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敏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告诉我们:“任何章程和任何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则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一句话,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要想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
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个人认为应做好以下三点:
一、让每个学生相信自己“我能行”
学生往往依赖于教师的引导,通过参与和表现积累经验,发现自己,提高能力和适应性。而在实际生活中,班主任往往比较关注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他们的锻炼机会无疑就比一般学生多,这样就会对一般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班主任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目光放在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上,创造各种机会,让每个学生公平地参与班级活动,并在活动中表现自己。在此过程中,学生树立了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
二、循序渐进,知行统一
培养品德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落实到道德行为上。道德行为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正确的行为方式才会带来良好的行为效果,小学生特别是儿童对行为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具体性和情境性。班主任、家长必须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细致地加以评价。对高年级学生,除了让他们明了道德行为的一般要求、规则和步骤外,还要使他们具有独立地灵活地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三、把期望的目光放长远些
作为班主任,总是希望自己的观点能被学生接受,自己的话语最好立刻在学生身上得到兑现,学生朝着自己设想的目标迈进。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无疑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违背儿童心理特点的。学生是有思想的个体,作为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把期望的目光放长远些。当学生学习失去信心时,班主任满怀期望,帮助其恢复信心,并发掘其才智;当学生自暴自弃时,班主任满怀期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勇气;当学生出现错误行为时,班主任满怀期望,帮助其认识错误,改正缺点。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出灿烂的希望之花。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天山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