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娟
摘要:视觉有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认识观,视觉是对符号的解读。教育技术的起源就包含视觉研究的成分,视觉研究使教育技术能更好地发挥功能。教育技术中的视觉研究主要包括视觉文化、视觉思维、视觉素养和视觉资源。
关键词:视觉文化;视觉思维;视觉素养;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zm3}08-098-03
这是一个充满视觉信息的时代,我们接触的所有媒介几乎都呈现“视觉化”特征,视觉研究再次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教育技术的研究同样受到视觉呈现的冲击,也让教育技术领域将一部分研究视线转向视觉研究,即如何利用视觉的合理编码和解码,将教学信息有效传递,使学习者准确接收。
一、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视觉认识
中国南北朝时期,刘勰《文心雕龙》第一篇“原道”中以“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来形容世界初始情形,随之“仰观吐曜,俯察含章”,人们借助“观、察”的视觉活动感知外部世界,成为“参”之的前提和基础。“观、察”在“参”之前,反映了外在形象感知和内部理性思索的内在联系。古希腊时期科学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了人有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在人的感官中视觉处于重要地位,视觉感知对人类认知外部世界有重要作用。这与上述“原道”中所提有相通之处。而古希腊另一位哲学家柏拉图决不会把求知的欲望与感官运用的嗜好相提并论。柏拉图用寓言将人比喻为洞穴中的囚徒,囚徒所看到的是虚幻而非真实的世界,而另外存在着一个客观的实在世界,人只有通过理性思考,发现现象背后的假象,才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揭示客观存在的真理。“柏拉图的洞喻”将世界划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真实的知识应该稳定持久,但感官的对象总是变化多端。在感官所接触到的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能为理性所认识的、更加真实的世界。亚里士多德没有接受柏拉图对理念世界与经验世界之间所做的割裂,而是认为在这两个领域中存在着不间断的连续性,在人类知识中,较高的形式是从较低形式发展而来的。借此,对眼睛所看到的内容,人类是否认可,成为注视这个世界的最初反思及由此形成的两种不同认识方法的根本分界,即哲学认识论中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二、视觉——符号的解读
卡西尔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是人的本性之提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除了一小部分来自亲身体验,更多是通过媒体认知,而媒体又以各种的符号形式体现信息。作为人的感官接受信息最多的视觉,很显然是通过对符号的解读来传递信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能指即符号的形式,可体现为一种声音、文字或图像;所指是符号所代表的对象,即看到符号后被联想到的事物。某个特定的能指和某个特定的所指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是约定俗成的,也就是说,符号具有任意性。
进一步解读视觉,视觉符号可以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角度,视觉符号指人眼能看到的表现事物相关性质的符号,如建筑物、雕塑等实体符号。而狭义的视觉符号指由色彩和图形构成的符号,是媒介化了的符号,需要专门制作而生成。一般情况下所说的视觉符号是指狭义的视觉符号,也即图像符号,在不同的时间、场合下,同样的图像符号对于不同的接受者而言会产生不同的释义。视觉符号还可分为明示义和隐含义。如玫瑰的图片明示义是一种花,隐含义指爱情。
三、视觉研究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一)视觉研究中的教育技术源起
教育技术源于人们对教育效果提升的追求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对教育的渗透。回溯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视觉研究始终贯穿其中。学界普遍认可的教育技术,起始于19世纪末幻灯媒体的出现,其直观的视觉图像,让教育信息的呈现从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变为形象直观的图像表征,此阶段的教育技术被冠以直观教育的称号。20世纪20年代,无声电影在教育中的使用,让视觉教育受到关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有声电影、电视进入教学,美国教育家爱德加·戴尔提出了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视听教育在美国广泛开展。戴尔认为,人类学习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获得知识:一是由自身的直接经验获得,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幻灯、投影、电影、电视等媒体提供的“‘半具体又‘半抽象的性质,决定了人类利用教学媒体进行学习时所获得的‘代替的经验,既利于向抽象概念转化,又易于向具体实践过渡”。“经验之塔”为教育中应用视听媒体提供了理论依据。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的出现,让教育领域可用的媒体进一步丰富: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网络,让教育技术的研究呈现出百花盛开的局面。教育技术的学科命名趋于统一,在研究范围中视觉媒体及资源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教育技术的出现到发展至今,视觉研究的分支一直存在。
(二)视觉研究促进教育技术功能的发挥
2005年,AECT对教育技术定义界定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进绩效的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定义再次将促进学习作为教育技术的重要目标指向提了出来,教学中视觉研究的渗透可更好地体现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这一功能。“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过程和资源”,可理解为一种传播过程,而这一过程均会以部分或全部的视觉形式进行编码和解码,只有理解了视觉的本质,才可以更好地利用其进行信息的有效传播,教育技术促进学习的功能也可有效地发挥。因此,借鉴视觉研究的结果,深入理解教与学的关系及技术革新对教与学的影响,是新时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可行之路。
四、视觉研究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启示
在图像传达信息比例较多的今天,关注视觉研究,可使教育技术的研究更趋向人性化,也可实现从追求表象向促进学习的关键性转变。
(一)视觉文化研究
当今数字化媒体的普及,使知识传播从单向转变为双向,也从技术和呈现方式上支撑了视觉信息的传输。视觉成为文化的重要要素,视觉文化的研究渗透到各个领域,关于视觉文化的研究也日益展开。而美国评论家唐迪斯(A.D.Dondis)在谈到视觉文化时指出:“掌握视觉文化并非轻而易举的事,但它对我们的现代媒体教育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这正如语词文化的教学对印刷技术是关键的一样。确实,从目前和将来的发展看,视觉文化将可能是构成完整的传播通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视觉文化学者米尔佐夫明确提出:“视觉文化是一种策略,而不是一门学科。它是一种流动的阐释结构,旨在理解个人以及群体对视觉媒体的反应……它希望能超越传统的学院限制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外大批学者从哲学、美学、社会学、传播学等领域论证了视觉文化的重要性,关注媒体和资源研究的教育技术领域也认识到视觉文化对促进教学的间接影响。国内学者张浩中认为,视觉文化对教育技术有积极影响,体现在两者有共同的技术平台,可消除资源识别中的符号鸿沟,两者具有同样的交叉学科性质等。在教育技术中关注视觉文化,可理清从“看”到“看懂”之间的作用机理,使技术作用于教学能产生预期的结果。另外,视觉文化的研究有利于教育技术人员掌握基本的读图时代的理论,对信息的解读不只停留在表象,能更深层次地挖掘图像背后的隐含知识,正确理解眼睛看到的视觉符号。
视觉文化研究也要关注多元视觉文化研究。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语言、文字、文化等差异,在全球化进程中,技术手段也能为本地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多元文化的传播提供可行的途径。要通过符号这一统一方式,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感知相同的信息,从而促进多种文化间的交流与共享,借此开发出适宜的多元文化资源,提升世界多元文化价值。
(二)视觉思维培养
在传统的心理学和哲学认识论中,视觉被认为仅仅是一种感知过程,只是人类思维的铺垫。眼睛看到的都是假象,与理性思维没有关系。1969年,美籍德裔学者鲁道夫·阿恩海姆阐释了“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的重要思想,提出视觉的理性功能,还阐明了“视觉意象”在一般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看”并不等于看到,看到并不等于看懂。“看”并不是视觉器官对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而是主体对客体理性思维作用的结果,其中充满了选择、判断等行为。
在信息时代的教学中,包含比以往更多的视觉表征。教学资源的视觉化体现,使同一时间内教学信息量增大,在有限的时间甄选识别有用的信息,并批判性地接受,是教师与学生都面临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视觉研究促使教育技术从业者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让可视化的资源能批判性地被接受,也即重视视觉思维的培养。回看教育技术的研究,北师大何克抗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末借鉴阿恩海姆等人对视觉的研究成果,提出人类思维至少应当具有空间思维和时间思维两种形式。“表象是空间思维的加工对象,而视觉表象是空间结构思维形式的主要材料。表象是对以前感知过(但当前并未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是过去感知所留下痕迹的再现。空间结构思维的加工方法包括对表象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分类和想象等心理操作”。教育技术视野下的视觉思维,既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视觉材料的基本属性,又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其间的内在联系。
(三)视觉素养培养
视觉素养是1966年J.Debes首次提出的一个术语。在其基础上,国际视觉素养协会(IVLA)对视觉素养下了如下的定义:“视觉素养指一个人通过观察并与此同时产生其他感觉,并将观察与其他感觉经验整合起来的一类视觉能力。简单地说视觉素养就是指理解、创作和交流视觉形象的能力。”视觉素养是媒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视觉素质的提升带动信息收集、分析、加工的能力和素质的发展。教育技术关注的是技术改变和促进教学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视觉研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教学双方具有良好的视觉素养,从而使资源在视觉范畴内从加工至解读体现一致性,对同一信息会出现大致相对的理解,使教学信息有效传递。
关注视觉素养的培养,可通过开设视觉类课程、艺术鉴赏类网站来实现。此外,运用技术开发和利用潜在的民族视觉资源和民间艺术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提升综合素养。当然,在培养视觉素养过程中技术充当何种地位,以及理清视觉思维与视觉素养的关系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视觉资源设计开发
学者Treicher的实验表明,人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说内容的70%。在传统的教育技术视角下,我们注意到视觉的重要性,用清晰的画面、良好的交互、丰富的形态设计教学资源,而且认为从技术角度优化的资源是有良好的实用价值的。于是简单的演示文稿、小巧形象的Flash动画、交互良好的Author-ware程序以及网络课件等层出不穷,关注视觉研究后,研究看与被看的关系,在教育技术的实践层面上需注重视觉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教育技术的功能之一是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相同的时间内传达更多的信息。如今的这种传达更多会以视觉的方式呈现,于是出现了信息量过多导致学生不能进行深入学习,很多学习停留在表面而没有真正理解。关注视觉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第一,要掌握视觉符号的作用机理。不易太快地连续呈现图像,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和空间;也要注意视觉呈现的时机,要用视觉信息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浅层接受信息。第二,要理解视觉呈现的心理依据。视觉资源是设计者在理性知识的层面加上自己的理解二次加工的结果,设计者对色彩、图形及字体、界面布局的心理认知程度部分决定了最终学习资源的作用效果。第三,要注意不同形态视觉信息的选择。视觉在资源中可体现为不同的方式,如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均有视觉信息在里面,而各自的功效大有不同。英国学者贝茨对媒体的表述认为,没有超级媒体,媒体是可替换的,针对某一特定内容,总有一种媒体是最好的。结合到对于视觉资源的呈现方式的选取,也可以认为视觉表达有时是可替换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下,总有一种表达方式是最优的。
视觉研究与教育技术研究均属于时下被人们广泛关注的领域,而作为同样具有交叉性质的学科,两者的交集也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教育技术中关注视觉文化的研究,注重视觉素养的培养等现状体现了视觉研究在其中的渗透。通过对两者关系的解读,抽取在教育技术促进教学中视觉的作用、如何设计视觉以及如何正确理解视觉等要素,采用视觉研究的成果,指导教育技术的应用开发,真正实现技术促进学习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