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丽
本研究笔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广西全州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儿均符合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关于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2)患儿均为3~5岁;(3)患儿均为刚确诊患儿;(4)患儿家属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并且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儿合并其他脏器重要的功能障碍;(2)患儿合并鼻甲肥厚等其他呼吸道疾病;(3)患儿为过敏体质。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儿分为A组和B组, A组和B组患儿在性别构成、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 1。
1.2 治疗方法 A组患儿常规吸入200 μg布地奈德(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 国药准字 :H20030410), 3 次 /d, 症状缓解后改为1次/d;B组患儿则每晚睡前加用15 mg孟鲁司特钠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J20070058)治疗。两组患儿其他治疗措施均完全相同。治疗3个月, 评价亮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3 临床疗效判断[2](1)显效:治疗3个月后, 患儿咳痰、哮喘等临床症状消失, 患儿肺部哮鸣音消失或者明显减轻;(2)有效:治疗3个月后, 支气管哮喘患儿咳痰、哮喘等临床症和肺部哮鸣音有不同程度的减轻;(3)无效:治疗3个月后,患儿咳痰、哮喘等临床症状和肺部哮鸣音无明显变化。本研究笔者认为除治疗无效外, 其他两种情况均视为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值或者构成比表示, 如果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 两组患儿年龄等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如果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性分布则用秩和检验, 而两组患儿性别构成、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比较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双侧检验。
2.1 A组和B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3个月, B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A组患儿的(79.0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表1 A组和B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A组和B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例数 性别(男性/女性) 年龄(岁)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轻度/中度/重度)A组 43 24/19 4.67±1.42 28/12/3 B组 43 23/20 4.71±1.57 29/12/2
表2 A组和B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A组和B组患儿治疗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3个月, A组有3例患儿出现恶心, 1例患儿出现口干, B组有5例患儿出现恶心, 2例患儿出现口干, 两组患儿均未见鼻塞、轻度胸闷、心悸、手抖、心悸、药物过敏、眩晕和嗜睡等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支气管哮喘是成人和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患儿常于夜间睡眠时或者清晨起床时出现可逆性呼吸气流受限, 如果患儿没有得到及时救治, 可以出现哮喘持续状态、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代谢性酸中毒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3,4]。治疗上, 采用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尽快缓解呼吸道痉挛、降低气道反应性、改善通气,但是 , 迄今为止 , 学者们和临床医师尚未达成共识[5,6]。探寻安全高效的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笔者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 给予不同药物方案治疗, 结果发现:治疗3个月, B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A组患儿的(79.0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2]。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新型的抗炎平喘药物孟鲁司特钠能够使患儿体内的白三烯受体选择性受到拮抗, 从而有效抑制白三烯D引起的呼吸气道收缩现象和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现象, 最终帮助患儿缓解临床症状, 肺部哮鸣音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可见, 布他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 优于单用布他奈德, 具有安全高效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值得推广。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 ,2008,46(10):745-753.
[2] 陈磊.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海峡药学 , 2012,24(3):86-89.
[3] 李学良,许朝霞,王忆勤.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 学刊 ,2012,30(9):1960-1963.
[4] 田兰英.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进展.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4):496-498.
[5] 李群,许启霞.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进展. 淮海医药,2012,30(2): 185-188.
[6] 罗英.浅谈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进展. 基层医学论坛, 2012,16(2):249.