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宁,李东红,陈 丽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商学院,北京100029;2.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作为后发国,我国的很多产业在追赶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并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刘建新,2011)。影响和激发后发者追赶有很多驱动因素,这些因素在我国制造业产业追赶、获得后发优势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产业追赶的核心是技术的追赶(Daniela,2009),但中国制造业中很多产业在技术追赶上的差距越来越小时会突然因重大技术变革而再次落后,从而形成新的后发劣势。因此,分析面临不确定技术变革条件下的追赶因素可以深入揭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可进一步研究如何实现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后发优势”。
1.技术进步的积累性
技术体制中“技术进步的积累性”主要体现在创新频率的大小和创新资源的前期积累上。Bresehi等(2000)研究发现,技术机会较多的行业中创新活动频繁且比较分散、产业集中度低,所以产业竞争十分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创新活动分散在较多的企业中,彼此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学习模仿有利于企业获得追赶机会并形成后发优势。根据以上的文献回顾,我们得到研究假设1。
假设1:制造业的产业技术进步积累性越高,企业越容易获得并形成后发优势。
2.技术轨道变化的预见性
Lee等(2001)和Park等(2004)将技术轨道变化的预见性又称为技术轨道的变移性(Fluidity of technological trajectory)。Park等(2004)使用每个产业部门的专利年增长率的变异系数来反映技术轨道的预见性,这样的测量有失偏颇。在技术轨道变化预见性差的行业中,未来的技术方向很不明确,企业都在进行探索性的创新活动,所有企业未来的发展机会均等。当然,企业的创新行为也要冒很大的风险,需要采取突破性的追赶战略。根据以上的文献讨论,我们得到研究假设2。
假设2:制造业的产业技术轨道变化越不可预见,企业越有机会获得并形成后发优势。
3.技术知识产权特性
技术知识产权特性是指支撑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知识的产权性质。Bresehi等(2000)区分了知识的通用性和专用性特征。专用性知识基础的特征与应用科学越接近,就意味着与企业的生产实践越接近,其研究成果也就越容易在商业上应用。而且,企业对专用性知识更加警惕,更希望利用专利、技术保护等手段进行技术保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商业利润,而不是推动技术本身的发展(Malerba,2004),所以企业更愿意进行能够直接为自己创造利润的研究并利用专利手段保护它们。根据以上的文献分析,我们得到研究假设3。
假设3:制造业的技术知识产权特性越强,企业越有动力获得并形成后发优势。
4.技术周期的延续时间
Tushman等(1986)认为,在位企业之所以在面临重大技术变革时遭到失败,是因为它们缺乏迅速执行以下两种战略的能力:(1)成为正迅速过时的旧技术的有力保护者;(2)成为新技术的有力进攻者。在追赶过程中,企业还要对技术周期的延续进行保护,或者对某项产品的技术周期进行破坏性终结。开发技术的重点主要是针对产品基本原理、功能的发掘,因而开发重心处于技术链的前端;生产技术的重点在于质量的提高与稳定、工艺的改进,因而重心处于技术链的后端。通过以上文献讨论,我们得到研究假设4。
假设4:制造业的技术周期延续时间越长,企业越不容易获得并形成后发优势。
5.技术获取的难度
很多学者都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很难逾越“引进、消化、吸收”这一渐进过程的主要阶段(Fransman,1995)。发展中国家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没有以核心技术为基础的“知识资产”(Amsden,2003),国内学者高旭东(2005)认为国外技术知识来源的缺乏或封锁可以促使后发国家的一些产业不再走“引进、消化、吸收”的老路,而是直接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因此,技术与知识获取的难度及可能性对后发国家追赶是有利还是有弊及其发生作用的条件,都还值得在具体的产业条件下探讨。根据以上讨论,我们提出研究假设5。
假设5:制造业的技术和知识获取难度越大,企业越难以获得并形成后发优势。
Tan和Litschert(1994)首次提出将组织环境变革分解成动态性(Dynamism)、复杂性(Complexity)和威胁性(Hostility)三个维度进行实证研究。技术变革的不确定程度会影响企业选择产业追赶时机(Justin Tan,2005)。
1.技术变革的动态性
技术变革的动态性与公司技术环境中不可预测的变化信息相关(Duncan,1972),也可以把技术变革的动态性看作是市场中可以察觉的不稳定性,这些不稳定性来源于技术持续的变化。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条件下,技术变革的动态性特征更加明显,如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加快、消费需求变化的周期缩短、企业之间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更加激烈等。从公司资源的角度看,动态技术变革要求公司在整合资源和匹配环境变化方面具备很强的调整能力和应变速度,这对于公司获得后发优势至关重要(王玉荣等,2011)。根据以上文献分析,我们得到研究假设6。
假设6:制造业不确定性技术变革的动态性越强,企业越有动力获得并形成后发优势。
2.技术变革的复杂性
技术变革的复杂性反映了外部技术环境组成要素的差异性和竞争激烈程度(Duncan,1972)。根据信息不确定性理论,作为信息源泉,如果技术环境中存在的组织形式和类型越多,那么这些组织对单个企业提供的技术变革信息就越多。这些来源于供货商、顾客、竞争者、合作者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大量信息冲击着企业,企业将会面临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因而需要提高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能力(杨震宁、李东红,2010)。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得到研究假设7。
假设7:制造业不确定性技术变革的复杂性越强,企业越有动力获得并形成后发优势。
3.技术变革的威胁性
技术变革的威胁性主要是指技术环境变化对组织维持和发展的支持程度,更多地反映了资源依赖性观点。技术变革下的环境若能够给组织提供相对充足的资源,在组织面临一定困境的时候,友好的技术环境(威胁性弱)可以为组织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相反,恶劣的技术变革(威胁性强)将对组织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制约组织正常的市场行为。因此,可以通过相关组织对企业的支持程度衡量技术变革的威胁性(Tan和Litschert,1994)。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得到研究假设8。
假设8:制造业不确定性技术变革的威胁性越强,企业越不容易获得并形成后发优势。
本文将考察两种典型的制造业企业追赶战略:渐近性技术追赶和突破性技术追赶(谢伟,2004;苏楠、吴贵生,2011)。Lee和Lim(2001)认为制造业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技术体制和技术变革不确定程度采取不同的追赶战略以实现技术追赶并获得后发优势。因此,追赶战略在技术体制和不确定性技术变革影响后发优势获得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Elsinore和Denmark,2005)。渐近性技术追赶往往发生在创新频率较低、技术轨道不确定性较低的制造业产业中,而突破性技术追赶则发生在技术轨道不确定性较高、技术体制变化和创新程度较高的产业中。当技术轨道不确定性大且创新频繁的时候,外部知识的获取对追赶者尤其重要。根据以上的文献探讨,我们得到研究假设9和假设10。
假设9:在技术体制变迁和不确定性技术变革条件下,渐近性技术追赶战略起到调节作用,使企业获得后发优势。
假设10:在技术体制变迁和不确定性技术变革条件下,突破性技术追赶战略起到调节作用,使企业获得后发优势。
正式的问卷调查在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间进行。参与调查的有1 409家制造业企业,为了提高统计有效性,我们随机抽取了598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其中问卷数据缺失严重的有19家企业,最终共获得579家制造业企业的有效样本数据。有效样本企业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表1中显示了有效样本制造业企业的年龄、规模(主要是企业人员数量)、基本性质和所在细分行业状况。
表1 有效样本企业的描述性统计
本文问卷中采用的测量条目部分来自现有研究中已经经过测试的成熟量表,产业技术体制的测量参考了Bresehi等(2000)的研究,不确定性技术变革参考了Tan(2005)的研究,两个追赶战略借鉴了Lee和Lim(2001)的研究;制造业企业后发优势没有现成的成熟量表可以利用,因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后发优势有自身特点,我们自己开发了问卷条目。中国制造业企业在技术追赶中形成了两种后发优势:一种是以技术学习为基础而获得的产品、市场和成本机会;另一种是实现了追赶后再次创新而获得的技术赶超机会,是在第一种后发优势基础上的进一步赶超,我们称之新后发优势。
1.产业技术体制与不确定性技术变革
本文对数据结构效度的检验和潜变量的因子萃取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产业技术体制和不确定性技术变革两个潜变量提炼过程的KMO统计值为0.799,超过0.6的最低标准,拒绝了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的零假设;两个潜变量提炼过程的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4 182.366,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0.000),说明数据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Varimax最大方差垂直转换,使得到的因子所能解释的方差最大,这样可以更清晰地辨别因子结构,表2中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显示了较高的结构效度;如表2所示,不确定性技术变革提炼出三个因子,分别是技术变革的动态性(信度水平0.735)、技术变革的复杂性(信度水平0.701)和技术变革的威胁性(信度水平0.850),总体能够解释28.888%的变差。产业技术体制提炼出五个因子,分别是技术知识的产权特性(信度水平0.840)、技术周期的延续时间(信度水平0.784)、技术进步的积累性(信度水平0.751)、技术轨道变化的预见性(信度水平0.698)和技术获取的难度(信度水平0.786),总体解释力度为32.069%。不确定性技术变革和产业技术体制两个潜变量总体能够解释变差的60.957%,总体信度达到0.886,显示了较高的有效性和信度水平。
表2 不确定性技术变革与产业技术体制的因子结构
2.制造业企业技术追赶战略
本文同样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制造业企业技术追赶战略潜变量进行萃取,潜变量提炼过程的KMO统计值为0.839,超过0.6的最低标准;潜变量提炼过程的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1 167.727,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0.000),说明数据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Varimax最大方差垂直转换,使得到的因子所能解释的方差最大,这样可以更清晰地辨别因子结构,表3中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显示了较高的结构效度。如表3所示,制造业企业技术追赶战略提炼出两个因子,分别是突破性技术追赶战略(信度水平0.702)和渐近性技术追赶战略(信度水平0.685),总体能够解释46.831%的变差,总体信度达到0.798,显示了较高的有效性和信度水平。
3.制造业企业后发优势
本文同样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制造业企业后发优势潜变量进行萃取,潜变量提炼过程的KMO统计值为0.933,超过0.6的最低标准;潜变量提炼过程的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5 394.914,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0.000),说明数据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Varimax最大方差垂直转换,使得到的因子所能解释的方差最大,这样可以更清晰地辨别因子结构,表4中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显示了较高的结构效度。如表4所示,制造业企业后发优势提炼出两个因子,分别是后发优势(信度水平0.925)和新后发优势(实现追赶——再度技术超越)(信度水平0.891),总体能够解释63.494%的变差,总体信度达到0.902,显示了较高的有效性和信度水平。
表3 制造业企业技术追赶战略因子结构
表4 制造业企业后发优势因子结构
本文以SPSS19.0软件为主要分析工具,采用调节层次回归(Moderated multiple regression)方法验证变量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结果见表5。
假设1至假设5提出了产业技术体制影响制造业企业获得后发优势的主效应。表5的层次回归结果显示:(1)技术知识的产权特性越明显,制造业企业越有机会获得后发优势(β=0.117,P<0.05),从而在技术追赶和技术学习过程中降低生产成本、拓宽产品服务范围以及增加市场份额。而且,技术知识的产权特性越明显,技术知识得到越多的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得到提升,越容易获得新后发优势(β=0.163,P<0.01)。(2)技术周期的延续时间越短,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会加快,制造业企业越容易获得新后发优势(β=0.090,P<0.05),而提升后发优势的作用不明显(β=-0.052,P>0.1)。(3)产业技术进步的积累性越明显,制造业企业越有机会获得后发优势和新后发优势(β=0.179,P<0.01;β=0.265,P<0.01)。(4)技术轨道变化的预见性越低,技术变化的市场需求和频繁程度越高,制造业企业越有机会获得新后发优势(β=0.092,P<0.1),而提升后发优势的作用不明显(β=-0.044,P>0.1)。(5)技术获取的难度加大,企业只能在有限的技术知识交换中提升后发优势(β=0.089,P<0.1),而产业技术知识溢出机会的减少限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获得新后发优势(β=-0.046,P>0.1)。
假设6至假设8,提出了不确定性技术变革影响制造业企业获得后发优势的主效应。由表5的层次回归结果可以看到:(1)技术变革的动态性越强,制造业企业越有机会获得后发优势(β=0.117,P<0.05),而对企业获取新后发优势的驱动不明显(β=-0.019,P>0.1);(2)技术变革的复杂性越强,技术创新越不可预测,从而为制造业企业获得新后发优势创造了机会(β=0.093,P<0.1),对企业获取后发优势的驱动不足(β=-0.001,P>0.1);(3)技术变革的威胁性越强,制造业企业对创新资源越依赖,从而限制了企业获得后发优势和新后发优势(β=-0.101,P<0.05;β=-0.212,P<0.01)。
表5 对制造业企业获得后发优势的层次回归分析结果
假设9和假设10提出了在不确定性技术变革条件下和不同技术体制作用下,追赶战略对企业获取后发优势起到调节作用。从表5的追赶战略主效应看,无论是突破性技术追赶战略还是渐近性技术追赶战略,均对制造业企业获取后发优势的作用不显著(β=-0.048,P>0.1;β=0.038,P>0.1;β=0.029,P>0.1;β=-0.051,P>0.1),但是在不确定性技术变革和不同技术体制条件下两种追赶战略的调节作用明显:(1)技术变革动态性越强,企业采用渐近性技术追赶战略可以提升其后发优势(β=0.126,P<0.01)。产业技术周期的延续时间越短,制造业企业采用渐近性技术追赶战略越可以提升其后发优势(β=0.075,P<0.1)。在技术获取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企业采用渐近性技术追赶战略可以有效获取后发优势(β=0.168,P<0.05)。层次回归模型通过了F检验,并且拟合优度得到提高(模型4与模型1比较,△R2=0.059),调节效应明显。(2)在技术知识产权特性明显的产业,企业需要突破性技术创新才能获得后发优势,采用突破性技术追赶战略可以获取新后发优势(β=0.142,P<0.01)。在技术周期的延续时间明显缩短的产业,制造业企业采用突破性技术追赶战略可以明显提升获取新后发优势的可能性(β=0.081,P<0.05)。在技术轨道变化难以预测的产业,制造业企业采用突破性技术追赶战略可以获取新后发优势(β=0.116,P<0.01)。层次回归模型通过了F检验,并且模型的拟合优度得到提高(模型8与模型5比较,△R2=0.081),调节效应明显。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我们对制造业企业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重大技术变革导致新产品在发展初期可能性价比较低,市场需求规模也较小,但随着影响产业发展的多种因素的演变,技术变革可能表现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并代表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发展方向。
第二,制造业企业一味扩张规模并不一定带来效益的持续增长,反而可能在技术变革发生时造成巨大的转换成本。
我们对制造业产业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纵观制造业产业的发展历程,政策制度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在早期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和对制造业产品售价的控制是后发企业完成资本积累以及整个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然而,技术变革会重构产业链,国内企业会面临巨大的进入壁垒(主要是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克服,因此,政府应当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第二,中国很多制造业产业再度落后的事实证明,企业依靠低价、规模扩张而忽视核心技术的战略是无法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企业制定着眼长远的战略,改变只重应用技术的思维定式,加大超前研究和开发的力度,阶段性采用突破性技术追赶和渐近性技术追赶混合战略,以面对不断发生的技术变革。
第三,虽然不同产业具有差异性的技术体制,在一个产业的创新需要相关产业支持的今天,除了着眼于产业本身外,产业政策和相关制度的制定还应综合考虑相关产业的协同创新。
[1]高旭东.“后来者劣势”与我国企业发展新兴技术的对策[J].管理学报,2005,3:291-294.
[2]刘建新,王毅,吴贵生,等.后发国家产业技术追赶模式新探:单路径、双路径与多路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1):93-99.
[3]苏楠,吴贵生.核心元件产业追赶问题研究:以我国数控系统产业发展为例[J].技术经济,2011,(8):1-6.
[4]王玉荣,杨震宁,李军.竞争环境和技术战略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1,(7):25-33.
[5]谢伟.中国消费电子业的崛起[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6]杨震宁,李东红.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业竞争,嵌入集群的社会资本与技术战略选择[J].财贸经济,2010,(6):98-105.
[7]Amsden A,Chu W.Beyond late development[M].Cambridge,MA:MIT Press,2003.
[8]Breschi S,Malerba F,Orsenigo L.Technological regimes and schumpeterian patterns of innovation[J].Economic Journal,2000,110(463):388-410.
[9]Duncan R B.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and perceived environment uncertaint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2,17(3):313-327.
[10]Fransman M.Japan’s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indust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1]Freddi D.The integration of old and new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in low and mediumtech sectors:The case of mechatronics[J].Research Policy,2009,38(3):548-558.
[12]Lee K,Lim C.Technological regimes,catching-up and leapfrogging:Findings from the Korean industries[J].Research Policy,2001,30(3):459-483.
[13]Malerba F.Sectoral systems of innovation:Concepts,issues and analyses of six major sectors in Europ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14]Park K,Lee K.Linking the technological regime to the technological catch-up:Analyzing Korea and China’s Taiwan region using the US patent data[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4.
[15]Saviotti P,Krafft J.Industrial dynamics,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EB/OL].http://lib.jlu.edu.cn/database_ww.asp,2005.
[16]Tan J,Tan D.Environment-strategy co-evolution and co-alignment:A staged model of Chinese SOEs under transi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2):141-157.
[17]Tan J,Litschert R J.Environment-strategy relationship and its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Chinese electronics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4,15(1):1-20.
[18]Tseng F M,Chiu Y J,Chen J S.Measuring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the high-tech manufacturing industry:A case study of Taiwan’s large-sized TFT-LCD panel compan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2007,37(3):686-697.
[19]Tushman M L,Anderson P.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6,31(3):439-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