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民歌音乐特征与文化成因分析

2013-11-12 02:28于立刚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周口中原民歌

于立刚

(信阳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一、周口简介

据《周口市志》记载,周口,自明朝初期形成集市至今已历经六百年有余,因一周姓船户往返境内沙河摆渡而取初名周家渡口,后叫周家口,现名周口[1]。其位界于北纬33°05′24″-34°20′34″、东经114°15′07″-115°40′35″之间,北与开封、商丘接壤,南与驻马店相连,西接许昌、漯河二市,东临安徽阜阳,下辖太康、扶沟、西华、商水、淮阳、郸城、鹿邑、沈丘以及川汇区、项城市等八县一区一市,辖区总面积1 1637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人口约934.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8%,耕地面积1174.5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8.7%[2]1。

从地理学的视角分析,周口地处豫东中部、淮河流域上游地区,居于黄、淮河冲积平原之上,是华北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洪汝河、涡河、沙颍河(俗称沙河)、西肥河、贾鲁河等流布全境,水源充足。其中,沙颍河则是淮河的最大支流,是周口地区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和自然资源。由于这里地势平缓,土质肥沃,海拔高度在35.5~64.3米之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因此,十分适宜人类生存和物资交往,自古就是人杰物丰、文繁景盛之地[2]2。

当然,历经岁月沧桑,发奋图强,时至今日,周口已经发展成为集公路、铁路、水路运输交织成网,四通八达、交通便利、信息便捷、物流丰富的新型经济产业开发区,成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周口民歌基本音乐形态特征分析

(一)周口民歌的种类与音乐风格

由于地处豫东黄淮平原,历史上承袭中原传统文化血脉,自古至今属于农耕文化,加之境内河湖众多,航运发达,交流便利,商贾云集,贸易频繁,滋润南部荆楚、东部淮夷等优秀文化精华,因此,民风淳朴率直,民众勤劳善做,其民歌主要有小调、号子、灯歌、儿歌、叙事歌等种类,尤以小调最具代表性。

周口民歌之所以以小调种类最具代表性,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周口地处平原,以农耕文化为主,百姓生活中的农事、休闲、娱乐、节庆等活动内容易于表述和传播;二是淳朴、自然、生动、率直的表达方式更符合当地民众的情感需求和表达习惯。因此,周口民歌在保留中原文化传统与本色,具有鲜明北方朴实醇厚、豪迈诙谐风格的同时,也焕发出东部温婉柔媚、清秀细腻之情韵,更是洋溢着南方狂野豪放、绚丽多姿的风采,体现出鲜明的多元性与融合性的总体特征。

(二)周口民歌的调式运用

与河南民歌的总体调式特征相同,周口民歌也以徵调式为主且鲜明稳定(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南卷》所收录的周口民歌小调种类中占77.3%),宫调式次之(约占22.7% 商、羽、角等调式少见,明确地显现出中原传统文化的深重影响和鲜明的音乐风格。(例1:商水民歌《采茶》)

(三)周口民歌的音阶运用

从对已收录到《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南卷》和周口各地民歌选集(多为各县文化馆油印版)中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周口民歌的音阶运用多以五声性音阶为主,约占所收录周口民歌的84.6%。在宗教歌曲中加入偏音变宫7(如西华民歌《瞧病郎》、《喝酒歌》,郸城民歌《绣花灯》、《哭五更》等)或小调歌曲中加入偏音清角4(如太康民歌《拿天鹅》),变徵#4(如项城民歌《鳏汉盼妻》)也偶有出现,说明周口民歌依旧保留鲜明的中原地区音乐风格,即使偶有异域风韵展现。(例2:西华民歌《瞧病郎》)

尤其值得关注的一个特殊现象是,与河南其他地区民歌不同,周口太康民歌《拿天鹅》中同时加入清角4、变宫7,其清角4不但具有下滑音的装饰性特征,更由于它游移在清角“4”与角“3”之间,即介于↓4和↑3的音位上而显得与众不同,既充分体现了北方朴素醇厚、粗狂诙谐之风格,又不失南方温婉柔媚、清秀细腻之韵味。(例3:太康民歌《拿天鹅》)

(四)周口民歌的节拍运用

在节拍运用方面,周口民歌与淮河上游河南地域其他地区民歌不同,以节奏感鲜明的2/4拍最为常见(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南卷》所收录的22首周口民歌小调种类中均为2/4拍)。这一特点,不但体现出该地朴实醇厚的民风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更显示出周口民歌稳固的传统性,是彰显中原文化根源性、原创性以及中原人民质朴宽厚人格魅力的重要象征。(例4:淮阳民歌《女子十思》)

(五)周口民歌的旋法构成

在大多数情况下,周口民歌的音域多在八至十一度间,偶有低于八度或超过十一度,而且以平稳流畅的二、三度上下行级进为主,加之委婉温和的纯四、纯五度跳进,是周口民歌旋法构成的主要发展手段,体现出周口民歌朴素醇厚、委婉清秀的主体风格。曲中适时少量地出现六、七度大跳进行,又使周口民歌同时具有豪爽耿直、幽默诙谐的特征。(例5:项城民歌《剜菜》)

(六)周口民歌的曲体结构

周口民歌的曲体结构以简单明了的一段体最为常见,约占所收录周口民歌的63.3%,二段体或多段并列联合体少用,其他大型曲体结构更为罕见。究其原因,朴实纯正的民风和豪爽耿直的性格,是构成这一表述方式的主要内在因素,也是周口民歌具有北方中原文化特征的又一有力依据。(例6:沈丘民歌《送情郎》)

(七)周口民歌装饰性润腔的运用

装饰性润腔是民歌的特色,它往往与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性紧密相连。下滑音在周口民歌中独具特色且最为常见,例如太康民歌《拿天鹅》,项城民歌《剜菜》、《闹五更》、《鳏汉盼妻》,西华民歌《瞧病郎》等。另外,常见前单倚音和颤音等装饰性润腔,在表现一定的灵动和变化的同时,更多地体现出北方耿直朴素和倔强诙谐的音乐风格。(例7:项城民歌《闹五更》[3])

三、周口民歌文化成因分析

在正常情况下,一种文化或艺术的形成和发展绝不是孤立无缘的,其形成与发展必然来自内外两种因素。包括民歌在内的周口文化艺术,也正是在总结并继承当地先民长期辛劳和智慧结晶的基础上,不断汲取外域先进文化元素,而融会贯通,充实提高。在众多外域先进文化元素中,周口民歌的文化成因及其缘由,尤以与南部楚文化和东部淮夷文化的相互融合最为显著。

(一)秉承鲜明的中原文化风格

据史料记载,人类始祖太昊伏羲氏都于宛丘(今淮阳县),中国女神女娲氏都于西华(今西华县),炎帝神农始都陈地(今淮阳县)……这里的画卦台、平粮台、五股台和孔子陈蔡绝粮的弦歌台等遗址遗迹和文物点近千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馆藏文物多达25 000余件[3]184-191。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神圣先哲、道祖义王周口流芳,为包括周口民歌在内的众多民间艺术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养料和厚重的文化积淀。

建国后,在周口各县区相继发掘出大量珍贵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二里头文化等远古时代文化。这些原始器物以鲜活的史实证明,以淮阳地区为中心的周口地区,不但是中原华夏文化的重要聚集地,更是多元文化相融并储的杰出代表[3]410-440。

语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固有的文化符号,是人类表达内在情感和相互交流的外在工具,与包括民歌在内的众多文化艺术血肉相连。大凡民歌,应为民间传统声乐实体,主要由歌词和旋律两部分组成。其中,民歌的歌词以当地方言为基础,而民歌的旋律或歌腔同样是以方言声调为基础形成的。因此,针对方言声调特征与规律的研究,必将成为我们研究民歌音乐本体特征和文化特征的重要内容。而“周口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一种次方言。……周口方言除具有本地特色外,也明显地受到外来语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在日常词语中,外来语音和周口话互相兼容形成了周口方言”[1]647。

自古以来,中原地区就是汉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中原官话属于北方官话的主要分区,而中原官话的形成与发展,则与祖居中原的远古华夏民族所使用的原始汉语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根据贺巍先生在2005年《中原官话的分区(稿)》中的论述,周口市、项城市及扶沟、西华、淮阳、商水等两市四县属于中原官话漯项片,太康、沈丘、鹿邑、郸城等四县属于中原官话商阜片。

例如,在周口方言声母中,大多情况下将舌尖后音zh、ch、sh 读做舌尖前音 z、c、s,即将“知道”zhīdào读做“子道”zǐdāo(如项城民歌 《小寡 妇上坟》),将“吃”chī读做“此”cǐ(如西华民歌《减租减息小唱》),将“识字”shízì读做“斯字”sīzì(如郸城民歌《小小姑娘年十八》);大多情况下将唇齿音f读做舌面后音h,即“秋风”qīufēng读做“秋轰”qīuhǒng(如项城民歌《鳏汉盼妻》),将“颜色”yánsè读做“颜塞”yānsāi(如太康民歌《夸亲家》)等。

(二)焕发清新的淮夷文化魅力

据史料记载,淮夷文化是由聚居在淮河流域中游广大地区的诸夷部族所产生的区域性文化。《尚书·禹贡》郑玄语解:“淮夷,淮水之上夷民也。”他们畔水而居,以鸟为图腾,崇尚巫祠,简约礼术,早在西周晚期周王朝时即与中原地区密切交流,更因多年讨伐征战,两地人员、物资及其文化发生频繁碰撞和交融,无论胜负如何,都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历史遗迹。

1997年,在周口鹿邑县太子口发掘出一座西周初年的墓葬,其中出土一组4件骨排箫,以及石磬1件、编绕2套。经专家考证,这件骨排箫距今3000多年,应属商代遗物,由13根长短递减的禽鸟腿骨管组成,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骨排箫[4]。

(三)彰显灵秀的荆楚文化特色

早在春秋初年,楚人北扩,包括周口地区在内的河南省境内的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成为楚人的势力范围,致使优秀的楚文化与传统的中原文化相互交融而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当地文化艺术。“地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发生碰撞后吸收容纳外来文化的部分文化,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新的地域文化。”[5]

时至明清,周口早已商贾云集,南北融通,民兴物丰,誉满中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更为包括周口民歌在内的众多民间文化艺术的交流与繁荣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

周口,古属陈国,战国末期为楚都,伴随着楚国北上东扩都陈而逐渐融入楚文化的影响范围,史称郢陈,秦末建立张楚政权,两汉设为皇地,富足繁盛。有《孟子·告子》记载,陈国“好巫觋歌舞之事,其民化之”,“春秋时,孔子三次来陈讲学,儒家思想广为传播”[6]853,“造土埙,制琴瑟,始有中华之古乐”[6]15,说明这里当时在秉承中原文化风格的同时,吸纳并兴盛着来自南部荆楚文化艺术的元素和风采,即已兴巫事、崇鬼神、善歌舞、盛民俗,而陈国就是指当今周口的淮阳。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入‘陈风’10篇,虽历经数千载,沧桑多变,传诵至今仍脍炙人口,百咏不厌。”[6]733它们分别是《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月出》、《株林》、《泽陂》,多为表现百姓劳动生活、婚姻爱情的诗歌。

货币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综合实力的重要象征。20世纪50至70年代,周口淮阳平粮台、郸城等地出土的铜贝币、蚁鼻钱、铜金饼、圆形铅金饼,扶沟古城出土的“银布”和“铜布”等楚国货币,充分表明早在战国中期甚至以前,包括楚国的文化艺术在内的众多元素已经扩展到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7],对当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周口民歌这一值得周口人民骄傲的传统文化艺术,正是基于丰厚的历史沃土,不断汲取中原、荆楚、淮夷等众多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集多元性、融合性文化特征于一身,生生不息,绚丽芬芳,光彩照人。

[1]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周口市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2]周口地区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周口地区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3]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卷[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

[4]华夏遗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62-63.

[5]曹天生,朱光耀.淮河文化导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11.

[6]邵士杰,王守德.淮阳县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7]曹桂岑.试谈楚国货币[C]//河南省考古学会.楚文化研究论文集.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124-137.

猜你喜欢
周口中原民歌
记忆老酒
沁园春·赞中原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一站一台”连民心 绘出周口新画卷
为周口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共绘新蓝图 中原更出彩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