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举措研究与实践

2013-10-21 21:07张红岩胡婷王旭
卷宗 2013年6期
关键词:阅读推广民办高校创新

张红岩 胡婷 王旭

摘 要:阅读推广工作已经是高校图书馆一项常规性工作,针对民办高校开展阅读推广工作要结合其特点采取个性化举措。创新阅读推广模式,积极开展有效的阅读推广活动,努力实现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服务职能。

关键词:民办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

1 民办高校读者阅读现状

民办高校在我国兴起并得到规模发展,它不仅圆了无数学子的大学梦,而且加速了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前进步伐,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从精英到大众化教育历史性跨越式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民办高校的学生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进校后他们的学习压力不是那么大,一部分学生的专业进取心不足,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普遍缺乏吸取知识的动力。正是因为在起跑线上的先天不足、基础相对差,导致了他们你对阅读的兴趣不浓厚,需求量不大,主要阅读具有消遣和娱乐性质的休闲类图书。再有因为英语四、六级及考研的需要,英语类及考研类图书在课外阅读中占比例较大。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网络游戏、QQ、MSN、微信、电影等网上活动成了他们课外活动的首选。阅读的书籍局限于应对考试的教学用书。部分大学生想读书,存在读书的愿望,但由于阅读能力、检索能力的不足,在浩瀚的书海中却不知道如何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书籍。

2 开展阅读推广的重要性和意义

阅读推广是推动大学生读书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的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图书、资料、视频、音频、数据库等是新知识、新信息的载体,这些载体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在浩瀚的书海中,怎么读书、读什么书,犹如大海捞针一般。图书馆要发挥其教育职能和服务职能,以阅读推广为媒介,通过正确的引导,促使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行为,提高读者的阅读水平、学习效率和人文素质。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民办高校的办学宗旨是办社会之所需,补公办之所缺,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重任。同样,民办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肩负着为读者提供知识营养,提供文献保障的重任。面对校园内逐渐淡去的读书氛围,图书馆要在服务理念上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工作,引导青年人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其思想认识、写作能力、文化品位和审美素养,夯实文学底蕴,弘扬人文精神,更好地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3 阅读推广创新举措

3.1 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利用学分制奖励刺激大学生读书

读书征文活动已经是全国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一项重要举措,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校开展的效果也大不相同。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类学校的学生本身的知识层面较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很强,加上图书馆经费充足,能给予获奖者相对丰厚的物质奖励。所以,征文活动相对开展的比较顺利,参与的人数也会很多,达到了阅读推广的效果。但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受到学生自身知识层面相对不高、获取知识能力相对不強、图书馆经费不足、校领导不够重视等因素的影响,使征文活动开展起来比较困难。存在参与人数少、文章抄袭率高等现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起不到阅读推广的作用。因此,对于民办高校开展读书征文要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校领导重视会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另外要联合学校的学工部和团委一起开展活动,这样可以使活动的协调、宣传得以保证。第二,利用奖励学分来刺激学生参与活动。学分是学生比较关心的,参与征文活动就可以直接得到学分奖励,比整个学期上一门选修课获得学分显得更有吸引力。以黑龙江东方学院为例,学院在全院范围内发布红头文件,通报读书征文获得学分作为制度来执行,对评出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纪念奖分别给予2学分、1.5学分、1学分、0.5学分的学分奖励及额外的物质奖励。此举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兴趣,参与人数明显增多。第三,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学院资源,如校刊、校报、校园广播、海报等媒介进行宣传,并推荐阅读书目,引导学生阅读。第四,成立专业的评审委员会或小组,确保评审结果的权威性,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最后,对获奖读者进行表彰,召开表彰大会,让获奖者感受到这份荣誉,并且能够扩大征文活动的影响力,为下一期征文活动起到宣传、推广的

作用。

3.2 开展书评活动

书评活动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一种常见手段,也是图书馆宣传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书评可以指导读者更好地阅读图书;可以指导读者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可以指导读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世界观[2]。以往高校开展的书评活动大多是将已经选好的图书目录推荐给读者,让读者在这些图书中选择阅读,写出书评参与活动,最后进行评审。这种形式的缺点是具有局限性,如果推荐的图书中没有读者想看的或者喜欢看的,读者就不会参加这次活动。书评活动应该以读者为中心,因为开展书评活动的目的就是要推广阅读,达到宣传的目的。第一,征集书目。书目应该由学生进行推荐,然后由图书馆进行筛选审核后发布出去。可以利用网络做一个推荐系统,让读者在网络上进行书目推荐;也可以在人员密集区开展书评的签名活动,让大家每个人推荐一本书,在征集书目的同时也起到了宣传的作用。第二,举办书评会。在特定的日期举办大型的书评会,书评会的形式可以是茶话会的形式,氛围要轻松和谐,要请几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专家或者教授来参加书评会。专家也要进行图书评论,还要对每个学生的评论进行评价和评分,这样也会吸引大量的同学来参加书评活动。通过讨论与交流,自由轻松和谐积极的发言会让大家对一些好书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可以让大家听听专家是以怎么样的角度和深度去读书的。最后,进行评选。由专家在进行书评的读者中选出最好的几位进行点评并颁发荣誉证书及物质奖励。书评会可以使读者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书友,共同读书,共同进步,达到了推广及宣传的效果。

3.3 建立移动图书馆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读者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传统的纸质阅读迅速向移动阅读转变,即利用智能手机、ipad、kindle等移动设备进行阅读。移动阅读具有阅读工具的便携性和可移动性、阅读内容的可检索性和及时获取性、阅读行为的持久性和连续性、阅读效果的低碳性和绿色性、阅读影响的广泛性和社会性等特征[3]。随着移动阅读的广泛普及,高校图书馆也随之产生了新的服务模式——移动图书馆。国内一些比较著名的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都相继提供了移动图书馆服务。目前,移动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主要有:图书馆系统的相关服务(查询、预约、续借等)及移动阅读两方面。国内各大公办高校已经陆续的开展了移动图书馆服务。而对于民办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模式、理念及经费的影响下,大部分都没有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民办高校的读者虽然知识层面相对不高,获取知识的能力相对不强,但他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却和公办大学的读者相同或者更加与时俱进。因此,民办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势在必行。将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网络通过移动终端直接呈现到读者面前,会吸引更多的读者阅读,在广泛开展服务的同时,也达到了阅读推广的目的。

3.4 开展定制图书馆个性化系统的移动设备外借服务

移动设备外借服务已经在全国高校开始推广,现阶段主要是电子书阅读器外借服务,只有部分高校开展了IPAD等平板电脑的外借服务。当前高校外借的移动设备主要以电子书阅读器和基于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为主,只有少部分外借苹果的产品和基于Windows系统的平板电脑。在价格上,苹果的产品和基于windows的平板电脑价格比较昂贵,基于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价格相对便宜而且容易操作。在系统修改上,苹果的操作系统不易修改,Windows和Android相對容易修改。目前的服务形式基本上是把电子图书拷贝到设备里借给读者阅读,比较单一。给读者提供更加具有图书馆特色系统的移动设备会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并主动利用。图书馆购买移动设备时可以和商家定制具有本馆特点的个性化操作系统,由图书馆提出具体的需求,在界面设计、功能设计上都要有图书馆的特点。可以将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做成相应的APP,方便读者使用。让读者在使用时能够很方便的检索和阅读图书及观看视频资源,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移动设备的作用。

3.5 设立阅读推广部

阅读推广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年在这项工作中花费的人力、财力及物力占很大比重,使阅读推广工作卓有成效。民办高校图书馆也逐渐把阅读推广作为主要工作来抓,来正确的引导更多的读者进行阅读,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实现馆藏利用率的最大化。信息泛滥和信息污染也是当前信息的一种时代性特征,对于民办高校的读者在文献选择上变得更加困难,书籍太多与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的矛盾也需要得到化解,读者阅读迫切需要帮助和辅助的桥梁或者平台??——阅读推广[4]。阅读推广工作要建立长效机制,将阅读推广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阅读推广工作的规范性和连续性,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阅读推广部,制定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和部门工作细则、制度等。在民办高校图书馆人员紧张的条件下,工作人员可以指派其它部门工作人员兼职工作。目的就是要把阅读推广长效化、制度化,保障阅读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调动读者的读书积极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动机、挖掘读者的阅读潜力、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

3.6 在读者中培养“阅读推广员”

大学生读者参与图书馆工作在国内外高校已经很常见,在民办高校中大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也已经成为了热门现象,也是民办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弥补了民办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不足的缺陷。大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是图书馆管理学的研究课题,是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延伸[5]。有的高校不只让学生读者承担一些日常的图书排架整架、值班等事务性工作,而且尝试让读者承担更重要的管理工作。2013年3月21日,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图书馆聘任一位学生读者担任馆长,是四川省首位学生馆长。主要从事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参与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各种工作,积极发挥联系图书馆与读者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大部分民办高校中也成立了和读书相关的社团,如读书会、读者协会、书友会等,这些社团也大大推动了图书馆的工作。在阅读推广工作中,可以在学校的各个专业中选拔一名或多名热爱读书的“阅读推广员”,阅读推广员要经过图书馆专业的培训。这些“阅读推广员”要在各自的负责范围内将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图书馆的最新图书信息传递给其他读者,读者之间相互复制、相互激发,播撒下更多阅读推广的种子。

总之,阅读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对于不同性质和定位的学校要有学校个性化的推广措施,将阅读引入正确、健康的轨道,提高读者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郑晓晖.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15):47-48

[2]陈素香.书评推读书 读书促书评[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3,(2):52-54

[3]郭晶等.移动阅读环境下的IC2创新服务模式[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1,(11):9-14

[4] 惠涓澈,张敏.关于高校图书馆设立阅读推广部的可行性思考[C].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2012

[5] 刘青芬,杨丽君.大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的探索[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9,(1):27

猜你喜欢
阅读推广民办高校创新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