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云
(陕西省韩城矿务局总医院,陕西渭南71540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本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西医治疗原则以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神经营养、止痛、局部对症治疗后防止继发感染,但有少部分留有后遗神经痛;中医治疗以清肝火、利湿热。本病若治疗不当,会致疗程延长,愈后会遗留严重的后遗神经痛,目前对本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一,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现将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36例带状疱疹治疗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共36例带状疱疹患者,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23~67岁,平均54岁。皮疹分布:26例均为缠腰而发,5例发生于单侧肢体,5例发生在头面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用内服清热解毒汤加艾灸并联合应用抗病毒、维生素治疗;对照组18例应用抗病毒、维生素治疗。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抗病毒阿昔洛韦0.5g静滴,1次/d,维生素 B1每次100mg、维生素 B12每次 0.5mg肌注,1次/d。治疗组用抗病毒、维生素治疗(选用方法同对照组)联合内服清热解毒汤,方药组成:蒲公英50g、连翘20g、大青叶25g、黄柏10g、丹参15g、元胡20g、川楝子20g、龙胆草25g、山栀15g。用法:水煎服,3次/d,1付/d;艾灸,方法为取艾条一根点燃在病变处反复熏烤病人自觉有烧灼感为度,2次/d。两组均常规口服止痛药。
1.3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为疼痛消失,皮损消退>90%;②显效,为疼痛基本消失,皮损消退>75%;③好转,为疼痛减轻,皮损消退>50%;④无效,为疼痛减轻不明显或皮损消退 <50%[1]。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相比,有显著差异(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1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这种病毒从鼻黏膜进入人体后,可长期隐伏局限于外胚层结构和感觉神经系统。应用砷剂等重金属药物、外伤、过劳、感染、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均可诱发本病[2]。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好发于三叉神经、椎神经、肋间神经和腰骶神经的分布区。此病常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发病,主要表现为疼痛剧烈,抗生素类药无直接疗效。因此,西医治疗主要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消炎止痛和防止继发感染。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阿昔洛韦能选择性抑制和杀灭病毒多聚酶阻断病毒DNA合成;地塞米松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肌苷能参与人体能量代谢与蛋白质的合成。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各种心脏疾患、急性及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维生素B6作为辅酶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的各种代谢功能起作用。上述西药合用,对控制和治疗带状疱疹有明显疗效,但单纯西药对治疗本病容易产生神经痛后遗症。这方面的报道不少,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也证明了这一点。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则能标本兼治,不留后患。
3.2 带状疱疹是自限性疾病,通过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能有效的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改善预后。西医学对带状疱疹的常规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止痛、消炎、缩短病程及防止继发感染。通过选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尤其在带状疱疹初期应用,可明显缩短病程、缓解疼痛,并可防止免疫受损患者发生带状疱疹感染播散。有报道阿昔洛韦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比单纯阿昔洛韦效果显著[3-5]。加之应用VitB1、VitB12等营养神经药物能减轻神经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预防神经痛后遗症的发生。
3.3 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蛇”、“蛇丹”等。从本病发生的部位及异常疼痛的特点,中医辨证多因肝气郁结,肝胆火盛,脾失健运,外受毒邪侵袭,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在治疗时,除了辨证还须结合辨病,即着眼于肝胆湿热与病毒感染两个方面[6-8],并辨属湿重或热毒亢盛。湿重者病在脾,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淡红、疱壁松弛、疼痛较轻、腹胀、苔白厚或白腻等。治疗宜采用健脾除湿法。热毒亢盛者病在肝,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疼痛剧烈,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等,治疗宜用清泻肝胆火方法。笔者白拟中草药消疱汤是针对带状疱疹不同的病机证候,以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理气活血为治则组方用药。笔者选用:蒲公英、大青叶、黄柏清热解毒凉血利湿;龙胆草、山栀泻三焦之热;连翘以清热解毒消肿乃疮家圣药;元胡、川楝子行气止痛乃方中之要药;丹参活血祛淤。共奏凉血、清热、止痛、解毒、利湿之功效。艾灸有温经通络,活血止痛之功效,可加速症状消失疱疹吸收。并且能减少神经痛的后遗症状[9]。
通过临床观察,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疱疹吸收慢,治愈率低,易留下神经痛后遗症。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外敷配合治疗,较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疱疹吸收快,消肿止痛明显,无神经痛后遗症,从而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疗程。因我们使用中药配合治疗,带状疱疹患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较常规减量,短疗程使用,减少激素副作用。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患者具有消肿止痛快,疱疹吸入明显。
[1]徐鸿雁,李婧辉,暴宏伶.自拟解毒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23):3656 -3658.
[2]唐德智.辨证分型治疗带状疱疹90例[J].陕西中医,2010,30(4):445-446.
[3]李瑾.艾灸治疗带状疱疹24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3):465.
[4]林志淼,杨勇,李若瑜.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0,39(6):393 -395.
[5]杨帆,蔡玉玲,潘鹏,等.加巴喷丁、泼尼松和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2,28(2):102-103.
[6]王树村,闰红梅,黄霞.更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48例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0,9(13):89 -90.
[7]王埃胜.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I12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2):125.
[8]顾菊林,温海,刘训荃,等.加巴喷丁胶囊治疗疱疹后神经痛的多中心临床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9,42(7):451-454.
[9]方丽,吴贤杰.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治疗与预防[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35(3):173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