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凌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 武汉430014)
笔者用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共3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45岁,平均(56±3.6)岁;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3个月,平均(4±0.5)个月;脑梗死20例,脑出血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符合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1],经头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伴有呃逆症状。
治疗组:取天突,中脘,双侧天枢、内关、足三里、三阴交、膈俞、脾俞、鱼腰、太冲,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min,每周5次,共5次。
对照组:肌注氯丙嗪25mg,每日1次,共5次。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治愈:呃逆停止,伴随症状消失。好转:呃逆减轻,发作频率下降50%以上,或持续时间变短,或发作间隔时间延长,症状明显缓解。无效:未达到“好转”标准。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中风后呃逆多为肝阴上亢,横逆反胃,浊气上逆动膈而致。治疗以滋肾平肝息风,健脾和胃降逆为主。针刺肝之源穴太冲,能滋养肝肾,健脾。内关为手厥阴之络,又为阴维脉之交会穴,手厥之阴脉,历络三焦阴维主一身之里,故有宣通上中二焦气机的作用。胃之合穴足三里调理脾胃。丰隆为胃经络穴,别走太阴脾经,长于降逆祛痰。涌泉为肾经井穴,针涌泉系上病下治,针刺涌泉穴较为疼痛,应提前向患者暗示,同时嘱家属适当保护,防止针刺时因疼痛发生意外。诸穴配合,标本同治,疗效显著。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与西药治疗效果相当,但无不良反应。
[1]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郭庆捷,曹泽伟.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297-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