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知识管理之产品研发技术知识管理——“三精方略”之三

2013-10-22 06:10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隋国发
航天工业管理 2013年8期
关键词:精益人才方法

◎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 隋国发

梁思礼院士非常关注、重视并支持《三精方略 精益知识管理 系统精益研发》工作,3次听取了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公司的有关工作汇报,并亲临该公司参观指导。

梁院士指出,《三精方略 精益知识管理 系统精益研发》工作是管理上的创新,能够实现并行工程、同步设计、过程控制、高效创新,像载人航天工程的软件工程化,很值得推广应用。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必须一把手下决心做才可能推动,希望通过我的支持能赢得一把手们的支持。研究精益知识管理、系统精益研发就是要通过研发管理创新,实现快速研发、快速育人,这样脚踏实地的工作,才有助于推动实现中国航天的“强国梦”,进而推动实现“中国梦”。

梁院士还建议:精益知识管理工作很复杂,影响面很大,要做好实践摸索工作;工艺与设计做好结合,才能做到同步设计和全过程控制;知识管理是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工作,要将CAD、CAM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两化融合”;做好知识管理、精益研发,还要特别重视节能、环保设计;“三精方略”之“育精英”,推送技术知识、快速培育人才,可用于高校的研究生、博士生教学,培养企业需求的工程人才;希望系统精益研发方法能够尽快推广应用,通过应用体现其价值,完善相关的研发管理方法。

我国很多行业企业在过去50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绩的取得主要依托于长期的人才培养,有经验、懂技巧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全面支承了各行各业的持续发展。 如今已进入了知识、信息经济时代,世界在飞速发展,再像过去一样通过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培养成熟“技能型人才”,很难跟上时代步伐。

现代发展要靠人才,更要靠知识,要靠精益知识管理。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和价值,要靠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技术型人才”,既要创新产品和服务,更要创造创新知识,总结创新实践方法,创造、萃取、提炼技术知识标准,并不断精益、改善、优化,降低操作人员技术要求,不断提高研发效率,快速研发、快速育人,推动企业可持续快速发展。

一、技术知识管理的内涵

管理就是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现代管理应从侧重于“管”向侧重于“理”转变,从“管控”向“服务”转变,从“管人”向“管知识”转变。“管知识”就是管“智力资本”或“知识资本”。

精益技术知识管理主要是指“研发技术知识精益管理”,即对产品设计方法、工艺技术方法(含设备和工具的操作、软件的应用方法等)、质量评价方法等技术知识进行有效管理,提升知识利用和产品研制生产的效率与效益。就是对产品研发的经验、技能、资料、信息、数据等技术知识方法进行显性化、标准化、系统化、精益化;挖掘萃取、知识再造、显性技术——人找知识;技能模型、快速育人、推送技术——知识找人;研发创新、知识创造、优化技术——创新知识;不断研发、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提升技术知识价值,使之效率、效益最大化。

产品研发技术知识管理是通过管理充分发挥产品研发技术知识的作用和价值,获得更多的研发技术知识的“知识资本”回报。技术知识管理的核心基础工作就是开展标准化建设,对设计、工艺、检测等技术方法进行总结、提炼,形成标准、规范,并对标准规范进行完善和应用。另外,技术知识管理还涉及对有独创性的产品和技术方法申请专利,对专利进行评价、应用、保护、估值、转让等,进行有条件保护;对企业发展有直接或潜在影响的产品和技术方法,申报专有技术永久保护;专业及技术发展规划与建设、基础课题研究、型号技术研究等都是技术管理的范畴。

二、精益技术知识管理的意义

精益知识管理将管理、技术、人才有机地融为一体,对企业的研发、管理和经营发展意义重大。

1.可提升产品研发及生产、管理效率

精益技术知识管理可提炼或再造稳定、有效的研发技术方法并使之标准化、规范化,可使新产品研发只在原有“稳定”技术方法基础上对个别参数进行调整和修改,也可以仅仅开展部分研发。标准、规范的过程方法能够保证过程结果的稳定性和质量,降低质量问题产生的概率和数量,使研发人员从繁重的解决质量问题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提升研发和创新效率。

通过技术知识管理将设计、工艺、质量性能评定等方法显性化,有助于设计人员、工艺人员、质量评定人员互相了解各自的知识信息,同时技术和产品的延伸与交叉、集成,有利于研发各环节协同设计、同步设计、高效研发。

工艺知识管理的重点是“按族成组”开展工艺方法的标准化设计。成组技术的基本特点就是产品几何结构的相似性和工艺流程的相似性,对于同族成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将不同任务产品的小批量组成大批量共同安排计划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通过知识管理,对经过研发的同类或同族产品制定并完善研发和操作的方法标准,产品研发将与生产操作一样,成为不需要太多知识与智慧的研发操作过程,由此降低了研发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能降低研发成本。这样的研发人员可称作“研发操作手”或“现场工程师”。

技术知识管理的作用在现代企业中显得越来越突出。由于高科技产品市场变化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竞争激烈,高科技企业必须对市场快速灵活反应,持续技术创新,在战略、研发、制造、营销和服务能力上取得综合竞争优势,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技术知识管理对提高这一竞争优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技术知识管理就是要做好技术知识的获取、选择、吸收、优化、交流、学习、保护、分享、推广应用、整合创新等一系列管控工作。有效的管控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引领企业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通过技术知识管理形成组织知识资源,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组织资源形成更多的显性知识方法,快速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推动专业的快速发展。技术及技术知识管理直接影响研发和经营,因为体现价值,研发人员就愿意专注技术研究和管理,企业领导也会关注,政策激励、文化引导、条件保障等将进一步提升相关人员的热情和专注度,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促进专业发展。

2.有助于解决技术质量问题

技术知识管理强化知识管理和精益研发。目前,研发型航天企业很难推行精益生产或是在推行精益生产过程中不稳定、有反复,其根本原因是知识管理不到位。研发方法不稳定,作业结果就不稳定,更谈不上高效和经济,当然也无法支撑精益生产。

技术知识管理是精益的基础,通过知识管理和知识平台建设,以技术知识为纽带,将产品、工艺、质量、设备和专业、岗位人员等各要素有序地整体链接,使企业赖以生存的管理、人才和技术知识能够全方位地上水平、上台阶,并有机相连、相互促进,能够支撑企业蜕变成为可持续快速发展的精益企业。

技术知识管理强化知识方法的显性化,形成书面可传播、可考核、可评定的知识方法,通过知识推送、培训和考核评定,形成相关人员的标准岗位技能。掌握标准岗位技能的人员做标准技能范围内的工作,可以稳定工作质量,减少技术质量问题的发生。

另外,我们目前的产品研制由于没有稳定可靠的操作方法,过程控制很难落到实处,主要还是靠产品生产完成后进行检验验收。通过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方法的稳定性研究和过程质量评价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与应用,能够真正做到质量重心设置在恰当的环节,全员、全过程控制质量,保证研发质量。

3.促进企业“两化融合”

信息化是现代化企业的典型特征,没有信息化对技术和管理的支撑,企业就谈不上是现代化企业;而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必须以强有力的技术为基础。产品设计和工艺、生产的信息化协同,要进行数据传递与处理技术的识别和应用,要进行相关标准的制定;而设计工程软件化的实施,首先要进行技术规范化、标准化、参数化,再通过程序设计和编制将设计工程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信息化软件的构建、形成和应用,首先要应用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要对业务管理进行规范化、流程化,要利用数字处理技术、信息技术和统计技术等。

技术知识管理使技术显性化、知识化、参数化、结构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和支撑,否则,“两化融合”的一流现代化企业建设将无从谈起。

4.可助企业更好地借用资源

好的技术基础可助企业广泛而有效地借用外部资源。航天某重要生产企业战略性提出“制造超市”的概念,目标高远,胸襟浩大,显示了航天精神和气魄。但如果通过投资增加厂房和设备等硬件资源来实现,达到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可迅速解决,可能需要巨额投资,难以实现。即使是通用、三星等超大型制造业明星,也是通过全球采购的辅助来实现规模效应的。要实现“制造超市”,只能从技术、管理及经验上下功夫。

强化工艺技术方法有助于企业直接应用外部企业的通用设备资源。当然,如果是专用设备,只能靠自身力量来解决。一般企业的生产主要是靠通用设备,不同的企业可能应用相同的设备生产不同的产品,所以其工艺可能各不相同;有些企业设备资源不足而制约任务的按时完成,如果该企业做好技术研究和积累,有标准的、细化的、有效的工艺方法并形成技术文件(含软件),就可将相应的技术方法应用到其它企业的设备,提升本企业的研制生产能力。标准、规范、细致、有效的质量控制评价方法将直接影响外部采购,强化质量评价方法可帮助企业广泛地借用外力。

5.能够提升知识产权价值

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技术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知识产权的作用和价值显现越来越突出,专利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知识产权不仅成为企业的经营性资源,还成为申请高薪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减免经营税率等一系列企业经营的利好条件;各企业的专利申报和批复数量都在逐年增多,因为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组织或个人的创新能力。但在我国很多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有产权、没价值,有专利、没知识”的现象。在2012年国际十大主要城市创新对比中可见,北京的创新能力排在伦敦、东京之后,排名第三,创新效益则排名第九,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的创新质量是不高的。

目前我国要转变“制造大国”为“创造大国”,需提升创新质量、提升知识产权价值,精益地管理知识产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为主要要素制定评价专利和专有技术管理目标及评价方法,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价值。

技术知识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的研发效率,创造更多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精益产品,自然能够得到更多的市场经济效益,技术知识管理还能有利于企业融资。技术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也是影响融资的关键要素。独特的技术可申请专利,技术专利可进行价值评估、转让、出售或直接转化为公司股份。技术专利是企业申报高科技企业的直接条件,也是申请银行贷款的直接条件。

6.快速提升员工的研发能力,利于团队凝心聚力

人力资源能力的提升主要来自于学习、培训、交流和实践。工程人员在什么岗位应掌握什么技能,学习什么,培训什么,多数企业缺乏细化的技术标准,一般只是原则上的指导,使得学习和培训没有依据,人才的培养只能依靠言传身教。

通过知识管理形成显性的技术知识、标准化技术文件,形成岗位知识模型图。通过制定工程人员的岗位技能模型,规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员应了解和掌握的技术方法标准与技术流程规范及其评价方法,并作为岗位学习和培训、评价的依据。这样,可通过指导老师进行培训或自学,能够快速提升岗位技能。

技术知识管理的核心工作是过程方法显性化、标准化建设,就是要建立标准、完善标准并使之不断精益。为了做好技术知识的推送、培训,企业应建立内训师团队,将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及组织领导纳入到内训师组织当中,内训师在知识推送、培训过程中不仅要提升下属的技能,同时可以完善标准知识、沟通团队感情,进一步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和团队战斗力。

技术知识管理强化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同时强化全员参与、全过程“精益”管理,易于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精益管理的企业文化。建立健全企业内训师队伍,将技术骨干以上人员及高级管理者塑造成企业教练,形成强大的梯队内训师队伍。通过企业内训师不断建立和完善可学、易学的显性技术知识,有利于企业精益育人、育精英。

技术知识管理有助于企业从容面对人员的去留。精益知识管理依托于人才,也能快速培育人才。一方面要强化人才的突出作用,培育人才、用好人才;另一方面要强化知识的作用,体现知识的力量,从容面对人才的快速流动和人才流失——“人可以走,知识留下”。

三、实施技术知识管理迫在眉睫

分析航天系统工程研发方式、方法可见,知识管理工作无处不在,精益知识管理及技术知识显性化、知识化、标准化,正是航天企业的不足和差距。因此,航天企业迫切需求实施研发技术知识管理。

一是形势紧迫。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市场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如不能做到快速跟进将面临被淘汰。精益知识管理、系统精益研发是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加速器。

二是知识爆炸。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创造能力加速上升。如不能有效管理和及时搜索、查询、保管有用的知识信息,就难以快速有效使用、发挥其价值。

三是技术匮乏。航天企业创新研发主要以掌握隐性知识的技能型人才来开展相关工作,显性知识匮乏,积累少,无好知识可用;即使有些企业形成了部分文件、报告、图纸、文件等,甚至形成了一些知识产权项目,但相当一部分是“有专利、没知识,有产权、没价值”。

四是人本特征。据统计,一般人学习、培训24小时后将会忘记所学知识的80%,而且以口传身授的形式培养人,对个人成长和能力的提升效率低、速度慢,难以满足企业快速发展要求。

五是人才流动。人才的无序流动对企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知识管理不到位的企业和组织缺乏显性知识留存、可用,人才流动的影响会更大。这样的企业,一般对技术知识的理解和重视可能会比较欠缺,知识价值、人才价值往往不能充分体现,人才流动的可能性更大,后果影响也更大,而知识管理能够降低或消除人才流动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科学与技术、知识与人才,将在企业的创新研发、生存和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研发型企业要持续发展,要转型升级,要提升研发能力,就要改变过去完全依赖于人的体制和现状,强化知识与知识管理是研发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求。

一招鲜“难”长久保鲜,招招鲜“能”如日中天,没知识“将”招招不鲜,轻创新“必”举步维艰!

猜你喜欢
精益人才方法
人才云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精益生产VS精益研发:精益之辩正当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