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娜 刘丹娜 刘永青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务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的深入,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能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ADR 的重复发生及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本文就我院2012年01月到2012年11月收集到的112例ADR 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11月的ADR 工作站数据库中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删除内容填写不完整和内容重复的报告,共收到符合要求的报告112例,经评估认定后由我院上报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
将收集的ADR 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不同给药途径、引起ADR 的例数、不良反应的药物分布、ADR 累及的系统-器官等进行统计分析。
3.1 患者一般情况:112例ADR 报告中,男性60例,女性62例,有家族过敏史的0例,有既往过敏史的1例。不同年龄段均可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年龄最小者为六个月,最大者为85岁。其中,>60岁的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大30例(16.8%),51~60岁发生率次之(为16.1%)。各年龄组ADR 分布情况详见表1。
表1 ADR 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
3.2 发生不良反应药品种类: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药品类别主要为抗菌药物29例(25.9%),中药注射剂25例(22.3%),占全院药品不良反应的48.2%,抗菌药物中引起ADR 比例最高的为头孢类17例(58.6%),其次为喹诺酮类7例(24.1%),具体例数及构成比详见表2、表3。
表2 发生ADR 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表3 引起ADR 的抗菌药物分类及构成比
3.3 导致ADR 的药物与给药途径:不同给药途径与ADR 的发生,由统计结果可知,静脉滴注所引起的ADR 较高,构成比为71.4%,其次为口服给药,构成比为22.3%,不同给药途径ADR 发生的构成比见表4。
表4 不同给药途径致ADR 发生的比例
3.4 ADR 的临床表现:ADR 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包括皮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其中,神经系统和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不良反应通常是涉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体累及器官及系统详见表5。
3.5 不良反应发生的预后情况:本组数据112例不良反应,其中治愈29例,好转83例;所有病例不良反应发生后,均立即停药,给予相应治疗,有的病例未给予任何药品,不良反应自愈,见表6。
4.1 ADR 级别:66例(58.9%)不良反应级别是一般的,45例不良反应是新的、一般的。严重ADR 共1例,包括憋气、呼吸困难等。如表7所示。
表5 ADR 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
表6 不良反应预后情况及构成比
表7 ADR 涉及的不良反应级别统计
4.2 ADR 报告人职业及所在科室:102份(91.1%)为药务科的药师填报,4份(3.6%)为各科医师所报,6例(5.4%)为护士填报。
表8 各科室ADR 的报告的情况
4.3 ADR关联性评价:很可能45例(40.2%)、可能62例(55.4%)、肯定5例(4.5%)。
5.1 从2012年报表中,反应出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及对临床用药的提示:由表1可知,48例(42.9%)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于50岁以上患者,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老年人的患者各项生理机能减退,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能力减弱,肝肾代谢与排泄功能减弱,药物代谢速度降低,从而易发生体内药物蓄积[1],导致ADR 发生率较高。临床用药中应考虑年龄因素对ADR 的影响,遵循个体化原则,并加强对中老年患者的用药监测,以确保用药安全,避免ADR 的产生。
由表2可知,112例ADR 报告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 占25.9%,这与抗菌药物种类多、使用范围广、用药频率高有关,其中头孢类占抗菌药物ADR 的构成比为58.6%。头孢类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见等优点,但头孢菌素的过敏性休克类似青霉素休克反应。两类药物间呈现不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一般的说,对青霉素过敏者约有10~30%对头孢菌素过敏,而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绝大多数对青霉素过敏,需要警惕[1]。其次为喹诺酮占24.1%,喹诺酮类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瘙痒、水疱、水肿等皮肤及附属器反应。虽然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抗菌谱广、疗效好、口服生物利用度较高、不良反应小的药物,但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征,疗程不宜过长。卫生部38号文明确规定: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控制临床应用品种数量。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对已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要慎重遴选,使用中密切关注安全性问题。另外,抗菌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原因,除去患者机体自身因素和医务工作者的因素外,还可能与抗菌药物在生产、运输、甚至是配伍、滴注的过程中产生的致敏物质或某些毒素有关。
由表2可见,中药注射剂构成比仅次于抗菌药物,构成比为22.3%,多为血栓通粉针、苦碟子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类药物。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比例高与其临床应用广泛、用药人数多有关。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报道日益增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药注射剂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包括:(1)所含有效成分复杂,稳定性差,据文献报道[2,3]中药注射剂对大输液的澄明度、微粒、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常见有微粒的变化、热原反应的增加、发生配伍禁忌等,不能象西药注射剂那样针对某种成分制定统一质量标准。(2)多为复方制剂,其中抗原、半抗原可引起过敏反应。(3)含微粒多,在体内无法正常代谢[4],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严重。提醒临床医师在应用中药注射剂前遵循中医理论,认真选择适应征;注意用法用量,避免联合用药;加强护理,医务人员要详细询问患者ADR 史及家族过敏史,慎用于老年人、儿童及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由表4可知,112例ADR 报告中,静脉给药为引起ADR 的主要给药途径占(71.4%),主要原因是静脉给药具有直接进入血液、无肝脏首过效应、起效快的优点,大多数医师和患者都选择这种给药方式;同时,由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药物的理化性质、配制方法、相互作用以及溶剂选择、输液速度、放置时间、药物制剂中杂质等[5]因素均可引起ADR。因此建议在临床用药方面,如无必要最好采取 “先口服后静脉”的给药原则,特别是对于流动性很大不易监测的急诊患者。在使用静脉给药治疗时,临床应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视,加强用药期间ADR 监测,一旦发生ADR 应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尽量减少ADR 对患者的损害。
由表5可知,皮肤及附件比例最高,占49.07%、,主要表现为皮疹、皮炎、疱疹、瘙痒、荨麻疹、多形性红斑、潮红、注射部位疼痛或瘙痒等;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头痛、头晕、昏迷等;呼吸系统损害表现为胸闷、气紧、呼吸困难等;消化系统损害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等;血液系统损害表现为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心血管系统损害表现为心律失常、高血压、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分析原因各种临床表现的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我们发现主要是因为患者的皮肤及其附件发生损害比较显而易见,患者及其家属或医务人员比较容易观察到,而且除某些特殊皮肤病外,不易与疾病本身相混淆,因此上报率较高。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时患者比较不容易耐受,易于主动、及时就医,进而被发现、上报,因此上报率也相对较高。而其它系统的药品不良反应在轻症时不容易察觉,且较容易与疾病本身的发展相混淆,用药停止后又已经消失,而且更多的损害是通过长期或多次用药产生的,需要检查时才能发现,所以上报率相对较低。因此在为患者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用药过敏史,慎重选择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尤其对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尤其要慎重。
5.2 从2012年报表中反映出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的情况及提示:在所有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药师上报例数最多,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例数较少,导致这种上报差异的原因一方面主要是由于临床发现不良反应后,往往通知药剂科去调查、上报,自己实际上报的例数并不多,另一方面部分门诊患者病情较缓、取药后就回家自行用药,不便观察和上报不良反应,一部分轻症的不良反应和不便就医的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也就未及时处理、和上报,因此出现了上报不完全、漏报的现象。同时,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还与科室的重视程度和继续教育再学习有很大关系。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在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认识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下,就算发现药品不良反应,也不一定能有效上报。加之医院的监督管理部门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和不良反应监测监督管理不到位,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工作自然就会滞后[6]。因此,除了增加培训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外,最重要的还是医院的监督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力度,及时制定相关措施,切实发挥管理的作用。
[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18
[2] 吴民,朱春梅,宋乙平.中药注射剂对输液微粒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5):277
[3] 吕强,李静,罗勇,等.28种中药注射剂不溶性微粒的研究[J].中国药房,1998,9(6):252
[4] 管玫,陈泽莲,潘晓鸥,等.中成药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药房,2004,15(7):430
[5] 王俊,网奕,程鹏.2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4):338
[6] 史道华,谢小云,廖琴,等.我院135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阴.中国药房,2008,19(35):2781-2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