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懋慈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校外课程资源,两者都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两大部分。校内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内容,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教学场所、教学工具、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内容。从大范围来说,只要有助于课程教学目标实现和帮助学生发展的事物,无论校内的还是校外的,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可以被看做是课程资源。具体来讲,指可以直接为课程教育提供服务的事物。那么,如何来开发有用的课程资源来辅助小学语文教学呢? 本文主要介绍一些自己的粗陋方法,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给予指导。
一、树立“教育即生活,处处有资源”的教学观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在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作为语文课教师必须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为指导,树立生活也是教材的教材观,让学生在生活“这部大教材”中汲取营养。要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加强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向社会开放,要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教师要改变过去习惯于将课程资源狭隘地理解为教科书、教参书的思维定势,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增强课程的生命力。教师要认识到课程资源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社会各个部门、从事不同劳动的社会成员,都是重要而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本人应当善于利用这样一些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达到课程目的和要求,同时也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从而使得他们的学习更为充实、丰满,他们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更为立体和真实。
二、开发校内资源,促进《语文》教学
校内课程资源主要是传统的知识型课程资源。如校内图书馆、实验室、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各种非正式的课程等方面。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如指导学生按时去图书馆、阅览室借阅图书,指导孩子们的读书方法,指导搜集有关的历史故事、历史名人、社会信息等。让他们写读书笔记,并按时召开读书汇报会,学生们的读书兴趣越来越浓,知识积累越来越丰富,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
另外,三年前学校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并且上了宽带网,这更让我为之振奋,网络资源的开发使我的课堂锦上添花。在教学中我指导了孩子们制作课件,上网查资料、阅读、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一听到要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孩子们立即欢呼雀跃,争先恐后,他们的视野宽了,他们的知识丰富了,他们的理想好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提高语文素养。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
三、开发校外资源,培养人文情怀
我们常说,课堂小天地,社会大课堂。校外资源更是无穷无尽,它对校内课堂资源的开发起着很强的辅助作用。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的。
1.开发节日资源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它的节日文化精彩纷呈,每一个传统节日、现代节日都有深厚的文化或历史渊源。如端午节到来,我会布置让孩子们搜寻有关端午节的信息,让他们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操,让他们知道赛龙舟、吃粽子的民俗,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愫。如:中秋节的来临,我就让学生们亲手制一个又大又圆的月饼,同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一边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句。
2.开发乡土资源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一个地方都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也因地制宜,做了一些探索。如带领学生们去本地的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培养孩子们尊敬老人的品质。带领他们参观田野、果园。去学校东面的“藏钰园”让他们感受家乡的美,让他们去描绘家乡的美。
另外,我们还编写了乡土教材《乡韵》。这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主要包括“阳信纵览”、“丰富的农产品”、“阳信名企”、“阳信俊杰”、“风俗”、“可爱的学校”六部分。这本书是我校小学《语文》教材的有力补充,对培养学生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将来建设家乡的情感起了很大作用。
3.利用网络资源,再现课文情境。课文以语言文字为主,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体会情境,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见长,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演示作品中的形象。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利用网络设备播放视频《十里长街送总理》,学生把课文描写的场景与视频中出现的景象进行比较,把文字变成了形象,这样就对理解课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时,老师从网络上下载了大量的世界各国的名蝶,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还播放了一段介绍蝴蝶泉的视频,姿态各异的蝴蝶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动态和静态的蝴蝶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利用网络资源,补充文本空白。小学课文篇幅都不是太长,大多节选自名篇名著,其中隐藏着许多空白,如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人文典故等,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快捷这一特点,行当进行补充,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开展经典诵读,整合各类资源
2008年10月,我校参加了山东省重点课题《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的研究,以此为契机狠抓学生和教师的经典诵读活动。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我们先后开展了“金秋赛诗会”、“春之声·抒情怀“古诗大赛、“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演出,“阅读中外经典,书写美好童年读后感大赛、书法大赛”等活动,并且编写了校本教材《和风》。种种做法为创建“书香校园”扬起了风帆。
总之,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让孩子们获得丰富的知识,开阔广远的视野,培养良好的技能,形成良好的品质。教师更要真正认识教材是魔杖,而不是缰绳;要积极投身到新的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去,合理利用,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小学教师只有利用自身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去演绎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课堂,才能了迎来小学《语文》课程开发的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