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娜
(邢台学院外语系,河北 邢台 05400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是由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1952年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研讨会上首次提出。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中,也明确提出了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中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新视角和新模式。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及教学改革的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此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学生互动交流式的主观能动性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因此彻底改变了原有的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没有失去原有的意义,反而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为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在我国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有些教师英语教育教学观念陈旧,较为保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语言讲解者的角色。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的英语课堂很容易沦为教师的“一言堂”,而相应的教学方法则成为教师的“满堂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教师为主体的形式,进而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性”。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注重学生质疑、提问和思维潜能开发方面。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大部分都是由教师一人直接传授,学生因此容易丧失自身思考的能力,久而久之必将导致思维惰性的形成。无法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一位合格的教师应主动将“答疑”作为本分与天职,积极鼓励学生对于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部分英语教师仍然扮演着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语言示范者的角色。教学手段和形式比较单一,忽略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只注重课堂教学的内容,而忽视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更新,以及有关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开展。这不符合现代外语教育理论所提倡的教师作用与角色。因此,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积极转变自身角色。
1.做好学生课堂学习的后盾与先行者。
在传统的教学法中,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是备教材、备教法以及备学生。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备课的要求并没有因为课堂中心转化为学生而改变,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从传统的备课角色转变为更大范围的学生课堂学习的坚实后盾与先行者。
作为课堂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后盾,教师需在课前作出充分的准备,这一过程可能要付出较之传统形式的备课更多的精力。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需求,合理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预测学生所能发挥的作用,进而预设和课堂教学相关的语言实践活动和操练形式。此外,教师还应清楚地掌握学生对于每个课堂教学中学习目标的动机与动力,以及所愿意为之付出的精力。由教师宏观掌控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程度与进度。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要有详尽而清晰的课堂活动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做好学生课堂学习的先行者。
2.充当课堂活动的调控者与评估者。
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中,教师往往是课堂设置的主要参与人,从课前到课后,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几乎全部由教师一人策划实施。学生只是作为被动的接收者。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从被动逐渐变为主动,个体能动性逐渐得到了发挥,成为课堂活动的实施者。而教师的角色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逐渐适应由“台前”向“幕后”的转化。
由学生主要参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宏观调控的工作,发挥课堂调控者的作用。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及潜力。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课堂活动设置与实施中发挥的作用相差很大。教师要掌控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实际,对于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潜力大的学生,可以培养他们参与活动决策方面的实践。而相对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太明确,学习水平有待进一步成熟发展的学生,则要培养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他们提高自信与自身素质。由此,教师作为课堂活动总体的调控者,既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又确保了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利用自身作为课堂活动评估者的角色。教师应及时对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进行的活动设置、教法学法选择、话题材料的挑选、活动的参与及表现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合理有益的评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师生共同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给予一定指导下学生所进行的一切课堂活动,在其结束或进行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及时的评估。通过教师的评估形式,利于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使其增强自信心与学习的动力,从而促进教学良好发展。
3.发挥课堂教学中的中介者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的合作性的建构过程,而不仅仅是客观知识的传递。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互活动中,学生发挥了主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师虽改变了以往课堂“主人”的身份,但更应注意做好课堂教学中的中介者。
认知同化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认知行为。这样的认知行为需要具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新旧知识之间需建立联系,二是学习内容与已知内容建立联系。学生新知识的习得,受到自身已有知识及概念的影响,通过新旧知识的同化,实现认知的意义。在这个新旧知识转化的过程中,教师所充当的中介者作用尤为重要。在学生学习水平尚不完善的时候,教师可适时适当地帮助其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认知内容的同化,以达到学习的目的,实现学习的真正意义。因此,教师成为了意义建构过程中信息传达的中介者。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中介者作用的发挥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中介者的身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能在笼统的教学中,通过简单的激发而实现,因为简单形式的激发最多只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当然,更无法通过说教而实现。取而代之,应该在具体的活动实施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改变思想,提高学习动机。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呈现自我,更清楚地看清自己的实力与水平,这样轻松公平的学习氛围,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与自信心,进而强化学习动机。另外,教师中介身份的评价与反馈作用也能起到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外部强化。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中介者的身份对其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进行改善。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告诉学生获取知识及信息的手段,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亲自去获取信息,完成语言知识的输入,而非教师直接对其进行知识和信息的灌输。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又培养了其有效学习的能力。再者,在课堂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只充当中介者,授之活动的程序或步骤,而具体实施的任务交给学生独立进行。这样既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活动的目标,又锻炼了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对于活动的成果,教师给以适当的反馈与评价,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人本主义的新教学理念。它以尊重学生,极大程度地发挥学生主动性为基础。这种教学形式绝对不是简单的师生地位转换,也不是让学生仅仅参与部分课堂活动就可以实现的形式主义。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学习形式。在这样的重大转变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的角色能否科学正确地转变,关乎到新模式实施的成功与否。因此,广大教师应认真思考新形势下自身的角色作用,以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更好地实现教学。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黄汉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法与途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一理论、实践与方法
[4]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