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婷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HD)和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特有且很常见的疾病[1],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为尿蛋白、高血压、水肿,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2]。发病率在我国报道2.5%~3.1%,国外报道1%~14%。GDM是一种全身的代谢性疾病,会引起人体血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甚至引起人体的一些其他疾病,像高血压、高血脂等。目前的研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很容易患上高血压,且患者人数逐年增加。本研究对2011年-2012年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患者150例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妊娠期高血压与妊娠期糖尿病之间有无相关性。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2012年住院的妊娠患者150例,其中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年龄18~35岁,平均(26.57±6.22)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54±8.14)周;正常妊娠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18~36岁,平均(27.12±5.41)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7.96±7.16)周;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血压的测定,测量时患者伸出右边手臂,测量3次,每次间隔6 h,取3次的平均值为最终的测量结果。血糖的测定以静脉血为准,患者早上起床后不进食,空腹测量血糖,然后口服75 g葡萄糖,1、2、3 h后各测量一次血糖,期间不准进食。血脂的测定采用酶测定法。
1.3 诊断标准 按照《妇产科学》[3]的标准:空腹时血糖含量为5.6 mmol/L,葡萄糖耐量试验中:1 h的含量为10.3 mmol/L,2 h的含量为8.6 mmol/L,3 h的含量为6.7 mmol/L,如果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达到或者超过上面的标准,就可诊断孕妇患上糖尿病。血压的标准:收缩压为140 mm Hg,舒张压为90 mm Hg。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血压比较 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47例患者的血压偏高,占94%;100例正常妊娠者中,10例患者的血压不在正常范围内,占10%,表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比普通妊娠者易患高血压。
2.2 两组血脂比较 试验组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比正常妊娠者高,妊娠期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概率比正常妊娠者高,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有相关性联系,见表1。
表1 两组的血脂检测结果比较(±s) mmol/L
表1 两组的血脂检测结果比较(±s) mmol/L
组别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试验组(n=50) 6.03±0.54 1.19±0.59 3.49±0.52 2.47±1.06对照组(n=100) 5.01±0.48 1.48±0.69 2.83±0.89 1.41±0.68 t值 5.24 0.21 4.11 3.08 P值 <0.05 <0.05 <0.05 <0.05
糖尿病是一种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疾病,它甚至会引起心脑肾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一般说来,糖尿病患者容易患上高血压,它发生的概率要比正常人群高出很多倍。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会降低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4],高血糖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刺激血管壁增生、肥厚,使管腔阻力加大,从而导致血压升高[5]。临床上很多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很多也伴有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既包括糖尿病,又包括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不良(IFG)。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GH)、先兆子痫(preeclampsia)、子痫(eclampsia)、原发高血压并妊娠(primary hypertension coincidental pregnancy)、及因肾病、肾上腺疾病等继发高血压并妊娠等,其中与糖尿病有密切关系的主要是GH和子痫前期。国外研究发现,使用高分辨超声检查妊娠期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孕妇及正常孕妇的肱动脉。结果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更易合并有内皮功能的异常,其发生率远远高于正常孕妇,且与患者的血糖水平呈正相关,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关系密切[6]。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是一种内源性的NO合酶抑制剂,其可促进内皮细胞内皮素-1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减少一氧化氮的合成,引起内皮细胞功能紊乱[7-8]。还有研究认为,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可通过下调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水平的表达从而抑制一氧化氮的合成,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紊乱,其体内的水平也与患者血糖水平呈正相关,而当治疗后血糖下降后患者的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也下降[9]。因此,研究认为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是妊娠期高血压发发病的重要机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和体液外渗,局部凝血因子聚集和凝血系统激活,导致血管收缩和血栓形成而引起一系列高血压的改变[5]。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反映了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血脂中的主要成分一般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胆固醇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10],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胆固醇需要与脂蛋白结合才能被运送到身体各部分。脂蛋白可以分为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两种。一般来说,高血脂和高胆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很重要的诱因[11]。孕期妇女肠道吸收脂肪能力增强,再加上内分泌的改变,使体内多种激素对脂蛋白和血脂的代谢发生改变,血脂代谢异常,一般来说,孕期妇女血脂比普通人稠,易患高血压。因此孕期妇女要经常测量血脂含量,把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4%都血压偏高,正常妊娠者只有10%血压偏高,说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比正常妊娠者易患高血压;血脂比较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比正常妊娠者高,说明妊娠期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概率比正常妊娠者高,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有相关性。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内分泌紊乱和代谢失调,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患者长期高血糖也会对自身和宝宝产生巨大影响。(1)对自身的影响:①分娩困难。糖尿病形成巨大宝宝的情况明显增多,最终将导致分娩困难,发生难产、手术产、新生宝宝产伤、产后出血的频率增高。②酮症酸中毒。妊娠本身可使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加重,使血液中的白细胞功能降低,全身抵抗力减弱,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并发酮症[12],严重者可诱发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③高血糖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13],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流动,导致细胞内失水。当脑细胞失水时,可引起脑功能紊乱,临床上称高渗性昏迷。④高血糖引起渗透性利尿,尿量增加,机体失水,且大量排尿易从尿带走电解质,使电解质紊乱。(2)对宝宝的影响:①宝宝低血糖。糖尿病对妊娠有明显影响,早孕期妇女血糖高的话,会使胎宝宝身体发育不良;中、晚孕期高血糖,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宝宝高血糖,相继发生胎儿高胰岛素血症,进而导致胎宝宝过度增长。这些宝宝出生后,易发生低血糖;妊娠晚期胎儿宫内缺氧增加,容易导致不良后果。②宝宝低血钙。宝宝出生后,突然离开准妈妈高血糖的环境,若未及时补充糖分,宝宝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宝宝红细胞增多症及低血钙、低血镁的发生率也会增加。③宝宝呼吸衰竭。孕期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准妈妈所分娩的宝宝,肺成熟往往推迟,宝宝易患呼吸窘迫综合征,后果很危险。
因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易患高血压,所以为降低糖尿病孕妇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应时常检测妊娠期妇女的血糖,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也要改变孕妇平时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减少高血压的发生[14]。孕妇糖尿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1)饮食疗法是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基础:①每日总热量限制不宜过严;②碳水化合物不可太少;③蛋白质供给要充足;④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补给要充足;⑤限制钠盐的摄入;⑥少食多餐。(2)运动疗法:孕妇运动提倡适量,强度不可过大,最好的方式就是散步。建议每天散步2~4次,15 min/次。(3)胰岛素疗法:经饮食和运动治疗效果不佳者,须注射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会致胎儿生理缺陷,忌用。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经常检测血糖及血脂含量,以保证它们在正常范围之内,从而减少GDM孕妇PDH的发生。
[1]天雷厉,林小兵,朱瑞丹.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7):102-103.
[2]林兰.现代中医糖尿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1-412.
[3]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2-94.
[4]肖丽.正常妊娠妇女、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的特点[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14):48.
[5]雷娟,关怀,王茜,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0,4(6):145.
[6]Paradisi G,Biaggi A,Ferrazzani S,et al.Abnormal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during pregnancy association with endothelial dysfunction[J].Diabetes care,2002,25(3):560-564.
[7]梁艳.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12):939-940.
[8]丁明玉,王菲菲.全血粘度异常状况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33-134.
[9]Montoro M N,Kjos S L,Chandler M,et al.Insulin resistance and preeclampsia i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Care,2005,28(8):1995-2000.
[10]赵飞飞,江江,董旭东.子痫前期患者脂代谢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4):3393-3395.
[11]周珺,张汝学,贾正平,等.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2,33(2):120-122.
[12]陈茜松,刘丽俊,季淑英,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2,1(27):29-31.
[13]杨素青,孙群燕,周崇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糖脂代谢变化及临床意义[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10(2):176-178.
[14]苏伟才,李明子.妊娠期糖尿病及其预防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1045-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