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立云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7)
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其学业成绩,对其毕生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长期以来,自主学习一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教育学领域,研究者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重点探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侧重于考察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种因素,以及自主学习发生、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近年来,国内外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许多教育和心理学派都从自己的角度对自主学习问题作过深入的理论探讨,并开发了一些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但由于人们对自主学习所采取的理论立场和研究方法不同,在自主学习的许多基本问题上得出的结论还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不仅给自主学习的理论发展带来了一些困难,也给广大基层教育者造成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本研究旨在借助问卷调查,对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及适合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证依据。
第一次调查是为了探求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的因子构成。该问卷由研究者参照国外相关问卷编制,旨在考察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它由24个题目构成,采用5分赋值法进行评定,从“很不重要(1 分)”、“不重要 (2 分)”、“一般 (3 分)”、“重要(4分)”、“很重要(5分)”。得分越高,表明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越高。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贡献率较高的4个主要因素构成因子。
第二次调查是从有关资料中找出6种教学方法,把上述4个因子作为检验尺度工具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通过定量评价6种教学方法对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适应性。
第一次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服装系在校大学生,发出问卷200份,回收到有效问卷168份,其中女性为126人(75%),男性为42人(25%)。
第二次问卷调查:对正在实施教学改革的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00份,回收到有效问卷94份,其中女性为75人(79%),男性为19人(21%)。
被调查者对24个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的平均态度见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学习氛围、自我效能感、信息资源等是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而情绪、教师、评价方式、家庭成员、学习环境、学生个性、文化背景、意志控制等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次要因素,不太重要。
表1 影响大学自主学习的因素及其得分表
为了将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进一步简化,有必要对以上因素进行因子分析,以求得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感性因子。因子分析使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方法确定因子个数。可以看出,将特征根值大于1的作为主因子,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分为了4个因子,它们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9.45%,对因子解释的损失较少,涵盖了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的大部分信息,能够较好地解释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其中,第1个因子主要由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评价方式、学习氛围等因素构成,可以命名为动机因子;第2个因子主要由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育技术等因素构成,可以命名为教学因子;第3个因子主要由认知结构、文化背景、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等因素构成,可以命名为资源因子;第4个因子主要由教师、学生群体、学生个性、自觉性等因素构成,可以命名为师生因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主要包括4个因子:动机因子、教学因子、资源因子及师生因子,即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教学、社会性和物质性资源、教师及学生的素质等。
教学方法是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对正在实施教学改革的班级学生进行了教学方法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分年级进行,一年级32人,二年级32人,三年级30人。采用5分赋值法进行评定,即“很不适合(1 分)”、“不适合(2 分)”、“一般(3分)”、“适合(4 分)”、“很适合(5 分)”。 得分越高,表明适合程度越高。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一年级学生认为问题解决教学法及任务教学法适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认为任务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适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单纯的讲授法则不适合。
表2 各年级大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平均态度表
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教学、社会性和物质性资源、教师及学生的素质等。因此,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教学活动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书本的知识与相应的技能只有通过学生主动接收与自觉练习,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融合到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因为学习过程本身是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练习技能。
二是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学习策略教学。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选择学生有信心而且能够完成的任务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成就感、求知欲得到满足。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学习策略了解不多,不知道什么是学习策略,只是遵循多年来自己养成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是学习型社会对每个人的必然要求。对教师而言,其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策略,并创造机会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策略。
三是建设课程资源库及专业资源库,教会学生利用社会性和物质性资源。首先,做好资源库建设工作。资源库包括案例、PPT课件、动画课件、教材、教案、图片、教学视频、优秀学生作业等。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好网络课堂,让学生在网络课堂中讨论和交流。其次,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可获得资源的种类和途径,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自己的资源库和获得资源的方法。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有效运用资源并参与到资源建设中来。
四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教育是一个人不断取得进步所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锻炼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完善。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适合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评价,一年级学生看好问题解决教学法及任务教学法,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喜欢任务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而单纯的讲授法不适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建议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1]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陈艳平.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网络问卷调查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4]沈云香.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职业教育研究,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