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梅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耕地要备耕,军人打仗要备战,教师讲课要备课,足见“预”的重要性。自然,学生也要备学,这就是预习。无论从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看,还是从课堂教学的效果看,我认为课前预习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作用
1、预习能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通过预习,学生听课时就改变了教师讲什么,自己听什么的被动状态,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学生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带着疑问去听课,进而积极地思考问题,以便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更好地听课,更好地掌握知识。
2、预习能扫清听课学习的知识障碍。课前预习,首先要通读课文,读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生字、生词,通过查字典、词典,可以搬掉这些“拦路虎”。其次,听新课必然要用到一些旧知识,因为新旧知识总是千丝万缕地联系着的,通过预习可以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为学好新课做必要的准备。
3、预习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通过预习,学生明确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这样课堂学习的目标就会更加明确,知识和训练的重点也就会更加突出。此时,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的预习实际出发,确定训练重点,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将会大大提高。从这一点看,预习是精讲多练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我看来,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大凡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因此,预习有其重要的作用。
二、课前预习的注意事项
1、预习应注意课内外结合。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预习有时应在课内进行,这样既少占学生课外时间,又便于教师当面指导。
2、预习不可使学生负担过重。预习内容不宜过多,要根据教学目标适当的布置预习内容。一般情况下,可要求学生通过课文,借助字典、词典等一些工具书解决一定数量的生字词,或划出疑难之处,或进行初步思考。总之,要以学生能够完成预习任务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前提。
3、预习应注意实效性。并不是每篇课文都需要学生预习的,更不是每篇课文都需要预习相似的内容,而根据教材和训练要求布置预习,切忌千篇一律,不讲实效,致使预习成为一种僵化的固定模式。如果激发不起学生预习的积极性,那么预习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三、课前预习的指导要点
课前预习指导时,教师应了解学生预习时的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应加强方法指导,提高预习效果。
1、布置预习时,首先要考虑课后的“研讨和练习”区分开,哪些是预习时要完成的,哪些是讲读后再做的。其次应要求学生结合“预习提示”认真阅读课文,不要走过场;还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参考资料,以初步掌握文章的主题,划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围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来设计。如制造悬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教学中的关键,以提高学习效率;精读课文中的某些片段以加深理解;制作图表,以培养阅读思考能力。
3、要让学生明确教学进度,以便有目的地去预习;对较难的地方,可做必要提示,以便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要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的方法;要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以便上课时有针对性地集中精力听讲。
4、要掌握预习的基本要求。一篇课文的预习,要分为看目标要求,查相似文章,摘优美词句,思其中含义五个步骤。应要求学生记预习笔记,内容大致有:生字词注音,解释及佳句摘要,段落层次的简要分析,预习中的疑难点,初读课文的感受等。
5、给学生提供正确的预习方法。如给学生印发预习提纲,明确预习要点,要求学生按提纲有步骤地进行预习。或给学生出示预习卡片,卡片上可以有一些生字、词、句子等,让他们有目的的预习。另外应要求学生写出预习笔记等。
四、课前预习的检查和评价
检查和评价预习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形式检查和评价,对于有些作业,可以要求学生做在预习本上,上交教师检查。对于另外一些作业,则可以用课堂提问等方式直接检查,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向教师提问。教师尽可能兼顾到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的预习作业非常重视,对预习工作做得好的同学要表扬,对做得不足的学生要及时指正鼓励,以便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励他们参以后的学习中更加重视预习环节。
总而言之,预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它是课堂教学的“指明灯”,直接影响着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我认为每位教师都应重视学生的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