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达坂城区特色优势产业的思考

2013-10-24 13:20:28
实事求是 2013年6期
关键词:达坂城特色发展

王 刚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人民政府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一、“十一五”时期达坂城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1.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2010年达坂城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6.83亿元,比2005年的7.09亿元增长了1.37倍,人均GDP达到38513元,比2005年的人均GDP的16801元增加了21712元,平均每年增长18.19%,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断增加,2010年达坂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5.67亿元,比2005年的3.35亿元增长了69.25%,完成了安居富民、定居兴牧、棚户区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2010年达坂城区地方财政收入达3.47亿元,比2005年的0.32亿元增长了9.84倍,使达坂城区公益性项目不断增加。2010年达坂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724万元,比2005年的2915万元增长1.65倍,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达坂城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654元,比2005年的3400元增长了66.29%,2010年达坂城区在职职工平均货币46334元,比2005年的23359增长98.36%,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见表1)

2.特色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一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不断增加。2010年达坂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3亿元,比2005年的1.05亿元增长了1.22倍,其中农业产值达7714万元,比2005年的3440万元增长了1.24倍,牧业产值达15118万元,比2005年的6837万元增长了1.21倍,渔业产值在波动中得到发展。二是农畜产品不断增加。2010年达坂城区粮食产量达10694吨,比2005年的3963吨增加了6731吨;牲畜存栏16.14万头(只),比2005年的15.87万头(只)增加了0.27万头(只);肉类总产量达3730吨,比2005年的1898吨增加了1832吨;2010年的达坂城区牛奶产量达1673吨,比2005年的1509吨增加了164吨。农畜产品的不断增加,为特色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三是特色农牧产品的加工程度不断提高,培养了一批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2008年10月21日,达坂城区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布尔江蚕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到2010年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了利益紧密的联结机制,农牧产品加工业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随着农牧产品直接消费需求的下降,加工制品比重上升,农牧产品加工业的产品结构开始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快餐食品,休闲食品,营养保健食品等发展迅速,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见表2)

表1:“十一五”时期达坂城区综合经济指标

表2:2005年~2010年达坂城区农林牧渔业发展情况

3.特色资源开发、加工不断升级。加大传统化工基地建设,重点支持新化化肥、焦煤集团、盐湖制盐等大型企业,依托各片区的资源优势,合理布局主导产业,逐步扩大产业的规模。坚持开发与治理并重,加大矿山企业的资源整合,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力度,促进资源开发可持续。工业产值不断增加,2010年达坂城区工业总产值达15.96亿元,比2005年的11.4亿元增长了40%,工业增加值达10.7亿元,比2005年的5.4亿元增长了98.15%。工业品产量不断增加,2010年达坂城区原煤产量225.6万吨,比2005年的177.2万吨增加了48.4万吨,洗清煤170.39万吨,比2005年的112.33万吨,增加了58.06万吨。2009年5月15日,达坂城区华通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石灰炭生产破碎线投产运营,为特色资源开发深加工奠定了基础。

4.特色旅游产业创新高。围绕“生态立区、旅游新区”的发展定位,深入挖掘“洛宾文化”和古丝路文化内涵,着力打造达坂城旅游品牌。截至2010年底,达坂城区已经形成以天山野生动物园,风车大世界,柴窝堡景区,白水涧古镇为主要景点的黄金旅游线路;高标准启动“绿环工程”加强绿化,2010年达坂城区全年植树造林842.5公顷,比2005年的74.5公顷增加了768公顷,增长了10.31倍;坚持“以人定绿,以水定绿”,树形象与促旅游相结合,规范道路标识标牌,配备完善旅游、环卫设施;完成了10个小游园,10个小水面建设,修建了52公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使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对外形象不断提升。加大了景区开放力度,2005年9月26日,乌鲁木齐市新十景之一的乌拉泊(唐轮台)古城遗址公园对外开放;2008年12月22日,被誉为“中国死海”的新疆盐湖首次亮相乌鲁木齐。第八届冰雪风情节,柴窝堡辣子鸡一条街,柴窝堡湖淡水养殖,各乡镇农家乐餐饮的开发,使旅游第三产业的带动不断增强,为达坂城区旅游业实现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2010年达坂城区5年累计接待游客119.5万人次,平均每年增长16.86%,实现旅游收入5341.5万元,平均每年增长29.46%。

5.风电产业规模居全国风电场之首。达坂城区是达坂城国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风电建设领先全国。截至2010年,达坂城区风电装机容量达24.75万千瓦,其规模居全国风电场之首。2010年10月19日,由新疆天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新疆华丹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的达坂城区风电项目1000兆瓦一期工程349.5兆瓦工程在达坂城风区奠基,一期总投资约13.8亿元,投产后每年可发电41654.25千瓦,可节约标准煤14.58万吨。2010年10月28日,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授予达坂城区“能源示范区”称号。

二、目前达坂城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特色优势产业资金投入不足。2010年达坂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5.67亿元,只占乌鲁木齐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83.02亿元的1.17%,比最高的米东区79.8亿元少74.13亿元,比天山区少48.8亿元,比头屯河区少了33.68亿元。由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工业基础薄弱,多数产业还未形成产能,尚属培育期。工业还是以资源开发型为主,产业链延伸有限,地区综合承载能力有限,特别是功能性设施方面亟待完善,包括旅游配套、交通城建、农田水利等方面欠账较多,特别是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等功能设施亟待完善,水、电、暖等设施容量不足,市容环境和城市面貌有待提升,特色优势产业资金投入不足,农牧产品加工能力和开拓市场能力比较薄弱。

2.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缺乏战略思考。就大环境来看,达坂城区土地自然环境整体较差,大部分为戈壁荒滩,局部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自然环境较差,水湖环境恶化。近年来,达坂城区通过“绿园工程”持续植绿,局部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地区滥挖滥采严重,湿地面积明显退减,大量古榆死亡,水资源利用有限,两湖水位急剧下降,旅游资源和文化产业内涵挖掘不足,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和缓慢,协作层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和区位优势正在丧失。

3.特色优势产业组织化程度比较低。“三农”问题突出,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非农产业比重偏低,农民增收渠道较少,收入较低。农业产业化科技含量低,进程缓慢,龙头企业规模小,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特色优势农牧业产品发挥作用不明显,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转移就业难度较大,农村脱贫工作困难较大。从组织形式上看,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民自己组织的合作社资金有限,人才短缺,经济合作化管理松散,规模较小,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和带动范围有限,市场竞争能力往往比不上外在化的龙头企业,因此发展起来比较困难和缓慢。

4.缺乏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达坂城区人居环境欠佳,社会人才缺乏。本地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各行业人才都相对欠缺,人才引进乏力,在待遇和事业留人方面缺乏吸引力,还没有形成有效吸纳人才的长效机制。要清醒地看到制约达坂城区发展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加快发展达坂城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对策建议

1.实施特色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大特色资源开发、加工力度。一要提升化工产品档次,依托盐湖资源无污染的特点,加大技术改造资金投入,以盐产品、盐化工产品的发展开发为中心,开发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龙头,大力开发绿色、特色、多品种食盐,使盐产品向精细化、营养化、保健化方向发展。促进公司产业结构的调整,实施资源转化战略,把盐化工业做大、做精、做强。化肥制造业要充分发挥乌拉泊片区基础设施较好、产业规模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优势,以产业链为纽带,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加快产业集中化发展,推动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改造部分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高、污染大的企业,为承接和发展优势产业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快具有比较优势的化工原料、新型化工建材生产,扩大氮肥生产,做大复合肥项目,努力使乌拉泊片区成为区内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二要加快调整和优化煤炭业结构,整合组建大煤矿,关闭淘汰小煤矿,突出优质煤炭资源开发。重点支持艾维尔沟的新疆焦煤集团。形成以煤炭采掘业带动就业、消费、运输等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煤炭开采加工业,建设全疆重要的炼焦洗煤基地。加快煤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技术改造,集中推进一批综合利用项目,推动煤炭产业与非煤产业的融合发展,发展煤炭综合利用加工项目,拉长拓宽产业链。三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落户达坂城区,采用勘探开发于一体的先进技术方法,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加强以建材为主的矿产开发利用,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高强度、轻质、多功能新型建材及其他深加工产品,形成产品系列,建设石灰石、铜矿等支柱产业和产品基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工业。一要生态保护与工业、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良性互动。生态资源是达坂城区的优势资源,加大绿化管护力度,积极探索社会化管理模式,鼓励企业参与生态建设和养护。建立工业反哺生态的补偿机制,倡导绿色节约、低碳环保理念,加强节能减排,推广集中供热及清洁能源运用,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将达坂城区建成林带、绿地相得益彰,空气清新、碧水蓝天的“生态之城”。二要加快绿色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围绕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目标,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打造特色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稳定农产品生产成本。加强农作物的生态环境监管和畜禽疫情监测预报,加强饲料安全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绿色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

扩大风电产业规模。积极扩大风电产业规模,加快“中国风谷”建设步伐。到2015年,达坂城区风电最低装机规模达到170万千瓦,力争达到270万千瓦以上,风机设备制造能力达到325万千瓦,风机装备制造业创收达到500亿元,相关服务创收10亿元,力争到2020年达到1000万千瓦。加快打造以达坂城区为中心的风电园区,重点支持金风科技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速推进达坂城风电园区早上规模、早出经济效益。大力促进风电业与旅游服务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拉动风电特色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以风电产业配套的综合服务基地。

2.促进特色农牧业现代化。适度发展水产养殖业,建立特色品种优势。全面实施以精养高产为主,突出特色、优质、生态安全的养殖模式,加快优质水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冷水鱼、虾、蟹等名优特新产品,有效保护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养殖水域资源,加快休闲渔业和生态渔业发展。重点开发以柴窝堡、东沟为主产地的冷水鱼养殖业。积极发展高效生态渔业,建设以柴窝堡湖和红坑子水库为主的水产品养殖基地。要重点保护以天山雪蟹、东沟虹缚鱼为代表的特色品牌,引进适合大坂城区水产养殖条件的名、优、特新品种,加大有比较优势的冷水鱼养殖规模,水产品产量达到300吨。

加快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提高设施农业水平。加快大坂城区绿色食品认证工作进程,不断完善达坂城东沟乡、西沟乡、阿克苏乡及达坂城镇4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到2015年新增6000亩绿色认证农作物播种面积;“十二五”期间力争形成5大养殖生产区,即乌拉泊地区的禽类养殖基地;达坂城镇到柴窝堡一带的奶牛养殖基地;东沟、西沟、阿克苏乡的牛羊育肥基地;阿克苏乡和柴管会的乌鲁木齐市肉用羊储备基地;以及东西沟乡的珍禽养殖基地。大力建设牛奶、优质牛羊肉、绒山羊“三大优势产业区”,同时培育适合达坂城区特点的以优质鲜食杏为龙头的反季节特色林果业基地。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促进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确立高效设施蔬菜、牛羊育肥暖棚生产基地和设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配套设施建设与改造为发展重点。“十二五”期间,每年计划新建80座日光温室,力争到2015年达到500座。

培育“龙头企业”,推进特色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牧业招商力度,以外力带动发展。要从土地使用、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方面配套制定吸引龙头企业的产业规划,引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到2015年,培育建立市级龙头企业4家,不断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农牧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接市场、内联农户的桥梁作用,以产业化组织形式发展农牧业,以“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来发展产业,积极引导协作发展的道路,实现辖区农牧产品产供销组织化、规范化、集约化。推广种养结合绿色循环农牧业经济模式,将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结合起来,整个产业链实现零污染,强化沼气、生物能源的普及利用率。发展特色生态农牧业,建设生产示范区,全面提升地区现代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3.围绕旅游名区目标,引领第三产业发展。优化旅游产业布局。盐湖景区继续以盐浴漂浮和盐浴治疗为核心发展度假休闲旅游;达坂城镇依托周边白水涧古镇,重点开发洛宾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三大系列产品,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和接待中心;阿克苏乡重点以侨民中心,鹰舞庄园、牧家乐、民俗体育活动及博格达峰南麓特色探险为主要内容的旅游项目;以柴窝堡湖生态湿地为核心的柴窝堡景区,重点发展水产养殖基地、知青苑、野生动物园、丝绸之路商务休闲中心、辣子鸡美食一条街及风能博物馆、水上帆船、陆地帆船等一批风资源旅游度假项目;达坂城区各村镇要结合自身特色的农业资源,突出加强休闲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开发力度,借助新疆艺术学院达坂城分校建设的契机,加强文化产业合作,不断丰富达坂城旅游文化内涵,打造具有达坂城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

发展特色旅游。坚持特色发展。以东沟乡、西沟乡为重点开发地域,打造集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结合达坂城大豆加工、柴窝堡湖水产养殖,建设大规模、标准化的现代化农产品加工基地,开展现代农业观光;推出哈萨克民族“鹰舞会、赛马会、阿肯弹唱会”等活动;加快阿克苏乡鹰舞庄园二期工程和鹰舞大道景观建设,打造阿克苏乡鹰舞故乡品牌。探险旅游以博格达峰和大河沿车师古道为重点开发地域。规范现有探险接待场所,与天池景区联手加强探险装备、探险信息、探险指导、探险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建设。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2-1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N].农民日报,2013-02-01.

[3]张春贤.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J].决策通讯,2013(01).

[4]钱智.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打造六大特色产业,加快现代农业[N].新疆日报,2010-03-05.

猜你喜欢
达坂城特色发展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中医的特色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达坂城
北京文学(2017年12期)2017-12-12 20:23:37
完美的特色党建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诗说达坂城的姑娘——写给王洛宾《达坂城的姑娘》
吐鲁番(2015年1期)2015-11-17 19:53:54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