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Twitter研究的定量分析

2013-10-28 07:52:27朱丹红黄少华
关键词:学界社会科学议题

朱丹红, 黄少华

(1.华侨大学 文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21; 2.浙江大学 宁波理工学院, 浙江 宁波 315100)

国外Twitter研究的定量分析

朱丹红1, 黄少华2

(1.华侨大学 文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21; 2.浙江大学 宁波理工学院, 浙江 宁波 315100)

运用内容分析方法,从研究议题、研究议题发展模式、研究方法和理论运用四个维度,对国外学界近年来有关Twitter的社会科学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国外学界对Twitter的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现实关怀、研究议题广泛但焦点相对集中、以理论为导向的研究趋向凸显、定量研究占据主导地位等特点。

Twitter;内容分析;定量分析;社交网络

随着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Facebook、Twitter、MySpace等帮助人们建立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Service,SNS)的互联网应用服务迅速崛起。2006年6月,Obvious公司推出Twitter服务后,很快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微博(microblog)信息平台。近年来,包括Twitter在内的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为了从整体上描述国外学者对Twitter研究的进展和现状,本文尝试运用内容分析方法,从研究议题、研究议题发展模式、研究方法和理论运用四个维度,对SSCI、A&HCI和CPCI数据库收录的有关Twitter的社会科学研究文献,进行简要的定量分析。

一、研究设计

(一)样本。

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方法。2013年3月13日,我们借助“web of science”数据库,在其中收录的SSCI、A&HCI和CPCI三个索引数据库中,以“Twitter”作为关键词,在线搜索了2006—2012年间对Twitter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论文,共获得论文438篇,但其中有68篇论文无法下载全文,实际获得的论文为370篇。经过对370篇论文进行反复阅读和认真筛选,我们剔除了与本文的研究主题(对作为社交网络的“Twitter”的社会科学研究)不相关,或Twitter在文中只是作为一般词汇出现的论文,以及2篇使用西班牙语撰写的论文,实际有效样本为86篇。其中2009年6篇,2010年10篇,2011年31篇,2012年39篇。

(二)变量。

本文以研究论文(篇)作为分析单位,主要变量包括研究议题、研究议题发展模式、研究方法和理论运用,将每篇论文按这四个变量进行编码和分类。

1、研究议题。

指论文作者对Twitter进行分析和解释时所关注的核心议题。本研究两位合作者对86篇研究论文独立进行阅读,各自归纳出每篇论文的核心议题。阅读结果,两位合作者对其中82篇论文的研究主题理解一致,经过讨论,最后对另外4篇论文的研究主题亦达成共识,共归纳出16个主要研究议题(见表1)。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少部分论文讨论的主题不止一个,例如《Twitter:大众的麦克风?》(Twitter:Microphone For The Masses?)[1]一文,涉及Twitter对公民新闻运动、社会经济分层以及媒体发展的影响等多方面内容。为了避免同一篇论文被归入不同的研究议题中,我们依据每篇论文最核心的研究议题对论文进行归类。例如把上述论文归入“Twitter对新闻媒体的影响”议题,不再同时归入其他议题,以保证在统计时论文研究议题的互斥。

表1 Twitter研究议题分类

2、研究议题发展模式。

指对Twitter的社会科学研究所关注的核心议题的变化发展过程。关于这一变量的分析架构,我们参照了维默尔(R.D.Wimmer)和多米尼克(J.R.Dominick)针对新媒介的传播学研究提出的四阶段发展模式[2]。维默尔和多米尼克认为,在媒介研究的第一阶段,研究者的兴趣通常指向媒介本身,关心的议题主要有:这种媒介是什么?它如何工作?它包括什么?它与其他媒介有何异同?在第二阶段,随着这种媒介发展到一定水平,对媒介使用和使用者的研究兴趣就会增长,提出的问题相应发生了改变。在这一阶段,研究者主要关心的议题包括:谁是主要的使用者?人们如何使用它?第三阶段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探讨媒介的影响。在这一阶段,研究者通常会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这种媒介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组织和社会?它是否改变了人们的认知、观点和情感?使用这种媒介是否会造成消极影响?在第四阶段,研究者的主要兴趣,通常会集中在建构新的概念和理论,对媒介及其发展作出合理的解释。参照这种四阶段发展的分析框架,我们将Twitter研究议题的发展模式,区分为以下四个基本阶段。

(1)第一阶段,主要关注Twitter的技术问题。包括Twitter的技术应用,Twitter的功能、服务、起源、发展和分类,以及相关的历史、哲学、法律和政策问题,等等。

(2)第二阶段,主要关注Twitter的使用和使用者研究。包括使用者的特征,使用方式和使用行为,Twitter在政治、教育、休闲、工作、商业等领域的运用。

(3)第三阶段,主要关注对Twitter的社会影响的研究。包括Twitter对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改变,Twitter引发的新的社会和文化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4)第四阶段,主要致力于围绕Twitter的结构和内容,Twitter中的社会行为的结构和机制等议题,展开理论解释,建构理论解释框架。

3、研究方法。

依据每篇论文主要采用定量还是非定量研究方法,对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类。我们把问卷调查、数据挖掘、内容分析、实验、二次数据分析等,视为定量研究方法;将文本分析、一般性介绍、话语分析、文献分析、深度访谈、焦点小组、扎根理论等方法,归为非定量研究方法;如果论文综合运用了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则归为混合研究方法。

4、理论运用。

我们以论文是否依据某种社会科学理论(例如符号互动论、创新扩散理论、社会判断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三螺旋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行动理论、常人方法学、使用与满足理论、社会建构论等)提出明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为标准,对每篇论文的理论运用情况进行编码和分类。

二、研究结果

(一)研究议题。

通过对86篇Twitter研究论文的认真反复阅读,我们把所有论文的研究议题归纳为16个方面,其中数量较多的是关于Twitter与教育、Twitter与政治、Twitter使用及使用者、Twitter与社会关系及Twitter与医学等议题的研究,占所有论文的55.81%。其他有关Twitter与组织、Twitter与媒体、Twitter与社会运动等议题的论文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见表2)。我们发现,一方面,Twitter研究领域和研究议题相当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科学研究各个领域和各类话题;另一方面,有关Twitter的使用者及其使用行为,Twitter在教育、政治、社会关系、医学、组织等领域的应用和影响,又是在众多议题中最受国外学界关注的核心议题。

(二)研究议题发展模式。

Twitter是在2006年6月正式面世的。虽然它对人们的社会互动和社会行为影响巨大,但Twitter研究的历史并不长。通过文献检索我们发现,最早发表的有关Twitter的研究论文,是在2008年。在作为本文研究样本的86篇论文中,发表于2009年的有6篇,2010年有10篇,2011年31篇,2012年39篇。从三年间发表论文数量的变化不难看出,对Twitter的社会科学研究数量增长迅速。

为了评估学界对Twitter研究的总体发展水平,我们参照维默尔和多米尼克的四阶段分析框架,把86篇研究论文依主题归入相应的四个发展阶段之中(见表3)。从表3可见,在国外学者对Twitter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处在第三阶段的成果数量最多,达到52篇,占所有论文的60.47%。这意味着,Twitter对人们的社会行为、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国外学界Twitter研究中的核心关注所在。处于这一阶段的论文较多讨论的议题,包括Twitter对社会关系、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影响,对人们日常社会生活的影响,对社会空间的影响,因使用Twitter产生的各种新的社会和文化问题。处在第二阶段的研究论文所占比例也较高,共有29篇论文关注Twitter的使用者及其使用行为,占33.72%。处于这一阶段的论文主要关注的议题包括Twitter使用行为及使用者的社会特征,Twitter在政治、教育、休闲、工作、商业等领域的运用。比较而言,主要关注Twitter技术问题的第一阶段和主要致力于建构Twitter理论解释框架的第四阶段的研究论文数量都不多,分别为3篇和2篇。不难看出,国外学界对Twitter的社会科学研究虽然历史不长,但起点较高。

表2 Twitter研究议题

表3 Twitter研究议题发展模式

(三)研究方法。

综观国外学者对Twitter的社会科学研究所运用的方法,我们发现,定量研究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高度定量化和模型化可以说是国外Twitter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所有86篇论文中,有56篇论文60次运用了数据挖掘、内容分析、实验研究、问卷调查及二次数据分析等5种定量研究方法(其中有4篇论文同时运用了两种定量研究方法),被运用最多的是数据挖掘方法,共有22篇论文运用了这一研究方法。有27篇论文28次运用了10种非定量研究方法(其中有1篇论文同时运用了两种非定量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数据挖掘和内容分析等少数几种方法上不同,运用非定量研究方法的论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较为分散,包括文本分析、理论分析、话语分析、一般性分析或描述、文献分析、深度访谈、参与观察、个案研究、在线访谈、扎根理论等,其中文本分析、理论分析和话语分析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7篇、6篇和5篇,而运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参与观察、个案研究、在线访谈等研究方法的论文各只有1篇。此外,有3篇论文运用了混合研究方法(见表4)。

表4 Twitter研究的方法运用

*个别论文同时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表中的百分比是按研究方法的实际运用次数为标准计算的。

进一步从定量研究方法论文的年度分布来看,除了2009年发表的6篇论文均采用非定量研究方法外,在2010—2012年间发表的80篇Twitter研究论文中,2010年有8篇论文运用了定量研究方法8次,2011年有19篇论文运用了定量研究方法21次,2012年有29篇论文运用了定量研究方法31次,运用定量研究方法的论文(篇)分别占当年度论文的80%、61.29%和74.36%,明显占据主导地位。

表5 定量研究方法运用情况

表6 Twitter研究中的理论运用

*在全部样本(86篇)中所占百分比。

(四)理论运用。

国外学界对Twitter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理论为导向,大多数论文均尝试把对Twitter的解释纳入某种理论传统之中。不过,在所有86篇论文中,依据某种或几种理论提出明确的研究假设的论文数量只有21篇,占24.42%,而且被应用到的理论数量较多,共有18种理论被作为提出研究假设的依据。其中,社会网络理论被应用次数最多,共7次,其他理论除三螺旋理论被应用2次外,均只被1篇论文应用(见表6)。这意味着,目前国外学界对Twitter的社会科学研究,在理论视野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分歧,尚没有形成必要的理论共识。

三、结论

通过对近年来国外学界有关Twitter的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强烈的现实感和现实关怀。Twitter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交网络网站,其上线历史并不长,但它对社会互动、信息传播、自我表达、政治参与、组织模式、社会运动等却有着强烈的影响。国外学界对Twitter的这种社会影响,能及时从理论上作出回应,这不仅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Twitter对社会行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而且有助于拓展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议题。

第二,研究议题广泛,但焦点相对集中。从已发表的研究论文看,国外学界关注的Twitter研究领域和研究议题,几乎涉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和各类话题。其中,Twitter使用者及其使用行为,Twitter在教育、政治、社会关系、医学、组织等领域的应用和影响等议题,是受到国外学界较多关注的议题,也是国外Twitter研究中的焦点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Twitter对现实社会生活影响的核心领域,是在教育、政治、社会关系、医学、组织等领域。

第三,以理论为导向的研究趋向凸显。虽然依据某种理论提出明确的研究假设的论文在所有Twitter研究论文中所占比例只有24.42%,但是许多即使没有明确提出研究假设的论文,也通常把对Twitter的研究和解释纳入某种理论传统之中。综观国外学者对Twitter的社会科学研究,在整体上呈现出明确的理论导向趋向。不过,在明确提出研究假设的21篇论文中,被应用到的理论数量较多,反映出目前国外学界对Twitter的研究和解释,仍存在着较大的理论差异和分歧,尚没有形成必要的理论共识。

第四,定量研究占据主导地位。国外学界对Twitter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定量研究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研究成果高度定量化和模型化。而且网络空间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空间的崛起,为发展和使用数据挖掘等新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提供了充分的机会与可能。“互联网不只是一个研究的对象,而且是一个研究工具。它提供了一个机会接近各种不同的资料。”[3]从国外已有的Twitter研究成果不难看出,不仅像内容分析、问卷调查这些传统的定量研究方法被大量运用,而且像数据挖掘这种新的定量研究方法,也获得了广泛的使用,这使社会科学的研究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4]

[1] Dhiraj Murthy.Twitter:Microphone for the masses?[J].Media,Culture&Society, 2011(5):779-789.

[2] S·T·金,D·韦弗.因特网之传播学研究:主题元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2003(6):65-68.

[3] M·卡斯特.21世纪的都市社会学[M]//许纪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56.

[4] 黄少华.网络社会学的关键议题[J].宁夏党校学报,2013(3):66-68.

“现当代学人研究”征稿启事

本栏目以20世纪人文科学著名学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学术成就、学术道路、治学方法等进行回顾与总结,但求客观、公正、严谨。来稿既可是一组文章,对研究对象作较为全面的评述,也可是单篇文章,对研究对象作重点评析。文章篇幅请控制在10 000字以内,符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排规范,并提供打印件及电子文档(E-mail:hysyqhy@163.com)。

本 刊 编 辑 部

C3

A

1007-8444(2013)06-0812-05

2013-09-13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SH053);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SH025)。

朱丹红(1979-),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网络与新媒体研究。

责任编辑:张超

猜你喜欢
学界社会科学议题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02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科技传播(2019年24期)2019-06-15 09:28:24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机电信息(2015年8期)2015-02-27 15:55:30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中国记者(2014年9期)2014-03-01 01:44:23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中国记者(2014年7期)2014-03-01 01:41:10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3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中国记者(2014年1期)2014-03-01 01: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