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2013-11-13 01:36刘云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3年20期
关键词:免疫性肝炎抑制剂

刘云芳

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 自身免疫性肝炎属于肝脏慢性炎症中的一种, 目前, 对于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自身免疫缺陷是此类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1]。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自身抗体阳性、血清转氨酶含量升高以及丙种球蛋白血症等。为了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本研究将对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8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所接收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共86例进行研究, 其中有30例女性, 70例男性,其年龄为28~79岁, 平均年龄为53.1岁。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进行传统治疗, 即对患者给予地奈德常规剂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 即患者入院后对其给予泼尼龙单药治疗, 第1周的给药剂量为60 mg/d, 第2周的剂量为40 mg/d,第3周的剂量为30 mg/d, 第4周的剂量为30 mg/d, 第5周以及以后的剂量为20 mg/d。为了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每天对其给予50 mg硫唑嘌呤辅助治疗。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用%来进行表示, 其对比用χ2来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6%, 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中有30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77%,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4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 在对慢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 临床中常将清除患者的致病因素作为其治疗原则。有研究资料显示, 在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时, 由于对患者的病因进行清除具有较大的困难, 因此, 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 通常会将缓解肝细胞损害、降低组织中炎症、改善生化指标以及缓解临床症状作为其主要治疗原则[2]。

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发病机制以及病因不明确的疾病,在对此类疾病进行诊断时尚无金标准, 确诊率主要受到诊断技术的影响, 因此,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诊断存在漏诊率高、误诊率高以及诊断率低等特点, 因此, 此类患者通常会由于诊断不及时而影响到其治疗效果。有学者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 在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 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本研究的结果可见, 在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 免疫抑制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且本研究的结果与某些学者在其研究报告中的结果基本一致。

通过对本研究的结果以及相关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 在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 免疫抑制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3]。在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采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时, 一定要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引起高度重视, 并对其进行适当的预防性治疗, 从而减轻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程度以及发生率[4]。

综上所述, 在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 免疫抑制剂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因此, 在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 可以对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1]张海涛,阎明,商楠, 等. P物质及其受体在小鼠免疫性肝炎中的作用.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46(6):582-585.

[2]邱德凯.重视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2,20(5):321-323.

[3]赵艳,李艳丽,闫惠平, 等.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免疫.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 20(5):333-335.

[4]韩丽利,路遥,张艳丽, 等.自身抗体及生化学指标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筛查及诊断的意义.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6(20):49-53.

猜你喜欢
免疫性肝炎抑制剂
《世界肝炎日》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中草药来源的Ⅰ类HDAC抑制剂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