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的那声春雷

2013-11-16 07:19李跃宏
飞天 2013年9期
关键词:兵变习仲勋

李跃宏

地处甘陕两省交界处的两当县,位于小陇山林海腹地,因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扼守陇蜀咽喉之道,自古以来是兵家相争的要塞之地。时光追溯到1931年的金秋时节,《水经注》里的南岐山流域嘉陵江两岸,已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季节。田野上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收获的玉米棒子堆积如山,还有柿子树枝头挂着的柿子像一盏盏火罐灯笼。届时小陇山里刚刚出土的麦苗顶着晶莹露珠在晨曦的照耀下闪烁,一叶叶嫩绿沁人心脾,眼前的这一片片生机使人们产生无限的希望和憧憬。

且说1931年深秋的一天,杨虎城部国民革命军十七路军警备三旅二团一营驻防在双石铺至杨家店一带和两当县城,营部有位军人在陕西长武县从戎以来,他一直和一营官兵形影不离,看上去十七八岁的样子,一米七几的个头,身材魁梧。穿着一身新军装,操关中渭北口音,待人亲切和蔼。他就是中共陕西省委派到该营开展兵运工作的中共党员习仲勋。他的公开身份是二连特务长,党内职务是营委书记。

说的是习仲勋到达一营驻地的当天晚上,他按照组织上的安排和营部司务长闫鸿章、一连文书刘书林、排长张秋臣等党的骨干分子接上了头。初次见面,闫鸿章的豪爽、刘书林的机智、张秋臣的刚毅,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见此情景更加鼓舞了他做好这次兵运工作的决心和信心。第二天,他和闫鸿章一起去城东门文昌宫国民小学了解情况,经闫鸿章介绍,又认识了该校教师刘希贤。年轻的刘希贤是个热情好客的文化人,习仲勋和闫鸿章、刘书林、张秋臣等人常去他家串门,经常聚在刘希贤家里看报纸,交流看法,谈论时局,有时相约到杨店的张果老洞去野外游玩。时间不长,他们几人和刘希贤便成了好朋友。后来还结为异姓兄弟,相约到照相馆拍了五人“金兰”纪念照。有了刘希贤这个可靠的联络点,习仲勋经常在他家以喝酒、打牌为名,召开秘密会议讨论兵运工作,策划发展党员和组织的具体细节。

习仲勋来到一营后,他广交朋友是为了壮大党在军队里的力量,结识的群体中有军人朋友、知识分子朋友,还结识了不少农民朋友。有一天,杨店街道上来了几个当地老乡,一进三连部大门口碰见习仲勋便下跪说:“长官,求求你,要为我们老百姓作主啊!”

他们接着说:“你们的几个兄弟常到村里不是明抢,就是暗地里偷……”原来他们是附近石马坪村的农民,三连的士兵时不时摸进村里抓鸡鸭、抢布匹、搜粮、要钱,村里人谁要是出面阻拦就要遭到痛打。

习仲勋见状立即扶起老乡说:“走,我带你们去见张连长!”来到连部张遇时打牌下棋的房间里,这时张连长正靠在躺椅上哼小曲儿研究着棋谱,习仲勋进门敬了礼后大声报告说:“报告张连长,三连的几个兄弟到河对岸的石马坪抢了老乡的鸡鸭和布匹等钱物,人家老乡告上门来了,你看如何处置这几个违纪士兵?”

张遇时一挥手随口说:“这个嘛,当兵吃粮,吃点喝点拿点小事一桩。”

看样子张连长对这件事不管不问,他想不了了之。

习仲勋和交通员张克勤回到营部向营长王德修汇报了这件事,王营长得知后说:“咱都是农家子弟,怎能祸害百姓哩!”他下令对违纪士兵进行了关禁闭和赔偿损失的处罚。这件事教育了全营官兵,使一营的军纪大有好转,士兵觉悟在他的教育下有了很大提高,后来许多官兵加入党组织成为兵变的主力军。

1931年冬天的一个星期天,习仲勋和刘书林、张克勤、石文杰几个一起在杨店街道上边走边谈,发现一个买窖藏萝卜白菜的老汉坐在街边石条台阶上失声痛哭。他们几个见此情景上前询问,原来是杨店街上的街霸李老三买菜不给钱,还扬言要把老汉叫到百货局(省政府派出机构)交十块大洋的税款。经询问得知老汉姓杨,已有60 多岁,家住杨店的官道坪,靠卖菜为生,他哪里有十块大洋交税款!习仲勋安慰杨老汉说:“杨大伯,不要怕,你不要给他钱,这一切有我们来承担。”第二天,李老三果然打发百货局的两个干事来到杨老汉卖菜的地方收税款,习仲勋带了几个士兵上前阻止说:“要收杨大爷的税好说,那就跟我到连部去拿好啦!”这俩人一看阵势不对,转身悄悄溜走了。

通过这两件事,两当杨店河川一带的老百姓一提起习仲勋的名字就竖大拇指。他热情仗义,好抱打不平,在一营官兵当中有了很高的威信,士兵们都愿意和他接近。借此良好机会,习仲勋主动和士兵谈心交朋友,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的组织,静观其变待机举行起义。

两当兵变前夕该营的一连驻扎在有“甘肃东南门户”之称的杨家店街道后街和毗邻的陕西省张家窑村一带,这个连里有许多党员官兵。为了更扎实地进行兵运工作,习仲勋和交通员张克勤来往双石铺和杨店之间的马岭关奔忙,在张果老洞、东山梁祖师庙等地往来。他每次来都主动和房东交朋友谈心,了解军纪情况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教育官兵尊老爱幼,不能占老百姓的便宜。这一连和三连是步兵连队,每次军训射击比赛时,习仲勋为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建议在靶场周边设立流动哨警戒,以免误伤牛羊等家畜。杨家店河川古称“故道川”,土地肥沃,小盆地气候,物产丰富,每到秋季瓜果玉米成熟时,习仲勋教育官兵不能偷摘瓜果玉米棒等,可谓秋毫不犯。这一带是有名的产粮区,一营各连经常在当地征集粮草以供军需,习仲勋十分关心粮草的价格,一再强调改变军阀习气,买卖要公平,童叟无欺,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称颂。

时光转眼到了1932年的春天,习仲勋来到警三旅二团一营工作已有不短的时间了。通过他和李秉荣、李特生、吕剑人、孙一君、许天杰、左文辉等党员的辛勤工作,一营的党组织已有了很大发展,除机枪连外,在其余三个连建立了党的支部,共有党员100多人,不是党员的也大都是革命的同情者。士兵的革命情绪十分高涨,纷纷要求举行起义到陕北当红军去。营党委经过讨论也认为,在一营发动起义的条件已经具备,决定派刘书林和张克勤前往西安请示中共陕西省委。省委当即批准了营党委发动兵变的意见。并指示说:据可靠消息,一营王德修部即将和驻防徽县二营杜子材部换防,兵变的时间最好定在换防途中。省委还委派省军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刘林圃同志为特派员,前来一营驻地领导这次兵变。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习仲勋和李特生、吕剑人、刘书林、许天杰、孙一君等人,相约来到灵官峡中的南岐山和张果老洞等地以打猎为名,秘密商议兵变事宜。虽是早春二月,山岳上的积雪还未融化,白皮松林中银装素裹,但山下的田野里已是万物复苏的景象。山溪两边水草茵茵,杨树吐出了新芽,倒柳的枝条上挂满絮绒;梨树的花蕾含苞待放,粉红的桃花和粉白的杏花点缀在婆娑的杨柳之间。习仲勋等人围坐在南岐山河边的草地上,正高兴地谈论着南方苏区的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已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的消息。此时,司务长闫鸿章领着省委交通员张克勤来到河边,快步走到习仲勋身后耳语道:“省委特派员刘林圃同志已于昨晚到达双石铺的丰禾山庙里。”他听后点了点头,然后神情激动地站了起来,两人会意地笑了。

当天晚上,一营的部分兵运骨干成员趟过嘉陵江支流小峪河来到丰禾山上的庙中,习仲勋、刘林圃主持召开了一、二连班长以上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的会议。会上刘林圃讲话说:“同志们,通过大家两年多艰苦积极的地工作,省委认为,在一营发动兵变的条件已经成熟,时机已经到来,同意你们趁换防之机举行兵变!并派我协助营党委领导这次兵变。兵变后起义部队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去陕北和刘志丹的红军会合……”会议决定,趁部队换防到达两当县城后,三连为主力入夜举行兵变。1932年3月30 日,刘林圃到来的第二天,团部果然下达了换防命令。4月1 日清晨拂晓时分,部队统一在陕西凤县双石铺和甘肃两当县的杨店镇集中后,分头进入灵官峡出发了。刘林圃穿一身长袍商人装扮,行至灵官峡张果老洞时他伺机插在队列中和大家一起向两当县城进发。当天晌午后到达两当县城和驻防的三连会合。黄昏时分,在县城北门外的一家马车店里,秘密召开了全体党员和兵运积极分子会议。刘林圃首先讲话说:“同志们,盼望已久的一营兵变时刻到来了!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愿意革命的同志,考验我们的重要时刻就要到了,大家要以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发扬大无畏的精神取得这次兵变的最大胜利,一定要有决心、有信心和陕北的红军队伍会师!”

兵变在即,气氛庄严。习仲勋代表营党委宣布道:“兵变时间定在今晚12 时整,一切行动听指挥,推选许天杰同志担任这次兵变的总指挥,鸣枪为号。行动开始,首先解决各连连长;吕剑人带领一连负责消灭机枪连;高瑞岳带领本排负责包围营部,解决营长王德修及警卫班;左文辉、张子敬负责把守东、西城门,以防增援。其余党员同志协助本连排的兵变工作。完成任务后,将部队统一集合撤出战斗!”

季节轮回,冬去春来。时光到了1932年4月2 日,这天晚上的午夜时分,山城宁静的夜空随着许天杰手中信号枪的打响,这枪声如春雷一般炸响,又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沉沉天宇,惊醒了陇南山川。顿时,县城东街枪声大作,只听见杀声四起,两当兵变的战斗打响了!起义官兵一致执行车马店会议决议,首先击毙了一连连长韩生信、二连连长唐福亭、三连连长张遇时。机枪连听到枪声,该连代理冯连长忙起床到高升商号门外查看,恰好遇上吕剑人带领士兵赶到,他忙问:“怎么回事?”吕剑人说:“有情况,你过来。”当他还未走到吕剑人的跟前,就被身后的一名士兵开枪击毙了。这时驻在县城东街高升商号的机枪连发现了真实情况,架在门楼上的三挺机枪居高临下一起向吕剑人他们开火,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高瑞岳解决了本连连长后,带领一排士兵去抓营长王德修,当他们砸开北街20 号营部大门进去时,王德修早已人去屋空。后来有人说可能是他听见东街枪声大作,知道大事不妙就翻越城墙向西山树林里逃跑了。

这时,机枪还在“哒哒哒”地吼叫着,吕剑人他们依然和机枪连激战。战斗已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机枪连因占有有利位置火力又强,全都是团长曹润华的嫡系、一营的顽固分子,所以一时难以解除武装。为了避免伤亡,不影响北上计划,习仲勋、许天杰和刘林圃等人在南街兵变旧址中院阁楼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立即撤出战斗。按照指挥部命令,参加兵变的200 多名官兵集合在北门外的窑沟渠边汇合。习仲勋给大家讲话说:“同志们,这次兵变虽未能解除机枪连的武装,但我们的主要目的达到了。我们这次起义哗变是为了革命,为了到陕北会合刘志丹的部队当红军去。大家愿意不愿意?”战士们士气高昂,齐声高呼:“愿意!”呼喊声在两当山城的夜空里久久回荡。随后,习仲勋、刘林圃等领导带领兵变部队连夜沿两当河行军北上。

4月2 日午后,兵变部队跋山涉水到达太阳寺街道的大槐树下休整,在这里召开了改编动员誓师大会,由习仲勋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并举行了授旗仪式。一致推举刘林圃为支队政委,习仲勋为队委书记,吴进才为支队长,后改选许天杰为支队长。两当兵变之后的一支抗战武装力量在两当河上游诞生了……

改编部队在太阳寺街道的大槐树下经过休整后,从这里出发,傍晚在前川村宿营,3 日北上天水,出三岔镇进入陕西。

走进历史长河,回眸两当兵变的那段岁月,仿佛1932年的那声春雷仍在回荡,闪电般的火花点燃了革命的火种,这把薪火的光焰照亮了前进的道路,而今已成为小康社会大道的指路明灯。就像两当兵变的亲临者、原陕西省政协主席吕剑人在1981年6月《忆“两当兵变”》诗中所描述的那样:

党的儿女听召唤,两当兵暴起烽烟。

身陷囹圄无所谓,铁窗磨得志更坚。

半个世纪未得缘,今日目睹笑开颜。

天变地变万象变,两当全貌非昔年。

猜你喜欢
兵变习仲勋
陈桥兵变
《毛泽东选集》:习仲勋最爱读的书
走向历史更深处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
陈桥兵变
两碗鸡蛋面
胞弟拟提副部级 习仲勋否定方案
习仲勋:铮铮铁骨亦柔情
周恩来保护身处逆境的习仲勋
马国军队发生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