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玉
起步于绍兴农村的越剧,是“一群乡下男人玩出来的越剧”,一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越剧发源于浙江省绍兴地区嵊县一带,清末在曲艺"落地唱书"的基础上吸收余姚滩簧、绍剧等曲种、剧种的剧目、曲调、表演艺术而初步成型,以后在发展中进一步走向成熟,形成优美抒情的艺术风格。
在浙江东部,四明山西麓,有一座建于西汉时期的古城——嵊县,越剧便发源于此。越剧是从“落地唱书”发展起来的,唱书是流行于嵊县农村的一种自娱自乐的形式,劳作之余,人们常聚于田头、晒场等地说唱一番。随着唱书艺术的发展,其影响也不断扩大,唱书艺人们走南闯北,将唱书艺术带出嵊县。一次偶然的余杭岳阳楼事件,使艺人们产生了分裂,而落地唱书也因此分为了南北两派,艺术风格上南派“俗”,北派“雅”。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唱书艺人在浙江余杭进行了分角色演出的初次尝试,清明节时在嵊县东王村用稻桶、门板搭成的草台上正式以戏曲形式演出,从此诞生了一个新的剧种。为与绍兴地区流行的绍兴大班相区别,称之为“小歌文书班”,简称“小歌班”,因为十分简陋,乐器只有尺板、笃鼓,也称“的笃班”。艺人基本上都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俗称男班。所用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越剧”这个名称,首次出现在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
小歌班诞生后,从嵊县向邻近的绍兴、宁波一带流布。1910年进入省城杭州。1917年5月13日,初次进入上海,在十六铺“新化园”演出,因粗糙简陋,观众寥寥,不足一月即结束。以后又有三班小歌班艺人来上海,在几经失败之后,艺人们注意学习绍兴大班和京剧的表演技巧,艺术上有所提高。从1920年起,小歌班集中了几乎所有较知名的演员,编演了一些有自己特色、引人入胜的新剧目,如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编为连台本戏,又如编演了《孟丽君》,重新改编移植自东阳班(婺剧)的《碧玉簪》。这些剧目,正适应了五四运动后争取女权和男女平等思潮的兴起,因而受到广大观众欢迎。
为了适应城市环境并在竞争中生存,迫切需要变革,改变剧种过于简陋的状况,提高艺术水平。1921年在上海升平歌舞台组成越剧史上第一支专业乐队,用丝弦演奏取代人声帮腔接调,因板胡定弦为1-5两音,在工尺谱上是“正”、“宫”,故称[正宫调],简称“正调”,从此[丝弦正调]成了男班的主腔,并初步建立起板式变化体的音乐框架。1921年9月到1922年,男班艺人相继将剧种改称绍兴文戏,向古装大戏方面发展。他们吸收京剧、绍剧的表演程式、锣鼓经,剧目则受当时盛行的“海派京剧”影响,主要编演连台本戏。
“越剧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百年之内从一个民间乡土小戏,逐渐演变成为仅次于国剧京剧的第二大剧种,根本原因在于创新并贯穿在其发展的始终。”一位老艺术家说。
越剧改革,首先是编演新剧目,建立剧本制,废除幕表制。即使演出传统剧目,也经过整理改编。新剧目内容比过去有较大变化。许多编导和主要演员们,重视剧目的社会效益,主张给观众以积极有益的影响,编演了大量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想的剧目。1946年(即民国35年)5月雪声剧团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祥林嫂》,这引起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对越剧和整个地方戏曲的重视。是年9月周恩来在上海,看了雪声剧团的演出,之后又对中共地下组织如何做好地方戏曲界的工作作了指示和部署。中共党员钱英郁、刘厚生等被派到越剧界担任编导。之后,上海文艺界和新闻界的进步人士对袁雪芬被流氓抛粪事件、“越剧十姐妹”(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联合义演《山河恋》及为筱丹桂申冤的斗争中,也都给予了支持。
唱腔也有重大突破。40年代前期,袁雪芬演出《香妃》和范瑞娟演出《梁祝哀史》时,都与琴师周宝才合作,创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后来这两种曲调发展成为越剧的主腔,并逐渐形成不同的流派。
在表演方面,越剧一方面向话剧、电影学习刻画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表演方法,另一方面向昆曲、京剧学习优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动作,逐渐形成了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风格。
在舞台美术方面,采用立体布景、五彩灯光、音响和油彩化妆,改革服装式样、色彩,质料柔和谈雅,成为舞台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一系列的改革,逐步建立起正规的编、导、演、音、美综合的艺术机制,并组建剧务部负责舞台综合艺术。越剧改革,促使观众的构成发生了变化,除原来的家庭妇女外,还吸引来大批工厂女工和女中学生。上海解放前夕,从事越剧的几个主要剧团如“雪声”、“东山”、“玉兰”、“云华”、“少壮”都受到中国共产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生气勃勃。
1949年5月上海解放。1950年4月12日成立了上海第一个国家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剧院正式成立。剧院荟萃了越剧界一大批有较高艺术素养的编、导、演、音、美等专门人才,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发挥了国家剧院示范作用。此外,一批集体所有制的剧团如“芳华”、“云华”、“合作”、“少壮”等也很活跃,在出人出戏方面取得不少成果。
50~60年代前期是越剧的黄金时期,创作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等,在国内外都获得巨大声誉,《情探》、《李娃传》、《追鱼》、《春香传》、《碧玉簪》、《孔雀东南飞》、《何文秀》、《彩楼记》、《打金枝》、《血手印》、《李秀英》等成为优秀保留剧目,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还被摄成电影,使越剧进一步风靡大江南北。
为了培养艺术接班人,1954年秋,华东戏曲研究院设演员训练班,后改建为上海市戏曲学校,招收越剧男女学员60人。1959年毕业后,分配到上海越剧院组成男女合演的实验剧团,有计划地从事男女合演探索。他们运用“同调异腔”、“同腔异调”、“同调同腔”等方法,解决了男女对唱的困难。男演员史济华、张国华、刘觉等赢得广大观众的承认。为使越剧事业后继有人,上海市戏曲学校又于1956年开办了越剧音乐班。上海越剧院和虹口、静安等区也分别办了学馆或戏校,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成为业务骨干。
源始于民间、雅俗共赏的越剧在江浙等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人们欣喜地看到,“爱越迷”尤其是青年爱越人的群体正在壮大。杭州西子湖畔、绍兴府山之麓,经常可见可闻越剧票友的唱腔婉转、身段到位、全情投入的表演与吟唱。曾经举办的江、浙、沪经典越剧展演,在绍兴演出25天,上演30台经典大戏,场场爆满,而且八成以上是市场购票。在浙江许多大专院校,先后成立了越剧社团、大学生"越剧戏迷会",经常性地组织与越剧名家的见面会、大学生越剧交流会等,为大学生提供越剧唱腔培训、越剧艺术鉴赏的机会,还举办了高校越剧专场晚会等演出。将戏迷群体的培育,作为繁荣越剧艺术重要一环,已成为一种共识。
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越剧都在草根环境中生存发展,是一种地道的市民文化。正是因为这样的普及,越剧获得了百年复兴的广泛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