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高亮,陈小娟,胡爱妹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浙江东阳322100)
直肠癌是发生于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及术前放化疗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法[1],包括切除肿瘤肠管、系膜及彻底的淋巴结清扫。临床上有肛门指检、钡灌肠、腔内超声、纤维内镜等检查,但是各自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禁忌症;MRI亦受到禁忌症、扫描范围及扫描时间等限制;CT作为一种无创及快速的检查,能够较全面评价肠腔内外、淋巴结及腹腔脏器的情况。本文对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75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住院患者的增强CT影像及术后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75例,男40例,女35例,年龄38~83岁,平均年龄64岁,其中年龄最小及最大者均为女性。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腹泻、便秘、便血、大便形状及排便习惯改变,全身症状有乏力、消瘦、贫血,部分病例有肠梗阻。本组病例均行经腹或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且术前未行放化疗。
1.2 检查方法:检查前1周未做胃肠造影及钡灌肠检查,检查前两天少渣饮食,前1天半流质饮食,检查前晚10点之后禁食。扫描机器为Siemens多排螺旋CT或Philips64排螺旋CT,全部病例行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剂为100mL:35g碘海醇100mL,注射速率3.5mL/s,动脉期延迟扫描时间20~30s,静脉期延迟扫描时间50~70s。扫描范围为肝脏膈顶至坐骨结节水平。
1.3 诊断标准:直肠癌的CT表现主要为肠壁增厚、腔内肿块、异常强化、肠腔狭窄、周围结构紊乱、淋巴结转移等。多数研究把淋巴结阳性标准定为5~15mm不等,而病理证实直肠癌的转移淋巴结有31%直径<4mm[2],第7版结直肠癌TNM分期将区域淋巴结无转移、肠周脂肪出现肿瘤种植结节列为N1c期[3],故本文将肠旁脂肪间隙内出现的结节(除去增强后的血管断面),均诊断为淋巴结转移[4]。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预测淋巴结转移,P<0.05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将腹部增强CT的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75例患者中3例直肠癌病例未诊断出,2例伴肠梗阻,1例伴腹膜转移,1例伴肝脏转移。根据直肠癌的病理分型,其中大体分型:增生型34例、溃疡型32例、浸润型9例。组织学分型:68例腺癌,7例黏液腺癌。部分病例伴直肠管状腺瘤。75例患者中,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为25例,其中CT发现有14例淋巴结转移,在病理证实的50例没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的患者中,CT发现有13例非转移性淋巴结。术前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81.3%(61/75),准确性为64%(48/75)。CT在两组淋巴结的检出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14/25)和26%(13/50);P<0.05),见表1。在病理诊断为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直肠病灶均已侵及周围脂肪和(或)深肌层、浆膜。
表1 直肠癌根治术前增强CT与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对照
肿瘤的发病一方面与基因相关,另一方面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及生活环境亦有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因此消化系统的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是直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直肠癌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或者特异性不高,因而常被患者和临床医师忽视。多数患者早期可有排便习惯改变和便血,粪便性状正常或改变不多,便血可与粪便不混,容易误当作痔疮而忽视。进而可出现便秘、排便困难、粪便变细,有时可腹泻与便秘交替。继续进展可出现腹胀、腹痛。晚期表现为乏力、消瘦、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对于可根治的直肠癌,早期、准确的发现病灶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临床手术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肛门指检是一种检查肛管、直肠疾病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通过肛门指检,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可以准确的发现距离肛缘10cm以内的肛管、直肠的病变,并可明确病变的大小、数目、位置、性质等,但较少能够触及上段直肠的病变。钡灌肠是通过将稀薄的钡剂从肛门灌入,再通过X线检查来诊断疾病的。钡灌肠只能看到消化道的轮廓,较小的病灶常被钡剂掩盖。腔内超声可以探测直肠癌外侵和肿瘤对直肠壁的浸润程度。纤维内镜可以直观的观察肠道内情况,并可对所见病变进行活检。但是以上检查都有各自的局限,如患者需耐受一定的痛苦,检查前需进行肠道准备,无法观察周围脂肪、淋巴结及腹部脏器情况等;且有相应的禁忌症,如:肛周感染、急腹症、腹腔粘连、孕妇及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等。CT和MRI均能较准确的检出病灶,并可一并观察肠周脂肪、淋巴结情况,CT更能较大范围扫描观察腹腔脏器情况。一些研究显示MRI对术前直肠癌T分期有独特的优势,因MRI受到禁忌症、扫描范围小及扫描时间长、费用昂贵等限制而较少应用,但是随着MRI磁体、线圈及成像技术的发展,在临床上的应用已越来越多[5]。
综上所述,腹部增强CT检查是一种无创、快速、方便、有效的检查方法,可较客观的评价肠腔内病灶的形态、大小、浸润深度,尤其对早期病例周围淋巴结的检出,指导临床行直肠癌根治术彻底的淋巴结清扫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
[1]宫佳宁,冯国全,徐娜,等.MSCT术前预测直肠癌系系膜浸润程度的价值[J].山东医药,2012,52(31):45 -47.
[2]崔春燕,李立,蔡宏民,等.直肠癌肠旁淋巴结CT图像相关影像学参数定量化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4):35-38.
[3]姚云峰.结直肠癌TNM分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2011,3(9):25 -27.
[4]符伟平,何良斯.MSCT与MRI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6):97 -98.
[5]谢海艇,吴霁晖,卓滋泽,等.CT与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Meta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4):28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