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 熊鹰 顾潇洁
【摘 要】由于资源丰富,化工原料齐全等优势条件,宜都市逐渐形成了以化工产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的背景下,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加上资源优势的逐渐消失,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也被提上日程。本文通过对宜都化工产业进行现状分析,实施产业转型的原因分析,对宜都化工产业进一步转型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 宜都 ; 化工产业 ; 产业转型
一、宜都化工产业现状分析
(—)工业经济基本情况
宜都市市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配套齐全,现已初步形成了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型建材、电子及电子材料、装备制造、纺织、食品加工、能源八大支柱产业。
(二)产业背景的形成
(1)矿产资源丰富:全市矿产资源20余种,开发价值较大的主要有石灰石、重晶石、粘土、白云石、大理石、砂石、煤、铁等。其中尤以石灰石、粘土矿蕴藏量最大,品位高,占宜昌市域储量的比例为65.3%和84.3%。据详勘资料表明,水泥用石灰石的储量和品位在宜昌市居第一位,在全省仅次于黄石。
(2)建设条件优良:宜都市北起红花套南至高坝洲、陆城、枝城沿长江一线长达40公里,水、电、交通、自然资源等配置及组合条件良好,是落实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布局中“以沿重要水陆交通干线地区为重点,积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带”的理想区域。宜都市域沿江地区可供大型工业用地面积有9大块,达115平方公里左右。这些大片岗地均属长江二、三级阶地,切割程度较浅,地势平坦。特别是陆城至枝城一线是二级阶地,面临长江,岸线稳定,建港条件良好,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优越,工业发展用地宽裕,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政策,少占良田。且紧靠长江、清江,取水方便,水量充足,这些有利化工业项目布局。
(3)电力及燃气供给充沛:宜都市工业园区紧邻全国重要的水电中心,紧邻三峡、葛洲坝、隔河岩 、高坝洲等水电站组成的三峡能源中心,最远距离与宜都市陆城相距不足50公里,该地区总装机2236.7万千瓦,加上本市现已形成的渔洋河梯级开发近6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小水电群体,使宜都市能源既有自身的水电网支撑,又有国家大电网的保障,显示出特有的水电能源基础。随着国家川气出川项目的建设,目前,由四川送往武汉的天然气管道经我市红花套镇穿越长江,主管道离中心城区陆城仅12公里,从主管道接到陆城至枝城的天然气项目已在我市实施,我市工业园区燃料也将逐步用天然气取代传统燃料。
(4)便捷的交通优势。陆路:境内有宜黄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江南快速干线、318国道与全国公路网相接。铁路:境内有焦柳铁路经枝城大桥与全国铁路相接。水路:长江黄金水道在境内有46KM运程;枝城港与焦柳铁路相连,成为长江上四大水铁联运港之一。航空:距宜都境内25KM有宜昌三峡国际机场,与全国航空网相接。
(5)开明高效的政务服务和基础环境:现设立有20多个职能部门组成的“一站式”办公窗口的行政服务中心,共可办理近200项审批服务业务,绝大多数业务实行了即时办理,限时办结,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政府每年投资3000万元投入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水、通讯等管网建设,创业园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三)宜都化工产业转型的初步成果
(1)源消耗显著下降,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2011年规模工业全年能源消费总量 178.34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295.14万吨,汽油277.3吨,天然气1521.32万立方米,用电344574.48万千瓦时。规模工业产值单耗0.37吨标准煤/万元,下降32.6%。环境污染治理2011年投资总额46149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100%。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931公顷,园林绿化面积846公顷。污染物减排目标全面实现。获得“湖北省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优胜单位”。
(2)2011化工企业科技投入产出增加,高新技术企业增加。
我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4家(湖北楚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公司、湖北大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34.05亿元。
我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4家(湖北楚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公司、湖北大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34.05亿元。
(3)兴建了生态工业园:宜都兴发化工有限公司建设的宜都兴发生态工业园总规划面积3000亩,其中一期占地1500亩。园区规划建设20万吨/年湿法酸精制配套30万吨/年精细磷酸盐、50万吨/年饲料钙、60万吨/年磷铵、3×80万吨/年硫酸、3×30万吨/年磷酸、 400万吨/年选矿、30万吨/年合成氨、30万吨/年纯碱、4万吨/年氟盐、30万吨/年过磷酸钙和磷石膏综合利用等化工生产装置及配套的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
二、进一步产业转型的原因分析
(一)宏观政策背景: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传统工业化道路虽然使我国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却付出了超常的代价。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工业化道路很难再培养出新的竞争优势。如果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们原有的竞争优势可能会逐步丧失,所以必须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市政府十二五规划的内容之一:宜都市委市政府将将“致力于调结构促转型,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中之重。
(三)化工产业的发展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
(1)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大量湖泊出现富营养化,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空气严重污染 酸雨面积扩大;城市垃圾增多;工业危险物处置率低等;生态环境恶化:沙化土地面积 增加;森林数量增长,质量下降,天然林不足;流域生态功能严重失调;地下水超采严重等。
(2)能源资源短缺对工业转型升级提出了紧迫要求:由于长期粗放式发展,我国工业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全社会能源消耗、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70%以上,钢铁、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单位产品能耗较国际先进水平高出10%-20%;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原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进口依存度超过50%。随着能源资源刚性需求持续上升,生态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对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机制”。
(四)化工产业本身的产业局限性
(1)由于过度依靠资源的消耗,不少企业放松了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努力,造成原材料、燃料资源的高度紧张。其结果就是,贫瘠的自然资源无法支撑高资源耗费的粗放增长。
(2)增加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 重化工业创造新就业岗位的能力很差,重工业部门每亿元投资提供0.5万个就业机会,只及轻工业的三分之一;在轻工业为主的阶段,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安置300万人就业,而在"重化工业阶段",则降为70万人。
(3)阻碍服务业的发展。 由于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和制造业中的服务性业务发展不足,我们只能给外国企业"卖硬苦力"。结果是,我们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承受着环境污染,背负着"倾销"的恶名,可是利润的大头却不在自己手里。
(五)城镇化进程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巨大的消费潜力将转化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0%,内需主导、消费驱动、惠及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进一步引导居民消费预期,推动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为我国工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进一步促进宜都化工产业转型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项目管理要规范有序:一是规范项目审批,切实履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不当、污染严重的项目坚决不批,严格控制污染增量。二是健全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公众参与机制。为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避免因选址不当而引起环境纠纷,真正把新建项目污染排放对民众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二)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生态管理工作:一是发展循环经济,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以“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突出表现为“三低一高”,即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从生态环境角度改变宜都市产业系统,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 二是不断加强生态建设: 继续加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创建工作;配合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对禽畜养殖废水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等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部分村庄实行集中收集处理,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专题调研。
(三)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现代工业园区
(1)着力实施优强企业倍增工程。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引进新装备,研发新产品,促进产品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引导中小企业搞好协作配套,不断发展壮大。 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围绕优势资源、重点产业、骨干企业进行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
(2)进一步打造现代工业园区:完善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加快编制低碳工业园等专项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全面提升园区集聚力、竞争力。鼓励社会资本到园区建设标准厂房,为中小企业落地搭建平台,支持山区乡镇到园区兴办项目。
(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使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工业技术融合, 形成先进工业技术。引进和使用以工业软件为代表的工业软装备。用工业信息化变革企业业务模式。网络化带来了全球24 小时不间断式协同生产作业,虚拟化带来的3D 虚拟产品研讨。用信息化创新工业企业业务形态。如协同供应链平台以客户为中心, 以订单为纽带, 利用网络资源不受地域时空限制, 使管理扁平化、信息共享化。用信息化创新企业协作模式。通过全球协作平台, 实现技术、系统、过程、人员与信息全面集成。
(五)发展科技事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软环境:一是加强人才科技工作。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制定高管人才、高技能人才引进开发优惠政策,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二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鼓励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促进创新要素集聚,以创新主导转型,以创新驱动升级。支持企业组建技术研发中心,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切实增强化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实施产学研联合,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创新发展能力。鼓励企业通过购买专利、技术入股等形式引进科研成果,嫁接改造传统化工产品,增强主导产品科技含量。
(六)强化融资战略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扩大招商引资
(1)强化融资战略:构建“三个平台”:一是构建融资平台。公司作为政府授权法人,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和企业贷款的统贷统还,从而把政府信用最终转化成了企业信用和市场信用,使公司具备了对外融资、承贷、经营、还贷的主体资格和开发性金融所需要的政府指定借款人条件,二是建立企业担保平台。选定一部分公司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人,同时健全了各项制度,明确操作程序,全程监督贷款的投放,从而消除了开发银行在县域企业信贷投入上的顾虑,为防范贷款风险构建了屏障,为银企双方长期合作,互利互惠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构建企业信用平台。 从生产经营、日常管理、合同履约等方面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市政府在政策、开发银行在资金方面分别给以不同的待遇,按信用等级的高低确定贷款额度及发放先后,有力地促进全市企业的发展。
(2)扩大招商引资:一是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坚持把资源利用率、投入产出率、税收贡献率和环境影响程度作为衡量招商引资成效的重要标准。深度挖掘投资强度高、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资源能耗低的优质项目。重点瞄准科技创新企业,突出主导产业高端领域、新兴产业关键项目 。二是强化项目谋划争取。顺应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围绕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环保、农田水利、改善民生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对接和争取力度,力争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投资计划。
(七)农业、第三产业与化工产业协调发展,弥补化工产业的产业局限性
(1)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一是突破性发展现代物流业,制定扶持物流业发展政策,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集散和服务功能。二是加快发展新型服务业。稳步推进旅游业深度开发,加快景点景区、宾馆饭店的改造提升和开发建设,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规范和发展会计、律师、评估、咨询等行业,拓展和创新工业设计、工程设计、创意设计等行业。三是努力扩大城乡消费。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全面改造提升商贸、餐饮业,引进知名商贸连锁企业落户,积极推动传统商贸向连锁品牌、多种业态的高端方向发展。健全综合便民服务体系,支持商贸企业开拓农村市场,努力扩大社会消费需求。
(2)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 组建农业产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加强农业品牌深度开发 。加大宜红茶品牌宣传和培育力度,抓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证明商标的使用和管理。着力推进农超对接、产销对接,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抓好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市项目建设,建立完善农村公用设施、农业基础设施管护机制,提高设施管护利用水平。三是不断健全农业服务体系。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1号文件精神,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实施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探索多元化土地流转机制。四是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抢抓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机遇,加大对镇域经济扶持力度,支持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一批经济强镇。
参考文献:
[1] 《Competitive Strategy》Michael Eugene Porter
[2]《2012年宜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化工网,2012.
[3]《宜都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4]宜都政府网 http://www.yidu.gov.cn
[5] 国务院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