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减少肿瘤患者并发便秘中的应用

2013-10-09 08:08:28贾晓燕张竹青姚柯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状况循证粪便

贾晓燕,张竹青,姚柯蕾

(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治疗中心,北京,100700)

便秘是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的原因来自多方面,但症状普遍较顽固[1]。便秘是指粪便停留在肠内时间过久,毒素蓄积,粪便干燥硬结,排便困难或排便频率降低[2]。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明确、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也是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必不可少的环节。循证护理的内在核心是强调实证,在具有科学证据的基础上科学地制订护理方案和开展护理工作[3]。2012年1—12月本中心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入院的肿瘤患者中,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符合入选病例条件的本中心住院肿瘤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 21例,平均年龄(45.0±3.8)岁,其中肺癌 17例、胃癌12例、乳腺癌13例、肝癌8例和其他肿瘤6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23例,平均年龄(46.0±4.3)岁,其中肺癌15例、胃癌15例、乳腺癌12例、肝癌7例和其他肿瘤7例。病例入选标准为:①排便次数和排便量基本正常;②生活起居、饮食习惯良好;③从事日常工作及社会活动;④无肛肠疾患及手术史;⑤心理因素较稳定、无显著人格精神障碍。便秘的诊断标准为:①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②大便呈块状或硬结;③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具备以上3条中至少1项。

1.2 方法

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发生便秘的比例、排便状况和大便性状。根据便秘诊断标准采取问卷调查方法,调查问卷参考相关文献设计,问卷分为3部分:①一般资料;②便秘自行诊断表,主要内容包括每日排便时间、每周排便次数、排便时感觉、大便形状及颜色、总排便量;③影响排便的因素,设置16个影响因素由患者自己填写适应于自身状况的因素。调查在入院当日开始,患者入院3~7 d内需完善相关检查,此间便秘发生率低,治疗用药期间发生率高。此外,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排便情况、心理状况以及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药物种类尤其是肿瘤药物的种类,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结合临床科研结论和经验制订科学的循证护理计划[4-6]。

1.3 统计学处理

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按分级标准(Bristol)赋予不同分值,累计相加。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采用双样本t检验,便秘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采用SPSS 11.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循证护理

2.1 心理护理

首先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癌症,使患者认识到癌症并非绝症,列举治疗成功的病例,疏导患者,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感受到生的希望;其次帮助患者认识化疗的重要性、化疗产生的效果和控制病情的作用,帮助患者认识化疗不良反应的局限性和暂时性,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从而积极配合治疗[7-8]。同时,化疗前向患者介绍所用药物的名称、用法、作用、毒副反应及预防措施,以减轻患者对化疗的恐惧感。定期组织病友会,让患者在特定环境中倾诉内心感受,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以减轻消极情绪[9-10]。

2.2 膳食疗法

①入院后每天食香蕉1~2根;每天早晚饮用1杯蜂蜜水(250~300 mL温开水+蜂蜜 30~40 mL)[11];②每天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白萝卜、胡萝卜、芹菜、黄瓜和苦瓜等[12];③每天饮水量2 500~3 000 mL(包括开水及果汁)。

2.3 调整生活方式

进行膳食治疗的同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尽可能调整为每日早餐后排便,因早餐后易引起胃—结肠反射,此时训练排便,易建立条件反射。即使无便意,也应坚持每日蹲厕所10~20 min,日久便可建立定时排便的习惯[13],集中精力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规律生活,适当运动,如散步、快走、做健身操等。

2.4 按摩排便护理[14-15]

指导并训练患者或家属学会使用按摩法,自理者可自己操作,不能自理者由护士或陪护操作。方法是患者取仰卧位,一手按于肚脐上,另一手叠放其上,先顺时针揉腹5~10 min,再逆时针揉腹5~10 min,按揉时用力适度,动作轻柔,每日1次,最好在晨起进行,也可根据个体排便习惯在排便前20 min进行按摩。

2.5 泻药的使用

对于3 d未排大便者,可按医嘱给予缓泻药物服用,常用乳果糖口服液或番泻叶;对于大便干燥、有便意者,可以外用开塞露塞肛,可起到软化粪便、刺激肠蠕动的作用;超过5 d无大便者,可按医嘱给予通便灌肠[16]。

3 结 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便秘发生比例、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的比较情况见表1。结果表明,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肿瘤患者并发便秘的概率,并能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的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

表1 2组患者便秘发生情况、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比较( ±s)

表1 2组患者便秘发生情况、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比较( ±s)

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便秘例数 排便状况(分, ±s)粪便性状(分, ±s)观察组(n=56)5* 2.32±1.17* 3.19±1.22*对照组(n=56)31 4.65±1.34 4.36±1.30

4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排便状况和大便性状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循证护理措施应用于肿瘤患者能有效降低便秘发生率和改善便秘状况。由于肿瘤患者精神压力大,身体状况普遍较差,活动量减少,肠蠕动减慢,食欲减退,很容易引起便秘。对照组中很少进行心理干预或改变生活方式,仅按常规使用缓泻剂,虽然可以暂时解除便秘状况,但长期使用或滥用缓泻剂可能导致慢性便秘。而观察组则按照循证护理程序,通过循证实践各种便秘预防及缓解措施,加强了心理疏导,改变了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整了饮食结构,并适当给予按摩、对症下药,很好地预防了便秘的发生或改善了便秘状况。因此,观察组56例患者中,只有5例发生便秘,有效率为91.1%。在肿瘤患者住院的护理过程中,应遵循循证护理方法和程序,详尽了解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排便情况、心理状况以及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药物种类,同时结合个人经验以及对相关的最新临床医学、护理文献和经验交流的吸收与理解,从而制订特定且最合适的护理计划。

[1]张侠,阮新建,耿振英,等.恶性肿瘤患者便秘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19):65.

[2]陈文彬.诊断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2.

[3]王立英,吴秀云,王爱华,等.我国循证护理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3,19(6):516.

[4]吕志宏,丁燕,王荣.心理护理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便秘的影响[J].2011,17(22):17.

[5]姜伟娜.癌症患者便秘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7):692.

[6]梁娟.循证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便秘发生率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8(8):2201.

[7]王君俏.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923.

[8]王建平.循证护理在恶性肿瘤便秘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4):1667.

[9]袁卫华,刘小渊.肿瘤化疗后便秘56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8):1993.

[10]蔡卫玲,付喜秀,谢小红.肿瘤化疗并发便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1,9(5):1281.

[11]李穗晖,周丽群,吴红洁,等.饮食干预配合腹部按摩预防肿瘤患者化疗期便秘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6):948.

[12]刘淑芝,山丹,夏春丽,等.营养素食预防化疗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7,22(15):22.

[13]林芳.循证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便秘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7):107.

[14]陈秀华,唐美玲,陆平.恶性肿瘤患者便秘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C].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编,2011,22(15):22.

[15]卢庆润,卢庆菊.红薯餐结合结肠推揉按摩预防老年肿瘤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3(29):39.

[16]陈莹,刘开娥,赵新华.肿瘤化疗患者发生便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0,8(6):1634.

猜你喜欢
状况循证粪便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2年13期)2022-07-08 07:48:26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1年1期)2021-01-26 07:05:12
移植粪便治疗克罗恩病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中国外汇(2019年13期)2019-10-10 03:37:38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粪便移稙”治病真有用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