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 汪敏
财务预算是高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是进行具体财务活动的依据和保障。就实际意义来讲,高校的预算执行管理工作能够占据到其财务工作的主导位置,缺乏必要的预算管理体系,将直接导致具体工作执行的不顺畅,进而使得高校内部财务工作混乱,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发展。
随着近年来,教育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扩并改步伐逐步加快,各类高等院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高校要积极转变发展思路,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目前高校经费的来源已由之前较为单一的财政拨款逐渐转换为多种渠道并行的资金收入体系。高校已渐渐摆脱之前经费紧张的困境,随着收支两条主线总量的增加,高校经费收支矛盾却越发突出。因此,强化高校预算管理工作将是有效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合理控制财务风险的必要选择。
在现行的高校预算管理中,预算的编制工作基本上都是由财务主管部门和校领导进行研究和确定的,其他部门参与性不强,因此总体的透明度不高。同样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也是落实三级审签制度的,但在日常的审签执行过程中,却存在着权限不明确,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进而导致了一些不规范问题乃至于腐败现象的出现,使得资金使用效率较低、针对性较差,造成了资金的浪费。
提升高校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要从明确审批权限开展,对现有的审批制度进行再补充、再完善,将审批权明确到岗位,将责任落实到实处。财务部门要当好预算执行的“保护神”,对审签手续不全的票据坚决予以回退,对未经办公会表决同意的支出,要暂缓支出。
高校的财务体系中往往包括了一级预算和二级预算,一级预算的制定和执行一般情况下都能做到规范和透明,而二级单位的预算则存在了一些细节问题。在二级预算的支出中,存在着资金使用不规范、财务手续不全、监督、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二级单位的部门领导和财务人员较为缺乏理财观念,对于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存在着较大随意性,不能严格落实高校财务管理制度,这样也就在无形之中使资金被浪费,导致资金不能完全落实到位。
如何更为有效的规范二级单位资金支出,历来都是高校预算执行和管理工作的重点。两方面的工作应该是必须要做好的,一方面,就是要建立起预算资金执行情况的检查、互查机制,使二级预算资金的收支在透明和规范的体系下运行。另一方面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二级预算单位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使具体财务行为有据可依。
良好的奖惩机制是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保障。在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要将细化预算管理责任作为开展此项工作的基础,责权不明确,就存在打击职工积极性的可能性。进一步开展绩效考核、平时考核将考核与职位晋升、职称考评相结合,才能将财务预算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充分使相关人员认识到财务预算执行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而更好的落实责任,提升工作效能。
在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专款的执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有效提升专款的使用效率,将避免资金的浪费,使资金使用更加具有针对性。在高校的预算资金中,存在着校区改扩建等一部分专款支出,这部分资金的监管难度往往要大于日常支出。明确专款的管理职责,将是有效对专款进行管理的基础,只有能够将专款的管理不断细化,使每一笔支出都能够做到手续齐全,才能使整个高校财务预算执行和管理工作上水平,使每一分资金都能落实到位。
观念决定效果,创新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观念是提升预算资金执行、管理水平的思想保障。现阶段一些高校主管领导及财务人员缺乏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主体观念较为落后,缺少在预算工作上的创新意识,使得具体工作开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预算执行管理的整体水平。在高校财务预算执行和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加强对政策、制度的学习,将一些新型的财务预算管理办法,应用到具体的预算编制工作中,使预算更加合理,避免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资金的使用效果。
创新观念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预算的编制和管理过程中,在执行中坚持正确的观念和意识就能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落实合理支出、量入而出的原则就可以抵制一些不正之风,使突击花钱、巧设名目套取资金等问题得到遏制,提升高校预算资金管理水平。
监督、监管是对预算资金的一种保护,预算的执行过程是监督的重点,做好预算执行的监督,将能够达到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目前高校的资金执行已经不再是之前简单的收支两条线了,收入和支出都变得更加的复杂。尤其是支出这一部分,缺乏有效的监督将使资金的流向出现偏差,很容易造成资金的浪费,使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对于预算执行的监督,一方面要采取制度监督的方式,通过完善的制度,提升监督的效果。另一方面要落实监督责任,使监督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一笔资金的行使都有据可查。
[1]潭洪.强化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05)
[2]王万海.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加强预算管理[J].巢湖学院学报,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