,经产妇35例,孕周为28~42周,其中孕周<35周15例,35~36+6周30例,>37周105例。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健康孕产妇150例作临床对照组,年龄21~35岁,初产妇115例,经产妇35例,孕周为28+3~42周。
150例胎膜早破组,临产前孕产妇突感阴道有较多液体流出,有时可混有胎脂及胎粪,无腹痛。pH试纸显示 pH 值7.0~7.5。
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表2 胎膜早破与母婴并发症情况
表2可见,胎膜早破组中,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褥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使胎先露部不能衔接,前羊水囊所受压力不均,导致胎膜早破,破膜后羊水流失,使宫壁紧裹胎体、胎盘,致脐带受压、脐带脱垂、继发感染、胎儿宫内窘迫均使难产增加,故胎膜早破难产的发生率会明显增加。本资料显示,胎膜早破组难产率为38.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3.2.1 胎膜早破对产妇的影响 破膜后,阴道内病原微生物易逆行性感染,感染程度与破膜时间有关,若破膜超过24 h,感染率增加5~10倍,若突然破膜,有时可引起胎盘早剥、羊膜腔感染易发生产后出血[2]。本资料结果显示,胎膜早破组早产率为12.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2 胎膜早破对胎儿的影响 胎膜早破后易诱发早产,早产儿易致肺透明膜病变,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时,易引起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败血症、颅内感染等危及新生儿生命,破膜后,羊水减少、脐带受压、脐带脱垂可致胎儿窘迫。本资料显示,胎膜早破组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3.1 胎膜早破的预防 做好孕期宣教,加强围生期保健,指导孕产妇合理摄取营养及微量元素,补充胶原蛋白,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孕早、中期积极防治生殖道感染,妊娠后期禁性生活及阴道检查,避免突然腹压增加,有效预防胎膜早破。
3.3.2 胎膜早破的治疗 其治疗为期待治疗及终止妊娠。期待治疗适应于妊28~35周,不伴感染,羊水平段≥3 cm者。a)绝对卧床休息,头低臀高位,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必要的肛诊及阴道检查,同时监测胎心、胎动,避免下床活动,防止脐带脱垂。b)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破膜超过12 h,常规应用抗生素,使新生儿死亡率由19.3%降至5.7%[2],明显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c)促胎肺成熟,胎膜早破主要危险为早产,而早产儿肺发育差,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可降低新生儿肺部疾病发生。d)对有宫缩者可静脉滴注硫酸镁,延长孕龄分娩,最大限度发挥糖皮质激素促肺成熟的效应;终止妊娠适应于35周以后,胎肺成熟,宫颈成熟可引产。对胎头高浮、胎位异常、宫颈不成熟、胎肺成熟、明显羊膜腔感染伴胎儿窘迫孕产妇,抗感染同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
[1]乐 杰 .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庄依亮.积极防治胎膜早破降低产科并发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