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康复科 郭克勤 (邢台054000)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中医学的“胃脘痛”范畴,缠绵难愈,时而复发。笔者于2008年至2011年间以慢性浅表性胃炎 (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型)60例为观察对象,运用隔药铺灸为主治疗30例,并于常规针刺30例进行对比,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来自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针灸门诊。其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30年。将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隔药铺灸作为观察组,常规针刺为对照组。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n 男 女 年龄 (岁) 病程 (年)性别30 13 17 45.03±10.06 11.31±5.12对照组 30 9 21 43.97±8.58 12.87±5.62 P值观察组>0.05 >0.05 >0.05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举行的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形成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1]。①病史和症状: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痛或不适、饱胀、食欲不振、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②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 (虚寒形)胃镜诊断标准,内镜下可见胃黏膜小面积多处受损,或有胃下垂,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黏膜水肿,有黏稠液附着。(2)中医诊断标准:脘腹冷痛绵绵,喜暖喜按,泛吐清水,纳呆腹胀,形寒肢冷,大便清稀,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1.3 纳入标准 (1)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虚寒型胃痛的诊断标准;(2)年龄大于或等于18岁,小于或等于60岁;(3)同意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2)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0岁; (3)消化道其他器质性病变、胃、十二指肠溃疡;⑷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⑸不能接受及未按要求坚持治疗者。
1.5 统计学处理 根据观察指标及数据的不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2.1 观察组
2.1.1 铺灸材料:党参、黄芪、山药、炙甘草、补骨脂、白术各100 g,砂仁、干姜各50 g,炙附片20 g,人工麝香0.2 g,冰片2 g。各药共研末备用。洞巾若干条,鲜生姜泥,鲜生姜汁,艾绒,纱布,棉签若干。
2.1.2 铺灸部位:足阳明经穴区 (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等处的腧穴连线,向左右延伸约1.5 cm,);中脘经穴区 (以中脘、下脘、神阙、气海连成的任脉线为中心向左右各延伸约2.0 cm);背俞穴区L11~T2(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等处腧穴的连线,向左右各延伸1.5 cm)。
2.1.3 方法:将洞巾铺于背部只暴露施术部位,棉签蘸鲜姜汁擦拭施术区,并将铺灸药末均匀撒铺于穴区局部皮肤,厚度约为1~2 mm,将鲜姜泥置于药末之上,长宽和穴区一致,厚约1 cm。再将精致艾绒制成直径1 cm的长蛇形艾柱一条,长度和穴区一致,置于姜泥之上,点燃头、身、尾三点,让其自然燃烧,以病人有温热感,能忍受为度。每次2~3壮,去掉艾柱,保留药末与姜泥,以纱布盖住,直到不热后,去掉铺灸材料。
2.2 对照组 取脾俞、胃俞、中脘、气海、足三里常规深度进针,施热补法,留针30 min。
两组均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
3.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2]制定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及胃镜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检查胃黏膜水肿、多处受损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检查胃黏膜受损、水肿基本消失;有效:胃痛、腹胀偶有发生,胃镜检查胃黏膜受损范围缩小1/2以上,水肿有所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治疗前后无变化但未恶化者。
3.2 结果 两组临床治愈率比较 (P<0.05),总有效率比较 (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的比较 例 (%)
本病属于中医的“胃脘痛”范畴,多因脾胃气虚,过食生冷,误用寒凉药物,攻下太过,久病耗伤阳气所致。日久入络夹瘀更加缠綿难愈。临床常以健脾益气,温中散寒,活血通络为治疗大法。铺灸药方中白术、黄芪、砂仁、党参、炙甘草、山药益气健脾;干姜、补骨脂、炙附片补阳温中散寒;麝香、冰片芳香走窜,行气通络止痛,又能做为引经药。铺灸法所选穴位中,从第11胸椎棘突到第2腰椎棘突所组成的背俞穴区中的脾俞、胃俞为脾、胃经的背俞穴,是脾胃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足阳明经穴区中的足三里为胃经的下合穴,素有“合治内府”之说;中脘经穴区的中脘,为胃之募穴,是胃之经气结聚于腹部的腧穴。它们都有很好的益气健脾、理气和中、和胃降逆之功效,同时中脘与胃腑的位置接近,可使药效直达病所。
《本草从新》曰:“艾叶苦辛,性温,属纯阳之性,能回垂危之阳,温十二经,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病而除百病。”艾灸起到了普通针刺所无法替代的作用。铺灸法中所选艾柱大,施灸面广,火力足,温通力强。铺灸方中所选药物借助艾灸的温透力作用于所选穴区,使药效直达病所,充分发挥了隔药铺灸疗法祛寒除湿、通经活络、温通气血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3-4],艾灸时所产生的红外线辐射,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为肌体细胞代谢提供了充分的能量基础,也为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了活化能量,通过经络系统这一特殊的传递途径,可使能量迅速到达病位,较快地产生治疗效果。
隔药铺灸疗法是将药物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外治法,是将中医的针灸、中药的治疗作用合二为一。选用多个腧穴所组成的穴区铺灸,避免单个腧穴施灸的局限性,增强了治疗效果,与常规针刺取穴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故对治疗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很好疗效。
[1]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S].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2(1):55-62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S].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5,10(3):181-184
[3]杨华元,刘堂义.艾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初探 [J].中国针灸,1996,16(10):17-18
[4]陈汉平.关于针灸-免疫思路的探讨 [J].上海针灸杂志,1991,1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