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艺妍,吴宏洛
(1.福建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2.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建设研究所,福建 福州350007)
养老是我国老龄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养老服务需要针对老年人的需求。老人的需求既有经济上的需求,也包括精神上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对于经济供养,老年人精神赡养的问题却面临极大的困境,关注物质生活,忽视精神需要的现象屡见不鲜。2012年重阳节,央视新闻中心推出年度新闻公益行动“2012我的父亲母亲”,在央视记者的采访中,竟然出现了悲凉的、让儿女们汗颜的“活着没意思”、“感受不到儿女温暖”的回复。在惊讶于这些话语面前,我们看到,精神赡养已经成为提高养老质量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所谓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是指老年人源于衰老和社会环境条件变化而产生的主观心态失衡以及为维持和恢复心态平衡而引发的一种渴求状态,主要包括尊重、健康、情感、文化娱乐、人际交往、教育、政治和自我实现8个方面需求。[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明确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2]老人的赡养,不仅仅是给予满足物质上的需求,还应该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要。老年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各方面的生理机能退化,在心理、身体上产生了各种问题,他们迫切需要亲情的抚慰和充实的精神生活,在物质需求和生活照料得到满足的同时,他们对精神慰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诉求。本文尝试从老年人的养老意愿中,提取满足老人需要的相关因子,继而分析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精神诉求。
养老意愿是指人们对养老这个行为所持有的看法及态度。[3]养老意愿从人们的主观动机出发,分析其对于养老模式、养老服务等方面的需要,通过对养老意愿的研究,将老人的意愿与需求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设计的参数,以满足老人对服务的诉求。
根据福建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福建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2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2%[4];其中福州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为860140人,占福州市总人口的12.09%,65岁及以上人口为584126人,占福州市总人口的8.21%。福州市有百岁老人235名,居全省之首。[5]福州市空巢老人约占老龄人口总数18.08%。①数据由福建省2009年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福建省城乡‘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得来。福建省的老龄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家庭小型化、空巢化伴随而来,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对福建省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养老保障体系和为老服务体系面临巨大压力,对于福建省养老服务需求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加快为老服务体系的建设。
The authors thank Mr.Zhi DENG of BASTRI of COMAC,and Prof.Xiaodong LI of Beihang University for supporting the test.The support of Mr.Zhiyuan XU for scheduling and conducting the test,and maintaining facility and measurement system is greatly appreciated as well.
从式(2)可以看出,如果在t-tr时刻发射了电磁波,那么会在t时刻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由于vr远小于c,故延时tr可以近似如式(5)所示:
2.社会化照护方式缺乏对精神层面的关怀,差异化服务少。社会化照护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关怀层面上却存在很大不足。社区的养老活动中心,多只提供牌桌或者电视等简单的娱乐设施,而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老人自身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老年人在精神层面对社会化照护方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内容、形式方面的要求都大大提高。现有的简单娱乐服务形式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老人在养老过程中,除了亲人的陪伴、身体的健康,还需要朋友的交流、社会地位的认可。特别是刚退休的老人,从一线岗位上退下来,生活方式、朋友圈子都相应地发生改变,心理上的适应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不同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背景、身体状况的老人,对于精神需求亦存在极大差异。诸如,身体健康的老人,愿意发挥余热,参与社会活动;文化程度高的老人,喜欢知识养生讲座、书画艺术鉴赏等高层次活动;丧偶老人,孤独寂寞希望有人陪伴;喜欢热闹的老人,乐于参加社区各种老年活动;而经济条件较好的老人,想要去大江南北四处走走,等等。老人的服务需求各式各样,而当前社区养老照护服务内容单一,基本上以生活照料服务为主,心理健康服务、社交服务、精神颐养等个性化服务方式少,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在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经常被忽略,管吃管住,却没有人情味,这也是多数老年人不愿意去机构养老的重要原因。
但在实际上公寓不一定为这种情况,可能存在其他模型,此时我们需要通过类似的方法来找出不同情况下的电梯调度优化。本文在理论上研究了等待时间最短的数学模型,通过控制电梯的停放来达到节约时间的目的,但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对此方法进行修正和补充以达到更加符合现实情况的调度优化。[6,7]
图1 老人最需要的服务项目
2.养老服务的诉求。情感慰藉是城市老人普遍而强烈的精神需求。而这种需求,不仅来自子女的陪护,还包括亲戚朋友的关怀、社会地位的认同、自我实现的需要。调查显示,孤独是老人生活中的最大困难(36.75%),其次为生活无人照料(27.48%)和身体不好活动不便(24.83%)。在老人最需要的服务项目(14项)中,保健服务高居榜首(52.87%),其次是家庭护理(48.09%),紧急援助(47.45%),而心理健康服务(42.99%)和文化娱乐服务(39.17%)分别排在第四位、第六位(见图1)。在基本生活能够保障的情况下,包括心理健康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精神追求已经被提到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在问及“老人退休后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时”,在健康条件许可下为社区其他老人提供助老帮助(27.34%)成为老人的首选,再就业发挥余热积攒养老金(24.10%)、帮子女照顾家庭(21.22%)以及参加社区自愿者工作(19.78%)也得到老人的支持,愿意被动接受养老服务(7.55%)的老人较少。这说明,老人在退休后,自我价值实现的意愿仍然占主导地位,较多人愿意通过社区交流与互助,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表1 城市居民的养老意愿分析
3.为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精神护理能力不足。专业服务团队是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的基本因素。在国外的发达地区,为老服务队伍都是专业人才,负责护理的是专业的护理师,负责精神慰藉的是专业的心理医师和社工人员,负责饮食调配的是专业的营养师。而我国的为老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却是良莠不齐。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很多都是保姆、下岗肄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没有工作经验的义工,他们经过简单的培训或者甚至没有培训就直接上岗,缺乏专业背景或者相关的老年照护知识。有的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和服务人员对老人缺乏爱心,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由于养老服务行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不高,对就业者的吸引力较弱,更造成为老服务队伍素质低、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在很多需要专业知识的服务中,专业队伍不足,造成服务质量的下降,甚至无法开展相关服务。特别是在精神护理方面,在与老人的交流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护理人员不能真正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征,老人内心的孤独感、压抑感得不到疏导和缓解,更难以帮助老人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
本文数据除标注处,均来源于“福建省居民养老方式调查”课题组2012年5~8月间在福州市的调查数据。②“福建省居民养老方式调查”系教育部2012年规划课题(12YJA630144)的调研项目,课题负责人为福建师范大学吴宏洛教授。本次调查以福州市城镇户口的居民为主,我们在福建省图书馆报告厅、鼓楼区温泉社区以随机的方式对居民做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8份,有效问卷为318份,有效回收率为88.82%,其中男性132人,女性186人。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经济状况、家庭状况、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调查数据使用SPSS13.0进行分析。
1.子女、社会对老人的精神赡养重视不足。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首先满足低层次需求,即满足温饱问题,在实现低层次的满足之后,就会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和需求。即从物质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物质生活保障退居次要地位,更重要的是物质满足之外的精神享受和幸福感受。本文调查中,心理健康服务与文化娱乐服务在众多服务中显露出来,验证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老人的物质需求已经得到满足,更看重精神享受与心理慰藉。但是,当前的情况是,很多子女忙于工作,认为给父母足够的钱满足生活需要就是孝顺,为父母准备大鱼大肉,却很少回家探望父母,老人的精神诉求经常得不到回应。就此,有学者提议将“子女应常回家看看”列为法条,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人精神赡养问题的严峻性。由于社会变迁和观念的转变,传统的孝道文化被忽视,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空巢家庭的增多带来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步弱化,与此同时,社会为老人提供精神照料的助力也不足。在社区中,尽管政府要求每个社区配备老人活动中心、老年学校等场所,但经常闲置没有发挥应有的功用。
表2 老年人的精神诉求因子构成
运用软件SPSS13.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3个,运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载荷阵进行旋转,对因素负荷小于0.4的条目予以删除,得到因子旋转载荷阵,总方差解释率达到73.237%。总体上,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由表2可知,文化娱乐服务、陪老人聊天、心理健康服务、陪护服务在第1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均高于0.8),第1个因子主要解释了社交娱乐需求;老人生活中最大的困难与是否赞成与子女同住在第2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可解释为亲情慰藉;退休后是否愿意做义工和退休生活方式的选择在第3个因子上有较高载荷,可解释为自我实现需要。分析结果表明,老人的精神需求不仅需要子女的关爱,还应该包括社交文化情感交流,以及自我实现的归属感。这三个方面的综合测量,可以充分反映老人的精神需求满足情况。
1.养老模式的意愿与选择。调查发现,选择居家养老的居民占绝对优势。其中80.83%选择居家养老,12.14%选择社区养老,仅有5.11%选择机构养老。在养老依靠主体方面,62.10%现在与子女同住,13.06%打算与子女同住。而对于“晚年是否赞同与子女同住”的意愿,同意与较同意的占比达到68.15%。这说明,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还是占主导地位。在问及“如不与子女同住,您将选择哪种居住方式”中,选择老伴的最高,为37.84%,老年公寓和养老院分别为17.91%和15.54%,选择独居的为13.51%。在评价最理想养老方式方面,与子女同住,在家养老的呼声最高,为45.21%,而养老院的选择仅为10.89%(见表1),这说明老人对机构养老的认同度不高。尽管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上存在着差异,但是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居家养老。这是因为居家养老在获得子女照料,尤其是子女情感慰藉方面是机构养老院远不能替代的。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来评估老人的精神需求。在因子分析之前,采用KMO 检验与Bartlett球度检验来验证这些数据是否适合因子分析。KMO 值为0.776,表明变量存在潜在的因子结构,同时Bartlett球度检验观测值为1208.068,相伴概率值小于0.001,检验结果显著,表明数据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各新升格本科院校可根据本校艺体类本科专业的办学规模,将艺体类的专业英语按专业大类分为美术类、音乐类、体育类,或按照艺体类各细化专业进行划分,共设置拓展层和提高层两个层级:拓展层专业英语开设2学期,提高层专业英语开设1学期,每学期都为2个学分。由于英语基础与能力水平相对偏低的学生的语言基础需继续夯实、语言的基本技能需继续提高,因此该层级的专业英语不单独开设,而是在通用英语教学中适当融入相关专业知识的内容。同样,同一层级如有多个教学班,实行走班制。
1.加大对社区及机构文化养老服务的政策扶植和资金支持。养老服务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政府作为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主要从制定公共政策、财政兜底保障和对其他主体的监管来实现养老服务的保障。而文化养老作为传统文化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养老方式,强调追求精神生活的满意度。政府在社会文化养老体系中,应该作为一个“掌舵者”,制定老年人精神保障的相关政策,引导涉老机构、街道社区在养老服务更加注重老人的精神需求,为老年人创造条件,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提高老人的晚年生活品质。财政支持是养老持续发展的保障,对于社区、机构的养老设施建设,资金问题是最大的瓶颈,这就需要政府做好相关的财政预算,不仅要加大资金投入,而且要引进市场机制,发展盈利性养老服务组织,通过市场选择优胜劣汰,促进养老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模板系统:设计与生成与鉴定相关文书的支持系统。如委托书模板、鉴定材料接收登记表模板、受理审查表模板、受理通知书模板、鉴定风险告知书模板、查体记录表模板、收费告知表模板、量表模板、质量体系文件模板等等,文件模板系统主要的作用是设计文书模板;生成具体案件相关文书模板,为电子鉴定意见书系统提供模板支撑,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输入、减少输入差错、统一文书规范。
2.发挥老年教育的精神支柱作用。老年教育是保障老人心理健康与智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老年教育、老年大学等方式,老人不仅能满足对知识的渴求,还能结交新朋友,不脱离社会,得到心理的补偿和平衡。发展多元化的老年教育,可考虑利用周边大学资源,将老年大学融入大学和社区中,一方面,满足老人再教育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让老人与年轻人多接触,融入社会,而不是一个被独立分割的群体。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老年知识讲座,社区老人互助学习中心等多种方式来满足不同需求的老年人。通过老年教育,老年人可以弥补年轻时期没有上过大学,或者专业、职业非自己所愿等遗憾,真正学自己所喜欢的内容,并在学习中交往、结识其他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丰富老年生活,也补偿了老年人退出社会舞台的失落心理,使得生活与精神有了寄托,以新的生活方式来取代单调乏味的生活。
3.发展老年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是文化、科技和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具有创新性、渗透性、包容性、高附加值的鲜明特征。[6]大力发展老年文化创意产业,是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社会目标的重要前提。人口老龄化可带来新商机,老年文化创意产业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关联文化创意产业,可满足老人多样化的需求。老年文化创意产业涉及到各个领域,诸如发展老年服装产业,满足老年人“爱美爱年轻”的心理需求;发展老年养生产业,提高老人生活质量,满足其健康养生的需要;发展老年旅游产业,有针对性地推出差别化、专业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促进老人的身心健康和精神享受;发展老年动漫产业,将动漫、游戏融入老年生活,充实老人的文化娱乐生活。老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能提高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满足老人的心理慰藉需求,实现“双赢”的目标。
4.缺乏反馈和评估机制,老人的精神需求缺乏保障机制。目前,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老年人需求具有多样性,必须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设计服务项目,才能全方面满足老年人的需要。但是,在为老服务过程中,缺乏意见反馈机制,多是以提供者的主观判断为主,没有真正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一方面,老人没有养老服务诉求的渠道,只能被动接受现有服务;另一方面,养老服务提供者极少运用问卷、电话或者面谈等形式对提供的服务项目进行服务质量反馈,提供的服务是否真正符合老人需要,是否真正让老人满意,均不明确。养老服务提供者与老人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
孝道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中国绝大多数老年人向往着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呈现的是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心理,除非万不得已,老年人不会选择与子女分居或者去养老机构养老。同时,子女也不愿背负“不孝”的骂名,让父母入住养老院。但是,随着核心家庭的增多,家庭养老的功能也在不断的弱化,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加,老人从家庭获得的亲情慰藉得不到满足,孤独感、寂寞感和失落感引发老人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尽管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是传统孝道文化不应该被摒弃。强化家庭的精神照护功能,要鼓励子女与父母同住,或者居住在同一社区,就近照顾父母。对于在外工作的子女,应常回家看看,或者接老人到工作的地方居住、旅行,经常与父母打电话,聊聊工作生活等。子女应该学会聆听,老人倾向于回忆往事,作为子女应该耐心听父母讲讲琐事,让父母在回忆中获得快乐,也感受到子女对自己的重视。子女应该尊重父母,包括尊重父母的意志、思想、人格和独立,对父母做出的选择与决定,应尽量支持并促其实现。对于身体健康的父母,应尽量满足老人旅游的愿望,带老人去各地走走,散散心。对于鳏寡老人,子女应该支持父母寻找新伴侣,满足老人“老来有伴”的需要。孙辈要发挥纽带作用,经常探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实现第三代人对老人的亲情抚慰作用。
1.营造人性化、温情化的“居家”生活环境。人性化、温情化的生活环境可以有效缓解老人焦虑的心理,无论是社区环境或者机构养老院的环境设计,都应该从老人的需求出发。在社区规划设计上,可以借鉴美国太阳城社区、德国莱姆社会中心、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等地的经验,实现无障碍设计,包括无障碍步行道,无障碍防滑坡道,道路交通严格人车分流,在住宅设计上,独立公寓、多层公寓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层次的老人需求。对于生活在养老院的老人,室内布置可以按照老人意愿摆放,也可以摆放老人从自家带来的老家具,让老人有“家”的感觉。在养老场所位置的选择上,应避免偏僻、人烟稀少的地方,尽量与学校、文化活动中心为邻,让老人生活在年轻人当中,即使独居也不孤独。
2.引进社工专业人才,为老人提供精神层面的心理支持。在老人的精神关怀方面,应该引进专业社工人才,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来开展服务,全面贯彻社会工作尊重、平等、接纳、助人自助等理念。对于没有条件找到很多社工专业人才的社区或机构,考虑与高校共建实习基地,让来自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志愿者来为老人服务,开展一些具有专业价值理念和技巧的服务,增强老人的个人能力、交往能力,帮助老人解决心理问题。在老年生活中,老伴去世、同龄好友去世等事件对老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冲击,加之老人身体机能的衰退,对死亡的恐惧增大,引起心理变化,这就需要专业社会工作者对老人进行心理辅导,引导老人正确认识死亡,尝试运用老人的宗教或其他信仰等精神寄托,转变老人的思想,能够以平和的心态迎接死亡。此外,还应该重视临终关怀服务,运用专业知识,不仅在医疗护理方面,更关键在心理疏导和慰藉方面,消除临终病人的紧张和恐惧,尊重临终者的意愿,让每个临终患者在有限的时光里安详地、舒适地、有尊严而无遗憾地走完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7]
Northeast wind is blowing strongly, rain or snow is coming immediately.
3.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通过志愿者服务的方式关爱老人。社区是老年人退休之后接触最多、生活最久的地方。构建社区的社会支持体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以社区为载体,以社区中的老年人为对象,建立社区关爱老人志愿者服务队,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尤其是社工专业的学生参与到为老服务中来。年轻志愿者陪同老人散步、聊天或读书看报,与老人沟通、聊天,可以减轻老人孤独和寂寞的心理压力,也让年轻人进一步深入了解老年群体,为自己将来的养老奠定基础。社区还可以通过“储蓄”服务时间的互助共济方式,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在他们年老之后,可以获得相应时间的服务,以现在劳动换取将来的服务。
4.开拓老人社区参与渠道,实现老人融入社会、自我实现的需求。老人参与社区服务,一方面可以满足老年人自我实现的需求,充分发挥老人智力资源,另一方面又能使老年人继续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满足自尊、自立的要求。因此,街道社区可以充分发挥退休老人,特别是学历高、年龄低的老年科技人才的作用,让老人参与到社区的养老服务中来,为社区老年团体的组建献计献策。社区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再就业的岗位,诸如值班、社区卫生管理、垃圾分类等工作,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灵活安排时间。同时,倡导老人之间自助互助,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无病老人帮助有病老人,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低龄老人的再就业或“储蓄”服务时间,为他们日后步入老龄生活做好心理准备和物质基础。鼓励老人参与社区建设,发挥老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让老人在服务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再次融入社会,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8]
[1]丁志宏.城市退休老人精神需求现状及社区支持[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39.
[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EB/OL].(2005-08-04).http://www.gov.cn/banshi/2005-08/04/content_20203.htm.
[3]龙书芹,风笑天.城市居民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江苏四城市老年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7(1):98-105.
[4]福建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福建省2010年老年人口与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1-05-30).http://www.fjll.gov.cn/web/news_1.asp?catalogid=294&id=1195.
[5]福州市统计局.福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11-12-12).http://tjj.fuzhou.gov.cn/pczl/201112/t20111212_508227.htm.
[6]孙东方.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模式[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8):12.
[7]蔡萍.临终关怀与社会工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5):6-9.
[8]王芳.我国城市市区养老照护模式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人口学系,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