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立
近年来,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民族”问题的重视,民族地区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民族旅游产业在政府系列扶持政策引导下发展稳定。但是,由于很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步晚,交通相对落后,贫困问题日益暴露。为寻求有效的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自1999年英国国际发展局首次提出“面向贫困人口的旅游”(简称PPT)以来,旅游扶贫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实施的一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经济发展模式。
但随之而来的是,英国国际发展局资助的6个案例区PPT发展战略研究分析表明,缺少人力资本被所有的案例区视为最主要障碍[1]。基于人力资源开发是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的长久之计和根本途径[2][3],有必要发展特色产业并提高人口素质[4][5],加大人力资本投入[6],重建个人能力[7]。
以往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试图借鉴国外模式,探讨我国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及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但忽视了民族地区的资源特性,容易使民族地区的发展陷入举步维艰、难以为继的境地。本研究关注的重点是:贫困的民族地区具有怎样的资源特性?如何根据其资源特性挖掘旅游开发空间与人力资本的投资机会,保障旅游扶贫有效展开。
民族地区不同的旅游价值不仅与初始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传承有关,也与旅游资源特性息息相关。资源的产权特性、资源的交易特性与资源禀赋特性,都是形成旅游价值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旅游资源特性是研究旅游价值不可或缺的关键视角。
旅游资源是指凡能激发旅游者动机,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自然的、人工的和精神的事物和现象[8],涉及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其中,自然旅游资源是使游客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和物象的地域组合,人文旅游资源既包括在历史进程中认识和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也包括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人群及其生活有紧密联系的社会文化资源[9]。资源特性是资源的经济学属性,包括资源的生产特性、地理特性、技术特性和产权特性。
而价值是个复杂的概念,可以从“意义”、“合目的性”或“有用性”去界定,价值在不同领域中有其特定形态,旅游价值的存在就是人在旅游产业领域发展中范畴性规律性本质存在,其本质是旅游客体对主体本质力量的效应。对于自然旅游资源来说,旅游价值来源于旅游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与旅游客体主体化后产生的系列价值;对于人文旅游资源而言,旅游价值的实质则是旅游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与旅游客体主体化的统一后产生的旅游客体对主体本质力量的效应。借鉴已被国际上广泛认可的《世界遗产公约》中所确立的遗产价值判定的6条标准,旅游价值也可以分为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及情感价值。
旅游资源特性与旅游价值密切相关,两者交互作用。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从旅游价值的原生性看,旅游资源是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一种重要力量,也是人类文明历史的写照[10]。另一方面,作为旅游客体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主体化是旅游价值的一般本质。前者表明旅游资源是旅游价值的直接来源,是价值基础;后者则意味着旅游价值也来源于旅游资源内在差异的间接效应,决定了价值增值的弹性。所以,如果将旅游看成是由旅游者与资源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经历[11],旅游资源的不同特性必然决定旅游价值的空间与特定内涵,同样,特定的旅游价值也必然要求旅游资源具有相匹配的特性。就民族地区而言,其旅游价值对旅游资源特性的依赖主要表现如下:
1.产权可分性与民族旅游的经济价值
产权是界定人们如何收益及如何受损,因而谁必须向谁提供补偿以使他修正人们所采取的行动,所以产权和外部性关系密切[12]。由此,从收益的角度看,旅游资源产权结构可以分为自由进出产权、国有产权、社区产权、共同产权和私有产权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所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不能分离。例如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旅游资源中的自然资源,森林、水域、土地等所有权归国家,但在这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地方政府或部门会被委托得到经营权,并以一定方式转移给企业或相关使用者,表现为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分离。
正是由于这种产权的可分性,价值链各增值环节,如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管理等基本增值活动,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市场和营销、后续服务等辅助性增值环节都可以分属不同的权利主体。只有产权主体才会从成本收益比较的角度考虑其产权的运营[13],但是,基于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所进行的衣、食、住、行等物质基础环节和游、购、娱等精神享受活动环节的各经营主体不一定有资源的所有权,而掌握所有权者不一定有资源配置管理的能力。这种矛盾因为产权的可分性而被化解,各行为主体能获得资源的使用权及经营权,如千年瑶寨、民族村等开发使用权可依照法律规定的许可制度,依法向旅游资源产权所有者国家取得。具有旅游资源开发使用权后的法人就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和所有者的授权,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依法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包括旅游产品的经营权[14]。由此,经营主体通过代理制度获得旅游资源使用权,组织、运用旅游产品的经营权益,优化旅游资源配置,推动实现旅游经济价值。
2.生产农耕性与民族旅游的社会价值
大多贫困的民族地区如桂滇黔省际边缘少数民族地区、粤北少数民族地区等由于历史、区位和发展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大多处于现代化的边缘地带,生产的农耕性为其主要的特征。这种生产的农耕性状态是少数民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不断积淀与改进形成的。族员通过耕种一定范围的土地获得生存资源,社会的主要资源基本上来自农业。而农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自然以保持风调雨顺,因此农业从事活动者对自然有一种敬畏。
但现代化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社会原则所彻底松绑的社会欲望及“比较性竞争”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无穷无尽动力的同时,不断地围猎吞噬绿色自然。全球变暖、臭氧层消耗、生态多样性消失、酸雨、江河和海洋污染、森林消失、土壤退化、能源和矿藏枯竭以及其它生态变化,都是近几个世纪以来现代化发展的结果。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瓶颈突现。而生产状态的农耕性在为旅游提供原始农事活动体验同时,农耕社会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心态的超稳定性为反思现代化提供启示。
随着经济发展,农耕社会的封闭性必将被逐渐打破,民族地区如何在融入现代文明同时,维护现代西方文化以外其他文化保持和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如何在步入科技和商业社会同时,确保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无法在现代工业文明的架构内,依靠科技、市场、制度来解决的,而属于价值的问题,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因为价值取向决定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价值取向决定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上述问题将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社会价值问题。
3.地理闭锁性与民族旅游的历史文化价值
很多少数民族居住地地形起伏巨大,地表切割严重,高山、丘陵、深河和峡谷相间排列。经济文化发展相对缓慢的少数民族,通常居住在所处海拔较高的山区和半山区,如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除县城所在地是4.22平方公里的河谷小坝外,其余均为高山,境内地形错综复杂,山谷纵横,海拔悬殊[15],造成生态环境相互隔离和封闭。居住地地理的闭锁性虽然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也使得少数民族村落家族成为一种稳定的历史文化载体。社会文化的延续是以其基本载体的稳定性为前提的,当鲜有经济力量和信息力量能有力地渗入载体时,以原生性和真实性为特征的历史文化通过家族的自然延续而得以不断承袭下来,不易受到动摇与破坏。
另一方面,不仅地理闭锁性本身具有地理专用性特征[16],而且民族地区地理特征与其历史文化价值具有不可分离性。正是由于长期以来山隔水阻,对外交通不便,少数民族才形成自己独特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无论是反映当地的法律法规、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的“石碑制度”,还是揭示一个宗族的源流、迁徙、发展的族谱档案;无论富有民族风情的婚姻文化、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工艺美术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还是作为能佐证历史、弘扬文化、体现民族精神的历史性建筑。从宏观到微观,从有形旅游资源到无形旅游资源,都承载着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具有原真性、典型性、规模性、不可再生性与不可替代性,而这正是旅游的文化历史价值的灵魂。
4.技术单元性与民族旅游的科学价值
很多优秀民族的科学蕴含于有民族特色的技艺上,如壮族的壮医,苗族的蜡染,侗族的建筑,水族的编织,瑶族的刺绣,毛南族的花竹帽等[17]。这些民族技术来源于当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或通过师徒授受,或以歌诀形式口耳相传、文字记录等多种方式流传,技术基本在族内传承、发展,具有单元性特点。
以上技术的发展完全是为了生存发展而在“适应自然”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无论是哈尼梯田、傣族坝区稻作,还是苗、纳西、独龙等的刀耕火种都使自然环境始终维持一种良好的平衡状态,获得了人与自然的“双赢”。因此,这些民族地区从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到植被、动物、医学、建筑等各方面都含有丰富科学知识信息,为生态及技艺科考提供大量旅游资源。一方面,可以让游客通过观察、体验、学习、研究,感受对自然敬畏的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天人合一”的民族医学、建筑学等科学知识体系。例如,桑耶寺的乌孜大殿顶层按照印度风格修建,木质结构;中层仿照汉地风格,砖瓦结构;底层是吐蕃风格的石头结构。三种建筑风格为一体,在某种意义上表明藏传佛教是融藏族、汉族和印度三种宗教文化为一体的产物[18],其设计理念、设计方案、设计结构、使用材料、施工工艺和各种技术运用等,在旅游业中具有重要的建筑学参考借鉴科学价值。再如,广西靖西县利用特殊地理环境所赋予的丰富药用植物资源,医疗经验和丰厚的药物知识被世代积累并运用,被称为“壮医之乡”,其独特的药方、疗法成为旅游中的亮点。可见,反映一个民族群体的精神认同的技术具有单元性特点,而这种技术的单元性使得一切实践活动承袭遵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准则,并进一步因其可持续性带来旅游的科学价值。
1.民族旅游的经济价值要求人力资本投资机会应市场化
从经济学产权角度讲,旅游资源的产权就是为了提高旅游资源的配置效率,对旅游资源产权进行明晰的界定、分配,确定旅游资源产权结构的制度安排。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通常都是以一个稳定系统的形式存在,无法对组成的各个部分进行专业化生产运营,从而通过优化各个部分的性能达到提高旅游经济价值的目的。因而,公共产权必然存在。但是,为了提高旅游经济价值,必须尽量缩小“模糊产权”范围[19]的出现,实现旅游资源产权清晰。尤其是在开放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民族地区旅游业由于区位的边缘性,及区域自然背景的复杂性 (多山、河等复杂地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再次被边缘化的危险。必须认识到,政府对旅游资源持有所有权,但民营资本对旅游项目的承担更多是市场导向的企业利润。所以,在政府宏观调控下,通过市场配置具可分性的旅游资源是实现多元产权主体“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唯一选择。
基于以上认识,企业在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时,必然会为人力资本投资带来新的市场机会。投资机会可以利用,也可以放弃,它对投资者来说是一种权利,而没有必须执行的义务[20]。人力资本投资机会也是如此,在旅游的产业价值链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人力资本投入,也就意味着各价值链增值环节能获得可预期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而这种人力资本投资是利益诱导,投资者只有通过市场折射出的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才能获得相关信息,并借此积极利用其投资机会。否则,离开市场化机制,只能因信息不对称而错失投资机会,涉旅游企业也会因此而产生软实力不足问题。基于此,人力资本投资机会市场化是实现旅游经济价值的必要条件。
2.民族旅游的社会价值对人力资本投资机会的多元化提出要求
少数民族村寨在农耕性生产状态下,土壤肥沃,周边环境无污染源,水源、空气质量优,具有原生态的特点。如何在保护原生态的同时发展经济,关注旅游的社会价值?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源于企业活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主要由三类构成:一是企业针对市场力量做出与企业市场地位相应的反应 (对市场负责),二是企业按政府委托或企业与利益相关者方之间的协议约定的需要而行为,三是企业自愿主动承担的社会项目[21],当以企业为分析主体时,旅游的社会价值也是如此。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第一类状况下,相应的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可以通过市场得到定价和回报,此时的人力资本投资机会也是存在于市场运行机制中的。例如,少数民族村民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巨大的生态农业旅游,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发展高山茶、有机稻、稻田鱼、优质蔬菜、有机茶油、特色畜禽生产,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为游客提供观光、赏景、采摘、游玩等项目。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创造了相应的人力资本投资机会;在第二类状况下,人力资本投资机会不仅受到市场的影响,还受到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的影响。还以广东连南为例,自2008年至今,连南每年都举办中国(连南)瑶族文化艺术节,以及“开耕节”、“开唱节”、“盘古王耍歌堂”等系列传统节日,开展了连南瑶族美食、十大农家菜、十大养生菜评选活动。相关部门为此积极组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经理、导游等教育培训工作,举办中餐、客房服务技能大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在第三类状况下,人力资本投资机会基本来源于企业的战略规划。依赖于企业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市场营销、烹饪技术、服务规范、健康卫生、消防安全、职业道德、环境保护等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广度和深度。
3.民族旅游的历史文化价值要求人力资本投资机会的持续性投资
具有闭锁性的地理区位为少数民族村寨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提供了稳定的传承发展环境,而这些独特的历史文化是开发潜力巨大的优势旅游资源。旅游者不仅可以观赏并了解已有的民族风土人情、人文景观,还可以通过对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的适当商业包装,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而商业包装也不仅停留在带动传统特色手工业发展阶段,完全可以根据时代要求及少数民族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特征发展影视、动漫、游艺等其他相关创意产业。在保护中寻求发展,凭借信息技术更好地传承、开发传统历史文化。
旅游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与开发,为人力资本投资提供了持续的机会。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为培养适应开发体现旅游历史文化价值相关产品的高、精、尖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当地有关部门急需设立人才培训机构,建立高智能、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储备;二是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猎头公司以及信息网络的作用,当地政府会同相关企业走出去引进旅游项目急需的国内外高级人才,尤其是具有较强的业务拓展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的高层次综合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将民族原生性的历史文化创造性地转化为动态性、参与性的旅游产品;三是在地方财政补贴政策的支持下,鼓励开发旅游的历史文化价值的企业对员工进行持续教育培训,同时利用国内外其它城市的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建立服务人才培训基地,通过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综合培训与专业培训、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尊重原址、原物的基础上,从多个视角对相关历史故事、事件深入发掘,对相关文学、艺术、传说和故事等进行情境性创作、加工,培养能增进游客对民族历史文化价值理解的旅游产业人才。
4.民族旅游的科学价值要求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机会的专用性
传统的民族生产、医学、建筑等技术大多依赖于口传身授,所以一旦技术的载体——人发生了改变,就可能导致技术内容的变更甚至失传。所以,技术会被“锁定”在某一特定的人或族群内。但随着社会经济生产要素流动,旅游流的空间集中性,势必使源于适应自然的民族技术的单元性被逐步打破。为了避免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对发达地区强烈的“依赖”,包括客源依赖、资本依赖等,特别是飞地 (enclave)发展模式[22],必须对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进行专用性投资。因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科学价值的特征集中表现为生产、建筑、医学等各种技术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对原真性环境的维护,强烈的“依赖”可能造成因商业利润吸引而采用致使未受破坏的自然环境受到威胁甚至极大的破坏的科学技术。基于此,秉承传统民族科学技术的精神,同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创造人专用性力资本的投资机会,推动旅游的科学价值对集聚民族地区技术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和落实研发与升级改造传统技术的导向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机会的专用性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第一,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形式和民族地区旅旅游的科学价值是否“唇齿相邻”,从而使得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一旦发生就可以预期获得相应的就业机会,即人力资本价值实现机会。如果是,这种专用性就较强;第二,当地旅游的科学价值可挖掘的潜力及前景怎样。针对具有开发潜力大前景好的旅游的科学价值的领域,既可以设立专业性的培训机构,强化对急需专用性人才的培训和再教育,也可以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培养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高、精、尖专用性技术人才。其人力资本投资机会的专用性不仅取决于培训教育机构而且取决于对旅游的科学价值的判断;第三,人力资本投资机会的频率多少。一般来说,如果人力资本投资机会的频率高,可选择的领域就较多,专用性较低;反之,则可选择的领域就较少,专用性会更高。而旅游的科学价值开发的广度与深度会决定人力资本投资机会的频率。所以,也可以说,旅游的科学价值开发的广度与深度会影响人力资本投资机会的专用性。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投资机会特定主要源于旅游价值,而旅游的各种价值又取决于民族地区的资源特性,资源特性、旅游价值与人力资本投资机会之间关系可以通过图1来说明。
图1 资源特性—旅游价值—人力资本投资机会
以上是对人力资本投资机会的定性分析,从定量的角度,测算旅游价值与人力资本投资机会关系的主要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уit表示民族地区人力资本i在年度t投资机会的数量,来表示人力资本投资机会频率。уit-1表示滞后一期,考察人力资本投资是否存在路径依赖的可能。是反应函数,即空间滞后变量,反映了民族地区旅游价值之间的交叠互动。是反应函数的滞后一期,考察旅游价值的跨期空间互动作用。Xit是控制变量,ξ是随机扰动项。通过反应函数系数,估计系数测算人力资本投资行为:(1)当β或ρ为零或不显著时,表明旅游价值对其无影响。(2)当系数不为零或者显著时,如果β或ρ<0说明存在旅游价值同质化情况,如果β或ρ>0说明存在旅游价值异质性下相互替代的情况。
由此可见,影响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存在旅游价值对其并不产生影响的可能。当旅游价值对其产生影响时,旅游价值同质化倾向不利于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机会,相反,则有利于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机会。结合上文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人力资本投资机会的数量依赖于异质性的旅游价值,而民族地区本身就是一类值得开发的异质性资源,其产权的可分性、生产的农耕性、地理闭锁性及技术单元性,为旅游的异质性价值提供了重要空间,所以立足于异质性的资源特性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机会的有效途径;(2)旅游价值存在跨期空间互动,意味着旅游价值及其不同旅游资源特性组合都可能存在路径依赖问题,为此,人力资本投资也可能会存在“锁定”问题。此时,人力资本投资可能难以对变幻莫测的环境做出灵敏反应,需要民族地区制定清晰的旅游发展规划和加强本地居民的教育来解决[24]。所以,人力资本投资机会应考虑特定资源特性引起的旅游价值的趋势变动及更符合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机会要求的旅游价值开发。
[1]张伟,张建春.国外旅游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评述[J].旅游学刊,2005(1).
[2]张利洁.试论西部民族地区的反贫困与人力资本积累[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3]周建华.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7).
[4]姜德华.中国贫困地区类型划分及开发研究提要报告[J].地理研究,1988(3).
[5]冯永宽.四川雅江县扶贫开发及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6(4).
[6]王飞跃.深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讨[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5).
[7]王雨林.影响转型期中国农村贫困率指标的因素的分解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5(1).
[8]丁季华.旅游资源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9]王克起.浅谈社会旅游资源[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10]梁学成.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6(6).
[11]Moscardo G.Chapterl.Cultural and Heritage Tourism:The Great Debates[G]//B.Faulkner,G.Moscardo,E.Law.Tourism in the 21st Century:Lessons from experience.London:Continuum,2001.
[12]H.登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G]//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3]刘凡,刘允斌.产权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14]马林.旅游资源产权理论的探讨[J].蒙自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6).
[15]林楠.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3月.
[16]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2.
[17]庞铭辉.广西少数民族档案在文化旅游中的价值[J].云南档案,2012(6).
[18]杨辉麟.西藏佛教寺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19]罗必良.农地产权模糊化:一个概念性框架及其解释[J].学术研究,2011(12).
[20]刘朝马,刘冬梅,蔡美峰.投资机会价值与投资决策[J].中国矿业,2000(1).
[21]汪凤桂,潘鹏,向阳.投资机会与农业龙头企业社会责任的生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2]Harrigan N.The legacy of Caribbean history and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4,2(1).
[23]Snow S G,College WPathways in the periphery:Tourism to indigenous communities in Panama[J].Social Science Quarterly,20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