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012年中国奶业重要事件回顾

2013-10-09 07:36
中国乳业 2013年1期
关键词:奶源乳品奶业

文 / 本刊特约记者 崔 嵛

201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众多影视作品和媒体炒作下,相信所谓“世界末日”存在的大有人在。随着2012年12月21日的过去,“逃过一劫”的人们才意识到,在玛雅人的预言里,关于2012年,并不曾提及世界灭亡的只字片语。2012年12月21日,在玛雅人的年历中不过是一次轮回的开始,一个周期周而复始的节点。

相比起所谓的世界末日,2012年的中国奶业所发生的一幕幕故事,看起来更加符合玛雅人的预言:乳品安全、奶源价格、海外并购、神话破灭的洋奶粉,每一个事件之间看似无关,却又包含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12年中国奶业的精彩程度堪称历年之最。如果说,2008年的中国奶业是一场独舞,那么2012的中国奶业则毫无疑问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群像戏”。

乳品安全问题频现法律塑造企业公民

如果说,2008年的中国奶业,“三鹿”是最受关注、最让消费者揪心的名字,那么,4 年之后,“光明”的曝光率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2012年的下半年,光明多次见诸各大报端,仿佛成为了人们眼中质量安全问题的代名词。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12年6月15日,安徽两所小学部分学生在饮用光明配送的牛奶后出现呕吐等不适症状;6月27日,光明“优倍”奶被曝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清洁剂;7月20日,光明奶油以及50%减脂芝士片被查出菌落总数超标;9月8日,上海部分地区220 mL光明小口玻璃瓶装牛奶出现酸败口感;9月17日,“小小光明宝宝奶酪”被曝配料中含有卫生部规定禁止使用的乳矿物盐产品,在全国范围内被下架;10月19日,有消费者投诉1.5 L桶装光明纯鲜牛奶出现蓝色的固体颗粒物,最终查明为塑料瓶盖颗粒。回顾“光明”前后6 次质量安全事件,消费者对光明质量产生了质疑,但光明在对问题产品送检、下架、召回、道歉的同时,这家位列中国乳品企业三甲的大品牌竟然抱怨起了国家的抽检制度。

然而,身陷质量安全泥潭的不止光明一家。2012年6月12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发现,部分伊利公司的全优2、3、4段奶粉存在汞含量异常的现象。随后伊利以“对消费者负责”的口吻将2011年11月~2012年5月内生产的全优2、3、4段奶粉全部召回。有网名因此揶揄道:“产品出现问题,召回是最起码的要求,结果却灌上了冠名堂皇的理由,公关做得真好。”

如果说,对于上面的问题您还能容忍的话,那么,听到湖南亚华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南山奶粉”中被查出含有致癌物,将作何感想?此次事件中,共5 个批次的南山倍慧婴幼儿奶粉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含量超标。在一些公众媒体的反复报道下,甚至有消费者惊呼“喝奶要命”。

事实上,整个2012年被曝出的乳品质量安全事件尚不仅于此,而在每一个案例中,企业的态度大多难以让消费者满意。面对出现的问题,乳品企业绝不“降低身段”,面对质疑声,也总有借口推脱。如果不是恰逢“钓鱼岛”解围,公众的视线想必并不会轻易从光明等企业身上离开。

要知道,所谓“公关”并不是靠保全面子和嘴硬。国际上不乏低头认错后取得成功,获得消费者谅解的例子。诚恳的态度,表达出解决问题的诚意,不但不会降低应对者的威信,反而能够安抚公众的情绪。

企业犯错,众多专家在声讨的同时,仍不忘拿原料奶的质量安全说事儿。但事实上,除了少数案例罪在原料奶阶段外,大多数问题出现在乳品的加工甚至是运输环节。更源于企业管理不善,规矩不严。

有人说,“中国只有公司,没有企业”。这句话是在讽刺大多数的中国企业缺乏“企业公民”意识。但事实上,国外的那些“企业公民”们是在特定行业的法规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下,才一步步逐渐成长起来的全新企业形态。而目前的中国奶业却缺少相应的法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仅靠《食品安全法》、《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等并不足以在生产、管理、流通、销售等各环节对乳品企业加以约束和限制,希望在不远的未来,“为奶业立法”这句话不再成为老生常谈。

奶业现海外并购热不如“师夷长计以制夷”

继2011年收购荷兰海普诺凯乳业集团51%的股权后,2012年11月30日,澳优乳业又以股份置换的方式将该企业剩余49%的股份收入囊中,彻底完成了对这家荷兰百年老店的控股。这次成功的并购让人们意识到,2008年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后,遭受打击的国内的众多乳品企业,为寻安全奶源远赴海外,一股并购热潮悄然兴起。

事实上,有分析人士指出,国际乳业格局正迈入调整期,将促成行业的资源整合,并购案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以伊利、蒙牛、光明为代表的中国乳品企业也具备了走出国门,一展身手的能力。大多数业内人士看好中国的乳品企业实施并购并开拓市场。

大多数人认为,“优质奶源”是乳品企业向海外扩张的主要动力。在蒙牛、圣元等与欧洲乳品企业纷纷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后,中国资本也将“胃口”扩大到了海外的牧场资源。其中,中投公司就明确地表达出了对海外牧场资源的浓厚兴趣,并有意与娃哈哈合作。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媒体也报道了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澳大利亚境内四下寻找大型牧场的消息。

一时间,海外奶源成为了众人眼中的摇钱树,即便行业外的企业也忍不住上来掺和一下。2012年12月,新西兰当地媒体称,中国地产商上海鹏欣集团有望完成对新西兰16家牧场的整个收购。据报道称,因当地法律障碍,鹏欣集团在苦战了18 个月后,法庭方开了“绿灯”。

如果一旦成功,这毫无疑问将是奶业领域最成功的一次投资,但过程的复杂也将海外并购难的问题暴露无遗。即便如此,国内众多企业的热情也有增无减。这当中,上海光明乳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虽然在并购法国优诺酸奶等案例中,光明乳业频频失手,但这并没有影响其对海外并购的热情和渴望。在并购新西兰Synlait牛奶公司时,一些业内人士不解光明为何对一家长期处于亏损的牛奶公司表现出如此大的热情。对此,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解释称,“收购有助于加快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确保光明战略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随着中国奶业市场的急速发展,乳品企业间经常上演抢奶大战,加之奶源紧缺、质量不稳等,被众多企业视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同时,海外奶源的成本低于国内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海外投资门槛的进一步降低,也为有实力的乳品企业注资海外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并购海外企业、海外牧场被国内乳品企业视为提升奶源信誉度,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知名度的首选途径。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全球公认的最佳乳源基地如今正普遍面临资金不足和当地市场饱和问题,来自中国的资本对于他们来说可谓救命稻草,双方可谓一拍即合。除并购外,贴标挂牌也成为了近年来国内乳品企业间颇为流行的方式。

但需要指出的是,抢占海外奶源的行为必然进一步压榨国内养殖行业的生存空间,而这种完全靠海外供给的模式是否真正能够解决奶源安全问题尚难有定论。对于国内的乳品企业来说,如何通过并购欧洲、澳洲等乳业发达国家的乳品企业,整合国外乳品企业的供应链,将当地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加工技术转化为己有,并与中国的市场优势形成战略协同,从而走出一条由外而内、全球资源配置的发展模式也许才是正途。

国内养殖企业亏损失的是行业的发展

每年入冬后,国内市场的生鲜乳销售价格往往出现季节性回升,但售价的提升并不意味着行业因此一荣俱荣。受制于饲养和人工等成本的上扬,国内的奶牛养殖行业始终未能摆脱亏损的状态。

2012年10月,一则消息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浙江省杭州市某牧业公司大吐苦水,称每千克生鲜乳的成本比平均出场价要多出4 毛钱。作为一家拥有千余头奶牛,生鲜乳年产奶量达3 800 吨的牧场,在当地能排进前列。但即便是这样一家规模牧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从该公司的财务报表看,2012年的前10 个月,牧场累计亏损60 多万元。在2008年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又创新高。

按照规律,生鲜乳价格一般从冬季开始,高开低走,到夏季降至最低点。但,即便售价居于高位,成本价仍然凌驾其上。面对畸形的行业现状,有实力、“有关系”的奶牛场尚勉强支撑,至于中小奶牛场和散户,面对高昂的成本以及企业低廉的收奶价格,除了放弃,他们看似并无更多的选择。

据统计,在过去的10 年里,杭州的奶牛饲养量从将近2 万头下降到8 000 头,除了不堪重负而关门大吉的养殖场外,剩下的一些干脆直接转型。2012年,每千克生鲜乳的饲养成本比2011年上涨了近12%,相比2009年时,更增长了近一半。其中主要是饲料费用的增长。

成本越来越高,收奶价格不升或仅小幅提升,这是众多奶牛养殖户不得不面对的双重难题。但奶牛养殖环节才是中国奶业发展中最关键的一环,这已成为业内人士乃至全社会的共识。然而,被架在中间的养殖环节在两头都没有定价权,在整条产业链上,奶牛养殖无疑是最弱势的,效益也是最低的。

同时,国际市场上原料粉价格的大幅下调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困境。2012年9月,有消息称,国际原料粉在天津港到岸价格仅为22 500 元/吨,乳品企业收购国内生鲜乳的成本高达34 000 元/吨,每用一吨自产原奶亏损近万元,每家企业都会算这笔账。

早从2011年底开始,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世界主要产奶国出口中国的原料粉价格便已下调,这也直接导致国内企业自产原料粉因成本问题而大量积压,在国内收奶越多,亏得就越多,企业只能减少生鲜乳收购量,消化库存,减少亏损。有媒体报道称,曾是完达山乳业奶源基地之一的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某村庄,到处都能看到被废弃的奶牛养殖场,至于奶牛,则是一头牛影都看不到。

面对来自国外的压力,有业内人士提出了“倾销论”的说法。但人们更应该关注的并非“是否倾销”,而是“为什么能够倾销”。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因养殖规模化较高,单位成本低,同时国家对养殖户有较高的补贴,成本本就低于我国的原料奶。同时,中国对来自新西兰的进口原料奶采取零关税的政策也使得他们可以以更低廉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国家是否应实施相应奶业扶持政策,为中国奶业发展构建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事实上,奶牛养殖业处于亏损状态早已被公认,上述两地并非个案。受限于生产成本,受迫于海外竞争压力,本就没有本钱的国内养殖行业更遭到了不少乳品企业的放弃。

或自建奶源基地,或使用进口奶源已经成为了多数乳品企业的共识。虽然从表面上看,在一段时间内,奶源的安全问题可能得到了解决,但从长远来讲,大量使用进口奶源对整个中国奶业的伤害难以估量。养殖行业始终处于亏损状态,不难预见国内的养殖户及企业将越来越少。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间实现资源共享并非难事,企业选择成本低廉的原料也无可厚非。但一个行业对海外原材料的过度依赖,等于将话语权拱手相让,未来可能会受到数量、价格、质量等多方面的威胁,整个行业长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恐难以实现。

光明逆势涨价需以品质为前提

在通货膨胀日益加剧,工资却纹丝不动的年代,听到“涨价”这个词,消费者的心里难免会“咯噔”一下。2012年的中国奶业,“涨价”也成为了贯穿一头一尾的年度热词。

2012年年初,市场上的乳制品迎来了集体涨价潮。首先,三元宣布部分常温奶从1月1日起开始涨价,每箱牛奶涨幅在2 元上下。随后,伊利、蒙牛也陆续发出涨价通知,光明也在当月调整了入户奶的价格。谈及涨价原因时,四家乳业巨头的口径统一:由于原料奶、包装、人工等成本不断上扬,涨价是不得已为之。

每逢涨价,虽然可能对销量会产生暂时性的影响,但消费者的反映以及从长远来看,产品涨价人们早已见怪不怪。

然而,2012年12月,当光明乳业在局部试探性提价后发布公告,逐步在全国范围内上调部分新鲜牛奶和酸奶价格。在公告中,光明称此次平均上调幅度约为5%,但事实上在北京等少数市场的涨幅接近10%。值得注意的是,与年初的集体涨价相比,此次伊利、蒙牛、三元等纷纷表示并无调整价格的计划。

一时间,光明此次涨价引发了轩然大波,消费者针对的并非涨价的行为,而是不满于涨价的企业。联想到此前光明多次曝出的质量安全问题,有网友质问:“光明,你凭什么涨价?”

在光明针对涨价的公告中,“原料奶价格上涨”这种历次涨价时都能见到的字眼并未出现,公司表示由于近期物流运输和人工成本上涨,故而调价。

该内容不禁让人联想到,此前光明在被曝出菌落总数超标时曾解释称,因为长途运输过程中挤压受损、加上销售环境温度的不稳定才导致菌落总数超标。并承诺公司已经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在运输过程中的监控管理。

在当初看似借口的解释在这次涨价中却让人觉得“还真有这个可能”。产品涨价历来被看作是转嫁产品各项成本的解决办法。所以,这句话可以解读为,要保证物流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加强监控管理势必需要加大投入。而这笔投入从何而来?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从消费者的口袋中掏出来。

当然,也有业内专家称,光明此举或许是为了兑现公司两年前的股权激励承诺,也好为2013年的销售业绩打下基础。也有专家乐观地认为,一直以来光明对原料奶较为重视,收购奶源时的价格也高于一部分乳品企业。同时光明因质量问题也加大了检测力度,这些成本必然要分摊在旗下各产品中。

其实,物流成本、人工成本增加是各行业普遍遇到的问题,5%左右的提价幅度也在大多数消费者的心理和钱包的承受范围以内。说到食品,消费者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它有多贵,人们更看重的是它是否安全。

如果价格的上涨建立在企业对产品负责的考虑,意味着乳制品品质的提升,能够让广大消费者买到放心奶,喝进肚子能保证安全的话,那么提价得到的将不会是抵触,企业甚至可能听到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们的叫好声。

猜你喜欢
奶源乳品奶业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当前乳品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乳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设备
乳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现状与建议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乳品检测中的问题及措施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奏响中国奶业发展新篇章
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