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 秦兰 李巍 吴雪琴 马西虎
目前, 因为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当中,抗肿瘤治疗也在随着临床医学不断发展进步, 导致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例数越来越多。有资料显示, 患有急性白血病和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病例中, 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比例有26%~30%, 而且随着药物的不断应用, 此比例也在不断增加[1]。本文选取164例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 给予伏立康唑进行治疗, 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64例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 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82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血液病诊断标准。其中男91例, 女73例, 年龄22~75岁,平均(41.2±3.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抗感染药物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 应用0.2 g伏立康唑进行静脉滴注, 2次/d, 服用伏立康唑, 0.3 g/次, 2次/d。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仔细观察患者感染控制时间、持续用药时间、不良反应率。
1.3 疗效判定标准[2]:治愈:患者临床表现及体征均消失,实验指标显示恢复正常范围;显效:病情得到较大程度改善,临床表现及其体征未全部消失, 实验指标显示仍存在未完全恢复正常项目, 细菌学呈现阴性;有效: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无较明显实际效果;无效:患者病情未出现任何改变, 有加重趋势。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对比以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其效果有治愈14例, 显效16例, 有效26例, 无效26例, 总有效率68.3%, 研究组患者经治疗治愈24例, 显效32例, 有效18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90.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对照组感染控制时间为(5.22±0.52)d, 研究组为(2.68±0.74)d, 两组感染控制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持续用药时间为(7.41±0.85)d, 研究组为(5.14±0.63)d, 两组持续用药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4例发生不良反应, 研究组1例有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对比[n(%)]
在临床中, 很多资料显示, 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已经位列感染疾病第4位, 发病率很高[1]。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具有较为隐匿的发病过程, 不存在典型性临床表现及体征变化, 在临床检查中较易发生漏诊、误诊现象, 没有可靠的真菌培养阳性结果, 而且易出现假阳性,使得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得到较良好的早期诊断。在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实际治疗过程中, 并未发现任何具有高效性、低毒性抗真菌药物, 因此临床治疗效果并未达到较高理想度, 且易出现反复性, 使其难以得到根治。在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疾病进行检测时, 往往应用组织病理学方法作为其诊断“金标准”。临床中因为血液病患者一般具有较为严重的病情, 许多患者都无法耐受存在创伤性的病理检查, 导致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无法得到较高的临床确诊率。
伏立康唑属于一类三唑类抗真菌性药物, 能够对细胞色素P450、14α-脱甲基酶产生显著竞争性抑制效果, 使得细胞膜在合成麦角固醇时受到阻断, 降低真菌细胞功能, 避免真菌大量生长及繁殖[3]。而应用口服和静脉滴注结合方式治疗, 能够提高其抗真菌作用。经本文研究发现, 研究组应用伏立康唑, 有效率为90.3%, 感染控制时间、持续用药时间均明显缩减, 和对照组相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伏立康唑在治疗血液病合并患有侵袭性真菌感染时效果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章瑜,俞康,朱海燕.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38例.实用医学杂志, 2010,26(7):1213-1215.
[2]沈莉菁.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23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0,10(13):218-219.
[3]兰光辉.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28例临床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31(14):2248-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