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提升会议新闻可读性的策略

2013-10-26 03:42何菁
参花(下) 2013年3期
关键词:可读性切入点广大读者

◎何菁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北京 100039)

现阶段,诸多会议新闻报道存在不够务实、令读者厌倦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一是会议新闻报道多,翻看每天的报纸,重要的版面几乎都有涉及;二是会议新闻报道篇幅过长,有些普通会议只用几百字简讯记述即可,却被写得冗长沉闷,让读者产生抵触心理;三是会议新闻报道显得空虚,很多会议报道擅用空话、套话,陷入“公式化”的泥潭,缺少真正的新闻价值。《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认为:会议是丰富的新闻源,会议上精神、议论、信息都最为集中,如果认真挖掘及研究,能够写出好的会议作品。但上述问题在当下会议新闻中普遍存在,由此可知,有必要采取相应策略来增强会议新闻报道的可读性。笔者认为:提升会议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可以从如下几个层面加以注意:

一、广大采编人员应有所行动

总体而言,会议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与记者、编辑都有密切联系。主要因为如下两个因素:

1.1 编辑把关不严的原因

编辑把关不严是造成会议新闻报道老套乏味的重要原因,这源于其上版时的三点误区:

首先是对会议新闻报道作者过分的信任,认为会议报道是例行公事,作者怎么写就怎么编,致使一些敷衍了事的会议新闻见诸报端。

其次是对会议报道应有一定的取舍标准,不是所有的会议都需要进行报道,应妥善处理好重要会议的报道工作。但有些编辑不会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利,认为删减或舍弃作者所写内容就是在为难作者,往往是作者写多少就采用多少,也常致使会议新闻报道冗长无味。

最后是编辑自身缺乏新闻意识,未认真履行“把关人”角色,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致使一些优秀的稿件流失,而一些“劣质新闻”登上报纸。

1.2 作者不负责任的原因

会议新闻报道之所以陷入读者不愿意读的尴尬境地,作者也肩负着一定的责任。纵观那些不为读者喜欢的会议新闻报道,主要是由作者以下两种缺憾所造成的:

首先是有些作者参加会议的目的极为明确,只是为了应付差事,为了完成任务而写作。由这样的作者所写出的会议新闻报道,往往是对会议议程的照抄,对讲话稿的成段摘引,对领导活动的排列……得出的会议新闻可想而知,必然不受当下广大读者的喜欢。

其次是一味地模仿别人的写作。虽然在会议新闻写作上同样是“文无定式”,但作为新闻类文体,还是有共同的规律可循的。很多记者为了少费些力气,为了应付差事,往往是找来其他会议报道做简单的模范,致使会议新闻报道模式上较为固定,就犹如明清时期盛行的“八股文”,必然也无法吸引广大读者的目光。

综上所述,若想获得具有可读性的会议新闻报道,采编人员,即广大编辑和作者应首先做出努力,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职责,

二、挖掘会议新闻报道角度

致使部分读者对会议新闻报道不感兴趣的原因是多重的,而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会议新闻报道的角度有失偏颇。众所周知,新闻角度是能体现新闻价值的“片段”和“剖面”,而新闻切入点的截取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新闻写作的成败。极为遗憾的是,我国现下会议新闻似乎形成了某种不成文的定式,如“空话式”与“规格式”这两种会议新闻报道模式,可以通用于任何会议,可谓是四平八稳,但却因缺乏新闻角度、缺乏亮点而难以吸引读者。为规避上述弊端,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两方面来深挖会议新闻报道的角度:

2.1 对会议新闻背景有前期准备

一篇优质的会议新闻具备其自身的深度、厚度及广度,而合理地运用新闻背景材料,能够提升会议新闻在上述三方面的功效。而一名优秀的记者将会在参加会议前做好准备,对与会议相关的新闻背景有深入的了解,不但如此,优秀的记者不是简单地记录会议的流程及发言稿,而是对上述两种有用资料做细致研究,关注会议中领导就演讲稿之外的讲话,期冀能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除此之外,会议以外的新闻情况是为诸多记者所忽视的,但这些看似无用的新闻情况中往往蕴含着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所以一名优秀的记者应能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能合理运用新闻背景资料并善于从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是一名优秀记者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

2.2 寻找会议新闻报道的切入点

如何采写出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会议新闻,是广大记者所应深入思索的问题。笔者认为,优秀的记者身上会具备一项基本功,即能从会议所呈现的诸多信息中选取并提炼有价值的新闻,寻找其“亮点”与“切入点”,并结合会议新闻所在地的现实状况,寻找到他家媒体所未曾考虑到的新闻角度。能够准确挖掘到会议新闻切入点的记者,呈现给广大读者的会议新闻报道将不再是令人生厌的“老面孔”,而是能打破旧有会议新闻报道的腐朽框架,挖掘会议新闻的内在价值,但也应注重会议新闻报道的尺度,对会议中领导的长篇幅发言予以精练简化,将会议最为重要、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内容呈现出来,以会议新闻报道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综上所述,寻找会议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对形成优质的会议新闻报道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采用大众化的报道语言

会议新闻报道所采用的语言也是新闻写作需要关注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即使是良好的新闻素材、即使是采访得深入而全面,如果没有写好,也往往是前功尽弃,成为新闻“次品”或新闻“废品”。正因如此,记者们在进行会议新闻报道时,应注意报道语言的使用问题。学习传播学的理论可知,作为影响受众接受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接近性包括两个方面,即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的接近。一般而言,根据传播对象的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报道语言,如果是以广大市民为读者的都市报,就需顾及到市民间所存在的巨大文化水平差异,传播起点不应过高,不宜大量使用政治话语,而是应用散文化的新闻语言。也正因如此,更应该加强会议新闻报道的新闻性与可读性,这对于广大读者认可会议新闻报道这种文学样式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当下会议新闻报道写作,应认真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从而使会议新闻报道更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

四、尽量满足读者阅读需求

现阶段,会议新闻报道应改变传统会议报道的路线,从会议所呈现的大量信息中寻找到符合读者需求的信息。现阶段,如党报般从纯会议角度加工的会议新闻对于众多读者而言是缺乏吸引力的。其实,政府会议所涉及的内容颇为广泛,很多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与人民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如房价调控、环境保护、增加百姓收入等,这些都是记者在写会议新闻报道时所要寻找的切入点,而这就凸显了会议新闻报道所拥有的服务性和实用性,为切实提升会议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应大力去除其中“模式化和礼仪化”的内容,从而使广大读者为会议新闻报道的受益者。

结语:从古至今,会议新闻报道都是报纸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新闻写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现阶段,一些会议新闻报道的弊端仍广泛存在,致使会议新闻报道整体上给人干涩的感觉,让读者陷入不愿阅读的尴尬境地。为改变这种不利的境地,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从会议新闻报道的主体、内容、角度、语言等诸多方面加以完善,从而极大程度上增强其可读性,使其真正成为一种读者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

[1]杨江科杰;熊志华.如何让会议新闻出彩——浅析会议新闻报道技巧[J];成功(教育);2012年 第24期

[2]李道锋.培养“四种能力”改进电视会议新闻报道[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年 第11期

[3]张楠.从西方会议新闻报道看我国会议新闻报道改进策略[J];沧桑;2010年10期

猜你喜欢
可读性切入点广大读者
可读性
今古传奇恭祝全国广大读者新年快乐
征订启事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乐活老年》祝广大读者2016新年快乐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对增强吸引力可读性引导力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提高党报可读性的几点看法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