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若森,欧阳玉梅
“现代教育技术”是高职师范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并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打下基础。[1]然而,面对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践,目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以学科知识点为纲要的传统教学模式出现了很多问题,已越来越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本文从课程目标的制定着手,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了教学与评价模式的改革。
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线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的“对口生”。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源,还包括降分录取的“定向”生。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学习困难大,而该课程学时数目又往往较少(每周3学时),极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
传统的课程教材内容包括:教育技术概述、学与教的理论、视听与传播理论、视听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因特网教育资源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设计与评价等,内容庞杂,各成一体,而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内容已经老化,教学模式陈旧。如,以PPT投影授课模式为主进行满堂灌输等形式,根本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该课程包括理论和实验两大部分,其中,实验部分学生较感兴趣。然而,过多的理论内容特别是一些起源于西方的深奥难懂的术语,使民、汉学生都产生了难学畏学的情绪,学时少的现状又造成留给学生实验的时间十分有限。而同时,实验教学还存在评价机制不合理和实验设备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因此,必须在调整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打破原有的“学科化”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成功经验,[2-3]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新体系。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是训练学生在教育技术综合应用方面的职业技能,让学生了解技术对教与学的支持,使学生集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创新思维于一身,为将来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奠定基础。[4]
由于该课程主要是关于信息技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以及师范生如何成为一个更有效的教师,因此,课程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设计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教育技术的概念、内容及演变;初步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了解常用教学媒体的原理、结构与性能指标;了解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掌握多媒体课件开发过程;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潜能及其应用,能够结合具体学科内容进行基于信息技术的有意义的教学设计。(2)能力目标。会进行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能运用最新多媒体软件工具进行图、文、声、像等多媒体素材的编辑、处理与合成;能制作多种多媒体课件(包括流行的网络课件);会利用因特网教育资源;具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具有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3)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树立科学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具备较好的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具备良好的从业意识、职业素质、职业道德,以及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高职教育类专业“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先修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心理学”,同期开设课程有“教育学”,后续课程还有相应专业的教学法等。由此可见,在学习该课程时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在其它课程中已学习了或正在学习学与教的理论、视听与传播理论;而有关教学设计与评价内容则可在相应的后续课程教学法中进一步加强。所以,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师范生在职前阶段能受到信息化教育技能的训练,懂得如何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在理论知识的要求上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围绕工作任务做适度的拓展。
本课程的实训教材可选择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现代教育技术实训教程》(张鸿军主编),课程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适当增加内容、项目和任务。联系学生实际,以高职教育类学生从顶岗实习支教,到入职成长为合格教师的职业工作经历为主线,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中得到的涉及教育技术能力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设计教学情境;最终确定了工作过程导向的“九模块、三层次、十六项”的课程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
其中,第九模块“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系统设计”的具体项目,随所授课班级的具体专业学科内容而定,图1中是小学教育班级使用的一个实例。在课程设计中,对于每一个项目完成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进行详细的说明,表1所示为五个典型项目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1.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主要在多媒体网络机房授课,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根据课程需要,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讲解理论知识,示范操作技术,辅导上机作业,布置课外练习。利用网络分发素材、上传作业,同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
教学过程使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和行动导向教学法。例如,在学习用SnagIt工具进行截图并对其进行修饰与处理时,设计了如下12个任务:如何截取整个屏幕及一个窗口;如何截取窗口中的一个菜单栏;如何截取图像中的一个椭圆区域;如何截取图像上的一块手绘区域;如何截取一个长网页;如何捕获一个层叠菜单;如何捕获一个屏幕中的对象;如何截取一段视频;如何对截取的图像加水印;如何对截取的窗口加云朵注释“这是我的截图”;如何对截取的图像加四边都有的撕边效果;如何对截取的图像加曝光效果。围绕这些任务展开学习,先示范、后布置、再上交。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思考和创新能力。
图1 “九模块、三层次、十六项”课程内容体系
表1 五个典型项目完成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续表1
2.内外互通,结合教学。(1)集中授课和在线学习相结合。例如,在进行“我国的教育类网站”这项教学时,教师先集中介绍一些重要网站,给出链接;然后,让学生在线学习,包括在网站注册,查阅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下载优秀的课件、教案、教学视频等。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获取因特网丰富教学资源的能力。(2)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例如,在进行“电子相册实例制作”项目教学时,提前一周布置课外拍摄任务,要求学生使用数码相机或手机互相拍摄校园生活、学习写真照片,为下一步使用“会声会影”软件制作精美、动态、配乐电子相册做准备。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增加了专业知识,又培养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3)实际教学和虚拟教学相结合。例如,在进行“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系统设计”项目教学时,先实际观摩一堂小学优质课;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教学设计;最后,在微格教室虚拟环境下开展教学并实施评价。
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是否掌握,能否灵活运用,可采用“多元、动态”评价模式来考察。即采取“考勤+平时成绩+综合实践作业(电子版作品)+期末考试”这种组合形式进行评价,四项所占比例可参考1:2:4:3。其中:考勤、平时成绩、综合实践作业考核时间分散,为动态形式,贯穿整个学期;而综合实践作业中的学生作品评价通过观摩与讲评,由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共同决定。
由于高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因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九模块、三层次、十六项”课程内容体系开发,有利于克服面面俱到的“学科化”教学体系的弊端,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符合高职教育的规律和课程目标的实现。“双主、结合”教学模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育信息化需求,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学习与实训相结合教学的实施搭建了平台。“多元、动态”评价模式实现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了学生教育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注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实践表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开发和教学与评价模式改革效果良好,得到了社会及学生的充分认可。
[1]杨九民,王继新,李文昊.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9(1):103-107.
[2]刘梅.新加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0(11):102-105.
[3]梁奇峰.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J].职教通讯,2013(6):6-9.
[4]刘珍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1):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