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主题主线 紧贴部队需求努力推动装备质量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013-10-30 05:57
中国军转民 2013年4期
关键词:军代表研制装备

余 勇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装备采购制度改革逐步向纵深推进,军代表体制编制调整在试点的基础上也将全面铺开。围绕着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军代表实行集中派驻、动态监督,装备质量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业务涉及的承制单位增加了,可能分属多个行业、多家系统,既有研制生产光电对抗无源干扰特种弹药的地方小军工,也有研制生产高科技导弹电源、制导仪器的航天企业,产品种类繁多,型号规格不一,标准要求各异。另一方面,常驻承制单位的军代表减少了,人手紧、任务重的矛盾更加突出,传统的“力量沉到一线,功夫下在现场”不再可行,质量工作模式、方法手段亟待创新。为此,必须始终坚持“军工产品质量第一”的方针,以部队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迎难而上,敢于担当,狠抓正规化建设,努力推动装备质量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抓源头,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承制单位是质量责任的主体单位。军代表职能调整后,继续推行“保姆式”质量工作模式已不现实,应该立足于抓源头,更充分地发挥承制单位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强质量建设的自觉性,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要抬高门槛。近年来,受惠于装备采购制度改革突破阻力,向深水区挺进,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私营公司进入了装备承制领域,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以往国营企业独家承担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局面不复存在,竞争加强了,效率提高了,如何保证质量就成了一个现实的紧迫课题。毫无疑问,应该加强源头控制,抬高进入门槛。具体而言,要以GJB5713-2006《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要求》的贯彻执行为龙头,以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全面实施为依托,用高标准、靠硬指标强化对承制单位的刚性约束,建立健全符合现代理念的质量体系,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满足装备研制、生产质量保证需求。

要提升自觉。体系建立了,资格具备了,是否就万事大吉、一劳永逸呢?不,还得看运转的效果如何、保持的程度怎么样,这离不开承制单位的质量自觉。要加强宣传灌输,定期组织承制单位领导、管理干部、科技人员等集体学习《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现役陆军武器装备技术质量问题处置暂行办法》等质量法律法规,牢固确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意识,明确质量责任主体地位,提高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根据需要适时开展质量新理念、新模式的培训,让“6σ控制法”、零缺陷工程、“失效分析、失效控制、失效验证、失效处置、综合评价”等深入人心,转化为干好质量工作的自觉行动。要加强检查督促,利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监督审查和日常监督、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等时机,按照《装备承制单位资格监督实施细则》、《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实施指南》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相关规定,逐一对照,查漏补缺,不符合要求的、做得不到位的,督促承制单位限期整改,从而建立起质量管理程序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为装备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控过程,增强质量监督效果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过程控制非常重要。在军代表不驻厂(所)的情况下,应该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加大研究力度,创新监督方式,以确保监督成效。

要强化专项监督,使基本要素受控。每年初,联合承制单位进行投产前生产条件检查。根据上一年度产品质量状况,有针对性地选取若干要素,先让相关分厂、处室逐条自查,找出薄弱环节和隐患所在,整改后再由联合检查组现场验证,现场讲评,军厂联合行文通报检查结果,促使承制单位增强质量意识。每年中,进行合同履行情况检查,对照进度要求、约定事项,逐一审查所有产品,查交货进度有无延迟、约定事项是否落实等,促使承制单位增强合同意识。新产品试生产前,会同承制单位进行生产准备状态检查,对照标准认真衡量“人、机、料、法、环、测”等基本要素能否满足要求,确保产品质量。

要优化日常监督,使重点过程受控。随着从原材料投产到成品出厂全程跟踪、全程控制模式的淡出,传统意义上的日常监督势必进行优化。要科学设置监督点,再搞面面俱到式的全方位监督已不实际,只能根据产品特性、质量形成过程、失效分析结论等综合评价,选取对最终质量影响比较大的重点过程,配置业务骨干进行针对性监督,提高质量监督的费效比。还应该借助信息技术,在重要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实时收集工艺参数、程序控制等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军代表监督终端,判断加工过程有无异常、是否受控,进而对产品质量作出评价,实现可靠的远程质量监督。

要深化重点监督,使关键环节受控。所谓关键环节都是对装备质量来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必须重点关注。就外购器材而言,要全面清理火工品、火炸药的入厂复验规范,根据质量保证需要,结合国内现有的试验检测手段,增加完善复验项目,特别重要的外购器材军代表参与复验。要慎重处理外购器材代用,经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科学的验证试验,确认对装备质量没有明显影响才准予放行。对于偏离许可、让步接收,更要慎之又慎,除了必要的分析、试验,还要举一反三,明确整改措施,杜绝重复发生。

严把关,确保装备交付质量

产品生产出来后,质量到底如何,性能是否达标,这需要由军代表检验验收来最终判定。因此,必须始终秉承“质量连着战斗力”理念,坚持原则,严格把关。

要遵循程序。交付过程既是对产品自身质量的一次考核,更是对军代表工作质量的一次审视。基于此,军代表应该严格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按程序进行各项工作。验收前,组织召开预备会,学习产品图纸、技术文件等,熟悉相关要求,明确人员分工,审查提交条件与检验试验环境,如温湿度、风速等是否符合规定。验收中,按规范一丝不苟地认真操作,仔细观察试验现象,详细记录试验数据。验收后,会同承制单位召开总结会,通报验收结果,回顾成败得失,分析变化趋势,为下一步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要吃透标准。有一句名言广为流传:得标准者得天下,道出了标准之极端重要性。作为军代表,肩负着质量把关的神圣职责,一定要对GJB179A-1996中的抽样方案、转移规则等烂熟于心,对可靠度评价方法、环境试验操作要领等了然于胸,如此方能做到驾轻就熟,不出现错判、漏判、误判,确保交付质量。当发现产品缺陷时,能够立即指出,现场确认类别,判断严重程度,据此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准确判明问题性质,依照职责权限和规定程序进行处理,督促承制单位查清原因、落实责任、制定措施,实现“双归零”。

促优生,提升装备研制质量

质量是设计出来的,从近年来暴露的装备质量问题都能追溯到设计层面即可见一斑。由此,军代表应该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搞好装备研制过程质量监督,确保一次成功,确保“优生”。

要提前介入。平时,主动加强与承制单位、科研院所的沟通联系,随时了解装备信息,随时关注研制动态,一旦立项,即指派专人提前介入,掌握设计试验情况,掌控研制工作进展,争取有利地位,获取主动权。

要全程参与。军代表参与科研质量保证工作不能走走形式、做做样子,而要全面、深入地融进科研团队,全过程跟踪,全方位参与,一起设计、计算,一起讨论、攻关,一起试验、验证,第一时间掌握研制质量,而且重温了知识、提升了素质,一举两得。

要严格评审。对于安全性、可靠性、测试性、长贮性等通用质量特性,军代表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在研制工作转段之前,严格落实设计、质量、工艺评审制度,把住转段关,以确保研制质量。

强素质,夯实质量工作基础

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同样道理,军代表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装备质量工作的效益。因此,应该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打造“复合型、专家级”的人才队伍。

要送学深造。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装备的复杂程度与日俱增,对军代表的要求水涨船高,传统的“以老带新”、“一帮一”等人才培养手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唯有拓宽视野,借助外脑,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采取报考在职研究生、攻读工程硕士学位、脱产进修等形式,提升知识层次,联合培养高素质人才。

要实践锤炼。实践出真知,实践强素质。高水平人才不是说出来的,是干出来的,必须坚决摒弃“唯学历论”、“唯文凭论”,大张旗鼓地倡导“唯能力论”,在质量监督实践中加钢淬火,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摔打锤炼,不断提升与承制单位对话能力,为确保装备交付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军代表研制装备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防晒装备折起来
教授启功“被当兵”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教授启功“被当兵”
论军代表的监督依据与追溯式质量监督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
教授启功“被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