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强,王玉梅,王德文
(1.东莞市康复医院,广东东莞523119;2.东莞市中心血站,广东东莞523900)
偏头痛是头痛的最常见类型之一,它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不尽相同,疗效也有一定差异,为探讨不同疗法的作用,笔者近2年来采用小针刀、传统体针等不同方法治疗偏头痛93例,以观察评价其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符合入选标准病例93例,其中,男28例,女65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0岁,平均(39.52±8.47)岁;病程最短 3个月,最长 17.25年,平均(5.68±1.43)年。按随机单盲法将93例病例分为传统体针加中药内服组(简称对照组)46例和传统体针加小针刀组(简称治疗组)47例两组,两组间病程、性别和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以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HIS)颁布的偏头痛诊断标准[1]作为本研究的诊断标准。采用自愿参加方式,符合前述诊断标准的20岁~60岁患者作为纳入标准。
表1 两组间病程、性别和年龄比较(¯±s)
表1 两组间病程、性别和年龄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病程(年) 性别(例) 年龄(岁)男 女对照组46 5.64 ±1.56 13 33 38.94 ±8.86治疗组 47 5.71±1.19△ 15△ 32△ 39.75±8.03△
非偏头痛的其他类型头痛患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者、孕妇或精神病患者;不适宜小针刀治疗者;治疗期间同时采用其他治疗方法者;无法持续治疗,不能判定疗效者。
1.4.1 对照组 传统体针治疗方法,参照高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2]按中医辨证取穴,随证加减,每天1次,7天一疗程;中药口服,参照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3],根据中医辨证施治 原则,随证加减,给予患者中药内服,每天1剂,每天3次,7天一疗程。以上治疗共2个疗程。
1.4.2 治疗组 传统体针治法同对照组。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针刀医学(下册)》[4]方法,以痛点或压痛点为进针刀点,剔除毛发,严格消毒,使用针刀,进针刀时,针刀线与帽状筋膜纤维走向方向一致,刀体与进针处颅骨骨面垂直,给刀锋适当压力,推挤避开皮肤下面血管,刺入皮肤后应采取切开剥离法,纵向切2~3刀,再横向剥离2~3下。治疗1次,休息1星期后再行第2次治疗,共治疗2次。
整体疗效评估,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治愈:头痛终止,症状消失;好转:头痛发作程度明显减轻,频率减少,其他症状好转;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
McGill疼痛量表(MPQ)评估,观察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目测类比定级(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现有疼痛程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
各计量资料均采用SPSS12.5For Window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实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单因素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用方差分析,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治疗2个疗程后,对照组46例患者中,治愈36例,好转5例,无效5例,治愈率为78.26%,总有效率为89.13%;治疗组47例患者中,治愈42例,好转3例,无效 2例,治愈率为 89.36%,总有效率为95.74%。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整体疗效的比较 例(%)
PRI、VAS、PPI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及治疗组的PRI、VAS、PPI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 PRI、VAS、PPI指数均降低(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PQ各指数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PQ各指数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5,△△P <0.05。
指数 时间 对照组(46例) 治疗组(47例)PRI 治疗前 2.19±0.33 2.24±0.35△治疗后 1.02±0.35※ 0.64±0.26※※△△VAS 治疗前 5.16±1.45 5.22±1.69△治疗后 1.39±0.51※ 0.87±0.27※※△△PPI 治疗前 1.62±0.47 1.58±0.53△治疗后 0.86±0.32※ 0.45±0.14※※△△
偏头痛属中医头风、头痛范畴。头痛一证首载于《内经》,《素问·风论》中称之为“首风”、“脑风”,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和治疗多有阐述和发挥,普遍认为其病因不外外感与内伤两类,外感头痛多为外邪上搅清空,壅滞经络,络脉不通,不通则痛而发病;脑为髓海,有赖于肝肾精血和脾胃精微物质的充养,故内伤头痛病机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其治则或袪外邪或从肝论治、从瘀论治、从虚论治或从痰湿论治等,现代临床运用针灸等方法治疗偏头痛亦取得一定的疗效[6-8],笔者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对每个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给予传统体针加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46例患者中,治愈36例,其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89.1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的PRI、VAS、PPI指数均有降低(P <0.05),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由朱汉章教授创立的针刀医学在临床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医疗活动中取得一定的疗效。针刀医学原理认为,由于慢性劳损、寒冷、外伤及皮肤感染性疾患等因素累及头皮下帽状筋膜,使其水肿渗出,软组织受到损伤,在组织修复过程中发生粘连、瘢痕、挛缩,造成局部动态平衡失调,而针刀将瘢痕松解,重建局部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治疗头痛之目的。
笔者采用传统体针结合针刀的方法治疗偏头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治疗组47例患者中,治愈42例,治愈率为89.36%,总有效率为95.74%,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 PRI、VAS、PPI指数均有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其治愈率及MPQ各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P<0.05),这说明传统体针结合针刀疗法更能消除或减轻患者痛苦,明显优于传统体针加中药内服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1] Headache Classification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J].Cephalalgia,2004,24(Suppl 1):24 -36
[2] 石学敏.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221-223
[3]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91-93
[4] 朱汉章.针刀医学(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473-479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6-37
[6] 魏洪.头皮针透刺为主治疗偏头痛43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6):34
[7] 陈志刚,孙晓敏,吴立红.针灸治疗偏头痛65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0):14
[8] 韩鹏,胡新颖.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TCD影响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9):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