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平,王满四,陈宝星,汤 萱
(广州大学,广州 410006)
近年来,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进程开始加快。据统计,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的产业多集中在纺织、服装、电子元器件、玩具、陶瓷和家具等产业,基本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何龙斌,2009)。加之近两年来中西部地区外出务工人员数量明显减少及已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纷纷返籍回流,造成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紧张及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扬,迫使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得不进行选择性的转移。我国的工业化还处于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还要持续较长的时期,引导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有的产业转移理论均认为,承接地的劳动力的供给是拉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测评承接地的产业劳动力供给支撑能力,从而科学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将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和家具等制造业。本文选取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纺织业为研究对象,该产业细分包括棉纺织、化纤、麻纺织、毛纺织、丝绸、纺织品针织行业和印染业等。
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并在“劳动年龄”范围之内的人口总和,是人口资源中拥有劳动能力且进入法定劳动年龄的那一部分劳动人口。本文所指的劳动力是指劳动力资源,并且是产业劳动力资源,即具有某一产业专用性的劳动力资源;本文所指的劳动力支撑能力是指某一产业承接地的该产业下的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和支撑能力。
本文以信息熵理论作为定量评价劳动力支撑能力不均衡度的理论基础。信息熵(Information Entropy)的概念是由香农(Claude E.Shannon)于1948年提出的。在信息论中,熵是对随机事件不确定性的量度(Shannon,1948)。对于一组随机事件而言,其不确定性越大,输出的信息熵值也就越大。必然事件所包含的信息量为0,而等概率事件所包含的信息量最大(James,1975)。显然,在评价社会经济指标时。指标值离散程度越小,其分布的信息熵值就越大。也就是说,信息熵是指标值分布均衡度的量度。
为了更好的用信息熵对社会经济指标值的不均衡分布进行度量,Theil用常数LogN减去Shannon定义的信息熵值,并将其定名为Theil不均衡指数。依据上述基本思想,可以将广东省看作为一个区域系统,以各个产业承接地的劳动支撑能力指标作为随机变量,通过等价变换将其转换为相应的概率分布,再引入Theil不均衡指数,进而可定量测评各纺织产业承接地的劳动支撑能力的不均衡度。
2.1.1 指标提取思路
本文采用比较成熟的劳动力资源三层考量法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将劳动力供给支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维度:劳动力资源供给数量维度、质量维度和结构维度。劳动力资源供给数量维度包括劳动力资源存量和劳动力资源增长潜力两个角度。其中,劳动力资源存量指标考量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地当前为该产业供给劳动力数量的能力。而劳动力资源增长潜力指标考量的是产业承接地未来可持续为该产业供给劳动力数量的能力;劳动力资源供给质量维度用以考量劳动力资源供给的效率和效益,依此评判劳动力资源供给的质量能否支撑转移后的产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盈利能力;劳动力资源供给结构维度用以考量劳动力资源供给的结构效能的高低,依此来评判能否支撑转产业移后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盈利能力,具体包括劳动力资源的年龄、学历和技能三个等级结构。
2.1.2 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框架及具体量化
根据上述指标提取思路和考虑可比较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可操作性与时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为“目标层—准则层—主题层—指标层”四个层次的框架结构。为了能够清晰辨识及计量各项指标,对第四层次的各项指标进行了量化计算说明,具体见表1。
表1 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框架及指标的量化计算方式
依据上述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可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劳动力支撑能力及不均衡度进行评价。本文采用Theil不均衡指数法进行定量测评,具体运算步骤如下:
设系统有n个对象,有m个评价指标,每个评价指标对每个评价对象的评判可以用指标特征量xij来表示,则系统有m×n阶指标特征数量矩阵如下:
式中Xij是第j个对象的第i个评价指标的特征值。对各指标的特征量进行标准化处理,令:
引入Theil不均衡指数为:
其中xij是第 j个对象的第i个指标值,是n个对象关于第i个指标值的均值。对上式进行数学变化可得:
定义1设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劳动力支撑能力评价系统中有m个评价指标,定义第i项指标的不均衡指数为:
(若rij=0则可对其进行坐标平移处理,取rij=rij+∑θ,θ→0使得上式有意义)。
定义2依据不均衡指数Ti,定义第i项指标的权重系数为:
定义3定义第j个对象的综合评价值为:
该综合评价值越大,表示该产业承接地的劳动支撑能力越有优势,越适合转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定义4定义系统的不均衡度为V:
其中λi是不均衡指数Ti的权重系数,且Theil指数V是反映产业承接地的劳动力支撑能力差距大小的指标,数值越大表示劳动力支撑能力差距越大。
本文基于广东省提出“双转移”的大背景,以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纺织业为例,对纺织业的省内转移地的劳动力供给支撑能力进行测评及分析。
由于大多数统计数据能较为全面查阅到的时限为2003~2009年,故只对2003~2009七年间纺织业转移地的劳动力供给支撑能力进行测评及分析。
表2 2003~2009年期间广东省各市纺织业的产业区位熵值与增长率值
根据产业区位熵理论,通过查阅《中国统计年鉴》和《广东统计年鉴》获得原始数据,计算出2003~2009年广东省各市纺织业的产业区位熵值。为了能够反映出各市纺织业的产业地区专业化程度的变动趋势,以供判断该产业在当地的集聚能力是处于上升还是下降态势,同时也计算出2003~2009年各市纺织业的产业区位熵增长率。具体数值如表2所示。
依据产业区位熵理论可知,当静态的产业区位熵大于1,表明此地区的该产业具有比较聚集优势。对比表2中的各市可知,2003~2009七年间静态产业区位熵一直大于1的有汕头、佛山、汕尾、中山、江门和揭阳六个城市,该六市具有静态的产业集聚比较优势。
依据产业区位熵理论又知,当产业区位熵增长率大于0,表明此地区的该产业的集聚能力处于上升趋势,具有较强的承接支撑产业转移的能力;相反,则说明该产业在当地的集聚能力下降,应该从当地转出该产业。对比表2中的各市可知,2003~2009七年间产业区位熵增长率大于0的城市有汕头、汕尾和揭阳三地。而佛山、江门和中山三地的产业区位熵值都在2009年有较大幅度的下滑,表明该三地的纺织产业集聚优势已开始退化。
表3 2003~2009年汕头、汕尾和揭阳三地劳动力支撑能力及不均衡度的计算结果
综上分析可知,广东珠三角城市已不具备纺织产业的集聚优势,珠三角城市的纺织业可向粤东地区的汕头、汕尾和揭阳三地转移。目前,这三地具有较强的纺织产业转移吸引力,可作为纺织产业转移初选地。
通过查阅《中国统计年鉴》和《广东统计年鉴》获得原始数据,依据Theil不均衡指数评价法的计算步骤,应用Matlab2007B计算出汕头、汕尾和揭阳三地的2003~2009七年间劳动力供给支撑能力及不均衡度的数值。分别见表3、图1和图2。
图1 2003~2009年汕头、汕尾、揭阳三地劳动力供给支撑能力
从图1的2003~2009七年间三地劳动力供给支撑能力比对分析可以看出,揭阳的纺织业劳动力供给支撑能力是汕尾的1.85倍左右,是汕头的1.1倍左右,揭阳的劳动力供给支撑能力在三地间具有比较优势。汕尾的最低,仅维持在0.2左右。
图2 2003~2009年汕头、汕尾、揭阳三地劳动力供给支撑能力不均衡度
从图2可以看出2003~2009七年间,汕头、汕尾和揭阳三地的纺织业劳动力支撑能力的不均衡度基本维持在0.1-0.15之间。而且不均衡度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不均衡度由2004年最高的0.31降到2009年的0.07。
无论从产业区位熵,还是从劳动力供给支撑能力来看,揭阳都是承接纺织业转移的首选目标地。计算数据显示,揭阳的劳动力供给支撑能力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产业劳动力资源供给质量及供给结构方面。以2009年为例,揭阳的纺织产业劳动力生产率为149.62,汕头的为127.31,汕尾的仅为64.63;揭阳的纺织产业劳动效率为86.22,汕头的为78.07,汕尾的仅为37.04。这说明揭阳市的纺织产业的劳动力资源的素质较高,产业效能较好。揭阳的产业年龄结构、产业学历结构、产业技能结构与标准值的差距分别为0.21、0.14和0.3,分别低于汕头和汕尾的,表现出良好的劳动力供给结构素质。
但问题是2003~2009七年间,揭阳的劳动力供给支撑能力并未与汕头和汕尾的拉开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揭阳市的纺织业从业人员相对较少。以2009年为例,揭阳的纺织产业的从业人数为4.08万人,而汕头的为5.62万人;二是揭阳市的实际工资率较低,缺乏竞争力。以2009年为例,揭阳市的实际工资率为9.94,而汕头的为12.69,汕尾的为11.61。进而导致揭阳市的劳动力流动数量结构不理想。揭阳市2009年的劳动力流动数量结构指标的数值是0.83,这说明揭阳市的外出就业的劳动力数量要大于从外地吸引到本地就业的劳动力数量。而同时期汕头的为1.03,汕尾的为0.97;三是揭阳市的劳动力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失业人数相对较多。
本文基于产业转移理论及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构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劳动力支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Theil不均衡指数法进行定量测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纺织产业转移为例,应用产业区位熵理论初步确定纺织产业转移备选地为汕头、汕尾和揭阳三市。依据所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测评方法对上述三个备选地的劳动力供给支撑能力进行了测算及分析,发现揭阳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最后给出揭阳劳动力供给支撑能力的提升建议重。通过上述实证研究,初步证明了所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测评方法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1]何龙斌.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9,(9).
[2]吴晓军,赵海东.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J].当代财经,2004,(12).
[3]马子红.基于成本视角的区际产业转移动因分析[J].财贸经济,2006,(8).
[4]孙阳.中西部地区承接东南沿海纺织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重庆社会科学,2009,(3).
[5]李国政.比较优势、产业转移及经济发展[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2).
[6]刘倩,李录堂.基于DEA的劳动力转移培训供给效率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11,(7).
[7]冯文勇,吕立,常山.山西省贫困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梯度区位[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2).
[8]毛瑞福.浙江人才发展报告[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