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钠的教学

2013-11-11 01:59陈自良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新课改课堂教学

陈自良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是根据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培养具有主动、负责和不断开拓、创新的个性特征,培养具有多元化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能与周围人达成理解和合作,能为促进民族间交流、协作的现代国际人才。教学目的体现在学生的发展和课程教育功能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次上。教学目的的实现,是教学如何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如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不再传统的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讲授法。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教学 探究式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钠的教学教师一般采取这样的教学过程:先以碱金属引入课题;教师展示金属钠,并进行切割实验,从而讲述并归纳钠的物理性质;以切割后的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变暗的现象引入钠的化学性质,钠与非金属的反应、钠与水的反应,以教师演示实验进行引导、提问、思考,最后板书归纳。这种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讲授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高分低能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课堂教学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训练,而要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现以钠的教学为例: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一些金属的知识,而且又刚刚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现在再学习钠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可以从理论的高度更深刻地认识钠的还原性,体会“结构决定性质”。本节课分别就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钠的存在及用途等作了论述和说明,安排了有关钠的性质实验,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钠的重要化学性质,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理解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钠的存在和重要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探究性学习经历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协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讨论的能力;通过对钠的性质进行归纳,得出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形成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信息阅读和提取能力;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用具

实验用品:钠、玻片、小刀、镊子、滤纸、盛有水的小烧杯、酚酞、酒精灯、火柴、石棉网、铁架台(附铁圈)、玻璃钠柱。

五、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景: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见或使用一些金属制品,金属给我们的印象是很“硬气”,它们不怕“刀割”、“雨淋”、“火烧”。设问:有怕“刀割”、“雨淋”、“火烧”的金属吗?

复习:初中所学有关铁的性质。

学生:探究、回顾。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学生讨论总结:金属共同的化学性质,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能与酸反应;能与某些盐溶液反应。(教师作必要补充)

学生探究:教材P46图3-2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教师引导学生从Mg、Al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探究,推导出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引导学生看元素周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因此,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以化合态存在。但亦有游离态存在的金属(如,Ag、Cu、Au、Pt)。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钠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原子结构特征及化学性质。(复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学生讨论总结:1.钠的原子结构。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教师作必要补充)

学生实验探究:探究实验(教材P47实验3-1)钠的物理性质

学生讨论总结:2.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教师作必要补充)

问题:刚才切开钠时看到银白色,但很快就失去光泽,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从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探究,推导出钠的化学性质)写出常温下钠变暗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若是,则氧化剂、还原剂分别为是么物质?

学生讨论总结:3.钠的化学性质

学生讨论总结:(1)钠与氧气反应。常温时:4Na+O2 =2Na2O(教师引导学生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学生实验探究:教材P47实验3-2(钠燃烧)。描述反应的实验现象,写出加热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若是,则氧化剂、还原剂分别为什么物质?

学生讨论总结现象:钠先熔成小球,然后燃烧,发出黄光,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

加热时化学方程式:2Na+O2 Na2O2(教师引导学生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学生探究:(2)金属与其他非金属反应。钠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Na与Cl2的反应)

学生讨论总结:钠不但可以与氯气反应,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

钠与氯气反应:2Na+Cl2=2NaCl

钠与硫反应:2Na+S=Na2S (教师引导学生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引言:人们常用金属器皿来盛水,也常用铁、铝或铜制的水壶来烧水,说明这几种金属与热水是不反应的。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不与水反应呢?

学生实验探究:教材P49实验3-3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并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组:

(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

(3)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

(4)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5)保存钠的无色液体是否为水?

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若是,则氧化剂、还原剂分别为什么物质?

学生讨论总结:(3)实验现象是钠浮在水面上;并迅速熔化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向四周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滴入酚酞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钠与水的反应: 2Na+2H2O=2NaOH+H2↑(教师作必要补充并引导学生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学生讨论总结:4.钠的保存:密封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

学生探究总结:1.钠的化学性质怎样?与初中所学金属活动顺序表相比照。2.分析上面各反应中,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能否从原子结构方面来说明?

学生归纳、总结:1.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一致。2.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小结: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有着广泛的用途。

【拓展、探究】

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为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2.怎样保存金属钠?为什么要这样保存?

3.钠能否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进行实验探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钠着火以后能否用水来灭?

5.试分析钠在空气中久置所发生什么变化?最终产物为什么?

六、板书设计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一)钠的性质

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3.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 2Na+O2 Na2O2

(2)钠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2Na+Cl2 2NaCl 2Na+S=Na2S

(3)钠与水的反应

2Na+2H2O=2NaOH+H2↑

4.钠的保存:密封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首先,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采用了实验、讨论、提问等多种方式以及相应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真正做到学生自主学习,亲身感知知识,并最终获取知识。其次,充分实现了新课标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的教学目标。最后,不足之处,一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不够;二是课前有想到的问题,在教学中也依然难免被疏忽;三是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导致少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高。

总之,本节课让我感受很深,也学到很多东西,设计一节课,要从不同的教学出发点去思考,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引导者、同时也是一个知识获取者。

(作者单位: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探究式学习新课改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浅谈化学课外小组活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