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飞
摘 要:在几年的高中历史教学生涯中发现,很少有学生和老师真正把历史地图册充分利用起来。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经验,对地图册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简单的探析。
关键词:地图册;历史教学;掌握知识
地图是具有空间分布特性的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载体。按一定比例运用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图。
随着科技的进步,地图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将地图看成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形象、具体模型”,地图是“空间信息的载体”“空间信息的传递通道”等。可见地图的地位相当重要。在历史课上,地图应该发挥其该有的作用。
一、历史地图册制作中有各种色彩,不同的图形,会使以叙述为主的历史课堂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能够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地图册中有著名人物画像、古代名城、重要发明创作的图片,形象逼真,学生一看就明白,图和教材相结合,图文并茂,兴趣盎然。
二、地图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增强理解、扩展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的角度
如:必修一历史地图册中关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中,
第26-27页地图中显示着《北伐战争的形势图》以及第27页地图中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情况,可以明显看出革命的分布地点多集中在南方各省,近代的革命家也多出身于南方各省。27页的读图提示总结的非常好,特点、原因都很简洁明了,扩展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看问题的角度视野。今年的高考卷全国卷第41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地图略: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此题的考点是以地图基点涉及古代行政区域划分的标准,同时显示区域的扩展,另
外,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学生反馈的答题情况普遍觉得偏,其实个人觉得在学习过程中应多关注一下历史地图册里面相关的信息。
三、地图册补充课本教材的不足
高中的新教材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由此就可能造成同一时期内的事情学生联系不起来,另外,对于知识的纵向联系更是不强。比如,必修一在讲述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时,讲到香港澳门的回归时,教材只是在书中76页下面注解中介绍了香港被分割租借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对于澳门被占领的殖民历史却没有提及,学生对于澳门的历史了解甚少,历史地图册34页中《国史纵横》就详细地介绍了澳门问题的由来。再如,必修一地图册中12页介绍的《七子之歌》,简介了闻一多讲述的1925年《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顺、大连》等城市状况,补充了书本知识的欠缺,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以上只是挑出的个别例证,在历史地图册中有很多国史纵横,读图提示,简单清晰却补充了教材,对于知识的衔接和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把历史地图重视起来,把古今中外的地图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各角度去引申,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素质教育能力。在讲课中随时把历史地图册放在手边,遇到一些历史图和人物时就可以当场请学生打开进行图型的直接感观,高三专题训练时多关注一些史地政三科综合性的材料题。
(作者单位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