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特征

2013-09-25 02:55程智
教育改革与实践 2013年7期
关键词:概念图建构概念

程智

概念是构成物理知识的基础,正确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基础,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概念占有及其重要的的地位,初中学生只有充分理解了概念,才能解释物理现象和解决物理问题,单纯的机械记忆是不行的。本文简单介绍一下关于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特点。

一、感性特点

概念是人们在感觉、知觉和表象有效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形成的。所以,概念给人们的感觉是抽象的。但是,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离开了感觉、知觉和表象的有效积累,人们也就无法科学、有效地建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应该是感性的。要注重引入概念,引入概念的具体方法有:

1、通过直接法引入概念。在物理教学中,有些物理概念是直接引入被采用的,用揭示概念外延的方法给出的这样的概念比较具体直观,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如:重力、机械运动、平抛运动、动能和势能、温度、热量等等,都是直接引入的概念。为此,对于这类概念的教学,我们不必做太多的分析与讲解而直接引入,其教学效果才是立竿见影的。

2、通过激趣法引入概念。心理学家认为: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便会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去探索新知识。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物体运动与变化现象。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概念时应注意结合有趣的物理现象进行讲述去吸引学生,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了解,并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值得注意采纳的方法。

3、通过设疑法引入概念。设疑如同悬念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经过学生积极思维之后得到的概念能经久不忘。在概念教学中设置疑难能更好地为概念引入创设思维情境,这是引入物理概念的一种好方法。

4、由问题讨论引入。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参与讨论,最终引入物理概念,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如:“铁比棉花重”这句话是否有道理。

可能有学生认为有一定的道理,有的认为没有道理,但又说不清理由,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引入“密度”的概念。

5、通过类比法引入概念。类比是从事科学研究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物理学中,有不少的概念是用类比推理方法得出的。学生借类比事物为“桥”,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新概念。如:“电压”是学生不易理解的一个概念,而水流与水压学生却很熟悉,通过类比,引入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从而引入“电压”概念,这种处理形象、生动、学生易理解。

初中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对物理科学还比较陌生,甚至还有点畏惧。让学生充分地体验趣味的物理实验,观察独特的物理现象,不断地丰富感性积累,不仅有利于学生物理概念的高效建构,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愿望,符合初中生的心理认知特点。

要想合理地认识并把握好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感性特点,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应予以重点关注。

1、观察和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时观察和实验也是学习物理、探索物理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会给学习者带来许多生活经验以外的直接经验和感性体验,为科学地建构概念积累宝贵素材。然而,在当前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忽视、轻视甚至漠视观察和实验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原本属于学生实验的,改成了演示实验;原本是演示实验的,变成了“口头”实验;原本是“做”的实验,变成了“写”的实验。这样,教师就用自己的经验想当然地替代了学生经验,用自己空泛的说教简单地替代了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物理课也就失去了“物理味”,从而导致学生听了许多遍,却依然会概念不清。

2、媒体与软件

考虑到某些物理对象和实验对条件、成本、可看性、可重复性等的具体要求,物理教学中可以选用一些图片、动画、音视频和仿真实验室(如国内的仿真物理实验室、美国的鳄鱼夹仿真物理实验室等),加以辅助教学。

3、问题与情境

物理问题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现实根源的。合理地设置物理问题与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思维。例如:在讨论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特点时,教师不妨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假如你站立在一个绝对光滑的冰冻的湖面上,如何才能顺利地返回岸边?

二、渐进性特点

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或多或少地带着一些“先验经验”,这些先验经验是概念教学的起点,它们也常被称作“前概念”。学生的前概念大多是零散的、肤浅的、片面的,甚至还是错误的。它们有的是学习物理前形成的,有的是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形成的,有待于在教学中不断地加以甄别、矫正、完善和巩固、强化,逐步地趋近于科学的物理概念。

前概念中有许多积极的元素,值得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加以发现和利用。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学生对水流、水压的认识,逐步建立起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将小车在不同路面的分界线上发生偏转的原因类比光的折射原因……

前概念中也不乏错误的元素,值得教师予以关注和警惕。例如:许多学生常认为“白雾”是水蒸气、物体远离平面镜成像变小、没有力就不运动……如果教师漠视学生头脑中与科学认识相异的这些前概念,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对该物理概念的理解很容易会退回到原有的水平,以至于在新的问题情境下连连出错。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要简单地求全责备,而要更多地反思和改进教学的不足,让学生知道:科学家在探索物理世界时,也经常受到一些前概念的干扰,认识上出现过错误。

科学的概念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前概念发展到科学概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要把握好学生概念形成的渐进性,不可急于求成。

三、严谨性特点

许多初中物理概念虽谈不上严密,但都很严谨。例如:在力臂和功的概念表述上,学生稍不留神就会犯错。这一严谨性特点同样地体现对许多物理规律的表述上。如:对于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应该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可以说成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关注,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练习和及时的诊断反馈。

四、系统性特点

任何概念的学习都不是孤立的,都要和其他概念发生联系。概念与概念的联系就形成了命题,而命题是知识意义的最小单元。从这个意义上讲,概念教学还应该体现系统性特点。为了更好地呈现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促进知识和能力上的意义建构,上世纪60年代,美国康奈儿大学诺瓦克教授等人,根据奥苏贝尔学习理论提出了概念图这一图示化的教学工具和思维工具。概念图模拟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层次性,并以层级结构组织知识,有利于学习者把握新知识的“同化点”,从而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同时,概念图将知识以图形的方式表示,增强了信息的回忆和识别,为基于语言的理解提供了很好的辅助和补充,大大降低了语言通道的认知负荷,从而加速了学习者思维的发生。为此,笔者一直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地尝试着基于概念图的物理概念教学,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积极地引入并运用概念图,建立、梳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可以突出概念教学的系统性特点,而且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概念教学过于孤立化、线性化的倾向,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发展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能力,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目前,概念图已被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并被许多国家列为国家教育改革策略之一,值得我们广大师生积极地实践、探索和推广。

猜你喜欢
概念图建构概念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概念图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
建构游戏玩不够
古代的时间概念
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概念图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概念图策略在生物复习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