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蓉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麻醉科(江苏江阴214400)
手术作为应激源可导致患者心理和生理反应加重,适度应激反应可提高患者对手术和麻醉刺激的耐受性,而过度应激反应则延缓患者术后康复[1]。调查表明[2]近70%患者在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心理反应,因此在围术期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对于稳定患者情绪、缓解负性心理反应实属必要。目前心理干预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开展,由于手术治疗的特殊性,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多局限于术前访视中的常规指导,而对主动护理心理干预较少涉及[3-4]。本研究以全麻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术前访视时实施主动心理干预措施,并与传统术前访视进行对照,观察患者围术期焦虑反应、苏醒期躁动反应和麻醉舒适度比较,旨在为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寻求更好的术前访视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拟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其中男69例,女51例,体质量45~78 kg,年龄 35~72岁,中位年龄(43.10±10.40)岁,学历均在小学以上,所有患者意识清楚,术前心、肝、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排除有精神病史、药物依赖史、肝肾病史以及具有麻醉和手术史患者,12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学历、经济收入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访视,内容主要包括询问患者现病史、既往史、药物过敏史等相关病史,评估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情状况和麻醉风险,告知患者麻醉和手术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手术风险、并发症等,并给予正确的麻醉和手术配合指导,签署麻醉风险同意书。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内容包括与患者以和蔼的态度对病情进行深入交谈,探讨患者病情,了解患者对病情、手术、麻醉以及并发症的认识,深入浅出地介绍整个手术过程,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向患者详细介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本操作、麻醉过程、麻醉意外等可能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并进行针对性地解释和安慰,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以积极心态、最佳的身体状态迎接手术、配合手术。两组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全身麻醉,所有麻醉诱导药物均为咪达唑仑、芬太尼、阿曲库铵以及丙泊酚等,均采用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以静脉持续泵入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两组均无明显差异,术后均采用镇痛泵镇痛。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进行术前访视前、进入手术室后(入室后)和术后1d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问卷评分[5]、状态焦虑询问表(S-SI)评分,SAS和S-SI均由20条目组成,采用1-4分进行分级评分,分值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躁动评分参照文献方法[6],以0-3分进行计分,0分为安静,吸痰刺激肢体有反应为1分,无刺激时仍有肢体反应,但无需外力固定为2分,肢体剧烈挣扎,需要外力固定方能制动为3分;舒适度评分参照文献[7]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定;记录不同时点血压和心率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1 SAS及S-AI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及S-S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入室后和术后1 d)干预组SAS评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入室后SAS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1 d SAS评分比较与干预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S-SI术后1 d较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干预组入室后和术后1 d时点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入室后干预组 S-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及S-AI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SAS及S-AI评分比较((±s)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SAS干预前 入室后 术后1 d 1 d干预组 54.2 ±5.6 46.2 ±6.4#* 43.6 ±8.5#* 43.7 ±8.4 35.3 ±5.0#* 34.0 ±4.6 S-AI干预前 入室后 术后#对照组 55.4 ±6.1 66.5 ±7.4# 53.7 ±8.0 42.7 ±7.9 39.2 ±4.8 34.3 ±4.5#
2.2 血流动力学比较 干预前两组SBP、DBP、H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入室后干预组S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指标 干预前 入室后 术后1 d干预组 SBP117.80 ±10.91 120.56 ±7.25*115.06 ±19.25对照组 117.82 ±12.90 125.25 ±13.65 118.59 ±10.14干预组 DBP73.34 ±9.48 74.26 ±10.15 73.10 ±9.55对照组 71.39 ±10.54 71.19 ±11.38 71.75 ±8.35干预组 HR68.4 ±8.2 70.1 ±8.3 69.6 ±7.0对照组69.6 ±8.1 72.3 ±7.6 70.3 ±6.7
2.3 术后躁动评分及舒适度评分比较 经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显著(W=3227.50,Z= -2.224,P=0.026)。舒适度评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3.01,P=0.004)。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躁动评分及舒适度评分比较(n=60)
研究表明[8],所有择期手术患者在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应激过度,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导致术前难以入眠、入手术室后血压、心率剧烈波动、肌紧张甚至晕厥。围术期施行心理干预能减轻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反应的发生率,有助于稳定患者全麻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辅助用药[9]。多数手术患者在术前迫切希望能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和辅导,以了解手术和麻醉中的相关情况,受目前医疗资源极度匮乏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手术室工作量大,人员紧张,只能保证手术的基本开展,而对于心理干预等深层次工作临床较少涉及。
SAS由Zung等编制,是一种简便的分析患者焦虑主观症状的临床量表,本组结果显示,干预前问卷结果显示,两组患者SAS均值处于轻度焦虑状态,对照组在入室后均值达中等焦虑水平,而经过系统心理干预后患者入室后SAS评分明显降低,基本处于正常水平,说明经过心理干预,指导患者配合麻醉和手术操作进行适当的行为训练,并给予适度情绪支持,患者处于良好的应激状态,能以积极心理状态迎接手术。状态焦虑询问表(S-AI)由 Charles Spielberger等编制,主要用于评定即刻的或最近某一特定时间或情景的恐惧、紧张、忧虑和神经质的体验或感受,干预前两组患者S-AI均值均处于较高水平,经系统心理干预,入室后干预组S-A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当手术临近时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实施心理干预则能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稳定情绪。干预组入室后SBP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系统心理干预能减轻应激反应导致的血压波动,有利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保持平稳,有利于麻醉和手术的开展。
全麻苏醒期患者多数表现为安静、嗜睡,但也有部分患者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表现为烦躁、体动等,其原因除了与术后疼痛、麻醉药物残留以及各种术后操作有关外,还与术前的行为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10]。本组结果显示,干预组术后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术前心理干预使患者具备了更加积极的心态,降低了患者焦虑水平,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降低了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护理工作已不局限于单纯的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而是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术前访视作为优质护理的一个环节,可使患者对手术和麻醉有了深入认识,患者能较快适应手术室环境,以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接受手术,为手术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在术前访视时进行有效系统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术中循环功能保持稳定,改善患者术后由应激反应导致的心理反应,减轻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有利于患者安全顺利度过围术期。
[1] 王丽萍,董俊芳,代仲.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评估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5):39.
[2] 翟颖超,张莹,董淑华,等.对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认知情况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2):93-94.
[3] 杜秀华,赵逢玲,庄茹娟,等.术前访视应用循证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恢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3):1508-1511.
[4] 宋玉香.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7A):114-116.
[5]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1,137.
[6] 靳三庆,庞婷,梁青春.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研究进展[A].200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2006:275-280.
[7] 张立生,刘小立.现代疼痛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84.
[8] Schnur JB,Bovbjerg DH,David D,et al.Hypnosis decreases presurgical distress in excisional breast biopsy patients[J].Anesth Analg,2008,106(2):440-4.
[9] 吴风云.手术室开展术前访视对患者心理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147-148.
[10] 何春燕.国内手术室术前访视存在问题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