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规划研究——以河南省淅川县农村社区布局规划为例

2013-10-19 10:14:38戚红年
河南科技 2013年11期
关键词:淅川县镇区自然村

戚红年

(南京大学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而这一切的基础是农村村庄的规划和发展。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地,集山区、库区、边缘区于一体,是全国移民大县。2006年淅川县城镇化水平为25.60%,由于移民和撤村并点,2010年淅川城镇化率达到43.2%,年均增长达11个百分点,在如此快速的城镇化背景下,村庄布局规划对统筹淅川城乡健康发展、指导村庄建设等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淅川县域村庄分布特点

淅川全县户籍总人口74.6万人,共有2个街道、11个镇和4个乡,9个街道社区、12个城乡结合部镇社区、502个村委会,3112个自然村。据调查县域城镇人口合计23.16万人,2009年城镇化水平是31.0%。

(1)各城镇内包含了大量的村庄和乡村人口,城镇化的质量较低

据调查,在统计的23.16万城镇人口中包含有大量的乡村人口。据统计年鉴2009年末数据,乡村人口数多达65.86万人,占总人口的88.6%,按此数字,城镇人口中有高达13.11万人同时也是乡村人口,占到城镇总人口的60%之多。这一方面说明城镇内有较多的农村人口在务工经商,但更多的是县城和各建制镇区内有大量的村庄及村民,许多城镇规划区被作为城镇建成区统计,实际上是超前城镇化了,即现状统计的城镇化水平是有水分的。

(2)村庄数量很多,规模偏小

全县人口密度为265人/平方公里,作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地区,人口密度不低。扣除丹江口水库水面361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304人/平方公里。多山,造成了淅川县村庄多、小、散的特点。全县15个乡镇平均每个有207个村庄,514个行政村(社区)平均每个有6个村庄,平均每个自然村只有217人。全县自然村中许多山区村庄是散村,实际的村落更多,规模更小。

(3)村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山区农村有大量的贫困户

全县所有行政村都已通汽车路、通电、通电话,但自来水受益村只占58%。如果统计到自然村,在山区有20~30%左右的村庄尚未通汽车路,一部分村庄不通电话,绝大部分村庄是没有自来水供应的。大部分村庄的小学、教学点条件艰苦、设施简陋;卫生保健设施也是如此,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尚未普及。山区,尤其是深山区的农民,靠耕种几亩山坡地最多只能维持温饱生活,遇到天灾人祸必然成为贫困户。

(4)水库移民村庄众多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大坝由162米加高到176.6米,蓄水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风浪线172米),净增13米,将淹没湖北、河南两省的5县市16个城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淹没淅川县的土地达41.6万亩,涉及10个乡镇的174个行政村,根据《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工程淅川县水库移民工作资料汇编》,截至2013年,规划搬迁人口达15.65万人(表1),占库区总动迁人口的52.6%。

表1 淅川县各乡镇移民规划搬迁人口汇总表

乡镇名称 村数 行政村名规划搬迁安置人口(人)香花镇 21白龙沟、北王营、柴沟、杜寨、蒿溪、胡岗、槐道沟、雷庄、刘楼、南陈岗、南王营、阮营、宋沟、土门、吴田、西岗、新黄庄、杨河、张寨、周沟、张义岗23419 156462小计174

2 村庄空间分布现状

(1)按地形划分的村庄空间分布现状

按照自然村分布在平畈地、丘陵岗地、山区沟地三种类型划分。分布在平畈地和山区沟地的自然村数量大体上各占26%,而分布在丘陵岗地的最多,占了48%,各乡镇情况有较大差异。按照地形分布的村庄人口,仍是丘陵岗地最多,占45%,平均自然村的人口数为204人;平畈地占36%,远高于其村庄数的比重,平均自然村的人口规模为303人,规模较大;而山区沟地只占18.6%,平均自然村的人口规模仅为157人,且多为散村。

按照分乡镇自然村分布密度,丘陵岗地的村庄密度最高,其次是平畈地,山区沟地较低,全县村庄平均密度为1.26,密度最高是马蹬镇,为1.74,最低的是西簧乡,仅为0.90。这样的村庄分布是很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

(2)按与城镇空间关系划分的村庄空间分布现状

按与城镇空间关系划分的村庄空间分布类型有城(镇)中村,城镇边缘村,城镇规划区内的村庄,一般村庄等4种类型。

城(镇)中村。除县城外,其他建制镇镇区均以村委会形式管理镇区,所以各建制镇镇区不存在城(镇)中村。县城两个街道面积10.8平方公里,建成区内约有30个左右自然村。这些村庄随着县城的各项建设被拆迁安置,但从未对整村进行成片拆迁改造。因此,即便在县城中心的街坊内的也可看到一些经过自发改造的小片村宅,这些村庄已经与城市各类建筑融为一体;也有若干有一定规模的成片村宅,但都己经过改造成密度很高的两三层的小楼房。

城镇边缘村。商圣、龙城两个街道外围,上集镇的9个社区和金河镇的3个社区的2.24万人已作为县城建成区的组成部分。但这些社区内的78个自然村绝大多数都完整的存在,少数因建设需要被部分拆迁安置。这些村庄也没有进行过整村拆迁改造安置。县城外的9个镇镇区内有38个行政村的184个自然村共6.66万人,占9个镇区常住人口的64.4%。这些自然村中有少数村庄因镇区发展部分被拆迁安置,部分与镇区的其他建筑融为一体,多数村庄都在镇区内或镇区边缘完整的存在。

城镇规划区内的村庄。县城规划建设用地外、规划区范围内有上集、金河、毛堂3个镇乡的19个行政村105个自然村。9个建制镇制镇区只有厚坡、紫荆关、盛湾、老城有新的城镇规划区要开发建设,4个镇的镇区外、规划区内涉及31个行政村的185个自然村。

一般乡村的村庄。除上述类型以外的其他村庄。

(3)按村庄人口规模分类的村庄现状

自然村平均规模仅为218人,自然村个数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特点,人口规模在100~199人之间的自然村个数和人数最多,占村庄总数的37.3%,占村庄人数的23.0%;自然村个数占总数10%以上的还有50-99人、200-299人、300-499人三个分级区间;自然村人数占总数10%以上的还有200-299人、300-499人、500-999人三个分级区间。

各乡镇的村庄人口规模相差很大,平原地区的厚坡镇和九重镇自然村平均人口规模有386人和345人,沿丹江口水库有较多冲积平原地的滔河乡自然村平均人口规模也有355人,这3个乡镇人口超过500人的自然村有119个,占全县同等规模自然村数的一半。而山区面积大的毛堂、西簧、仓房等乡镇,以及丘陵山地面积大的香花镇自然村平均人口规模都在200人以下,山区超过500人规模的较大村庄极少。

这样的村庄人口规模显然是不能够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可能也不必要村村(组组)通路、通水、通电话,更不可能都办学校、幼儿园、卫生室、文体活动室、老人活动室等。按照规划循序渐进建设新农村对淅川来说确实很有必要。

3 淅川农村社区规划研究

(1)关于村庄规模分级

在规划的中心社区和基层社区人口规模的预测中,作者认为一个村庄规划期末的确定人口数是很难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因此选择了村庄人口规模的区间预测,具体分为7个等级。最少的村庄人口规模到规划期末为100~200人,这个等级的基层社区有142个,一般平原岗地不设置这样小规模的村庄,但山区村庄还需要这样规模的基层社区存在。200-300人、300-500人这两个规模等级的村庄最多。中心社区的人口规模都在500人以上,其中1000人以上的占将近一半。之所以没有把中心社区人口规模起点定得更高,主要是基于实际考虑,许多山地丘陵地区村庄规模偏小,即便要达到规划的最低规模也要做出极大的努力。并且,在城镇化进程中,无论是规划的中心社区还是基层社区,其人口数量都是要逐步减少的,而受制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撤并村的人口搬迁到规划社区来居住也不会很多。淅川县的大村庄不多,故规划期末最大的两个中心社区有2000-2500人,1500-2000人的中心社区也只有4个。

(2)关于城镇区和城镇规划区的规划社区

按照淅川县各城镇的发展趋势和规模,将来部分城镇区仍会保留若干村庄,城镇规划区内的保留村庄会更多。经预测,在县城内上集、金河两镇的12个社区的78个村庄在近期内全部改造完毕,其他镇区200多个村庄也要拆迁安置改造,剩下镇区边缘改造不到的则要撤并重组,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规划期末在城镇区和城镇规划区的农村社区有66个,约7.12万人,作为城镇人口而不是乡村人口统计,在社区建设方面也要有新的举措。

(3)关于中心社区

中心社区的选择要点:首先,具有一定规模,根据现状,规划中心社区的人口规模一般平原区在1500~2000人左右,丘陵区在1000~1500人左右,山区可在500~1000人左右;其次,要有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与周边村庄联系较方便,起着乡镇片区中心的作用,有一定的发展用地条件;第三,要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商业网点、小学等;第四,选址不宜靠近镇区;第五,数量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宜多。

确定要撤并217个自然村、集聚5.62万人,建设38个中心社区。按照现状人口统计,平均每个中心社区要集聚1479人,按照规划人口统计,平均每个中心社区规划期末有1100人。中心社区所在的行政村在撤村并点方面力度要大些,在完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要大量资金,要县和乡镇政府给予一定的投入扶持,规划的中心社区应当率先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进行规划建设。

(4)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是保留的规模较大的自然村,一般现状人口规模大于200人(包括散村迁并在一起超过200人),并考虑合理的耕作半径和交通条件来设置,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村民集中居住地。一般以农民从住宅到耕作农田单次出行在半小时左右。以淅川县发展的客观条件和趋势看,基层社区将长期存在。基层社区的选择在平原岗地规模可大些,山地丘陵规模可小些。规划淅川县设置600~700个基层社区,规划期末基层社区人口约有23.62万人,占县域总人口的35.0%,平均每个基层社区366人(按照现状人口统计,每个基层社区平均要吸纳4.1个自然村,820多人)。

(5)撤并村

淅川县自然村数量多达3100多个,许多山区村庄交通不便,上学难、看病难、买卖难;多数山村人均只有几亩贫瘠的山坡地,以此谋生仅能维持温饱,许多自然村的消亡是必然的。

确定撤并村一般在200人以下,但在平原区根据需要部分撤并村可大于200人,而在山区少数200人以下的自然村也可以保留为基层社区。据此,经过对各乡镇自然村的逐一分析判断,确定淅川县的撤并村多达2400多个,占全县自然村总数的78%。

淅川县现状自然村数达3112个,规划这些村有8种空间变化,分述如下。

①因丹江口水库工程建设需要外迁的村庄。涉及到174个行政村的517个自然村,15.6万人,其中外迁县外13.3万人,县内自安3.3万人。自安移民主要迁入九重、厚坡、马蹬、香花4镇,必须迁入镇区或者规划的中心社区或基层社区。

②需要撤并的城镇区内村庄。历史上已经遗留下来大量的城(镇)中村,多数仍然从事农业生产或兼业为主,城镇建成区也是农民住宅为主体。在今后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大量消化镇区的农业人口,大量的城(镇)中村必须遂年进行拆迁改造。并且,在今后的城镇发展中尽量不要再出现新的城(镇)中村。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但却是提高城镇品位、完善投资环境、增强城镇吸引力、迈向现代化必须要做的工作。确定规划期应撤并的城(镇)中村有266个之多,涉及9万多村民,主要在县城和几个重点镇。

③中心社区的迁并力度是比较大的,需要并入相邻的48个村庄,还要迁入相邻的158个村庄,这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个一个村庄去落实。

④规划的基社区有646个,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在紧邻镇区边上不作为城(镇)中村的自然村,大约有40多个,需要撤并为14个规划社区;另一类是在城镇规划区内的180多个自然村,规划撤并为52个基层社区;第三类是面广量大的普通农村,1200多个自然村规划为580个基层社区。

4 结语

将分散的自然村落逐步进行撤并是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撤并自然村,加强中心社区和基层社区建设,有利于基础设施的集中配套建设,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应看到,撤村并点既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也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既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强拆强搬,但也不能无所作为,任其自然。需要创造条件、因势利导。必须与非农产业就业机会增强,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民教育文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高、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流转机制建立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等一系列措施相配合。这需要一代人至两代人的努力和时间,需要长远规划、分期实施,逐步推进。

[1]李兵弟.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葛丹东.中国村庄规划的体系与模式[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3]方明.农村社区规划与住宅设计[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4]金兆森.农村规划与村庄整治[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石忆邵.国内外村镇体系研究述要[J].国际城市规划,2007,4..

[6]刘继斌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研究[J].经济地理,2011,10

猜你喜欢
淅川县镇区自然村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易地搬迁学生与镇区学生在行为习惯上的差距及对策
民族文汇(2021年5期)2021-12-13 16:36:06
2025年山西垃圾收运覆盖90%以上自然村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11-26 11:50:54
持续发力 多元投入 淅川县加强水源区水土流失治理
淅川县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谈编导在镇区电视新闻工作中的作用
河南所有贫困自然村 实现4G网络全覆盖
通信产业报(2018年2期)2018-01-25 19:02:13
镇区规划用水水资源论证实例分析
水能经济(2017年8期)2017-10-19 18:10:32
河南安排部署贫困自然村宽带网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