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王伟明,于天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单纯性肥胖症是指无明显内分泌-代谢原因,且排除因水钠潴留或肌肉发达等蛋白质增多诸因素引起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一种疾患[1]。有研究显示我国的肥胖率为5.6%,肥胖在城乡各年龄段人群中均有发生[2]。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观,也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减肥、控制体重已成为患者和医生共同关注的问题。穴位埋线作为针灸疗法的延伸,治疗本病的疗效已被广大医患认可,又具有治疗时间短、频次低、易于接受的特点,故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然而,穴位埋线文献在治疗该病的选穴存在不同,本研究通过对穴位埋线治疗单纯型肥胖的文献进行分析,拟探讨穴位埋线治疗该病的选穴规律。
检索方法为计算机检索。检索范围为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1979~2012年),中国知网(CNKI 1979~2012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2年),PUBMED(1966~2012年)。
1.2.1 中文文献 定义单纯肥胖症的限制词为Ⅰ肥胖;Ⅱ肥胖症;Ⅲ单纯性肥胖症。定义干预方法的限制词为Ⅰ埋线;Ⅱ穴位埋线。
1.2.2 英文文献 定义单纯肥胖症的限制词为Ⅰobesity;Ⅱsimple obesity。定义干预方法的限制词为Ⅰcatgut implantation;Ⅱcatgut implantation at acupoint。
文献类型涉及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文献,文献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病例观察。治疗干预措施取穴位埋线。
文献研究对象为符合单纯性肥胖症诊断标准的肥胖(排除产后肥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继发性肥胖)。
文献的干预措施取穴位埋线。
排除综述文献、理论探讨、经验体会;排除穴位埋线配合针刺、电针、耳穴贴压、拔罐、艾灸等其他中医药疗法文献;排除动物实验、机理研究文献。
对入选的文献所涉及单纯性肥胖的辨证特点、选穴、归经进行总结,建立EXCEL表格统计分析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辨证特点、选穴、归经的分布情况。
通过电子检索,在CNKI、VIP、CBM上以单纯性肥胖症为检索词进行高级检索,然后再以埋线、穴位埋线为检索词对上述文献进行二次检索,共检索到文献93篇。阅读文献标题、摘要及全文,剔除重复文献,排除学位论文类、实验类、综述文献、理论探讨、经验体会、病例报道、机制研究类、穴位埋线配合其他疗法(如针刺、电针、耳穴贴压)类等其他不相关文献及无法获得下载的文献。最终纳入文献61篇,其中随机对照类文献30篇,病例观察类文献31篇。
在PUBMED上分别以catgut implantation obesity,catgut implantation at acupoint simple obesit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共检索文献摘要2篇。其中1篇为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心脾两虚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予以排除;另1篇与中文文献重复,予以排除。
综上,最后入选文献61篇,全部为中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类文献30篇,病例观察类文献31篇。
2.2.1 选穴方式 入选的61篇文献中,选穴方式各异。有28篇文献采用辨病结合辨证的方式选穴,占45.90%(28/61);27篇采用辨病选穴,占 44.26%(27/61);6篇采用辨证选穴,占9.84%(6/61)。以上结果表明: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选穴方式以辨病结合辨证选穴、辨病选穴较为常见,其中以辨病结合辨证选穴稍多。
2.2.2 选穴与穴位归经 统计入选文献选用的穴位(随机对照文献选取治疗组穴位)及其频次,并按各穴所属经脉进行归类,汇总各经脉腧穴数,见表1。
常用主穴: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研究者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时的选穴各不相同,61篇文献中用到的主穴共有63个,出现频次较高的9个穴位分别为天枢(53/61,86.89%)、中脘(44/61,72.13%)、丰隆(31/61,50.82%)、大横(27/61,44.26%)、气海(26/61,42.62%)、关元(21/61,34.43%)、水分(20/61,32.79%)、足三里(16/61,26.23%)、三阴交(15/ 61,24.59%)。结果显示:天枢、中脘、丰隆、大横、气海、关元、水分、足三里是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中常被选用的穴位,其中以天枢、中脘、丰隆尤为常用。
常用经脉:如表1所示,文献中选穴涉及的经脉共有11条,从高到低依次为胃经、任脉、脾经、膀胱经、胆经、大肠经、肝经、三焦经、心包经、肾经、督脉。使用腧穴最广泛、频次最多的经脉有胃经、任脉、脾经、膀胱经。可以看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用穴多数集中在胃经、任脉、脾经、膀胱经上。这也与常用主穴的归经相互佐证。
表1 入选文献中所有腧穴的选用频次及归经
单纯性肥胖症属于中医“肥人”、“肉人”的范畴,古代文献对此已有表述,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有:“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3];《灵枢·逆顺肥瘦篇》也有“肥人……其为人也,贪于取与”[4]的描述,《脾胃论》亦有“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之说。说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是肥胖形成的重要原因,而脾胃不调、痰湿积聚则是肥胖形成的内在因素。同时,肺气失宣、肝气郁结、胃肠腑实、肾阳不足亦均可致痰湿浊脂滞留肌肤,形成肥胖[1]。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最常见穴位有天枢、中脘、丰隆。天枢为大肠的募穴,属足阳明胃经;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会,与天枢相配可起到和胃健脾、调肠通便的作用。丰隆为足阳明胃经的络穴,善化痰湿而和胃气,且联络胃、脾二经,可调中理气、健运中土。诸穴相配,可起到化脂消痰、减重塑形的作用。另外,其余穴位集中分布在胃经、任脉、脾经、膀胱经(以背俞穴为主)上,从经脉归属及经脉循行来看,亦是着重体现在调理五脏功能尤其是脾胃功能上。
综上,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以辨病结合辨证选穴、辨病选穴较为常见,其中以辨病结合辨证选穴稍多;常用穴位为天枢、中脘、丰隆、大横、气海、关元、水分、足三里,其中以天枢、中脘、丰隆尤为常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用穴多数集中在胃经、任脉、脾经、膀胱经上。
[1]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5
[2] 武阳丰,马冠生,胡永华,等.中国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5):317
[3]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5
[4] 黄帝内经灵枢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