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岐林,曾小慧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贸顺差不断增长,到2008年年底我国货物对外贸易顺差达到了2981.3亿美元。巨额顺差引起了贸易伙伴国的强烈不满,一边指责中国操控汇率,一边频繁挑起贸易争端,给我国的外贸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处于风口浪尖上的“中国外贸顺差”自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他们都希望说清楚中国外贸顺差的来龙去脉,找到顺差的根源。只有找准顺差的根源,才能够提出可靠的政策建议,逐步实现外贸平衡。
在2009年之后,我国外贸形势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外贸顺差减少!这是十多年以来的第一次减少,其可能蕴含的趋势性意义不容忽视,因为这有可能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结果,那便意味着我国外贸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正在结束。现今,外贸顺差减少已经持续三年,如果的确是该趋势在深化,我们亟须评估该趋势的速度和深度,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补救措施,寻求经济增长的其他支撑。如果不是,我们当然可以松一口气了:如果是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只要静等世界经济走出衰退就好了;如果是因为人民币升值,顶住国际压力,小心调控汇率,也不至于出现重大问题。
遗憾的是,我们迄今为止,仍然未能找出顺差的根源,也就无法判断其当前的变动意味着什么。本文通过模型构建与分析,将各种歧见纳入统一的框架,使它们不再冲突缭乱。这样一来,寻找外贸顺差的根源也就轻而易举了。在此基础上,判断当前的外贸形势和提出政策建议也都有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经常账户余额问题,相关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例如,Debelle和Faruquee,1996[1];Blanchard和Giavazzi,2002[2];Chinn和Prasad,2003[3];Hermann和Jochem,2005[4];Gruber和Ka⁃min,2007[5])。然而,要借用来分析我国问题时,却需要格外谨慎,不仅因为我国的特殊国情,而且因为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之中,许多问题属于当前发展阶段的副产品,无论是研究这些副产品,还是确认问题是否属于这些副产品都需要长期视角。
始于20世纪70年代卢卡斯批评的理性预期革命为跨期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此为基础,Sachs(1981)[6]、Buiter(1981)[7]、Obstfeld(1982)[8]、Dornbusch(1983)[9]等开始从国内投资—储蓄决策的角度来研究经常账户余额问题,将其视为国内跨期决策的结果。Ghosh(1995)[10]、Ghosh和Ostry(1995)[11]从消费平滑角度构建了关于经常账户的动态模型。Glick和Rogoff(1995)[12]构建了一个投资与经常账户的响应生产率冲击的联合动态模型。Razin(1995)[13]、Obstfeld和Rogoff(1998)[14]采用了经常账户决定因素的跨期分析法来完成研究,他们将动态最优化模型拓展到了开放经济中。Debelle和Faruqee(1996)[1]采用了结构分析法来研究经常账户的决定因素,即采用“储蓄—投资”的视角。
上述研究揭示了经常账户与国内的投资—储蓄决策的内在联系。我国多年的外贸顺差,自然也有众多学者进行了深入分析,但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汇率因素、投资储蓄差额因素、国内需求因素和资源禀赋因素。
李稻葵等(2006)[15]对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对于中美贸易的影响做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经验分析。他们收集了1980-2004年中美贸易的宏观数据。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变化对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以及中国从美国的进口的变化都没有任何统计上显著的相关性。韩青(2010)[16]对于汇率波动与国际贸易量的关系进行了经验检验。其结论认为无论是贸易方向上还是贸易方式上,均没有理由认为汇率波动显著影响了出口需求,但汇率波动却显著抑制了中国的出口供给。黄飞雪等(2009)[17]认为USD/RMB对中国贸易顺差影响较小,故人民币升值不能改变中国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趋势。
何帆等(2007)[18]认为,国内总储蓄超过国内总投资是中国贸易顺差存在的原因,若政府对当前的高储蓄高投资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未来贸易顺差会继续上升,若政府采取积极的调整政策,未来贸易收支将会趋于平衡。管涛等(2007)[19]认为,工业化国家在经济起飞时往往会出现较大的顺差,当前中国的贸易顺差基本正常,贸易较大顺差反映了中国国民储蓄的持续增长、中国生产能力的快速提升和强劲的外部需求等。徐迎军(2008)[20]也认为中国的外贸顺差形成的根源在于国内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即,储蓄消费比例失衡。
卢万青(2010)[21]将顺差归结为相对需求不足,认为本国供给相对上升,本国需求相对下降是我国贸易顺差形成的根本原因。黄飞雪等(2009)[17]通过弹性理论分析认为中国贸易顺差增大的原因是中国出口商品弹性小和中国内需不足。佟家栋(2007)[22]认为,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的长期存在、中国的需求不足与生产过剩以及中国吸引的大量外资,都是造成中国贸易收支顺差的原因。张家胜等(2007)[23]认为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国内投资过度扩张、贸易品生产相对过剩与公共品供给不足以及国民储蓄超过国内投资是中国贸易收支出现顺差的直接原因,而人口红利、大规模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地方政府行为扭曲、金融抑制等深层原因则决定了中国贸易顺差将长期存在。而赵文军等(2008)[24]则强调,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国内投资过度扩张是中国出现贸易顺差的直接原因。
徐毅(2009)[25]通过对贸易顺差的结构分析认为我国持续贸易顺差的产生是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赵文军等(2009)[26]区分了耐用品和非耐用品的顺差,将顺差根源归结为国内实际资本存量的快速扩张。从资源禀赋差异和贸易政策视角出发,王晋斌等(2007)[27]通过推理分析指出,中国的大量顺差源自于中国经济的廉价资源和对外贸易政策的推动。林毅夫(2007)[28]认为,中国出口持续增加是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持续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尤其是在中美贸易中,美国进口的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的生活必需品为主,价格弹性低。江小涓(2007)[29]通过构建分析框架,得出结论:比较优势、国内产业基础和市场结构、参与全球分工程度是决定一国贸易增长和贸易结构的三类主要因素,我们兼得这些有利因素,在继续保持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竞争力的同时,一些相对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将较快增长,推动出口商品结构持续升级。
除了上述四种流行观点之外,还有些观点颇有见地,例如李珂(2009)[30]认为出口退税制度对中国顺差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学者的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外贸顺差的根源,但各观点之间存在冲突,从中无法判断我国外贸顺差的根源。下面我们将构建一个一般理论模型,并用其对各种观点进行分析和解释,将各种观点纳入到这一统一的框架中来。
(1)基本模型。假定时间有两期t0和t1,A和B两国具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和技术水平,因而有相同的产出能力Y0和Y1。假定国际贸易无成本且可用货币信用;假定货物无法储存,从较长的时间单位(例如10年)来看,考虑到储存成本和折旧(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这个假定是与现实相符的。假定国际信用可以跨期使用。在t0时两国对t1期产出水平的预期不同,A国的预期为=Y0-δ0A,B国的预期为=Y0+,>0。根据永久收入理论,消费者会努力平滑各期消费,因而当前消费水平取决于永久收入。
假定=δ0B=δ0,则A国t0期的消费水平为=(Y0+)2=Y0-δ02,其中本国消费之后剩余的δ02部分会被出口到B国,而B国t0期的消费水平C0B=(Y0+)2=Y0+δ02,其中超过本国产出的δ02部分需要进口来弥补。在t1期则进行反向操作,A国进口,B国出口。通过国际贸易,A、B两国都实现了消费的跨期优化。模型说明,在其他条件全部相同的情况下,预期差异就会造成国际贸易,预期未来收入的大小决定了贸易方向。
(2)扩展模型Ⅰ。假定=+ε。此时需要增加变量跨期价格并考虑需求函数的特点。假定跨期价格为Pt,即A国t0期1单位出口在t1期能够换回的进口产品的数量,上文假设Pt=(δ12)(δ02)=1。如果ε>0,即δA>δB,则Pt会下降到小于1的水平;相反则会上涨,大于1。关于需求函数,设两期总效用函数U=U(C0,C1),假定U1>0,U11<0,U2>0,U22<0,其中U1表示U对第一个变量的偏导数,其他依此类推。设A国在t0期出口E0,在t1期进口M1;B国在t0期进口M0,在t1期出口E1。在t0期决策时需要用预期值C1E替代C1。在Y0和Y1E固定不变的情况下,C0A、C1EA和M1是E0的函数;C0B、C1EB和E1是M0的函数。两国分别选择E0和M0使效用最大化,可以得到:
如果加上条件E0=M0公式(1)和公式(2)构成的方程组有解,则说明进出口均衡可以实现。用E0替代M0,公式(2)变为:
根据前文假定条件可以判断,E0与公式(4)左边的两项都是负相关,与右边两项的都是正相关,因而通过E0的调整必然可以实现公式(4)的平衡。由此可以看到,只要效用函数满足一阶导数大于0,二阶导数小于0的假定条件,即δ0A≠δ0B,也可以通过跨期价格调整来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利展开。
(3)扩展模型Ⅱ。考虑投资因素,设t0时的投资为I0。如果Y1
AE可以由t0期的投资唯一决定,即,,则A国会在投资和出口两种方式之间进行选择,因为出口同样是增加未来消费水平的一种方式,在t0时减少消费E0用于出口,将使得t1期的消费水平增加PtE0。由此可见Pt和fE()·的对比状况决定了出口数量,Pt较高,则选择出口方式较好;fE()·的效率较高,则选择投资方式更佳。如果,其中A表示技术进步和社会组织管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此时fE()·的不确定性更大,A国对其依赖程度会降低,更倾向于使用出口方式。
在理论模型中,分析的是生产函数和产出品,因而称为“产出”,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来看,Y0既是总产出又是总收入。在结合现实问题时,生产者与消费者往往是分离的,讨论影响消费的问题时,需要用“收入”概念,因而在本部分称Y为收入。本文模型涵盖了文献综述中所述的关于我国贸易顺差的四种主要解释,下面逐一对其进行分析。
(1)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卢万青(2010)[21]等强调的国内需求不足理论对应着模型中当前消费量的决策。A国预期未来收入较低,表现为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由此产生了出口。当前消费取决于当前收入和未来收入,就中国当前状况而言,有四点因素造成了中国居民对Y1AE的悲观预期。首先,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社会变迁较为剧烈,使得中国居民主观上感受到的不确定性较大,结合扩展模型Ⅰ中效用函数的特点可以理解,居民为了避免未来过低的消费水平,不得不减少C0;结合扩展模型Ⅱ,如果I0不变,则Y0-C0越大,出口意愿就越强烈。其次,中国较高的通胀水平减少了居民预期的未来实际收入,这也会减少C0,增加E0。美国则与中国相反,长期的技术领先、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以及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居民对未来的收入有较高的预期,因而会大胆地增加当前消费。第三,食品、住房、医疗和教育等支出可以归为被动消费,相当于必需品支出,其他消费则属于主动消费,二者对效用有不同的影响,主动消费更加能够体现对个人享受的满足,因而能够带来更高的效用水平。因此,预期被动消费的增加,会降低未来效用水平,也就会导致公式右侧上升,超过左侧,因而会带来出口的增加。第四,人口老龄化也是降低中国预期收入的因素之一。
(2)资源禀赋理论。徐毅(2009)[25]等强调了要素禀赋对中国外贸的决定作用也可以在本文模型中得到解释。包括技术在内的要素禀赋决定了Y0A,在Y1AE不变的情况下,如果Y0A的增加了σ将带来C0A增加,同时出口增加。这很好地解释了要素禀赋正向冲击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在扩展模型Ⅰ的情况下,即便国外进口意愿下降导致了Pt下降,要素禀赋增加仍然能够(部分地)转化为产出增长,原因是各国都会努力追求要素的充分就业。近年来中国的生产能力增长迅速,其中包括三高一低企业,中国政府在调整贸易形势时,限制三高一低企业的生产就属于降低产出水平的举措。而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则是中国劳动要素积极就业中产生的生产能力的提高,相应地也就提高了中国的出口水平。
(3)投资储蓄差额论。何帆(2006)[18]等分析了投资储蓄差额对中国外贸的影响。所谓“投资储蓄差额”是指储蓄减去投资,余永定等(2006)[31]从国民收入核算等式的角度展开分析,得出了外贸余额取决于投资储蓄差额的结论,该命题同样可以在扩展模型Ⅱ中得到解释。在扩展模型Ⅱ中区分收入和产出,从收入的角度来看,Y0=C0A+S0A,其中S0A为A国储蓄;从产出的角度看,Y0=C0A+I0A+E0,因此S0A=I0A+E0。根据扩展模型Ⅱ所述的Pt和fE()·的对比状况决定投资之后,还需要一个S0转化为I0的过程。当有多个行为主体时,需要通过金融系统完成这个转换,金融系统越发达,该转换速度越快,实现的I0越高;相反则会进一步降低I0水平,增加E0。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欠发达的金融系统造成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巨大时滞也是中国外贸顺差的原因之一。
(4)汇率论。李稻葵(2006)[15]等强调的汇率论可以通过模型中的Pt来解释。假定本币与国产品之间的比例固定不变,则本国货币金额和本国产品数量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设t0时A国货币升值,这意味着A国在t0时1单位的出口可以换得更多的B国货币和更多的B国产品,也就是本文模型中的Pt上涨,这会导致最优出口条件右侧的变化。是上涨还是下降取决于Pt和U2A()·的变化幅度对比。如果Pt的增加大于U2A()·的下降,这会造成右侧大于左侧,此时要增加出口数量E0;如果Pt的增加小于U2A()·的下降,这会造成右侧小于左侧,要减少E0。E0的变化幅度取决于效用函数。如果E0的下降幅度大于Pt的上涨幅度,会表现为以B国货币计价的A国出口金额的下降,否则,尽管E0下降,出口金额仍然不会下降。韩青(2010)[16]等学者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的出口没有显著影响,其中的原因在本文模型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进行实证分析需要相关的数据,基本模型的主要变量是预期收入,笔者选取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两个指标,前者影响名义收入,后者影响真实收入。扩展模型Ⅰ中的跨期价格调整作用如果进行实证分析,应该以汇率为变量,但是关于汇率对中国外贸影响的研究已经汗牛充栋,且基本上支持本文模型的理论预期。与此相对照,扩展模型Ⅱ中的理论预期还很少实证检验,仅有杨琴(2008)[32]利用中国1982-2005年的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了投资储蓄差额对中国外贸余额有极强解释力的结论。但是其观察值仅有24个,略小,因而本文选择对此问题进行实证分析。IMF经济展望数据包含了7个国家31年(1980-2010)的GDP、投资、储蓄、通胀指数、失业率和经常账户余额数据,为了增强数据的可比性并削弱异方差,将投资储蓄差额和经常账户余额分别除以GDP, 得 到 两 个 变 量CA=经常账户余额GDP和SI=(S-I)GDP,再加上失业率Uem和通胀指数Inf,共计四个变量。31年的时间序列是较长的,因而首先做单位根检验,CA、SI、Uem和Inf的IPS检验的P值分别为0.1217、0.0955、0.2579和0,对CA、SI和Uem进行差分差分之后再进行IPS检验的P值均降至0,用Inf和差分之后的SI、Uem对CA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外贸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为了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之间做出选择,进行Haus⁃man检验,Chi2和P值分别为0.98和0.8054,因而接受二者系数无系统性差异的假设,采信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随机效应模型总体上十分显著,组内、组间和总体R2分别为0.7888、0.8732和0.7886,Wald chi2值达到了768.6。具体到各个变量,从表1中可以看到,SI和Uem都对CA有显著的解释力,二者的增加都会带来外贸余额的增长,这完全符合本文模型的理论预期;Inf的影响则不显著,因为通胀在增加出口需求的同时,还会削弱出口能力,进而减少出口。传统贸易理论只分析了Inf减少出口的作用,只有加上本文模型,才能解释这个不显著的统计结果。由此可见本文所述经济作用力的真实存在。SI的系数值远大于Uem和Inf的系数,这一点可以从它们在模型中传导作用中找到原因。扩展模型Ⅱ及其应用分析中显示,SI与CA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Uem和Inf通过Y1AE影响外贸余额,而Y1AE的影响因素又远不止此,因而二者对外贸余额的影响力较为有限。通过计量分析,可以看到本文的模型理论在世界范围内成立。
预期收入水平对外贸余额有负向影响。在永久收入理论背景下,如果预期未来收入水平很低,为了平滑消费,该国就会选择出口到预期收入高的国家,因为出于类似的原因,预期收入高的国家会有进口需求。当进出口需求不相等时,会通过跨期价格的变动来调整,以促成国际贸易产品数量的均衡的实现。预期被动消费的增加会推动出口。在预期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预期被动消费的增加挤出了主动消费,降低了预期效用水平,促使一国提高出口水平来进行弥补。
投资储蓄差额对外贸余额有重大正面影响。贸易可以是投资的一种替代形式,同样发挥将当前消费转移到未来的作用。没有转化为投资的储蓄将转化为出口,因此二者关系十分密切,统计分析显示,投资储蓄差额的变动解释了外贸余额变动的83%。
汇率变动对出口金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一国货币升值既可能造成出口数量增加,也可能造成出口数量减少,具体状况取决于需求函数。在出口数量减少时,以外币衡量的出口金额是否减少还要取决于汇率和出口数量的变动幅度。
当前中国的外贸顺差总体偏高,给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国际关系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从促进国际平衡的角度来看,可以采取如下政策措施:
(1)提高预期真实收入。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提高名义收入的必须手段,在十二五经济规划中,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目标,从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的角度来看是合理的政策选择。通货膨胀是降低预期真实收入的因素,因而需要持续强化对对通胀的控制。养老保险的水平需要提高,以保障居民不至于过度忧虑老无所依。
(2)减少预期被动消费。中国的教育、医疗和住房支出形成了高昂的居民预期被动消费,这会挤出主动消费,降低预期效用水平,进而形成出口的动力。政府需要分析这些行业价格高企的原因,如果属于成本推动,则需要增加对这些行业的补贴以平抑价格;如果存在垄断利润则需要进行规制,以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
(3)提高储蓄—投资转化效率。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是民间投资顺利展开的必要条件。近年的财政税收快速上涨和国有企业的迅速膨胀反映了民营经济的经营环境的相对恶化。提高政府执政的规范化和透明度有助于改善民营经济环境,提高投资水平。中国欠发达的金融体系也部分地造成了中国的投资—储蓄缺口,形成了外贸顺差。
(4)保持汇率平稳。有国际舆论认为是人民币汇率低估造成了中国的高额顺差,本文的分析则认为汇率对中国的外贸顺差影响是不确定的,不能解释中国的长期顺差。因而需要保持汇率平稳,从而营造良好的国际经济秩序。
[1]Debelle Guy,Hamid Faruqee.What Determines the Current Account?A Cross-Sectional and Panel Approach[R].IMF Working Paper,1996:96-58.
[2]Blanchard O,F Giavazzi,F Sa.The U.S.Current Account and the Dollar[R].NBER working paper 11137,2002:15-26.
[3]Chinn M D,E Prasad.Medium-Term Determinants of Current Accounts in Industrial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An Empiri⁃cal Exploration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3,59(1):47-76.
[4]Herrmann Sabine,Jochem Axel.Determinants of Current Ac⁃count Developments in the Central and East European EU Member States-consequences for the Enlargement of the Eu⁃ro Area[Z].Discussion Paper Series 1:Economic Studies,2005:89-103.
[5]Gruber W Joseph,Steven B Kamin.Explaining the Global Pat⁃tern of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7,26(4):500-522.
[6]Sachs J.The Current Account and Macroeconomic Adjustment in the 1970s[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81(1):201-282.
[7]Buiter W H.Time Preference and International Lending and Borrowing in an Overlapping-Generations Model[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1(89):769-797.
[8]Obstfeld M.Aggregate Spending and the Terms of Trade:Is There a Laursen-Metzler Effec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2(97):251-270.
[9]Dornbusch R.Real interest rates,home goods,and optimal ex⁃ternal borrowing[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91):141-153.
[10]Ghosh Atish R.International Capital Mobility amongst the Major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Too Little or Too Much[J].Economic Journal,1995(105):107-128.
[11]Ghosh A R,J D Ostry.The Current Accou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Perspective from the Consumption-Smoothing Approach[J].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995,9(2):305-333.
[12]Glick Reuven,Kenneth Rogoff.Global Versus Country-Spe⁃cific Productivity Shocks and the Current Accou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5,35(1):159-192.
[13]Razin Assaf.The Dynamic-Optimizing Approach to the Cur⁃rent Account:Theory and Evidence,in Understanding Inter⁃dependence:the Macroeconomics of the Open Economy[M].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42-68.
[14]Obstfeld Maurice,Kenneth Rogoff.Foundations of 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s[M].MA:MIT Press,1998:31-50.
[15]李稻葵,李丹宁.中美贸易顺差:根本原因在哪里[J].国际经济评论,2006(9):13-16.
[16]韩青.汇率波动与国际贸易量的不确定性关系——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0(1):447-466.
[17]黄飞雪,寇玲.人民币升值能否改变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长的趋势[J].国际贸易问题,2009(11):103-113.
[18]何帆,张明.中国国内储蓄、投资和贸易顺差的未来演进趋势[J].财贸经济,2007(5):79-85.
[19]管涛,王信,潘红胜,等.对当前我国贸易项下异常资金流入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7,(6):66-71.
[20]徐迎军.国际收支失衡结构性特征与政策调整[J].华东经济管理,2008(3):41-44.
[21]卢万青.比较优势——最终消费与我国贸易顺差——兼论全球经济危机和人民币汇率对贸易顺差的冲击[J].统计研究,2010(4):63-70.
[22]佟家栋.中国贸易收支顺差调整的可能性探讨[J].国际贸易,2007(5):15-19.
[23]张家胜,祁春节.我国贸易顺差存在的根源与发展趋势研究[J].财经研究,2007(8):28-40.
[24]赵文军,于津平.中国贸易顺差成因研究——基于跨时最优消费理论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12):29-38.
[25]徐毅.从产品内分工看我国外贸顺差的成因[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1):55-60.
[26]赵文军,于津平.中国贸易顺差的结构特征及成因研究——基于两贸易品跨均衡消费理论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9(4):50-61.
[27]王晋斌.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原因、现状及未来展望[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11):19-25.
[28]林毅夫.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思考与政策建议[J].世界经济,2007(3):3-12.
[29]江小涓.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7(5):4-16.
[30]李珂.出口退税在贸易失衡中的作用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3):157-160.
[31]余永定,覃东海.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J].世界经济,2006(3):31-41.
[32]杨琴.中国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