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成强
【摘要】房山区面临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采取三大举措服务产业转型。为了适应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房山区积极进行市民文明素养培训,促进新农村文化繁荣,拓展青少年实践体验空间,变革农村社会管理。
【关键词】产业转型 社会治理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房山职成教育积极融入大教育发展格局,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打造终身学习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职成教育“五服务五促进”发展方向,有效开拓职成教育服务新路径,呈现良好态势和崭新局面。
服务房山区产业转型,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
随着北京市发展城市南部地区步伐的加快,以及房山区首都高端制造业新区建设和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快速推进,我区煤矿、非煤矿山等传统资源型产业正在加速退出,传统农业不断萎缩,导致农村地区产生了大量富余劳动力,急需再就业能力培养。面对房山区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房山采取三大举措服务产业转型。
一是加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一产转型。主动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开展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人才培养,不断增强新型职业农民增收致富和自主创业能力,积极打造“乡土专家”。
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服务二产升级。按照产业需求,优化调整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着力打造汽车、物流等骨干特色专业,每年输送400余名中等技术技能人才,提高了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利用三级职成教育网络资源,每年为区内行业、企业输送学历教育毕业生3200人以上;加大各类人才培养力度,创建各类人才培训基地,每年完成20000余人次培训,有效提高了干部职工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三是开展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服务三产提升。依托职成教育三级网络,开展了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技术工人职业培训、妇女素质技能提升培训和残疾人居家就业“网上开店”公益培训等多种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培训项目。职成教育通过加强成人职业培训培养了大量实用技能型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提高他们再就业能力。此外,房山区每年为有创业意向的人员提供政策信息、技术培训等实质性服务2000余次,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服务城市化进程,促进市民文明素养提升
随着房山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软实力亟待提升。房山区委、区政府积极整合职成教育、市民文明学校教育和道德大讲堂三方面资源,构建起“资源统筹、三位一体”新型市民文明教育体系,即以成教中心(市民文明学校总校)为龙头,23所乡校(市民文明学校中心校)为骨干,560所村校和市民学校(市民文明学校基层分校)为基础,横到边、纵到底,立体交叉、运行顺畅的市民文明教育体系。全区初步形成了党政统筹协调、部门联动共建、区乡村三级管理的市民素质提升工作机制,制定了《房山区村校(市民学校)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并加大资金投入,目前已有首批196所村校(市民学校)通过达标验收。组建了以在职教师323人为主体的新型市民教育讲师团,积极开展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市民道德大讲堂活动;深入推进“法律法规、道德修养、职业技能、科学技术、文明礼仪、文化娱乐、社会生活、安全保障、环境保护、健康养生” 十进社区,着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不断丰富创新教育养老内容和形式,稳步推进教育养老工程。市民文明素养年培训3万余人次,有效推进城市软实力建设。
服务文化建设,促进新农村文化繁荣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提出的“巩固基层文化阵地,促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背景下,房山区加大基层文化建设力度。以职成教育三级网络体系为平台,将区文化建设资源与职成教育资源相贯通,共同服务基层文化建设,乡镇文体中心、村文化大院与职成教育乡校、村校携手合作、资源融通共享,不断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有效促进基层文化繁荣。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整合的“房山模式”创建项目被文化部评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房山职称教育在服务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每年开展文艺中专班30余个,业务骨干班60余期,培训各类业务骨干和志愿者16000余人次。指导基层挖掘几近失传的南窖乡中幡、霞云岭乡“霸王鞭”和史家营乡“三水山梆子”等文化项目,使之得以继承和发扬,既丰富了群众的文艺生活,又为当地打造了文化旅游的新品牌。
服务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青少年实践体验空间拓展
随着北京市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启动与实施,房山区加大教育内部资源整合与开发,构建起幼小中职成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拓展职成教育实践基地功能,服务于幼小中职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一是推进了家长学校建设。初步建立起由教委主导、乡镇成校具体实施、幼小中学校配合的家长学校建设的管理体制,解决家长关心的子女教育问题,真正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提升育人质量。二是加强了人力资源整合。利用职成学校师资优势,为普通教育的课外活动提供师资补充,同时,建立全区中小学教师社区教育兼职师资库,开展中小学教师进社区活动,服务社区教育,提升教师实践水平。三是服务中小学生校外实践。充分发挥职业学校汽车、印刷等7大专业实训基地、乡镇成校实训基地(目前,阎村、史家营等乡校 “青少年实习实训基地”已正式挂牌运行)功能,开展中小学生校外社会实践和德育教育,有效促进青少年实践体验空间拓展。
服务学习型房山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管理新变革
随着北京市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大力实施,房山在推进学习型房山建设过程中,积极发挥各类学习型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教育作用。创造性地成立了房山区学习型组织创建指导中心,指导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整合、吸纳区域内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学习服务资源,构建起多层次、多领域、多功能、全覆盖的市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将学习型乡镇、学习型村(社区)、学习型家庭纳入基层社会管理体系,积极倡导学习,增进和谐,将群众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市民素质提升和基层社会管理紧密融合,树立起“崇尚文明”的基层良好社会风貌。如史家营乡校根据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建立起乡村旅游学习圈、种养殖技术学习圈、手工艺制作学习圈等“学习共同体”,在学习提升技能的同时,让社会组织焕发出活力,增强了群众的思想凝聚力,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幸福感、成就感和归属感,有效推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基层社会善治。
(作者为北京市房山区教委主任)
【参考文献】
①《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新华网,2015年1月15日。
责编/申唯佳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