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移动·互动——基于“90后”大学生阅读心理的读者服务模式新探

2013-11-16 02:48:47
图书馆界 2013年6期
关键词:移动自动

(广西大学图书馆,广西 南宁 530004)

“90后”泛指1990~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目前年龄在14~24岁,即将成为社会的主力军,是当下和将来几年内大学图书馆的用户主体。与“70后”“80后”等群体相比,不仅是出生和成长的年代不同,特定时代赋予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也不同,导致阅读和使用图书馆的行为方式差异较大。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模式、手段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本文从大学“90后”读者群的阅读心理出发,讨论大学图书馆阅读服务工作创新举措,以寻求适合“90后”读者群的阅读服务模式。

1 “90后”的群体特征

“90后”的成长背景。中国社会变革,经济快速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信息网络飞速发展,因而“90后”具有以下突出的群体特点:

(1)“90后”有较强的自主、独立意识,追求个性化。“90后”出生、成长于改革开放和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他们敏锐、自信,思想开放,不愿受约束和控制,自主意识强,追求自己独特的观点和处理问题的办法,具有反叛意识和创新精神。被关爱和包容以及互联网上成长的“90后”,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经验和能力比较欠缺。

(2)“90后”生活和学习网络化。上世纪90年代正是电脑和互联网在中国发展和普及的年代,“90后”是伴随Internet成长的一代人。他们具备较好的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对网络比较依赖,网上学习、网上交友、网上购物、网上游戏、网上阅读、网上查阅信息等,网络是他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是他们生活的重要工具。

(3)学习能力较强,有自主、自助的学习习惯,好奇心强,能够并愿意接受新知识新技术,但遇到困难容易气馁,学习求捷径,不愿意费力学习,缺乏耐心和韧劲,怕吃苦,有惰性的一面。

2 “90后”大学生读者的阅读心理

2013年5月,笔者对广西大学400名本科生进行读者阅读情况调查,调查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访谈50人),设计问卷包含与大学生阅读密切相关的20个问题,分为三大部分:读者基本情况、读者阅读心理和读者阅读行为。问卷回收385份,其中有效问卷378份,有效率94.5%。调查对象包含一至四年级本科生,年龄在17—24岁,属于“90后”读者群体。以下的分析以此次调查为基础,并参考国内外同行的调查结果。

2.1 “90后”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动机

“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爱好广泛,是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上进心的一代年轻人,他们普遍爱好阅读,阅读的范围较广,阅读需求和动机呈现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和实效性的特点。根据对广西大学的调查统计,“90后”大学生仅纸质图书一年借书总数超过63万册,生均借书大约16.5册,每周到馆一次以上的读者达83%。阅读目的和动机依次是扩大知识面、专业学习、消遣娱乐,三者间比值相差不大,排序因年级的不同略有差异。“90后”大学生有专业学习的任务和需要,大学生的专业阅读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一直占着重要的位置。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的学习性阅读需求多由老师指定安排,跟随学业的进度和需要进行,自己主动发现和寻求方向的比较少。他们注重实效性知识的掌握,阅读的目的侧重实用。各种教辅资料、考试读物和求职择业等成为热门书籍,一些技能学习类读物,比如计算机知识、英语学习、财经知识等也占相当比例。而娱乐休闲类的阅读则多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挑选,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同时表现出从众心理,选择社会热点焦点、畅销书、励志读物、小说、名著经典等比较多。

2.2 “90后”大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习惯方面,表现出阅读计划性不够、阅读随意性比较大的特点,尤其是研究性和学术性阅读明显不足。“90后”大学生接受信息量大,处于高强度、高密度的信息包围中,他们的阅读量大,阅读范围广,容易造成阅读求快、求多、求便,浏览、跳读、泛读多,精读少。内容上选择浅显易懂读物,对较深内容的读物缺乏耐心,甚至弃而不读。阅读缺乏计划,不做笔记,缺乏思考联想。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284人没有阅读计划,想到什么就读什么,占75%,仅有25%的人有计划地阅读。做阅读笔记、进行思考和联想的人更少,占调查总人数的12.6%。

相对来说,高年级学生开始准备毕业论文、考研或求职,他们阅读目的性、专业性更强一些,具备初步学术意识,开始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论题查找、搜集相关资料,开始学术性、研究性的阅读。

2.3 “90后”大学生阅读倾向的影响因素

据调查,影响“90后”阅读倾向的因素依次是:阅读者自身的需要、阅读作品的感染力、阅读作品的易获得程度、阅读媒介的材质、社会的热点、媒体推荐、老师同学推荐、图书馆的宣传推广等。因为生活和学习的节奏快,以及“90后”求便、求快,缺乏耐心,有40.2%的被调查者认为阅读作品的易获得程度是影响他们阅读选择的重要因素,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影响力排位靠后,只有17人(占调查总数的4.5%)以图书馆的推荐作为自己选择阅读的因素,这些需要我们特别思考和改进。

2.4 “90后”大学生的阅读偏好

2010年俞锦莉对上海市10所高校的调查显示,52.16%的受访者将网络阅读作为获取信息的首选途径,高达62.26%的大学生把上网作为首选的业余爱好。今年对广西大学“90后”大学生的调查中,这两项的百分比分别达到62%和67.7%。受访学生平均每天数字阅读时间1小时以上的占八成。数字阅读、移动阅读对“90后”的阅读心理、行为和效果都产生很大的影响。数字阅读有内容丰富、选择自由、操作便捷、即时互动等诸多优点,但是在阅读内容良莠不齐、超文本链接四通八达的数字阅读环境下,过分依赖网络阅读容易陷入无序的“泛读”“漫读”状态,出现阅读内容粗浅盲目、阅读习惯态度随意的弊端,长此以往,有可能造成他们知识根基、知识结构体系的不牢固和不完整。

2.5 “90后”大学生阅读障碍的影响因素

广西大学在校本科生阅读障碍影响因素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大是“90后”读者阅读的第一大障碍,占34%;认为图书馆资源不足占32%;课余活动多(如交友、社团、体育、娱乐、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没有充足阅读时间的占30.3%;认为阅读作品难以甄别和挑选的占28.5%;不熟悉图书馆使用、查找借阅烦琐的占24.5%;阅读所需的网络、设备不给力或者收费等原因的占15.7%;没有阅读兴趣的仅占5.5%。对照其他院校的调查结果大体一致,具有可参考性。

3 大学图书馆阅读服务对策

在掌握了“90后”大学生主要的个性特点和阅读心理后,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工作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可采取更契合他们的个性特征、更易于被他们接受的服务举措,来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消除他们的阅读障碍,提供更具个性化、数字化、主动式、交互式、开放式的创新服务,形成适合“90后”特性的阅读服务模式。主要服务对策可以归纳为三个关键词:自动(自助服务)、移动(数字化移动化阅读服务)和互动(交互式阅读推广)。

3.1 自动(自助服务)

是指读者通过简单的学习即能借助服务设施,按照相关工作流程的导引,自行完成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设施的一种读者主动参与的服务方式。自助服务的意义不仅仅是节省劳动力、延伸服务的时空和提高服务效率,更重要的是改变读者被动接受服务的模式,读者成为图书馆的主人,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90后”读者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而且他们个性中偏好自主和主动参与的方式,自助服务可以吸引更多“90后”读者使用图书馆资源。目前使用较多的图书馆自助服务项目有:到馆线路和资源布局导航、自助上机检索查询、自助借还、自助打印复印扫描、自助教育和培训、纸本资源开架借阅、电子资源自助在线阅读、多媒体资源自助点播,等等。

自助服务中包含的自助教育和培训是开展自助服务的基础,应得到重视。读者只有在熟悉了解图书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开展自助服务。自助教育和培训的内容非常广,有新生教育、图书分类、馆藏布局、资源介绍、资源检索、毕业论文写作、数据库使用等。形式应尽可能直观、生动、多样,符合“90后”学生的心理。清华大学曾经在新生教育环节设计了图书分类的游戏模块,让大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了图书分类的基本知识;还有针对新生的三维动画的图书馆教育片和虚拟图书馆漫游导航系统,让大学生一入校就对图书馆有直观立体的感受,消除隔阂陌生感,引导新生熟悉并喜爱图书馆。

3.2 移动(数字化移动化阅读服务)

当前数字阅读日益兴盛,高校“90后”读者群的智能手机拥有率在很多高校都达到了90%以上,移动阅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获取、传播、交流,目前已有众多的移动阅读网站以丰富的资源、便捷的服务吸引了相当一批“90后”读者,网络资源丰富却混杂,如何将“90后”用户群留在图书馆进行有益的阅读,大学图书馆需要给他们准备适用、便利、丰富的数字资源,并做好相应的移动阅读创新服务。

首先是资源数字化,资源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加快发展数字馆藏,建立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并存的馆藏体系是当务之急。各大学图书馆纷纷加大数字资源采购经费比例,相当一部分大学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比例在50%左右,而且有加大的趋势。除了加大对数字资源的投入之外,建设本馆的专题数据库、特色数据库和网络资源导航,与现实馆藏互补,扩大资源覆盖范围。如广西大学图书馆自建的广西大学博士、硕士论文数据库,课程参考书数据库等,以及该馆的学术搜索引擎、开放存取期刊、精品课程导航、广西大学精品及双语课程等网络资源导航。这些资源丰富了该馆的馆藏,对引导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学术阅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资源数字化需要和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结合。图书馆移动服务项目有:联机目录检索、书刊推荐、图书续借预约、到期提醒、实时咨询、在线培训、电子文献传递、多媒体点播、电子书刊在线阅读、移动导航、移动学习社区、书刊定位以及移动阅读指导,还可以开展智能推送、个性化定制等特色服务。手机等移动终端具有便携性、互动性、网络化等优势,拓展了读者利用馆藏资源的途径,能满足读者超越时空的资源共享需求,高效且便利,非常适合“90后”的阅读需要。目前因为技术、版权等原因,作为图书馆移动服务核心的电子书刊、专业数据库全文在线阅读、下载服务还没能普遍开展,移动阅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图书馆工作者共同推进。

3.3 互动(交互式阅读推广)

阅读的主体是读者,阅读互动环节的目标就是图书馆通过阅读引导和推广工作,参与到读者阅读活动中,在和他们的良性互动中对他们的阅读活动和效果产生有利的影响。与读者互动的方法有很多,传统的有读书宣传日(月)、读者座谈会、读者留言板、读者调查、讲座、展览、捐赠书活动,等等,对于参与意识强、网络能力强的“90后”,还需要拓展互动内容和形式,引进更多新技术新途径,开展更具个性化的、互动性更强的读者互动工作。

3.3.1 利用图书馆网站开展互动。图书馆网站是图书馆的窗口,越来越多大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站利用图书馆。2009年美国数据应用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近95%的大学生每周至少使用1次高校图书馆网站,每天使用图书馆网站的大学生比例16.9%。广西大学图书馆调查结果略低于这个数字,约有80%本科学生每周至少使用1次以上图书馆网站。因此,大学图书馆网站应该被赋予更多的职能,在与读者互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图书馆网站内容可以涵盖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诸多方面,发布馆内资源及服务信息、实时交互咨询服务、购书推荐、新书通报、读者书评、读者调查、检索培训互动课程学习、RSS订阅、阅读指导,等等。在这方面,清华大学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学习。进入清华大学图书馆网站,在醒目位置即有互动和沟通一栏,其中的LAB新体验内容丰富新颖,非常契合“90后”的特点、心理和需求,比如智能聊天机器人“小图”可以和读者聊天、解答各种咨询以及自我学习训练等活动;电子期刊RSS订阅;人人网“清华大学图书馆”俱乐部链接;OPAC新体验包含显示图示馆藏地点、书封图片、书评及图书评分;个性化主页一项包含:栏目的灵活定制、页面布局拖拽改变等;RSS订阅服务能直接将最新的信息即时主动推送到读者桌面。

3.3.2 利用社会网络开展互动。利用“90后”大学生喜闻乐用的社会网络工具开展互动交流,如创建图书馆自己的读者QQ群、开设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比较自由的互动平台,使图书馆和读者之间、读者之间、图书馆之间方便交流与沟通,通过此平台发布信息,搜集意见、引导阅读,读书、荐书、评书,形成图书馆的聚合力,带动图书馆阅读文化的形成。我们还是参考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做法。清华大学图书馆在人人网建立“清华大学图书馆书友会”,发布图书馆消息、宣传图书馆的服务、与读者建立在社交网络上的互动等,目前已有6 367多名关注;建立新浪微博,提供服务公告、资源使用、培训讲座等信息,分享好的读书感受,转发博友帖子等,当前发表微博6 085条,有41 845名粉丝的关注;在新浪建立新闻学科博客,交流学科服务的新办法,推荐优秀专业图书,入库专业新书公告等;今年6月清华大学图书馆启动“清华图书馆”公众微信,发布图书馆新闻和资源动态,通过文字、图片、语音等多种形式与用户沟通,引导读者阅读,拓展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

4 结语

阅读是获得知识的途径,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文化传承兼具教育职能的大学图书馆,需要特别关注“90后”新生代的身心健康,重视对他们的阅读服务,引导他们阅读优质的读物。开展阅读引导和推广工作,不只是图书馆某个部门、某个时间段的工作,阅读服务贯穿图书馆工作的始终,关联到图书馆每一个工作者,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

[1]90后百度百科[EB/OL].[2013-08-16].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xTXAyxKKTibSoWPf7 79LCp 7dXu6IYIYPkOVTwUWX28PloC9Sveli5iyH0MrcdBN.

[2]俞锦莉.大学生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调查及辨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0(4):5—9.

[3]柯 平,陈雅茜.面向Y一代的大学图书馆用户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4):5—10,17.

[4]清华大学图书馆首页[EB/OL].[2013-08-23].http://lib.tsinghua.edu.cn/dra/.

[5]清华大学图书馆书友会首页[EB/OL].[2013-08-23].http://org.renren.com/600002731?checked=true.

[6]清华大学图书馆新浪微博首页[EB/OL].[2013-08-23].http://e.weibo.com/thulib?sudaref=so.360.cn&retcode=6102.

[7]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博客首页[EB/OL].[2013-08-23].http://www.lib.tsinghua.edu.cn/service/subject/library_Communication.html.

[8]清华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正式启用[EB/OL].[2013-08-23].http://lib.tsinghua.edu.cn/dra/news/annoucement/5074.

猜你喜欢
移动自动
自动捕盗机
学生天地(2020年5期)2020-08-25 09:09:08
基于STM32的自动喂养机控制系统
电子测试(2018年10期)2018-06-26 05:53:36
基于移动开发的智能居家养老系统设计
移动有声阅读让儿童文学回归故事本身
出版广角(2016年14期)2016-12-13 01:49:53
如何有效发挥课间操的锻炼作用
纪录片中摄影机的移动对动态布局的影响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3:49:57
移动版教学督导听课评价系统建设初探
关于自动驾驶
汽车博览(2016年9期)2016-10-18 13:05:41
自动吸食机
卫星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